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案件类型及其代字标准(2016年2月1日整合版)
- 格式:docx
- 大小:37.24 KB
- 文档页数:7
第1篇一、概述法律案件是指在一定法律关系中,因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依法提交法院或其他法律机构进行审理的案件。
我国法律体系庞大,法律案件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法律案件进行归类:二、按照案件性质分类1.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涉及犯罪行为,侵犯国家、社会、集体或者个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根据犯罪性质,刑事案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故意犯罪: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却仍然故意为之。
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
(2)过失犯罪:指犯罪人因疏忽大意或违反规章制度,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如交通肇事、重大责任事故等。
(3)共同犯罪: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如共同盗窃、共同诈骗等。
2. 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的案件。
根据案件性质,民事案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2)侵权纠纷:如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等。
(3)婚姻家庭纠纷:如离婚、抚养、赡养等。
(4)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等。
3. 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指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争议的案件。
根据案件性质,行政案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行政处罚案件:如治安管理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等。
(2)行政许可案件:如公司设立、土地使用权审批等。
(3)行政复议案件:如对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
(4)行政诉讼案件:如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按照案件主体分类1. 个人案件个人案件是指涉及个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案件,如离婚、抚养、赡养、人身损害赔偿等。
2. 法人案件法人案件是指涉及法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案件,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劳动争议等。
3. 其他组织案件其他组织案件是指涉及非法人组织(如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权利义务关系的案件。
四、按照案件审理程序分类1. 第一审案件第一审案件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初次审理的案件。
第1篇一、概述法律案件是指因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我国法律体系庞大,案件类型繁多,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等多个领域。
以下对我国常见的法律案件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二、民事案件1. 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之间因签订、履行合同而产生的争议,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2. 侵权责任案件:当事人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争议,如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等。
3. 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因知识产权侵权、权利归属、许可使用等产生的争议,如专利侵权、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等。
4. 婚姻家庭案件:当事人因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的争议,如离婚、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等。
5.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如劳动合同解除、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
6. 交通事故案件:当事人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
7. 损害名誉权、荣誉权案件:当事人因侵犯他人名誉权、荣誉权而产生的争议。
三、刑事案件1. 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因受到犯罪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
2. 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
3. 案件类型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盗窃、诈骗、贪污、受贿、职务侵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四、行政案件1. 行政复议案件: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案件。
2. 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3. 案件类型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赔偿等。
五、其他案件1. 仲裁案件:当事人之间因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案件。
2. 海事案件:当事人因海事活动产生的争议,如船舶碰撞、货物运输、船舶租赁等。
3. 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依法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
4. 破产案件: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申请破产还债的案件。
第1篇一、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涉及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等产生的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侵权纠纷案件:指因一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纠纷,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等。
2. 合同纠纷案件:指合同当事人因合同履行、变更、解除等产生的纠纷,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3.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指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产生的纠纷,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4. 家庭婚姻纠纷案件:指涉及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分割、抚养权、赡养费等纠纷。
5. 劳动争议案件: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产生的纠纷。
6. 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指因一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损害而要求赔偿的纠纷。
二、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涉及犯罪行为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刑事诉讼案件:指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
2. 刑事自诉案件: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3.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因同一事实涉及民事赔偿问题,由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案件。
4. 刑事申诉案件: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的案件。
5. 刑事执行案件:指对已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三、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指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因行政行为产生的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行政复议案件: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的案件。
2. 行政诉讼案件: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3. 行政赔偿案件:指行政相对人因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遭受损失,要求行政机关赔偿的案件。
4. 行政许可案件: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5. 行政处罚案件: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东⾼院案件案号新规定根据《关于⼈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规定》,⾃2016年1⽉1⽇起,⼭东法院启⽤新的案号标准。
案号标准既是推进⼈民法院标准化⼯作,解决⼈民法院案号标准不统⼀、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新形势下全⾯深化⼈民法院司法改⾰的迫切要求。
今天,让我们⼀起来看看新的案号怎么编,新的案号标准有什么重⼤变化。
新案号标准的基本要素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编排规格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号”。
与旧案号标准相⽐,新案号标准主要有两个重⼤变化:⼀是案号的法院代字有重⼤变化。
各省、⾃治区、直辖市⾼级⼈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所在省、⾃治区、直辖市⾏政区划简称⼀致,据此,⼭东省⾼级⼈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为“鲁”。
⼭东各中级、基层法院的代字由“鲁”与其数字代码组合⽽成,数字代码分别与民政部编制的相应⾏政区划代码中间两位、后四位数字⼀致。
如济南市的⾏政区划代码是“370100”,济南市中级⼈民法院的法院代字就是“鲁01”;济南市历下区的⾏政区划代码是“370102”,济南市历下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即为“鲁0102”。
与旧案号标准不同的是,新案号中不再显⽰“济”、“青”等具体的⾏政区划简称。
对于专门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法院代字为“鲁71”,济南铁路运输法院的法院代字为“鲁7101”,青岛铁路运输法院的法院代字为“鲁7102”;青岛海事法院的法院代字为“鲁72”(⼭东各级法院的法院代字见附表1)。
对于为⾮⾏政区划建制的开发区、新区、园区等特别设⽴的基层法院,数字代码的前两位与其所属中院数字代码⼀致,后两位在91—99范围内确定,如济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为“鲁0191”。
⼆是案号的类型代字有重⼤变化。
案号的类型代字,由案件所涉事项的法律关系性质+适⽤程序构成,不再体现审理案件的具体审判庭。
以民事案件为例,民事⼀审案件的类型代字为“民初”,民事⼆审案件的类型代字为“民终”。
第1篇一、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涉及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纠纷。
根据案件性质和内容,民事案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合同纠纷案件:涉及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2. 侵权纠纷案件:涉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侵犯名誉权、知识产权、财产权等。
3.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纠纷。
4. 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纠纷。
5.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涉及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赔偿纠纷。
6. 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侵权、保护等纠纷。
7. 生态环境侵权案件:涉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侵权纠纷。
二、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涉及犯罪行为,侵犯国家、社会、集体或个人合法权益的纠纷。
根据案件性质和内容,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刑事自诉案件: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2.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诉讼。
3.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民事赔偿问题的案件。
4. 刑事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
5. 刑事自诉转公诉案件:原为自诉案件,后转为公诉案件的案件。
6. 跨国刑事案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三、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指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纠纷。
根据案件性质和内容,行政案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行政复议案件: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案件。
2. 行政诉讼案件: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3. 行政赔偿案件:行政相对人因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害,要求行政主体赔偿的案件。
4. 行政许可案件:涉及行政许可申请、审批、撤销等过程中的纠纷。
5. 行政强制案件:涉及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执行等过程中的纠纷。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及配套标准附件:人民法院案件类型及其代字标准(见后)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为统一规范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编制、使用与管理,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案号是指用于区分各级法院办理案件的类型和次序的简要标识,由中文汉字、阿拉伯数字及括号组成。
第二条案号的基本要素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
收案年度是收案的公历自然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法院代字是案件承办法院的简化标识,用中文汉字、阿拉伯数字表示。
类型代字是案件类型的简称,用中文汉字表示。
案件编号是收案的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条案号各基本要素的编排规格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号”。
每个案件编定的案号均应具有唯一性。
二、法院代字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为“最高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简称一致,但第三款规定情形除外。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的法院代字分别为“内”“军”“兵”。
第五条中级、基层法院的法院代字,分别由所属高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数字代码组合而成。
中级、基层法院的数字代码,分别由两位、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并按下列规则确定:(一)各省、自治区按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地级行政区划设置的中级法院和按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等县级行政区划设置的基层法院,数字代码分别与其相应行政区划代码(即三层六位层次码)的中间两位、后四位数字一致;(二)直辖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所辖的中级法院,数字代码均按01-20确定;(三)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所辖的铁路、海事、知识产权、油田、林业、农垦专门中级法院,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所辖的跨行政区划中级法院以及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对应设立的中级法院,数字代码分别按71、72、73、74、75-80、81-85,87-95以及96-99确定;(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所辖的基层法院,以及在同一高院辖区内铁路、油田、林业、农垦专门中级法院所辖的铁路、油田、林业、农垦基层法院,数字代码的前两位与其中院数字代码一致,后两位均按01-40确定;(五)地级市未设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时,该市中级法院所辖基层法院的数字代码,前两位与该中院数字代码一致,后两位按71-80确定;(六)在同一高院辖区内无铁路专门中院的铁路基层法院,其数字代码前两位为86,后两位按01-20确定;(七)非林业、农垦专门中院所辖的林业、农垦基层法院及为非行政区划建制的开发区、新区、园区、库区、矿区等特别设立的基层法院,数字代码的前两位与其所属中院数字代码一致,后两位在91-99范围内确定。
关行为约束的关系,非诉保全审查案件是处理法院与实体权利请求主体在司法程序上形成的程序保障关系;而一级类型中的“执行案件”则是处理权利或责任的强制实现及其过程中的执行裁判,此时的执行裁判与其他一级类型案件的裁判有所不同,所以列在执行案件中。
各自的一级简称分别为“辖、刑、民、行、赔、协、助、惩、保、执”。
2、至于二级类型,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主要是根据适用的不同程序来区分,国家赔偿案件是根据行政赔偿、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刑事赔偿和赔偿义务机关不是法院的刑事赔偿来确定,同时考虑各种赔偿下所适用程序的特点;执行案件主要是依据执行实施、执行裁判和执行管理等方面的职权划分,非诉保全审查案件是依据财产、行为和证据等不同保全对象来区分;司法协助案件和司法互助案件则主要根据协助或互助的方式来区分,管辖案件是根据一级类型的案件来确定。
三级类型,主要是列举了二级类型案件下的具体情形,其中分类的标准具有多元性。
二级类型和三级类型,根据程序的特点或具体情形确定相应的代字,除非相应的类型只有一种情形或者在简称选取上难以用贴切的简称且不取简称也不影响区分的,不再设置相应的简称,表中用“//”注明。
3、对于刑事、民事、行政以及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初”字表示一审,“终”表示因提起上诉或抗诉启动的二审;因审判监督程序区分为两个阶段、各两种情形:一个阶段是启动再审的审查,具体分为法院依职权、检察院抗诉的监督审查和依申请的再审审查两种情形,分别取“监”、“申”;此时的“申”并非代表申诉或申请再审,而是指对申诉或再审申请的审查,这样与“再初”、“再终”字便可统一起来,即“再”字后面的代字表示适用的程序分别为申诉或申请审查、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
另一个阶段是再审审理,具体分为适用一审程序和适用二审程序再审的两种情形,分别以”再初”和”再终”来表示。
4、“监”字除了审判监督中的依职权监督审查情形下用之外,主要用于其他监督程序,包括不适用再审的审判监督、依当事人申诉或依职权或依检察监督启动的重新审查等等,在简称的取法上主要采取能够贴切反映该类型的核心标识。
关行为约束的关系,非诉保全审查案件是处理法院与实体权利请求主体在司法程序上形成的程序保障关系;而一级类型中的“执行案件”则是处理权利或责任的强制实现及其过程中的执行裁判,此时的执行裁判与其他一级类型案件的裁判有所不同,所以列在执行案件中。
各自的一级简称分别为“辖、刑、民、行、赔、协、助、惩、保、执”。
2、至于二级类型,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主要是根据适用的不同程序来区分,国家赔偿案件是根据行政赔偿、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刑事赔偿和赔偿义务机关不是法院的刑事赔偿来确定,同时考虑各种赔偿下所适用程序的特点;执行案件主要是依据执行实施、执行裁判和执行管理等方面的职权划分,非诉保全审查案件是依据财产、行为和证据等不同保全对象来区分;司法协助案件和司法互助案件则主要根据协助或互助的方式来区分,管辖案件是根据一级类型的案件来确定。
三级类型,主要是列举了二级类型案件下的具体情形,其中分类的标准具有多元性。
二级类型和三级类型,根据程序的特点或具体情形确定相应的代字,除非相应的类型只有一种情形或者在简称选取上难以用贴切的简称且不取简称也不影响区分的,不再设置相应的简称,表中用“//”注明。
3、对于刑事、民事、行政以及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初”字表示一审,“终”表示因提起上诉或抗诉启动的二审;因审判监督程序区分为两个阶段、各两种情形:一个阶段是启动再审的审查,具体分为法院依职权、检察院抗诉的监督审查和依申请的再审审查两种情形,分别取“监”、“申”;此时的“申”并非代表申诉或申请再审,而是指对申诉或再审申请的审查,这样与“再初”、“再终”字便可统一起来,即“再”字后面的代字表示适用的程序分别为申诉或申请审查、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
另一个阶段是再审审理,具体分为适用一审程序和适用二审程序再审的两种情形,分别以”再初”和”再终”来表示。
4、“监”字除了审判监督中的依职权监督审查情形下用之外,主要用于其他监督程序,包括不适用再审的审判监督、依当事人申诉或依职权或依检察监督启动的重新审查等等,在简称的取法上主要采取能够贴切反映该类型的核心标识。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件是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关系和矛盾的具体表现。
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律案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别。
本文将从案件性质、案件主体、案件领域等方面对法律案件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各类案件的特点和常见案例。
二、按照案件性质分类1.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违反刑法规定,侵犯国家、社会、集体或者个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根据犯罪性质,刑事案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侵犯人身权利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
(2)侵犯财产罪: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如走私罪、贪污罪、受贿罪等。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
(5)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
2. 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或者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
根据案件性质,民事案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
(2)侵权纠纷:如名誉权纠纷、著作权纠纷、专利权纠纷等。
(3)婚姻家庭纠纷:如离婚纠纷、抚养纠纷、赡养纠纷等。
(4)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纠纷、社会保险纠纷等。
(5)财产权益纠纷:如物权纠纷、债权纠纷、继承纠纷等。
3. 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根据案件性质,行政案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行政处罚案件:如治安管理处罚案件、行政处罚案件等。
(2)行政许可案件:如行政许可纠纷案件、环境影响评价纠纷案件等。
(3)行政强制案件:如行政强制执行案件、行政强制措施案件等。
(4)行政赔偿案件:如行政赔偿纠纷案件、国家赔偿纠纷案件等。
4. 刑事自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犯罪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案件。
这类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故意伤害罪自诉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类型划分的通知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类型划分的通知法〔2016〕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满足强制清算、破产案件的审判工作需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第七条、第十四条规定,决定对强制清算、破产案件类型单独分类(详见附件《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类型及代字标准》)。
现将调整内容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制清算、破产案件从民事案件中分出,单独作为一大类案件,一级类型名称整合为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
二、将强制清算、破产申请审查与受理后的强制清算、破产程序分列案件类型,即对强制清算或破产申请审查单独作为一类案件。
三、对不予受理、驳回强制清算申请或破产申请等裁定的上诉审理,作为强制清算与破产上诉案件,下设两个小类:强制清算上诉案件、破产上诉案件。
四、对强制清算或破产申请的不予受理、驳回申请裁定以及强制清算与破产上诉案件的监督,作为强制清算与破产监督案件,下设两小类:强制清算监督案件、破产监督案件。
五、强制清算、破产案件类型划分及代字新标准于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2016年8月1日前已编立的案件案号不变。
特此通知。
附件: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类型及代字标准2016年7月6日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信息业务标准(20160715)1.1 强制清算与破产申请审查案件1.1.1 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1.1.1.1 收案信息收案信息见表1。
表1 收案信息序号数据项名称代码说明1本案案号2收案来源1申请人申请3申请事由1被申请人发生解散事由而逾期清算2被申请人自行清算中故意拖延清算3被申请人自行清算中存在违法清算情形4收案日期1.1.1.2 当事人信息当事人信息见表2。
第1篇法律六大类案件是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根据案件性质、涉及的法律关系、侵害的客体等因素,将案件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这六大类案件分别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和海事商事案件。
以下是这六大类案件的具体概述。
一、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涉及犯罪行为的案件,主要包括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领域的犯罪行为。
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1. 公诉案件:是指由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强奸等。
2.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如故意伤害、侮辱、诽谤等。
二、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案件。
民事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侵权责任案件:如侵权行为、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
2. 合同纠纷案件: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3. 婚姻家庭案件:如离婚、抚养、赡养、继承等。
4. 劳动争议案件:如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
5. 侵权案件:如侵犯知识产权、名誉权、肖像权等。
三、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的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案件。
行政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行政复议案件:如不服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等。
2. 行政诉讼案件:如不服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
3. 行政赔偿案件:如因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行政机关赔偿的案件。
四、经济案件经济案件是指涉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纠纷案件。
经济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2. 金融纠纷案件:如银行贷款、信用卡、担保等。
3. 证券纠纷案件:如证券发行、交易、监管等。
4.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五、知识产权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是指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合同纠纷等方面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及其类型
代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16.01.27
•【文号】法〔2016〕37号
•【施行日期】2016.03.01
•【效力等级】司法政务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审判机关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及其类型代字的
通知
法〔2016〕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审查处理作了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及配套标准的通知》(法〔2015〕137号)第七条、第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现对《人民法院案件类型及其代字标准》修订如下:
一、在民事案件中增设一个二级类型案件即“(十一)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下设两个三级类型案件: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审查案件,类型代字为“民保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变更案件,类型代字为“民保更”。
二、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及其类型代字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知。
2016年1月27日。
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为统一规范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编制、使用与管理,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案号是指用于区分各级法院办理案件的类型和次序的简要标识,由中文汉字、阿拉伯数字及括号组成。
第二条案号的基本要素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
收案年度是收案的公历自然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法院代字是案件承办法院的简化标识,用中文汉字、阿拉伯数字表示。
类型代字是案件类型的简称,用中文汉字表示。
案件编号是收案的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条案号各基本要素的编排规格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号”。
每个案件编定的案号均应具有唯一性。
二、法院代字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为“最高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简称一致,但第三款规定情形除外。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的法院代字分别为“内”“军”“兵”。
第五条中级、基层法院的法院代字,分别由所属高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数字代码组合而成。
中级、基层法院的数字代码,分别由两位、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并按下列规则确定:(一)各省、自治区按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地级行政区划设置的中级法院和按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等县级行政区划设置的基层法院,数字代码分别与其相应行政区划代码(即三层六位层次码)的中间两位、后四位数字一致;(二)直辖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所辖的中级法院,数字代码均按01-20确定;(三)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所辖的铁路、海事、知识产权、油田、林业、农垦专门中级法院,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所辖的跨行政区划中级法院以及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对应设立的中级法院,数字代码分别按71、72、73、74、75-80、81-85,87-95以及96-99确定;(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所辖的基层法院,以及在同一高院辖区内铁路、油田、林业、农垦专门中级法院所辖的铁路、油田、林业、农垦基层法院,数字代码的前两位与其中院数字代码一致,后两位均按01-40确定;(五)地级市未设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时,该市中级法院所辖基层法院的数字代码,前两位与该中院数字代码一致,后两位按71-80确定;(六)在同一高院辖区内无铁路专门中院的铁路基层法院,其数字代码前两位为86,后两位按01-20确定;(七)非林业、农垦专门中院所辖的林业、农垦基层法院及为非行政区划建制的开发区、新区、园区、库区、矿区等特别设立的基层法院,数字代码的前两位与其所属中院数字代码一致,后两位在91-99范围内确定。
第1篇一、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民事案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侵权纠纷案件:指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纠纷,如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名誉侵权等。
2. 合同纠纷案件:指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
3. 婚姻家庭案件:指因婚姻、家庭关系发生的纠纷,如离婚纠纷、抚养费纠纷、赡养费纠纷等。
4. 侵权纠纷案件:指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纠纷,如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名誉侵权等。
5. 劳动争议案件:指因劳动法律关系发生的纠纷,如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福利纠纷、社会保险纠纷等。
6.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指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当事人请求赔偿的案件。
7. 保险纠纷案件:指因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保险理赔纠纷、保险欺诈纠纷等。
8. 房地产纠纷案件:指因房地产交易、租赁、抵押等行为发生的纠纷,如房屋买卖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土地使用权纠纷等。
9.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指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引起的纠纷,如专利侵权纠纷、商标侵权纠纷、著作权侵权纠纷等。
10.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指因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如产品质量纠纷、售后服务纠纷等。
二、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违反刑法规定,侵害国家、社会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案件。
刑事案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刑事自诉案件: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如故意伤害、侵占、敲诈勒索等。
2. 公诉案件: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诈骗等。
3. 妨害公务案件:指妨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如暴力抗法、扰乱法庭秩序等。
4. 贪污贿赂案件: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案件,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
5.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指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案件。
第1篇一、概述法律案件是指因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纠纷,请求国家机关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争议的事件。
法律案件类型繁多,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法律案件类型进行分类和阐述。
二、按案件性质分类1.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涉及犯罪行为的案件,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1)轻罪案件:如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等。
(2)重罪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毒品犯罪等。
(3)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如间谍、颠覆国家政权、泄露国家秘密等。
2. 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2)侵权纠纷:如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等。
(3)婚姻家庭纠纷:如离婚、抚养费、赡养费等。
(4)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报酬纠纷等。
3. 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指涉及行政法律关系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行政处罚案件:如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行政许可不服等。
(2)行政复议案件:如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
(3)行政诉讼案件:如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4. 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案件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益争议,请求人民法院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争议的案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合同纠纷案件:如买卖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
(2)侵权纠纷案件:如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等。
(3)婚姻家庭案件:如离婚纠纷、抚养费纠纷等。
(4)劳动争议案件:如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报酬纠纷等。
5. 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是指当事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请求人民法院运用行政诉讼程序解决争议的案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行政处罚案件:如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
(2)行政许可案件:如行政许可不服提起诉讼。
(3)行政复议案件:如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
三、按案件主体分类1. 个人案件个人案件是指涉及自然人权益的案件,如离婚案件、赡养费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