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硫酸镁的急性中毒与解救
- 格式:pdf
- 大小:151.26 KB
- 文档页数:4
硫酸镁中毒硫酸镁中毒,也称为镁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或接触过量的硫酸镁(MgSO4)而导致的中毒症状。
硫酸镁常见于临床医学中的治疗手段,例如用作止痛镇静剂、引产药物、泻药等。
然而,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硫酸镁时,可能会引发中毒现象。
硫酸镁中毒的致病机制是由于硫酸镁干扰了人体内正常的镁离子平衡。
镁离子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神经肌肉传导、维持心脏节律、促进骨骼生长等。
然而,过量的硫酸镁会导致体内镁离子过多,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引发中毒症状。
初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的中毒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心跳不齐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对于怀疑中毒的患者,首先需要立即停止摄入硫酸镁,并尽快就医。
在医院中,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诊中毒情况。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测量血清镁离子水平和胃洗液中的硫酸镁浓度等。
针对硫酸镁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排除体内多余的镁离子。
对于轻度的中毒症状,可以采取观察和非特异性处理措施,例如口服活性炭以减少毒物吸收,给予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严重的中毒症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对抗硫酸镁的作用,例如使用钙剂以阻断镁离子的进一步作用。
此外,预防硫酸镁中毒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应注意合理使用硫酸镁,并确保用药剂量适当。
患者在使用硫酸镁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用药,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体内镁离子水平。
总结而言,硫酸镁中毒是一种由于过量或不当使用硫酸镁而引发的中毒情况。
在怀疑中毒的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此外,为了预防中毒发生,医生和患者应共同注意合理使用硫酸镁,确保用药安全。
实验室中毒急救原则化学实验室中毒的应急处理办法1吸入时的处理方法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吞食药品时的处理方法① 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列食物:如牛奶、打溶的鸡蛋、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也可在500ml 的蒸馏水中,加入50g 活性炭。
用前再加400ml 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g~15g 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
② 催吐。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上述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在半酒杯水中,加入15mL 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ml 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饮服。
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由于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因而不要进行催吐。
③ 吞服万能解毒剂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的混合物。
用时可取2~3 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调成糊状物吞服。
3药品溅内后,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
常见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强酸致命剂量1ml吞服强酸后,应立即服200ml 氧化镁悬浮液,或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迅速将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吃十几个打溶的鸡蛋作为缓和剂。
由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强碱致命剂量1g吞食强碱后,应立即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处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服用500ml 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 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3氨气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输氧。
当氨气进入眼睛时,让患者躺下,用水洗涤眼角膜5~8min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4卤素气体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 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
吸入溴蒸气时,则应给患者嗅稀氨水。
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急性中毒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尤其在县市级以下基层医院。
由于起病凶险,病情演变快,诊断与救治难以把握,死亡率较高。
因此,准确、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一、概念中毒:即某种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全身性疾病。
当毒物的毒性较剧和大量短期内接触,很快出现临床症状而危及生命者叫急性中毒。
二、机理1、引起机体组织氧供障碍:通过抑制呼吸中枢:如吗啡,安定等,通过破坏呼吸道: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等致呼吸衰竭的有毒气体。
通过抑制细胞内呼吸:如氢化物中毒,CN —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具有强大的亲和力,牢固结合后阻止Fe3+还原,使该酶失去活性,从而失去传递氧的功能,导致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
通过改变血液成份:如Hb与CO结合为碳化血红蛋白。
蛇毒等引起红细胞破坏,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Fe2+氧化成Fe3+等。
2、对心血管损害:所有的心血管药物,某些动植物毒素,循环中枢抑制药,某些农药,如有机氯类,有机硫类,有机氮类等。
3、引起神经传导介质功能障碍:如有机磷农药→磷酰化胆碱脂酶→乙酰胆碱过多的兴奋状态,终至抑制和衰竭而产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再如河豚毒素阻断钠离子通道等。
4、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如强酸,强碱。
三、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的理化性质:空气中毒物的颗粒愈小,挥发性愈强,溶解度愈大,吸入肺内愈多,其毒性愈强。
2、侵入方式的不同则毒性不同:如蛇毒皮下注射有毒,口服则无毒。
3、毒物的毒性,浓度和接触时间:毒性愈强,浓度越高,作用时间愈长,则毒性愈大。
4、个体易感性:个体对毒物的易感性不同,老年、体弱、婴儿对毒物的耐受性差,肝肾功能不良时极易中毒,且加重中毒。
四、急性中毒的诊断1、正确及时采集病史:了解患者的职业,防护条件,是否为群发性。
了解中毒的途径,是经口、经皮肤、经呼吸道、经注射等。
了解是何药物,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等。
通过中毒现场留下的药瓶,药物残渣,标签等。
药理学实验指导邵阳医专药理学教研室前言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
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一方面是验证理论,巩固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和掌握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统计处理的有关知识,初步具备客观地对药理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奠定初步基础。
一、药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①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②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和生理学、生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达到充分理解;③估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问题。
实验时①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给药量,防止出现差错造成实验失败;②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表现以及最后结果,联系理论内容进行思考;③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药品及实验材料,避免造成浪费。
实验后①认真整理实验结果,经过分析思考,写出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②整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妥为安放。
将实验后的动物按要求放到指定地点,课后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每次实验后应写好实验报告,交给实验教师批阅。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措辞应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实验报告一搬包括下列几项内容:①实验题目与日期②实验目的实验的意义所在,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③实验材料包括动物、实验药品、主要使用仪器、也包括手术器材、玻璃器材等的数量,及实验条件。
④实验方法步骤要清晰、使别人能看懂、能重复。
如果实验方法临时有变更,或者由于操作技术方面的原因影响观察结果时,应做简要说明。
药理学实验指导邵阳医专药理学教研室前言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
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一方面是验证理论,巩固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和掌握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统计处理的有关知识,初步具备客观地对药理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奠定初步基础。
一、药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①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②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和生理学、生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达到充分理解;③估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问题。
实验时①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给药量,防止出现差错造成实验失败;②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表现以及最后结果,联系理论内容进行思考;③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药品及实验材料,避免造成浪费。
实验后①认真整理实验结果,经过分析思考,写出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②整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妥为安放。
将实验后的动物按要求放到指定地点,课后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每次实验后应写好实验报告,交给实验教师批阅。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措辞应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实验报告一搬包括下列几项内容:①实验题目与日期②实验目的实验的意义所在,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③实验材料包括动物、实验药品、主要使用仪器、也包括手术器材、玻璃器材等的数量,及实验条件。
④实验方法步骤要清晰、使别人能看懂、能重复。
如果实验方法临时有变更,或者由于操作技术方面的原因影响观察结果时,应做简要说明。
实验室常见毒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一)急性皮肤吸收的中毒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
(二)误服吞咽中毒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去口腔毒物外,应当:1、催吐:催吐在服毒后四小时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对昏迷、痉挛发作,及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2、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者慎用。
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
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毫升,以免把毒物冲入小肠,反复洗,直到洗出液几次无毒物为止。
3、清泻:口服或胃管送入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
4、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中毒急救要领(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立即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入内救护。
(二)迅速抢救生命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
心脏停止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抑。
呼吸停止者赶快作人工呼吸,最好对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
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
眼部溅入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入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险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
都要注意清除。
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
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急性中毒的中医药解救法至道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输入关键字急性中毒的中医药解救法编著/沈绍功中医药解救急性中毒始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如“菜中有水莨菪,叶圆而光,有毒,甘草煮汁服之即可。
”晋《肘后备急方》载有解毒专篇,列数十种解毒方药。
隋《诸病源候论》首次将其列为专篇论述,专有“虫毒病诸候”一节,对中毒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作了详尽的论述。
唐《备急千金要方》把解毒法分作四类,即解食毒,解百药毒,解五石毒及解虫毒。
宋《圣济总录》则全面归纳了中毒的分类、病因、解毒和急救诸论,并列方药百余首,为较有价值的参考书。
《景岳全书》和《张氏医通》也都有补充和发展。
急性中毒可分为煤气中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和虫兽中毒。
其解救法分列如下:(1)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导致Hb不能与氧结合而致中毒。
先则头痛、乏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继则神志朦胧,步态不稳,动则晕倒,甚至昏迷。
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呼吸及心率加快,四肢张力增高,阵发性惊厥等。
应采取以下措施:1)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吸氧,流量8~10L/min,宜加3%CO2;给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1.5ml,洛贝林6mg;送高压氧舱最佳。
3)用脱水剂防脑水肿,20%甘露醇250ml,50%GS100ml交替使用,可加呋塞米20~100mg或氢化可的松。
4)生萝卜汁或醋或浓茶水灌服。
5)生甘草10g、绿豆衣5g、金银花10g、制大黄10g、莱菔子10g浓煎灌肠。
6)针灸:取人中、百会、合谷,醋擦涌泉。
7)清开灵静脉滴注60~100ml/日。
8)清醒后温胆汤化裁竹茹10g、枳壳10g、生苡仁15g、陈皮10g菖蒲10g、郁金10g、川芎10g、茵陈15g(后下)车前草30g、草决明30g、天麻10g、生甘草10g(2)食物中毒1)细菌性中毒诊断:由进食不洁物品所致(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呈爆发性流行,炎热季节多发。
硫酸镁中毒及解救的药理学信息化实验教学论文硫酸镁中毒及解救的药理学信息化实验教学论文[摘要]信息化教学是近几年流行的教学新模式,顺应了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笔者联系自身药理学实验教学实际,对药理学实验“硫酸镁的中毒与解救”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1]。
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教学方法及模式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2]。
以下是药理学实验“硫酸镁的中毒与解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1教材分析本次实验课共2个学时,上课使用的实验册是本院药理学教研组自编的《药理(物)学实验指导与报告》中的第十五实验《硫酸镁的中毒与解救》。
药理学理论知识是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桂平主编的《用药护理》第二十三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中第五节的内容。
该教材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十二五”规划教材。
每章最后一节都总结了用药护理须知,部分药物加入了针对临床病例的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跟临床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
2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大专护理专业大二的学生,其中99%学生是女生。
知识储备和认知方面,在实验课前学习了有关硫酸镁的药理作用的理论知识,但仅仅只是局限于文字,理解地还不够深刻。
虽然已经学习了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门基础科目,但掌握地不够扎实。
个性情感方面,该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习方法和能力欠佳,不喜欢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但思维活跃思想独立,对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强。
3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硫酸镁中毒与解救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捉拿、固定家兔的正确方法。
③熟悉耳缘静脉注射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④观察家兔硫酸镁中毒的表现,掌握解救措施和效果。
口服过量硫酸镁急性中毒护理1例报道【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81-012010年5月31日,本院急诊科救治了1例误服过量的导泻剂硫酸镁至急性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中毒经过患者,男,60 岁。
因“反复黑便1月”于2010年5月31日来本院就诊,为明确病因欲行肠镜检查,在肠道准备时,因没有遵医嘱,半小时内误服过量硫酸镁500ml(约250g)。
2 救治过程患者服药后即出现四肢乏力,恶心,呕吐,咽喉部烧灼感,继而感到头晕头痛胸闷不适,于13:20左右送入急诊抢救室,体格检查,血压 109/63mmhg ,呼吸 19次/分,心率 92次/分,体温37度,神清,精神软,头部大汗,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的干湿罗音,心脏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隆,双下肢不肿,双上肢肌力ⅰ级,双下肢肌力ⅰ级。
快速指测血糖为:7.1mmol/l,床边心电图室示: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度房室传到阻滞。
予地塞米松5mg+林格氏液500ml静脉滴注并完善实验室检查。
1400: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ph 7.35 pco2 36.5mmhg po2 57.2mmhg be -5.1mmol/l 。
1550 患者突发神志不清,呼之不应,面色发绀,呼吸浅慢,腱反射减弱,巴氏征未引出,血压 93/63mmhg 呼吸 10次/分心率 60次/分,spo2 下降至80%,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ns30ml+多巴胺5支+阿拉明5支静脉微泵维持血压,ns30ml+可拉明5支+洛贝林5支兴奋呼吸中枢,ns20ml+纳洛酮8mg静脉微泵维持醒脑,ns500ml+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改善循环。
1600实验室检查示:血镁2.51mmol/l 血气分析示:ph 7.21 pco2 61.0mmhg po2 168.0mmhg be -3.8mmol/l 。
实验室化学药品中毒时应急处理方法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出现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心悸头痛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
视中毒原因施以不同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1、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1)误服后的应急处理方法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黏膜,可饮用如下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进行引吐或导泻。
同时迅速送医院治疗。
(2)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并尽快送医院急救。
2、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强酸(致命剂量1毫升)误服后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服用再大量打溶的鸡蛋作缓和剂,送医治疗。
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强碱(致命剂量1克)误服后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
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3)氨气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
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5分钟。
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4)卤素气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若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气体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进入眼睛时,用大量水洗涤,并要洗漱咽喉。
(6)砷(致命剂量0.1克)使患者立刻呕吐,然后饮食500毫升牛奶。
再用2-4升温水洗胃,每次用200毫升。
(7)汞(致命剂量70毫克)先饮食脱脂牛奶以缓解胃的吸收,然后,立刻饮服二巯丙醇溶液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作泻剂。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静滴硫酸镁中毒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因静滴硫酸镁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静滴硫酸镁中毒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和评估应急工作。
组长:医院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急诊科、感染科、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2. 应急小组成立静滴硫酸镁中毒事件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组长:医务科主任副组长:护理部主任成员:药剂科、急诊科、感染科、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及临床医师、护士等。
3. 职责(1)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监督应急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2)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应急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医务科负责组织救治力量,协调各部门做好应急救治工作。
(4)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力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5)药剂科负责提供必要的药品和急救物资。
(6)急诊科负责接收、救治中毒患者。
(7)感染科负责对中毒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8)保卫科负责维持医院秩序,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措施1. 早期发现(1)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静滴硫酸镁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治。
2. 早期救治(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2)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液体支持。
(4)根据病情,给予抗过敏、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
(5)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3. 后期处理(1)对中毒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对疑似病例进行排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加强医院内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静滴硫酸镁中毒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实验六硫酸镁急性中毒及钙剂的解救作用(综合性实验 2学时)一、实验目的掌握:硫酸镁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及药物解救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要求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注射给药产生抗惊厥和降血压的作用。
镁离子和钙离子化学性质相似,可竞争性拮抗钙离子的作用。
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的过程需要钙离子的参与,镁离子竞争拮抗钙的作用,可以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神经肌接头信息传递收到影响,导致骨骼肌松弛。
同时镁离子可以作用于中枢,引起感觉及意识丧失。
血镁过高可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和心脏骤停。
中毒可缓慢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加以对抗。
三、实验仪器家兔、10ml烧杯3个、普通天平一台、兔笼一个、10ml注射器、10%硫酸镁、5%氯化钙。
四、实验步骤1.取兔、称重、观察正常活动及肌张力;2.给药: 10%硫酸镁2.0ml/kg耳缘静脉快速注射,5-30min后,可缓慢出现中毒现象。
3.观察:中毒症状(当家兔行动困难、肌肉松弛无力、低头卧倒时),立即给予解救药。
4.解救: 5%氯化钙4—8ml/只,耳静脉缓慢注射,直至四肢立起为止(抢救后可能再次出现麻痹、应再次给钙剂)。
五、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1.注意事项(1)硫酸镁注射速度要快,而氯化钙注射速度则要缓慢。
(2)两种药物要同时备好,利于及时抢救。
(3)也可用其他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等。
2.思考题:硫酸镁中毒的症状有哪些?为何钙剂可以抢救?六、实验报告要求1.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措词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2.书写实验时需要写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试剂与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讨论五个方面。
3.结果记录。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关键词】妊高征硫酸镁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
由于其病情轻重不同,故对母婴的影响也各异。
本病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多年来,国内外虽然对于本病的防治都很重视,但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死亡和达到优生目的,对于本病的发病因素调查,防治子痫的发生以及对重症患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及时正确处理都是极为重要的。
1906年Horn首次用硫酸镁行椎管内注射治疗子痫,Fischer首次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而使子痫患者死亡率下降。
近50余年来,国内外的临床实践证明,硫酸镁是最好的解痉药物,在治疗重度先兆子痫及子痫时仍为首选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和预防子痫的发作。
因为镁离子可抑制中枢神经的活动,抑制运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肌肉联接处的传导,降低或解除肌肉收缩作用,同时对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使痉挛的外周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因而对子痫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用药途径和剂量:首次剂量为25%硫酸镁2.5~4g用25%葡萄糖液20ml 稀释后,5分钟内经静脉缓缓推注,或用硫酸镁5g加5%葡萄糖液100~200ml 于1~2小时内经静脉滴入,以后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24小时总量为30g,同时根据膝健反射,呼吸次数和尿量监测。
如呼吸少于16次/分,每小时尿量少于25~30ml 24小时少于600ml,应及时停药。
硫酸镁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前均有心率增快、吸次数增加、面红、出汗、发热感。
中毒早期四肢无力、膝腱反射消失、呼吸次数减慢、呼吸困难;晚期呼吸抑制。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停经七月余,发现双胎四月余,下腹不规律阵痛12小时,伴阴道少许流血,无阴道流水于白天在个体诊所就诊给予硫酸镁7.5克加5%GS500mI静滴完后再加硫酸镁5克加5%CS500ml静滴(具体时间不详)病情无好转于21:00在静滴硫酸镁中急诊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