读叶澜《教育学原理》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驽马奋蹄志千里

——读叶澜《教育学原理》有感之一

叶澜老师的《教育学原理》这部专著使我在参加教育硕士时的教材,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并不在意,觉得这种“教材”无非是空话、套话,再加上书名中的“原理”二字,更令我望而生畏。似乎“原理”已经是枯燥、空洞的代名词,因此,就让它一直躺在书架上,直到前几日去书店购书,看到叶澜老师的《教育概论》才想起,家中这本《教育学原理》来,回来便翻看几页,不曾想却有相见恨晚之意,确切的说是如获至宝之心吧。

这部《教育学原理》没有其他理论书籍的生硬刻板,多了几分生命的灵动。在本书第一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的第四节《教育学与教师的实践智慧》中,叶澜老师对教师学习教育学时应有的修养这一问题,提出了久点建议,即热爱生命的心态,时代变迁的敏感,真实深刻的体悟,对教育思想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通晓,基本问题的把握,反思重建的理性,滴水穿石的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索,融通转化的智慧。其中有几点,我感触颇深。

其一,真实深刻的体悟。对于这一点,书中阐述“教育学的修养在于,它不仅要求有真是丰富的体验,而且还要有深刻的‘体悟’”。这里所说的“体悟”不同于平时的“领悟”,而是源于教育经验不断积累的深刻体验,同时指出“所谓‘深刻’,是指能够触及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成长的本质,能够将‘悟’来的思想火花转化到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体悟”的过程,使教师不断成长,在教学探索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磨练教学的智慧。而这种体验是否“深刻”,则决定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速度。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寻找更多的路径,而不是繁琐的重复。

个人课题教育博客的研究,使我丰富了“体悟”的形式,我把教学中的得失记录下来,围绕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不断的思索,探寻有效地策略,每次上研究课或者公开课,课后我都请老教师点评,再把自己的反思记录下来,使我的“体悟”更加深刻。

其二,反思重建的理性。这一点可以看出叶澜老师的创新思想,也给我们这样的普通老师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可能很多老师和我一样,认为要学习教育学的理论,掌握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把握其内在规律,从而更好的从事教育教

学活动。但是叶澜老师之所以成为大家,其高明之处在于“重建”,在她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中,也指出教师要学会“重建自己的学生观,重建自己的教育学价值观、教学过程观和教学评价观。”我想这正是在“体悟”基础上的理性升华,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的实质,并对教学理念进行理性的重建,这并非人人可以做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深厚的理论反思,但是这给每一位教师一个新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地反思,不断的重建,才能不断的适应新的情况。

其三,融通转化的智慧。这恐怕是上升到教育风格的一种个性化追求吧,教育学不是一门普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需要把与人有关的知识,以及不同时代的各种教育思想融会贯通,而更为重要的是融会贯通之后的“转化”,如何做到博大深思,是每一个老师的追求方向。倘若能此,教师已经进入了创造的境界,真可称之为大师了。

想想叶澜老师提出的九条建议,虽不过短短几十字,已经是需要毕生努力的追求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凭着一腔热情,以此为信念,在教育的旅程中乘风破浪吧。“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