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制造
- 格式:ppt
- 大小:7.44 MB
- 文档页数:37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第一章塑料成形基础1.1 塑料概论1.1.1、聚合物的分子结构1.1.2塑料的组成与分类1、塑料的组成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它由合成树脂和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增添的不同添加剂所组成。
(1)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基本成分,它决定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
(2)填充剂(又称填料):添加填充剂的目的是降低塑料中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品成本;其次是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填充剂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40% 以下。
(3)增塑剂:增塑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4)增强剂增强剂用于改善塑料制件的机械力学性能。
但增强剂的使用会带来流动性的下降,恶化成型加工性,降低模具的寿命以与流动充型时会带来纤维状填料的定向问题。
(5)稳定剂添加稳定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抵抗光、热、氧与霉菌等外界因素作用的能力,阻缓塑料在成型或使用过程中的变质。
稳定剂的用量一般为塑料的 0.3~0.5%。
(6)润滑剂润滑剂对塑料的表面起润滑作用,(7)着色剂合成树脂的本色大都是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的。
在工业生产中常利用着色剂来增加塑料制品的色彩。
对着色剂的要:耐热、耐光,性能稳定,不分解、不变色、不与其它成分发生不良化学反应,易扩散,着色力强,与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不发生析出现象。
着色料添加量应< 2%。
(8)固化剂在热固性塑料成型时,有时要加入一种可以使合成树脂完成交联反应而固化的物质。
(9)其它辅助剂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与制品的使用要求,在塑料中添加的添加剂成分还有:阻燃剂、发泡剂、静电剂、导电剂、导磁剂、相容剂等。
2、塑料的分类(1)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与其成型特性分类1) 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都是线型或带有支链型结构的聚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受热变软,成为可流动的熔体。
在此状态下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型制品,冷却后保持既得的形状;如再加热,又可变软塑制成另一形状,如此可以反复进行。
2) 热固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是带有体型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在加热之初,因分子呈线型结构,具有可熔性和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品,但当继续加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分子呈现网状结构,树脂变成了不熔的体型结构,此时即使再加热到接近分解的温度,也不再软化。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一、引言塑料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流程。
二、模具设计1.产品分析:首先需要对要制造的塑料制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模具的类型、材料和工艺。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分析的结果,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包括顶出、翻斜、分模、脱模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脱模。
3.模具零件设计:对整个模具进行分解,设计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模具零件包括模板、螺杆、模芯、顶针等。
设计时要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4.模具装配设计:根据模具零件设计的结果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确保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加工精度要求。
5.模具设计验证:对设计的模具进行验证,包括结构强度、脱模性能、产品加工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优化。
三、模具制造1.原材料准备:根据模具设计的结果,准备所需的模具材料,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材和铝合金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2.粗加工:将材料进行粗加工,包括锻造、剪切、车削等步骤,使材料初步呈现出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3.精加工:对粗加工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精加工,包括铣削、磨削、钻孔等步骤,使零部件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4.热处理:对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热处理,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使零部件具有良好的硬度和韧性。
5.装配调试: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装配调试,在装配过程中进行配合精度和尺寸精度的检测和调整,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四、模具试模1.试模准备:在进行试模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确保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顺滑度。
2.材料预热:根据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对材料进行预热处理,使其达到适宜的流动性和熔融温度,以便顺利注入模具。
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是制作塑料制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涵盖了从设计到加工的各个环节,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以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流程为主线,详细介绍其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模具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制品的形状和尺寸需求,设计出合适的模具结构和形状。
模具设计要考虑到形状复杂的制品时,需要通过CAD等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辅助设计,确保模具的形状和尺寸精确无误。
在模具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模腔的放置、注塑系统的设置、顶出机构的设计等因素,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模具加工模具加工是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模具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
模具加工包括零件的加工和组装两个主要方面。
1. 零件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将模具零件逐个进行加工。
这些零件包括模腔、模座、顶针、顶杆等。
零件加工通常采用数控机床进行,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工件的精确加工。
零件加工还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模腔和模座使用优质合金钢,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2. 组装:零件加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模具的组装。
模具组装时要求严格,包括模腔、顶出机构、注塑系统等部分的正确安装和调整。
模具组装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和性能。
三、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最后一个环节。
注塑成型是指将塑料颗粒通过注塑机加热熔融,并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的塑料制品。
注塑成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塑温度的控制:注塑温度的控制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注塑温度不仅要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进行调整,还需要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制品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2. 注塑时间和保压时间的控制:注塑时间是指模具射出系统的开合时间,保压时间是指模具射出系统的保压时间。
注塑时间和保压时间的控制需要根据塑料材料的流动特性和制品的需求进行调整。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塑料模具制作与验收。
2法律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MB05. 003-2003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法律规范3技术要求3.1模具的设计要求模具分类依据模架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
a)模架尺寸6060以上称为大型模具;b)模架尺寸3030~6060之间为中型模具;c)模架尺寸3030以下为小型模具。
3. 1.2模架选用与设计的要求3. 1.2.1优先选用标准模架,详细按《龙记标准模架》执行。
3. 1.2. 2若选用非标准模架,应优先选用标准板厚,详细参照《龙记标准模架》。
・3大型非标模架,导柱直径不小于Φ 60mm,导套孔壁厚不得小于10mm,回针孔壁厚为35~40mm,回针直径不小于Φ 30mπio3. 1. 2. 4大型非标模架A板、B板起吊螺丝孔为M36~M480.5如有可能产生较大侧压力时(型腔深度超过50mιn),非标大型模架应设计原身止口,以后模套住前模。
.6模架~3Q3Q~以上就必需增加顶针板导柱2二上个“,?订购摸架时必需留意方铁的高度2注塑参数校后方法3. 1.3. 1容模尺寸校核a)模具厚度+顶出距离+取出产品的距离〈最大开模距离;b)模具厚度>注塑机模板最小闭合距离,而V注塑机模板最大闭合距离;c)码模板尺寸小于注塑机模板的最大装夹尺寸。
3. 1.3.2 锁模力:F≥2其中F: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t); P:模内平均压力(25~40Mpa); A:投影面积(包括产品、流道)cm2o型腔排位要求型腔排位有利于各腔同时、匀称进胶;. 2多腔模各腔间距不小于20mm,大产品深腔依据强度面增加,模腔与镶件边不得少于20~25mm,多胶模的同一个产品保证进胶位置全都。
塑料模具基础知识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基础知识是指关于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要点。
本文将从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制造工艺、常见塑料模具结构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实例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知识。
一、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是在满足塑料制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进行设计的过程。
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统一原则:即使用模具的制品应尽量设计成相同或相似的形状,以便于模具设计和制造。
2.通用性原则:即模具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应各种塑料制品的生产需要。
3.进口与出口的合理布置原则:模具的进口和出口应合理布置,以确保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4.合理的冷却系统和延伸系统:模具应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和延伸系统,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5.减少加工和装配工序:模具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加工和装配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二、模具制造工艺塑料模具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装配、调试和模具试模等环节。
模具制造工艺是塑料模具制造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对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模具设计:根据塑料制品的形状和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等参数,并制作模具设计图纸。
2.模具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和成型,主要包括铣削、车削、锻造、热处理等工艺。
3.模具装配:将模具的各个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包括固定模板、动模板、模芯、导向套等部件的组装和调整。
4.模具调试:将装配完成的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需要检验射出、冷却、开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5.模具试模:在模具调试合格后,进行塑料试模,检验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常见塑料模具结构常见的塑料模具结构主要有单模、连模和自动脱模模具。
1.单模:单模是由一个固定模板和一个动模板组成的模具,适用于生产中形状较简单的塑料制品。
塑料模具的工艺流程
塑料模具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阶段:
- 需求分析:根据产品需求确定模具设计方案,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精度要求等。
- 模具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型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2. 模具制造阶段:
-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模具钢材或其他材料,按照设计图纸切割成大致形状。
- 加工粗胚:通过铣床、刨床、车床等对模具粗胚进行粗加工,形成初步轮廓。
- 精密加工:运用CNC数控机床进行精加工,包括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精密磨床研磨等,确保模具精度。
- 组装调试:将各个部件装配在一起,安装标准件和热流道系统等,进行试模试验,对模具进行微调优化。
3. 试模与验收阶段:
- 注塑试模:将完成组装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进行试模并生产样品,检验产品尺寸、外观及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 整改与确认:根据试模结果对模具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直至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并通过客户或内部验收。
4. 生产阶段:
- 正式生产:模具经过验收合格后,投入批量生产,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5. 后期维护与报废处理:
-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会定期进行清理、润滑以及磨损部位的修复或更换。
- 当模具因磨损严重、技术更新或其他原因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翻新或报废处理。
以上就是塑料模具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后期维护的基本工艺流程,具体细节可能根据不同产品和模具复杂程度有所差异。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选题背景塑料制品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其在各行业的生产和制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因此,本毕业设计选题为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水平。
二、选题目的1. 深入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学习并应用CAD/CAM技术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3. 研究和解决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工程问题;4. 提高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水平和质量;5. 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应用。
三、研究内容1.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过程;(2)学习塑料模具的结构与设计要求;(3)探究不同塑料材料对模具性能的要求。
2. CAD/CAM技术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1)学习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掌握利用CAD/CAM软件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应用CAD/CAM技术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塑料模具。
3.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1)调研目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3)设计并制造适用于特定需求的塑料模具。
4.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水平和质量提高(1)通过实践掌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方法;(2)改进现有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3)提高塑料模具的设计精度和生产效率。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和学术论文,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学习和应用CAD/CAM技术进行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目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进度安排第1-2周:调研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塑料制品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塑料制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塑料制品的生产离不开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本文将探讨塑料制品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和技术要点。
一、概述塑料制品模具是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通过塑料熔融、注塑成型等工艺,将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成型的塑料制品。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合理的模具设计和高质量的模具制造技术对于塑料制品行业至关重要。
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指根据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绘制出适用的模具图纸,并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塑料制品的形状和尺寸:根据产品的外形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2. 塑料材料的选择: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熔融温度和流动性,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塑料材料的特性,以确保成型过程中的塑料流动和冷却效果。
3.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包括模具的开合方式、流道系统和冷却系统等。
模具的开合方式应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流道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则关系到塑料材料的流动和冷却效果。
4. 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确保模具的寿命和稳定性。
三、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包括模具加工和模具装配两个方面。
1. 模具加工:模具加工是指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对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加工和制造。
模具加工常用的方法有数控加工、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等。
2. 模具装配:模具装配是指将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调试。
模具装配需要保证模具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工作性能。
四、模具制造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注意:1. 模具设计软件的应用:模具设计软件可以提高模具设计的精度和效率,提供了模具设计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功能。
2. 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模具零部件,需要采用精密加工技术,如数控加工和激光切割等。
塑料模具制作流程一、模具设计塑料模具制作的第一步是进行模具设计。
设计师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纸和要求,制定出塑料制品的模具结构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特性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确保最终的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要求。
二、模具加工模具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模具。
首先,需要准备模具加工所需的原材料,通常是金属材料,如钢材。
接下来,利用数控机床、车床、铣床等加工设备,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切割、铣削、钻孔等加工工序,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的模具零部件。
三、模具组装模具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组装。
将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同时,还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调整,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模具试产模具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试产。
试产过程中,将塑料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使塑料原料在模具中凝固成型。
然后,拆卸模具,取出塑料制品。
通过对试产产品的检验和测试,评估模具的性能和质量,如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材料的均匀性等。
五、模具调整根据试产过程中的检验结果,如果发现模具存在问题,就需要进行模具的调整。
调整可以包括模具结构的修改、模具零部件的更换或修复等。
通过多次试产和调整,逐渐完善模具的性能,使其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塑料制品。
六、模具生产模具调整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模具的正式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并将其注入模具中。
通过模具的开合和冷却等工艺,使塑料材料在模具中凝固成型。
然后,拆卸模具,取出塑料制品。
通过对生产产品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七、模具维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和损坏,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维护包括模具的清洁、润滑、修复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对模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调整,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总结:塑料模具制作流程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组装、模具试产、模具调整、模具生产和模具维护等环节。
简述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流程发布时间:2022-08-28T07:31:06.54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4月第8期作者:翁剑兵[导读] 随现代科学技术持续的进步发展,塑料模具相关设计制造技术也得以优化发展。
翁剑兵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伴随现代科学技术持续的进步发展,塑料模具相关设计制造技术也得以优化发展。
若想更好地落实塑料模具总体设计制造操作,就务必要全面把握其工艺流程故本文主要探讨塑料模具总体设计及制造相关工艺流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塑料模具;工艺流程;设计;制造;前言塑料模具具体设计及其制造期间,往往涉及较多的工艺流程,确保设计制造高水平完成的关键,就是设计者及相关技术员务必要严格依照工艺流程,开展相应的设计及其制造加工。
对此,积极开展塑料模具总体设计及制造相关工艺流程综合分析较为必要。
1、简述塑件如图1所示,为此次研究主要选取某电子设备当中充电座的上盖部分作为塑料产品研究对象,其外观并不存在着明显划伤、接痕、翘曲、形变等现象,依照着样板将细纹咬花做出来。
结合生产要求及标准,分析产品结构及其性能要求,以中心点式注射方法为注塑操作方式,维持4/1000缩水率,产品估值的质量是40g,成型模温为60℃,产品模型为三板模形式,注塑机台吨位是100t。
2、设计及其制造基本工艺流程2.1 在设计前期层面针对塑料模具来说,制造的先决条件,便是模具设计,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模具制造整个工艺,需依照着模具设计总体结构及制作要求,实施精准化、规范化操作。
针对模具设计,需与塑件尺寸、形状予以规范实施。
着重熬了到模具制造实操可行性,处于正常条件之中,模具的设计、制造操作应分工实施,完成设计后需及时审核,审核通过才可着手实施模具制造,依照着制造加工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好制造加工具体流程[1];同时,需做好原材料的全面分析。
如应当充分了解产品尺寸、用途、精度各项技术要求,细致分析塑料零件具体尺寸及其成型工艺各项参数;成型方法需妥善确定下来,因充电座的上盖部分性状特点,需选定注射方式开展具体操作;结合成型设施设备种类,对于模具加工实施细致分析,如注射设备如注射压力及容量、模具具体安装尺寸、模具最大及最小的厚度值、喷嘴直径、模板行程各项参数,均需合理确定下来;还需确定其成型零件及结构件具体形式;结合各部分具体强度情况,将成型零件具体工作尺寸计算出来;实施3D模型分析,选取塑件结构的曲面分型,便于塑件能够顺利出模,防止粘结、脱伤等各种异常问题产生,内表面应增设拔模1/3,着重考虑其上盖结构,对侧边部位做相应滑块结构。
塑料模具制作流程1.设计塑料模具的设计是整个制作流程的关键,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和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首先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设计,确定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包括模具的分型、开料、定位和出料等。
设计师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进行绘图和模拟分析,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2.材料准备制作塑料模具所需的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模具钢、热处理材料等,辅助材料包括模具胶、薄膜、润滑油等。
材料准备需要根据模具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满足模具制作的需要。
3.加工塑料模具的加工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和传统加工两种方式。
数控加工主要包括钳工、铣削、磨削等工序,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传统加工主要包括锻造、铸造、车削等工序,通过人工操作机床进行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模具设计绘制的图纸,按照一定的工艺和工序进行加工,以得到所需的模具零件。
4.装配模具的装配是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模具结构。
装配需要根据模具设计和加工完成的零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
装配过程中,要注意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和装配精度,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调试模具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的目的是检查模具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满足产品的要求。
包括模具的注塑试模、调整模具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检查模具的运行稳定性等。
通过调试和测试,可以发现和解决模具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6.抛光和打磨模具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抛光和打磨工作,以提高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抛光和打磨可以去除模具表面的毛刺和凹陷,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
抛光和打磨可以采用机械抛光和手工打磨两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7.检验和验收模具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检验和验收。
检验包括模具的尺寸检查、定位精度检查、注塑成型检查等。
模具设计流程注塑模具设计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设计经验与思路跟你分析下:第一步:产品分析与修改,确定模具结构,缩水图:1、产品分析:开模方向,分模线与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应抽芯方式,进胶点与进胶方式,模穴数等等。
2、转工程图:用三维软件出图,一般建立三个视图:第一个主视图(后模表面投影),第二个第三个立体示意图(外表面和内表面)。
其他视图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摆放,剖视图(X 和Y,剖切位置线通过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开标数处理。
3、缩水图:将上一步工程图镜像一次并且放大一个缩水率的倍数。
(标明:MI,缩水率)第二步:产品排位:在模具内怎样排列考虑因素:模具长宽方位,产品模穴数,进胶位置,间隔(强度,放什么零件放得下)先排第一个视图是后模侧俯视图抓主视图,第二个视图排前模侧俯视图,先把第一个视图中心线镜像到正右方然后抓后视图,然后排第三个X方向剖视图放在后模侧俯视图的正下方,第四个视图Y方向剖视图排在前模侧俯视图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订购根据产品的大小,生产批量,模穴数,抽芯机构等.第四步:模胚订购根据模仁大小与抽芯机构(侧),进胶方式与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开模动作,油缸),产品材料,顶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将模仁装配至模胚内第六步:模仁与模胚安装与定位设计第七步:分模线,枕位,镶件设计第八步:如果客户产品有倒勾要设计抽芯机构如行位或斜顶设计第九步:设计浇注系统(直接浇口,侧浇口,潜水口,牛角式,点浇口,扇形浇口,搭浇口等)第十步:如果是细水口模具那么要设计开闭器与塞打螺丝第十一步:排气系统设计(排气槽位置与产品溢边值大小)第十二步:顶出系统设计(顶针,斜顶,司筒,顶块,推板,气顶等)第十三步:冷却系统设计(水路样式如直通式,阶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第十四步:辅助零件开设(弹簧,垃圾钉,撑头,中托司,锁模板,扣机,边锁,平衡块,限位块,吊模孔,撬模坑等)第十五步:检查与修改,视图补充与位置调整第十六步:2D转3D分模或做全3D第十七步:拆散件图(3D+2D)第十八步:图纸审核,改图。
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塑料模具加工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艺之一,它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试模和模具修正等环节。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塑料模具加工的工艺流程。
一、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是塑料模具加工的第一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具加工的后续环节。
模具设计需要根据最终产品的形状、尺寸、结构和工艺要求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材料特性、成型工艺、模具的寿命和成本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二、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是塑料模具加工的核心环节,它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模具制造包括模具的加工和装配两个阶段。
在模具加工阶段,需要根据模具设计图纸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然后进行车削、铣削、电火花加工、线切割等工艺来加工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在模具装配阶段,需要将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装配,然后进行调试和检测,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
三、模具试模。
模具试模是塑料模具加工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验证模具的质量和性能,以确保模具能够正常工作。
在模具试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和成型工艺,然后进行试模生产,最终得到成型产品。
在试模过程中,需要对成型产品的尺寸、表面质量、收缩率、变形等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
四、模具修正。
模具修正是塑料模具加工的最后环节,它的目的是对模具进行调整和修正,以满足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在模具修正时,需要根据试模结果来对模具进行调整和修正,包括模具的尺寸、结构、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方面。
通过模具修正,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总之,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试模和模具修正等环节,它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来进行模具加工,才能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对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背景与意义塑料模具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设计与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
本毕业设计任务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对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塑料模具制造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设计目标1. 熟悉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塑料模具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2. 学会使用专业的CAD/CAM软件进行塑料模具设计;3.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设计与制造质量;4.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任务内容1. 深入学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模具设计原理、材料工程、模具制造工艺等;2. 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块化的塑料模具设计,重点包括注塑模具的设计;3. 模具零件的制造,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4. 进行模具装配和测试,包括模具的调试、试模和性能测试等;5. 分析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6. 结合现代工业的要求,设计一种创新型的塑料模具,并完成其设计和制造。
四、任务计划阶段一:理论学习与准备工作1. 学习掌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模具设计原理、材料工程、加工技术等;2. 研究相关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和规范。
阶段二:模具设计与制造1. 使用CAD软件进行塑料模具的三维设计,包括模块化设计和注塑模具设计;2. 根据设计图纸制造模具零部件,包括数控加工和电火花加工;3. 进行模具的装配、调试和测试。
阶段三:问题分析与解决1. 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尺寸和精度控制、注塑工艺优化等;2.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
阶段四:结题与总结1.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总结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2. 提出对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案例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案例以一款手机外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为例,详细介绍塑料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产品分析1. 产品概述2. 产品结构特点(1)分型面的选择:确保产品顺利脱模,避免产生毛边。
(2)浇注系统的设计:保证塑料流动性,减少熔接痕和应力集中。
(3)冷却系统的设计:确保产品冷却均匀,防止变形。
三、模具设计1.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结构特点,本案例采用三板模结构,具体如下:(1)动模:包括动模座板、动模板、型芯、推杆等部件。
(2)定模: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型腔、浇口套等部件。
(3)三板模:包括三板模座板、三板模板、导柱、导套等部件。
2. 模具工作原理模具工作时,注塑机将熔融塑料通过浇注系统注入型腔,经过冷却、固化后,开模使产品从型腔中脱出。
具体步骤如下:(1)闭模:动模和定模闭合,型腔充满塑料。
(2)注射:注塑机将熔融塑料注入型腔。
(3)保压:保持压力,使塑料充分填充型腔。
(4)冷却:冷却系统对产品进行冷却。
(5)开模:动模和定模分离,产品从型腔中脱出。
(6)顶出:推杆将产品从动模上顶出。
四、模具制造1. 模具材料选择2. 加工工艺(1)粗加工:采用龙门铣床对模具进行粗加工,去除大部分余量。
(2)半精加工:采用数控铣床对模具进行半精加工,保证模具尺寸精度。
(3)精加工:采用磨床、电火花加工等设备对模具进行精加工,确保模具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4)抛光: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3. 装配与调试模具制造完成后,进行装配和调试。
确保模具各部件运动顺畅,无干涉现象。
通过试模,调整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参数,使产品达到最佳质量。
五、案例分析1. 问题与挑战(1)产品外观质量:由于手机外壳表面要求较高,如何保证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产品无瑕疵成为一大难题。
(2)脱模困难:产品结构复杂,倒扣较多,如何设计合理的脱模机构成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