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猪的人工授精即利用器具或徒手将公猪精液采取,经一系列的处理再授精到发情母猪的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的目的,这一过程称为人工授精.一人工授精的优点人工授精是一种有价值的猪育种技术。
付出检查发情和对母猪输精的少量额外劳力,即可从AI中获得巨大利益。
其优点主要为:1充分利用种公猪的优良基因;2引入猪的新品系时可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3可以使用计划的杂交方案来从杂种优势中获得最大利益,而不必维持两个或更多品种的大量公猪;4整个猪群可在母猪群成批配种、分娩、断奶和再配种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而不需要饲养大量公猪;5可以以相对低的费用购买高于平均性能并经检查质量和保存寿命的验证公猪精液。
成批配种具有另外的优点。
通过分娩时窝间交叉寄养有利于仔猪均匀。
仔猪能够成群饲养,因而有利于成批测验和上市。
成批生产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因为整个的分娩、补饲间和肥育间可以被腾空,在饲养第一批猪之间可彻底消毒。
公猪的调教与采精一、公猪调教的方法公猪性成熟后即可开始调教,由于各个品种不同,性成熟的年龄差异较大。
外来品种7-8月龄性成熟,8-9月龄开始调教训练。
国内品种4-6月龄性成熟,7-8月龄开始训练采精。
调教方法有以下几种:1观摩法:将小公猪赶至待采精栏,让其旁观成年公猪交配或采精,激发小公猪性冲动,经旁观2-3次大公猪和母猪交配后,再让其试爬假台畜进行试采。
2发情母猪引诱法:选择发情旺盛、发情明显的经产母猪,让新公猪爬跨,等新公猪阴茎伸出后用手握住螺旋阴茎头,有节奏地刺激阴茎螺旋体部可试采下精液。
3外激素或类外激素喷洒假母台畜用发情母猪的尿液,大公猪的精液,包皮冲洗液喷涂在假母台畜背部和后躯,引诱新公猪接近假台畜,让其爬跨假台畜。
二、公猪的保健1合理的采精频度:青年公猪身体仍在继续发育,每周以采精一次为宜,一岁以上公猪每周采精2次,壮年公猪可二周五次采精。
采精的频度主要依据每次射出精子总数和柯利用的精子为标准(即精液质量),以保证精液的可贮存性和最高的采精力。
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5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3年 第5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王辉田(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沈阳 110866)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猪繁育技术,它是利用器具或徒手,人工采集公猪精液;经过实验室检查、稀释处理和保存,再输入发情母猪子宫内的一种辅助技术[1]。
在我国,大部分规模养猪企业和养殖户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有些猪场的应用效果却比较差,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比自然交配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
为什么同样都是人工授精,但效果却相差甚远呢?通过调研分析,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与广大的基层生产者共享。
1 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因素1.1 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公猪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影响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直接原因。
当精液中死精率超过10%或活力低于0.7时,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就会受到影响,或者由于稀释液放置时间太长、密封不好、被污染等原因,导致稀释后的精液品质下降。
无论是什么精液,无论是否保存过,使用前均要检查其品质。
1.2 母猪体况和疾病的影响体况因素:由于母猪哺乳或其他原因导致太肥或太瘦,发情表现不明显,或由于母猪日粮中部分营养物质缺乏,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导致母猪返情或产仔数少,因此,配种前要注意母猪日粮和体况的调节。
疾病因素:如果母猪患有猪瘟、乙摘 要: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猪的品种改良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大部分规模养殖场被推广应用,对促进养猪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受到许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公猪精液、母猪因素、人为原因等方面。
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生产实践研究、分析猪人工授精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增加养猪效益提供技术帮助。
关键词:猪;人工授精;影响因素;提高措施型脑炎、巴氏杆菌病等,输精后很容易返情,既使受胎,也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而导致母猪产仔数少;母猪患有可见性或隐性子宫炎,无论怎样输精都不会受胎[2]。
12241卷第3热点聚焦HEAT FOCUSING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成功召开本刊编辑/甄梦莹2024年3月8—10日,由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论坛组委会主办、宁波第二激素厂独家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在海南临高碧桂园金沙滩温泉酒店成功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近400位参会嘉宾汇聚一堂,共襄盛会。
首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于2007年在北京召开,一路走来,大会坚持对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及实践操作进行深入研讨,见证及推动着我国猪人工授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的成功召开给予行业发展新动能。
大会现场见图1。
图1 大会现场图1 开幕式盛况大会开幕式嘉宾汇聚。
原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天津市农学会第六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傅润亭,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论坛秘书长、中国种猪信息网总编辑孙德林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张守全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彦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李俊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新红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林燕教授、浙江大学张金枝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张树敏研究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王丙云教授等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
宁波第二激素厂总裁岑桂英、上海卡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马帅、威隆·亚士可国际制药集团技术总监郭承建、默沙东动物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亚太猪市场技术总监Lenoardo Ellerma 、天津现代天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超、杭州越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维洪、BEAGRO 碧农总经理殷晓东、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正、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伟、防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政、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阳、济南约克农牧器械有限公司经理李 旭、广西贵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翔秀博南方销售公司总经理魏光宇、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浩、广州集牧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凤连、广州威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显泰、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连德、北京中农劲腾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鹏等企业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
人工授精操作规程一、公猪调教后备公猪在7—8月龄开始调教,成年公猪也可以调教,只是相对困难些。
对采精员的要求:有耐心、信心、温和、非敌意,达到“人畜亲善”,即在调教过程中不可粗暴地对待公猪,更不可以殴打公猪。
调教时应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
对于那些对假台畜不感兴趣的公猪,可以让它们在旁边观望,以刺激它们性欲的提高。
对于后备公猪,每次调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每天可训练一次,直至爬跨成功。
调教成功后,每天采精一次,连续三天,以期建立条件反射,巩固和加强记忆。
以后每周一次,到12月龄后每周2次。
公猪的具体调教方法:1、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待调教的公猪隔栏观摩、学习。
2、剪去包皮部的长毛,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挤出包皮积尿。
3、诱骗上当:用发情母猪的尿液或分泌物涂在假母台上诱骗公猪爬跨。
4、直接刺激:赶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性兴奋时将母猪赶走,让其爬假台猪。
5、公猪爬上假母台后即可采精二、采精前的准备1、采精室的准备采精前将假母台周围清扫干净,采精室内避免积水、积尿,不能放置易倒或能发出较大响声的东西,以免影响公猪的射精。
2、公猪的准备采精前应将公猪包皮部的积尿挤出,若阴毛太长则要剪短,以利于采精。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腹部及包皮,再用清水洗净,并用纸巾擦干。
3、采精人员的准备采精员洗手、剪指甲,戴两层手套。
4、实验室的准备a采精杯的准备。
将采精袋放进采精杯中,上面铺盖过滤纸,然后用橡皮胶圈固定,盖上盖子,称重,放入37℃恒温箱中预热。
B、将输精瓶放入37℃恒温箱中预热。
C、预热仪器比如密度仪、恒温载物台等。
D、稀释液的配制稀释液要在稀释前一小时制作。
三、采精待公猪爬上假母台时并伸出阴茎时,采精员要脱掉外层手套,握住龟头,在公猪前冲时将乙状弯曲拉直。
采精时应尽量使阴茎保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可防止包皮部积尿进入采精杯。
当公猪射精时,开始射出的不能收集,因为其中有能杀死精子的尿液。
2021年第06期人工授精是用人工的方法采取精液,将其经过处理后利用器械把精液输入发情母畜的子宫适当部位促使其受孕的方法。
人工授精是一种先进的配种方法,该技术最早是在意大利用犬试验获得成功。
在20世纪40~60年代,英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开始将人工授精技术普遍应用于家畜人工授精。
我国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稍晚,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尝试应用于养殖生产,70年代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普及,80年代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普遍应用。
人工授精相对传统的自然交配有显著的优势,但有很多因素会对受精率产生影响。
1公畜精液因素母畜情期受胎率、产仔率与公畜精液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精液质量好,母畜的受胎率、产仔率高且仔畜的成活率也较高。
影响精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公畜的品种、采精频率、精液的保存方式、稀释液、抗生素等都会影响精液的品质。
从营养不良、亚健康的公畜采集的精液,采精的频率过于频繁,精液保存的条件不当,稀释液放置时间过长,稀释好的精液密封不严都会对母猪的受胎率产生影响。
因此,精液在使用前,要鉴定精液品质,要禁止使用精子活力<0.6的精液进行配种。
稀释后的精液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否则会影响精液的品质。
输精瓶在外界环境中暴露的时间长,会造成精子死亡,影响受精率。
稀释好的精液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妥善保存,一般温度在15~25℃。
2母畜因素母畜自身的体况也会影响人工授精效果。
母畜过肥、过瘦会影响其发情,导致配种失败。
饲料营养不均衡,尤其是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会导致母畜返情、流产或出现胚胎早期死亡的情况,从而影响产仔率。
母猪患有猪瘟、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蓝耳病等,牛患有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都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
母畜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会影响受孕。
为了提高受精率,要对母畜进行鉴定,体况不达标的要根据情况增加或者限制饲喂量,对患有疾病的要及时隔离进行治疗,痊愈后再次配种,没有价值的要直接淘汰。
3人为因素人工授精技术的执行者是配种人员,配种人员对人工授精技术的掌握程度、经验以及配种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都会影响授精效率。
家畜繁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生殖激素名词解释:1、生殖激素:直接参与和影响家畜生殖生理活动的激素。
填空:1、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熟记一些激素的缩写(必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前叶释放FSH和LH。
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发育和精子的发生。
促黄体素、LH、促进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功能维持,促进雄激素的分泌。
促乳素、PRL、促进乳腺发育及泌乳。
促进黄体分泌孕酮,诱导母性行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功能与LH类似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具有FSH和LH的作用,以前者为主。
前列腺素、PG、溶解黄体、促进子宫收缩。
雌激素(E);雄激素(A);孕激素(P)。
简答题1、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①浓度低、生理效应高;②潜伏期;③多相性;④协同和抗衡作用;⑤时间性;⑥反馈性和调节作用;⑦受体机制。
2、生殖激素在母畜发情周期的调节作用(必考题):在发情季节,下丘脑分泌GnRH,作用于垂体前叶,使其分泌FSH、LH和PRL,主要是FSH和FSH与LH的协同作用刺激了卵泡的发育,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刺激生殖道,使母畜进入发情期而表现发情,同时雌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有反馈作用,当雌激素大量分泌时,一方面负反馈作用于垂体前叶,使FSH分泌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正反馈作用,使LH水平升高达到最高峰引起卵泡排卵。
排卵后,母畜进入抑制期,从外部看停止发情表现,这时在原来排卵处形成了黄体。
LH、PRL协同作用,维持黄体,并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孕酮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了FSH、LH的分泌,使卵泡不能发育。
同时也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使母畜不表现发情。
孕酮作用于生殖道,从而更有利于胚胎附植的变化。
如果卵子受精,则母体的PG分泌受到抑制,黄体不能溶解称为妊娠黄体,维持母畜的妊娠。
如果卵子未受精,则子宫内产生PG,使黄体萎缩,孕酮水平下降,下丘脑不受孕酮抑制,又刺激垂体前叶释放FSH、LH,使母畜表现发情,又开始下一个发情周期。
猪人工授精新技术与操作安全朱士恩(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摘要:人工授精的效果与精液质量、输精方法及输精剂量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相关性。
精液的质量检测是人工授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精液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准确地鉴定精子质量,以提高受精能力。
精液常规检测方法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在预测精子受精能力方面仍存在着主观性、误差高等缺点。
因此,客观、准确的评价精子的状态及其受精潜能,对于科研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精液质量的快速检测、检测指标与受精能力的相关性、人工输精方法的改进及操作安全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实验室研究及生产安全操作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精液;精液检测;人工授精;操作安全;猪国际上猪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其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人工授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遗传潜力,也是选种选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加快繁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随着精液保存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冷冻保存、低温保存及性控精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输精方法及精液品质评价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人工授精的需要,急需进行更新与改进,以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客观、准确的评价精子的状态与受精潜能,对于科研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子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准确地确定其受精能力。
常规检测指标有:精液的颜色、气味、pH、精液量、精子的密度、精子的运动能力、形态和活率等,虽然这些指标的检测很重要,但其在预测精子受精能力方面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误差很大。
近年来,随着新的技术应用于精液品质检测,可以更加细致地对精子的特征进行评估。
利用荧光染色技术可以对精子的微观功能进行检测,包括质膜完整性、获能状态和顶体状态等。
而联合使用荧光染料,则可以同时检测精子几种功能指标。
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的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经荧光标记的精子,促进了荧光染色技术在精子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2021年第5期现代农村科技养殖天地种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王如霞(铜仁市碧江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铜仁554300)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应用阶段,其迅速发展和普及是在21世纪初期。
人工授精技术有很多优势,不仅可以降低种公猪的饲养成本,还可以提高配种效率,减少疾病的传染等,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种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1.1不能保障精液品质。
①有的养殖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饲养公猪的数量少,种公猪还没有达到体成熟就开始采精。
有的养殖场过度使用种公猪,尤其在配种旺季,经常连续采精7~9d,甚至一天内连续采精2次,还有的种公猪生病后仍然采精,造成精液品质下降,或岀现无精的状况,缩短种公猪的使用年限。
有的养殖场对种公猪的饲养不科学,饲料单一,青饲料的饲喂量过多,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严重缺乏,造成精液质量不高,采精量少,精子活力低,影响授精效果。
②精液保存不规范。
将采集和稀释好的精液在室内放置时间过长,没有及时进行分装和保存,尤其当夏季气温较高时,精液很容易被污染或者变质,导致精液品质下降,影响授精效果。
精液运输条件差,没有专门的保温桶,造成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精子振荡较大,对精子活力造成影响。
1.2母猪自身条件差。
首先,有的养殖场在选留后备母猪的时候,只考虑到经济价值,没有考虑母猪的体况,如当生猪市场较好,价格较高时,养猪户见种就留或购买,缺乏科学的选种,造成种母猪的体况不良,从而影响配种效果。
其次,对种母猪的饲养管理不科学,饲料配方不合理,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的含量过高或者过低,导致母猪过肥或者过瘦,影响母猪发情,也容易使妊娠母猪岀现胚胎早期死亡现象。
最后,没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母猪进行免疫,容易感染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等疫病,导致输精后岀现返情或者岀现流产、胚胎早期死亡等症状。
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生殖道疾病也容易造成屡输不孕。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控制点对于大多数猪场来说,都非常重视疾病防控,而忽略了种猪群繁殖性能的管理。
其实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提升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有“多产”加上“少死”才能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而要想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首先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
如何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降低返情,提升人工授精技术是关键。
笔者通过多年猪场实践经验,谈一谈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控制点,供同行参考与交流。
一、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猪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母猪产仔的多少除了与母猪有关外,还与公猪的品种、饲养管理及合理利用有密切的关系。
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为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
因此,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好坏是实现科学养猪,提高母猪产仔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保证。
1.种公猪的选择种公猪的品种通常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汉普夏、皮特兰等优良品种,以及培育品种(配套系)。
种公猪来源于取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原种猪场或农业部批准的国家核心育种场,具有完整的系谱或生产性能测定记录,评估优良,符合种猪的要求。
种公猪要健康,无国家规定的一类、二类传染病。
根据三代系谱,考察其生产成绩和体形外貌指标,进行种公猪的初选。
外貌评定:①睾丸: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发育良好,大小符合所处月龄要求,阴囊皮肤松紧适中。
②肢蹄:四肢要高且粗状有力,蹄叉不分开,蹄壳无裂纹,特别要注意后肢的选择。
③乳头:排列整齐,无副乳和瞎乳头,长白、大白猪的有效乳头7对以上,杜洛克6对以上。
作为终端父本的公猪对此可适度放宽。
④其它:尾根粗大,摆动有力;阴茎包皮大小适中,无包皮积尿;前颊开阔、后臀丰满、提臀收腹,背长且不腰屈;身体无熬肉,皮毛符合本品种特点等。
2.确保种公猪的营养一般种公猪每次射精量在200ml左右,变动范围依品种年龄可在50-500ml之间。
采精公猪饲料中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因为蛋白质对于公猪精液数量的增加以及质量的提高和对精子的寿命长短都有很大关系。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养猪企业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大部分效果明显,
和产仔数均比自然交配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
分析生产中影响人工授精的因素主要分为三大类:公猪精液因素、母猪因素、配种员操作技术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精液原因
1、精液本身品质:由于公猪受疾病、环境、营养等的影响导致精液品质变差,采出的精液没有经过认真观察,稀释处理后便直接进行输精,导致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降低。
当精液中死精率超过20%或活力低于0.7时,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就会受到影响,或者由于稀释液放置时间太长、密封不好、被污染等原因,导致稀释后的精液品质下降。
无论是什么精液,无论是否保存过,使用前均要检查其品质。
2、保存过的精液品质:由于稀释剂或恒温冰箱的温度原因,有时保存过的精液品质会明显下降,在无公猪可采精或无精液可用的情况下,将精液输精给母猪,导致受胎率和产仔数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母猪配种推后一个情期,以保证正常的繁殖性能。
3、输精时精液的保管: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精液瓶或袋在外界裸露时间太长,由于热应激或冷应激的影响,精液品质均会发生变化,精子活力降低,导致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下降。
夏天或冬天输精前,若数量较大,精液最好用泡沫箱盛放,夏天放冰,冬天注意保温。
二、母猪原因
1、母猪体况:由于母猪哺乳或其它原因导致太肥或太瘦,发情表现不明显,既使发情后输了精,也容易返情,或由于母猪日粮中部分营养物质缺乏,容易造成排卵书少、卵子质量低、受精率低、胚胎早期死亡,导致母猪返情或产仔数少。
因此,配种前要注意母猪日粮和体况的调节。
2、母猪疾病:如果母猪患有猪瘟、乙型脑炎、巴氏杆菌病等,输精后很容易返情,既使受胎,也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而导致母猪产仔数少;或母猪患有可见性或隐性子宫炎,无论怎样输精都不会受胎。
即在母猪自身有某些疾病发生时,人工授精的效果就可能差。
因此,有病的母猪应先治疗,痊愈后方可进行输精。
3、母猪输卵管堵塞:由于先天性或病病性的原因导致母猪输卵管堵塞,输精后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三、配种人员因素:配种员的操作技术是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重要影响因素,相互之间个体差异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前几个方面:
1、观察发情:有的配种员只是观察母猪阴户的变化,有的在母猪出现站立反应时即开始输精,有的差不多在发情结束时才观察到,这些做法都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正常情况下,母猪出现发情症状后30~36小时表现出站立反应,38~41小时开始排卵,一般卵子在6小时以内有受精能力,而精子在母猪阴道内存活24小时左右。
因此,第一次输精时间应选择在母猪出现站立反应后8~12小时,太早或太迟都造成不良后果,然后间隔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输精。
2、事先准备:输精前,如果不对母猪外阴进行清洗、消毒,很容易通过输精管将细菌或病毒带入母猪阴道或子宫,以致引起母猪子宫炎等疾病,从而影响人工授精效果。
因此,每次输精前均应先清洗母猪外阴,然后用经消毒液浸泡后凉干的毛巾擦拭干净。
消毒液最好不用高锰酸钾溶液,因为浓度控制不好时,对母猪有一定的腐蚀性。
3、输精方法:插入输精管时,注意是否插入了尿道,要斜向上45°C左右旋转插入,不能硬插,以免损伤母猪阴道,并且在输精管头部事先涂上润滑剂,以利于插入。
根据母猪体长,一般插入30㎝左右就到了子宫颈口,往回拉有一定阻力时就可以进行输精。
输精时要抚摸母猪外阴或下腹部乳房,以增强母猪的兴奋性,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4、输精时间:输精时间与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有很大关系。
有时配种员为了赶时间,一头母猪2~3分钟便输完了精,也没注意是否有倒流现象,结果返情的多,产仔数少。
有经验的配种员认为,输精时宁可多花两分钟时间,以减少分娩时产仔少而带来的后悔。
经试验也观察到,输精时间在3分钟以内的母猪与5分钟以上的母猪相比较,前者的受胎率
和产仔数远远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
因此,母猪配种时输精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以上,但也不要太长,以免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