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 格式:pdf
- 大小:587.72 KB
- 文档页数:21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编制组2018年6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1.2.1 资料调研 (1)1.2.2 技术交流 (1)1.2.3 现场踏勘、监测及报告编写情况 (2)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2)2.1灰霾污染防控的形势发展需要 (2)2.2政策规划要求 (2)3编制原则 (3)4 国内相关标准调研 (4)4.1标准制定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 (4)4.2国内相关标准 (5)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6)5.1标准适用范围 (6)5.2术语和定义 (6)5.3施工场地扬尘控制要求 (6)5.3.1 监测方法的选择 (6)5.3.2 控制项目选择 (9)5.3.3 标准限值的确定依据 (10)5.4系统组成与要求 (11)5.4.1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11)5.4.2 扬尘在线监测仪 (11)5.5监测要求 (12)6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13)6.1技术可行性分析 (13)6.2经济可行性分析 (14)7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14)7.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 (14)7.2实施本标准的社会效益 (14)8 标准实施的建议 (15)附件1国内和施工场地扬尘相关的标准、规范 (16)附件2 各市监测点位不同限值超标率统计表 (17)附件3 河北省及各市施工场地扬尘不同浓度所占百分比 (20)附件4 国内其他省市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22)附件5 资质 (23)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冀发〔2017〕7号)要求,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的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GY201634,由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鸿康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兆荣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等扬尘在线监测工作的通知正文:----------------------------------------------------------------------------------------------------------------------------------------------------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等扬尘在线监测工作的通知沪环保总〔2016〕147号各相关单位:《建筑施工颗粒物控制标准》(DB 31/964-2016)将于2016年6月1日起实施,为确保扬尘在线监测数据有效应用于执法监管,现就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等扬尘在线监测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抓紧开展监测规范性自查及整改工作各扬尘在线监测设备供应商应根据《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沪环保防〔2015〕520号)的要求,于2016年5月31日前完成监测规范性自查及整改工作。
建筑施工、混凝土搅拌站、散货码头及堆场等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点位设置与安装、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运行维护应分别符合《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第5章、第6章、第8章的要求。
特别是对尚不具备自动除湿或湿度补偿、自动校准等功能的扬尘在线监测设备,设备供应商应加快整改、完善功能。
二、尽快完成监测仪质量转换浓度系数测定工作各扬尘在线监测设备供应商应按照我局制定的《易扬尘场所光散射法颗粒物在线监测仪质量浓度转换系数测定方法技术指南(试行)》(详见附件)的要求,尽快完成不同场所(建筑施工、混凝土搅拌站、干散货码头及堆场等)在线监测仪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系数)的测定及调试,并将调试报告报我局审核及备案。
K系数设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随意设置和调整K系数将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予以查处。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4年上半年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执法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4.08.13•【字号】沪环执法〔2024〕152号•【施行日期】2024.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4年上半年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执法检查的通知市环境执法总队、市环境监测中心、市辐射安全中心:为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贯彻落实《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沪环规〔2021〕1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按照市生态环境局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现就开展2024年上半年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执法检查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执法检查的范围纳入本次执法检查的项目,主要来源为“上海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服务平台”上发布的建设项目建设期、调试期和竣工环保验收信息。
其中,事中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为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处于施工阶段或者调试阶段且纳入市生态环境局监管范围的建设项目,事后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为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完成竣工环保验收且纳入市生态环境局监管范围的建设项目。
按照《管理办法》中确定的事中事后监管频次要求,共抽取43个建设项目(附件1)纳入事中执法检查范围,抽取25个建设项目(附件2)纳入事后执法检查范围。
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执法检查的要求市环境执法总队对附件1中所列建设项目开展事中执法检查,对附件2中所列建设项目开展事后执法检查,执法检查方式以现场检查为主。
事中事后执法检查内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并于2024年12月31日前,向市生态环境局报送执法检查情况。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公布日期】2015.12.16
•【字号】沪环保防〔2015〕520号
•【施行日期】2015.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沪环保防〔2015〕520号
各区县环保局、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进一步强化扬尘污染控制,规范本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选址、运维、联网与交付工作,我局制定了《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并经市环保局2015年第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12月16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实时监控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8.31•【字号】沪建交联[2012]985号•【施行日期】2012.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实时监控试点工作的通知(沪建交联〔2012〕985号)各区县建设交通委、环保局:为贯彻落实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和《上海市建设施工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文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推进本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有效防治和降低施工期间的扬尘和噪声污染,改善本市环境质量。
现决定在本市部分建筑工地开展污染防治在线实时监控试点工作。
通知如下:一、试点范围各区县安排实时监控试点工地原则上不得少于2个,选择的建筑工地应处于基础开挖和基础施工阶段。
二、试点时间安排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实时监控试点工作,从2012年9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展开,为期一年至2013年8月底结束。
三、试点费用承担试点期间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所需费用:2012年9月至12月期间由市环保局商市建交委在专项经费中解决,2013年1月至8月期间原则上由各区县环保局通过财政预算解决。
四、工地管理配合建筑工地污染实时监控试点监测的内容为:颗粒物、噪声主要指标。
被安排实时监控试点的工地,应按照下列要求做好配合管理。
(一)落实安装的平面位置要求。
选择可以直接同步观察工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场以及施工车辆进出口洗车管理的最佳位置。
(二)落实安装的空间位置要求。
满足设备基础面积650×650cm,设备立体空间430×4230×1600cm(1260×4230×2200cm带太阳能电池),设备顶端离地高度控制在8米以内,且保障在监测范围内无其他障碍物。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和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19.10.01•【字号】沪环规〔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和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的规定》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为继续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管,规范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经研究,市生态环境局对《上海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和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的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10月日上海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和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的规定一、目的为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管,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根据《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定义本规定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在线监测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传感器等设施,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
三、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设施运行及其自动监测数据应用于环境执法的管理。
重金属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数据暂不纳入适用范围,各区可根据监管需求,自行制定本辖区的执法应用规定。
四、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和执法(一)排污单位应当保证自动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
确需拆除或闲置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拆除或闲置三十日前向有管辖权的生态环境部门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实施。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故障发生后12小时内向有管辖权的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并及时检修,保证在5个工作日内恢复正常运行;因特殊情况无法在5个工作日内恢复正常使用的,应在规定期限内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9.25•【字号】沪交建〔2015〕1084号•【施行日期】2015.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的通知沪交建〔2015〕1084号各区(县)交通建设主管部门、市交通安质监站: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落实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沪建管联〔2015〕366号)精神,结合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现就加强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地污染防治工作对本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坚持政府在线监管与企业自主管理相结合、排污监测与治理措施相同步,努力形成“源头预防、过程严管”的防治体系,促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工作目标安装工作坚持“及时解决增量,限时解决存量”的原则。
即:从文件下发之日起,在规定范围内的新开工建设工地(施工周期小于7个月的除外)必须在开工一星期内安装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对于规定范围内的已开工建设工地(剩余施工周期小于7个月或者主体结构已完成,已进入内部装饰装修的除外),应在2015年10月31日前按要求完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
三、安装范围主要包括:(一)市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工地;(二)参与文明工地创建的交通工程建设工地;(三)外环以内的中心城区,郊区城区和新城、大型居住区、虹桥商务区及其拓展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新城等集中开发地区的交通工程建设工地;(四)敏感建筑物周边(指工地任何一场界距离学校、医院、敬老院、图书馆、居民住宅小区小于100米)的交通工程建设工地;(五)市、区交通建设主管部门认定需要安装的交通工程重点工地。
市政线性工程扬尘在线监测点位布设方案的思考和建议----以上海市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扬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继房建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干散货码头等易扬尘场所成为扬尘监控的重点,市政线性工程已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重点监督对象。
如何通过对市政线性工程扬尘监测监控点位的布设,实现市政线性工程扬尘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是目前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作者针对上海市市政线性工程的特点,参考其他易扬尘场所扬尘在线监测点位布设的要求,提出了一些自己看法和建议,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市政线性工程;扬尘;在线监测;点位布设1 市政线性工地特点简述市政线型工程指的是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石油与燃气管线、沟渠、各种管线、城市综合管网、输变电线路及索道工程等。
市政线性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工程体系,它覆盖面较广且工程种类较多,因此市政线性工程施工难免会为城市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影响[1]。
2 市政线性工地扬尘的现状、监测及方法2.1 相关文件要求的现状2.2.1 从全国来看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市政线性工程扬尘监测点位布设的相关研究,相关布设方案主要还是针对房建工程,市政线性工程的扬尘在线监测对的点位布设没有针对线性工程的特点,比如《天津市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和《河北省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因此亟需研究适合市政线性工程特点的扬尘在线监测点位布设方案,形成一套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指南。
2.2.2 从上海市来看从2014年开始,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与提高文明施工水平,上海就开始在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2015年底上海市环保局发布了《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以及2019年4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发布的《上海市房屋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法》;但这两份文件只是针对房建工程、混凝土搅拌站、干散货码头等易扬尘场所的安装点位、安装数量等方面要求具有具体指导意义,而市政线性工程与房建工地的施工现场有较大差别,现有规范针对线性工程扬尘监测点位布设要求不是很明确,并且没有根据线性工程的特点来确定。
附件上海市扬尘在线监测数据执法应用规定(试行)Ⅰ目的1.1 为加强对扬尘污染排放的监管,规范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根据《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Ⅱ定义2.1 本规定所称扬尘在线监测设施,是指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施工、物料存放、混凝土搅拌、码头物料装卸等过程(以下简称“施工或作业期间”)产生的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并具备数据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功能的仪器。
Ⅲ适用范围3.1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在建工程(包括建筑工地、市—1 —政工程、交通工程等)、混凝土搅拌站、易扬尘干散货码头堆场等扬尘开放源的扬尘在线监测设施运行及其在线监测数据应用于环境执法的管理。
Ⅳ扬尘在线监测设施的运行管理4.1 排放扬尘的在建工程、混凝土搅拌站、易扬尘干散货码头堆场等单位(以下简称“易扬尘单位”)应当根据本市住建、交通部门的要求,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安装和运行在线监测设施。
4.2 易扬尘单位施工或作业期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或者停止运行扬尘在线监测设施。
施工或作业完成后,确需拆除或停运设备的,易扬尘单位应当事先通过环保部门的扬尘在线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向有管辖权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向所在区环保部门报备。
易扬尘单位应当自行或委托扬尘在线监测设施运维单位(以下简称“运维单位”)在设备拆除或停运后24小时内通过管理平台完成注销手续。
4.3 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易扬尘单—2 —位应当在故障发生后12小时内通过管理平台向有管辖权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并及时检修,保证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
因特殊情况无法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的,应当在72小时内更换备机并通过管理平台向行业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
Ⅴ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5.1 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及其传输系统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可以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
建筑施工颗粒物控制标准Control standard of particulate matter for construction(发布稿)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颗粒物控制要求 (1)5 监测要求 (2)6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2)前言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控制本市建筑施工颗粒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颗粒物监控点浓度限值、达标判定依据,以及监测和监控要求,适用于本市建筑施工颗粒物的控制与管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捷、段玉森、王跃、修光利、胡鸣、魏海萍、王向明、伏晴艳、张懿华、潘骏、黄蕊珠、黄嫣旻、宋钊、张晖。
本标准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制定。
本标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2016年1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
建筑施工颗粒物控制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颗粒物监控点浓度限值、达标判定依据、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市政工程、干散货码头堆场等扬尘开放源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颗粒物控制与管理,当出现PM2.5或PM10IAQI大于300时,不适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63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上海市建筑工程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沪环保防【2015】520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建筑施工 construction本标准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除外)等。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与噪声防治及监测技术规范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扬尘与噪声污染的防治管理 (5)4.1 建设单位职责 (5)4.2 施工单位职责 (5)4.3 监理单位职责 (6)4.4 监测单位职责 (6)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 (7)5.1 一般规定 (7)5.2 施工现场设施 (7)5.3 物料堆放 (8)5.4 土石方及地下工程施工 (9)5.5 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 (10)5.6 市政及园林绿化工程 (10)6 拆除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12)7 物料运输扬尘污染防治 (13)8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防治 (14)9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 (15)9.1 一般规定 (15)9.2 施工现场噪声防治措施 (15)10 建筑工程扬尘与噪声监测 (16)10.1 一般规定 (16)10.2 监测点报警值和达标判断依据 (16)10.3 监测仪器的要求 (16)10.4 监测点位的设置方法 (17)11 验收 (18)11.1 扬尘防治措施验收 (18)11.2 扬尘防治结果验收 (18)附录A 在线监测系统 (19)A.1 系统组成与功能 (19)A.2 技术要求 (19)A.3 设备运行阶段维护与检修 (21)附录B 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 (23)B.1 数据采集与传输 (23)B.2 数据储存与处理 (23)B.3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及代码定义 (24)B.4 通讯过程示例 (29)B.5 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 (31)附录C 工地扬尘管理等级标准评定 (32)附录D 记录及报告格式 (35)本规范用词说明 (38)引用标准名录 (39)附: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奉贤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3.04.01•【字号】•【施行日期】200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奉贤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市政府关于制定本市第二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2003-2005)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奉贤区环保三年(2003-2005)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希各单位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抓紧制定本单位的实施计划,从今年开始,逐年分解,逐项落实,确保完成本“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和督查内容。
二〇〇三年四月一日奉贤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实施意见第一部分形势与任务一、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回顾与评价2000年我区启动了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为新世纪环保工作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明显加强。
到2002年底,通过市、区财政和社会融资等多种手段,累计投入资金5.99亿元,分别用于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治理和绿化建设等领域。
全区已建成26个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区、2个噪声达标区。
市、区、镇级河道已清淤一遍,清淤土方700万立方米。
治理禽畜牧场17个、工业污染源300多个。
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系统。
城区绿化面积增加6万平方米,沿路、沿江、沿海新增片林16512亩。
----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城区干流黑臭现象逐年减少,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景观水标准,生态功能开始恢复;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保持稳定,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大幅度提升。
建筑工程扬尘与噪声监测技术标准1 一般规定1.1建筑施工现场应配备扬尘与噪声在线监测系统,且应符合本标准中附录A相应技术要求。
1.2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应按附录B的要求执行。
1.3监测仪器应符合本规范3的要求。
1.4监测点数及点位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4的要求。
2 监测点报警值和达标判断依据2.1 以PM10作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报警值为150μg/m3。
2.2 当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15分钟均值浓度达到150μg/m3以上时,平台及工地扬尘管理相关责任人员手机软件自动报警,应立即采取降尘措施,及时控制扬尘。
2.3 监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值应符合表2.3中的控制要求。
表2.3 建筑施工场界颗粒物的控制要求注:一日内,以一个工程建筑施工厂界为单位,单位内的任意监测点监测数值均计入统计,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15 分钟浓度均值超过200μg/m3的总次数≤6次/日,则该工程施工现场扬尘达到本规范的控制要求。
2.4 平台应保留可吸入颗粒物PM10报警及超限时段的视频监控及风速、风向、温湿度等气象参数用于调查取证。
2.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应符合表2.5中的控制要求。
表2.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注:一日内,以一个工程建筑施工厂界为单位,施工期间,测量连续20 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一日内昼间环境噪声不超过70dB,夜间环境噪声不超过55dB且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高于15dB,则该工程施工现场噪声达到本规范的控制要求。
3 监测仪器的要求3.1 扬尘及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应在建筑施工前完成安装及调试工作,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实时监测。
3.2 验收时应确保仪器性能指标、联网测试技术指标等关键技术指标符合本规范技术要求,并向验收部门提供以下资料:1 系统中各监测仪器的产品合格证;2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CEP认证证书;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CPA;4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国外进口设备除外);5 监测仪器的布点方案;6 扬尘在线监测仪比对测试报告;7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8 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88《计量与测试技术》2421年第48卷第3期城市建筑施工扬尘在线监测与防治措施的研究蔡久红郑展民臧春华(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珠海517004)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建筑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与防治措施,对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措施效果进行横向与纵向评价,得出设置喷雾降尘装置与洗车台能有效防治建筑施工扬尘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扬尘在线监测;防治措施效果评价;建议中图分类号:TB9文献标识码:A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412.55DOI:12.1595/j.cakX1604-6941.2021.5.029Study on On-line Monitoring and Preveetion of Dust in Urian Constiction CAN JOU opv ZHENG Zhacmix ZANG ChunCuoAbstiCt:This pdper analyzes the main sonrees anC prevertioc measpres of dust in urOon constectioc,mabes a transverse and longituUinal evoluatioc on the—t of dust prevertioc anC control measpres in budding constectioc, anC concluUeP that the spea dust rePuctioc device anC the coi wasP platOrm con eOectivete preverl anC coctrol the dust in constectioc anC procoso relevont prevertioc anC coctrol measpres.Keywois:9ust in urOon constection;on-line monitoring of Iust;uOect evoluatioc of control measpres;procosat2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建筑施工数量与日俱增,建筑施工扬尘已成为城市扬尘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雾霾现象发生频率与日俱增,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城市道路施工噪声和扬尘环保措施姚文刚;韦晨;李晓东【摘要】针对我国对道路施工噪声和扬尘控制提出的更高要求,以上海城市道路工程为例,分析阐述上海市近年来新采用的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静音切割、免共振液压振动锤、桥梁预制和雾炮降尘等.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和扬尘的影响,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期刊名称】《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年(卷),期】2018(041)004【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城市道路;环保措施;施工噪声;施工扬尘【作者】姚文刚;韦晨;李晓东【作者单位】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6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多,政府对医疗、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加大,其中城市道路建设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1]。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离不开交通路网系统的服务和支撑,优化和完善区域路网,满足城市空间拓展和交通发展的需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城市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对沿途居住区、学校和或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噪声和扬尘是最普遍、公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做好城市道路施工噪声和扬尘环保措施的分析工作,为道路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缓或杜绝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上海市典型的城市道路施工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技术和方法参考。
1 施工期噪声影响和环保措施1.1 施工期噪声影响典型道路工程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路基路面工程、管线工程等,部分道路工程还涉及桥梁工程和前期动拆迁工程。
上海建筑工地监测方案为了保障建筑工地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我设计了一套上海建筑工地监测方案。
一、监测内容:1. 建筑工地噪声监测:设置噪声监测点位,定期监测工地产生的噪音水平,确保噪声污染符合规定标准;2. 建筑工地扬尘监测:设置扬尘监测点位,定期监测工地产生的粉尘浓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3. 建筑工地震动监测:设置震动监测点位,监测工地施工引起的地震动情况,确保不会对周边建筑和地下管道产生影响;4. 建筑工地水质监测:设置水质监测点位,监测工地污水排放情况,确保达到环保要求,不对周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二、监测措施:1. 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建筑工地周边设置相应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噪声、扬尘、震动和水质等指标,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实现远程监控;2. 布设监测点位: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和周边环境特点,确定合适的监测点位,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3. 即时预警系统:在监测系统中设置相应的阈值,一旦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标准限值,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4. 数据存储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为工地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监测管理:1. 建立监测计划:根据不同工地的特点和施工周期,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确保监测工作的全程覆盖;2. 监测人员培训: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监测报告和通报: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给建筑工地管理者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4. 监测设备维护: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监测方案的实施,可以及时掌握建筑工地的污染情况,保障工地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也为建筑工地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建筑工地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最终实现了对建筑工地的全面监测和管理,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