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
乙肝病毒感染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其中HBV 感染者32例(HBV组),非感染者46例(NHBV)。
两组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术后1、2、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中位生存时间。
结果:HBV组患者TACE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25%、59.38%、37.50%,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7.50%、71.88%、93.75%;NHBV组患者TACE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71.74%、52.17%,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6.09%、52.17%、80.43%,两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给予抗HBV感染治疗可有效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
标签:乙肝病毒感染;原发性肝癌;TACE术;复发;生存率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高,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1]。
随着对肝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被证实是肝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但其是否同时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辅助性经股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观察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并与非病毒相关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HBV感染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也是导致肝癌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治疗策略也不断改进。
介入性肝肿瘤治疗(TACE)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TACE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动脉,从而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不影响整体肝功能等优点。
TACE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进展的情况。
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肝癌的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肿瘤内部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耐药,从而使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肝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部位的肿瘤细胞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抗药性。
TACE术后可能会导致肿瘤的血供改变,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逸TACE的攻击,再次生长发展。
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也会促使肿瘤复发进展。
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概率。
一方面,肿瘤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会影响TACE的疗效。
大肿瘤和多发肿瘤往往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可能更容易复发进展。
TACE术后的术野残留肿瘤也是复发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术后残留肿瘤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肿瘤细胞可能会再次恢复生长。
患者的肝功能状态也会影响肝癌的复发进展。
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容易出现肝创伤,并且更容易发展为肝衰竭,因此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针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一方面,应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大肿瘤和多发肿瘤,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或者激光消融等方法来控制肿瘤的生长。
术后残留肿瘤的控制也需要注意。
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的放疗或者化疗方法来消灭残留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控制力。
抗原发性肝癌粘附\侵袭与转移的研究进展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上最为常见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彻底治愈的难度很大,患病死亡率高。
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复发转移。
研究统计结果显示hcc病患处切除5年后的复发率为55%~62%,切除肿瘤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复发率为44%,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
因此抗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是目前hcc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1 在原发性肝癌转移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在原发性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会有多种细胞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现象存在,其中以钙黏素(cadherin)、连接素(catenin)和cd44最为重要。
e-钙黏素(e-cadherin)能够介导同种细胞间的粘附,同时也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如果想要促使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发生转移,就需要减弱e-钙黏素的表达。
而 -连接素常与e-钙黏素结合,共同作用形成细胞内的黏着复合体,该复合体布在膜下细胞与细胞连接处,具有维持细胞正常粘附和信号转导的功能,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复合分子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将发生异常。
e-钙黏素和-连接素的异常表达影响着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分化、转移与预后。
其中肿瘤的早期复发受到e-钙黏素的下调表达的影响;而-连接素的表达和定位与原发性肝癌的肝内转移关系的研究也显示了对原发性肝癌的血管侵润程度密切相关:文献[1]中通过对97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进行研究后,发现-连接素与血管浸润程度具有正比例关系,并在细胞膜中过度表达;宋丽娜等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验证了在胞核表达的-连接素与原发性肝癌的血管浸润程度的相关度很高。
cd44是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通过与ecm中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基质分子相结合,来影响细胞与基质间的特异性粘附。
仅含由组成外显子的cd44转录子称为标准cd44(cd44s),主要存在于正常细胞和非转移性癌细胞中;而含有变异性拼接外显子的cd44转录子称为变异cd44(cd44v),cd44v常在转移性癌细胞中显著表达。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多样,其中TACE术已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患者中,约有30-6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进展,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及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肿瘤细胞残留TACE术可以通过堵塞肝动脉中的肿瘤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
然而,由于肿瘤血供网络复杂,不能完全堵塞所有供血血管,因此肿瘤细胞有可能残留。
这些肿瘤细胞可能逐渐增长,并导致复发进展。
2.多中心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多中心性肿瘤是指肿瘤在肝脏不同区域同时或连续出现。
TACE术只能治疗到可见的肿瘤,无法阻止潜在的多中心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3.肝功能衰竭TACE术需要使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肝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肝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减退和大面积肝细胞坏死,从而使肝癌复发进展。
1.再次TACE术对于肝癌复发进展的患者,TACE术可以再次进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再次TACE 术需要在患者肝功能状态允许情况下进行,否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射频消融处理射频消融是通过电热能将肝癌局部进行无创消融处理,减少肿瘤残留,提高治疗成功率。
此外,射频消融还可以对多中心性肿瘤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肿瘤彻底切除,避免复发进展。
手术治疗适合于肝功能状态良好且肿瘤位于较外围的患者。
4.转化治疗转化治疗是指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减少肿瘤数量和体积,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肝脏功能较差的患者,转化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肿瘤数量和位置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手段将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指从肝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而经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TACE术后肝癌的复发进展仍然是一个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许多患者在接受TACE治疗后,仍然会出现肝癌的复发和进展,对治疗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有研究表明,TACE治疗后肿瘤细胞转移和异位的概率增加,可能与肿瘤细胞在TACE治疗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压力有关。
肝癌患者的肿瘤面积和数量也会影响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
研究表明,较大的肿瘤面积和更多的肿瘤数量与TACE术后的复发风险增加相关。
这可能是因为肿瘤负荷增加会对TACE治疗的疗效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增加了肿瘤的复发风险。
肝脏内肝癌血供的重建也与TACE术后复发进展有关。
研究发现,肝脏内肝癌血供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通过准确评估肝脏内肝癌血供的改变,可以更好地预测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风险。
在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控制方面,还有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值得探索。
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可能可以提高TACE术后的疗效。
某些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在TACE治疗后可以延缓肝癌的复发和进展的效果。
联合化疗也可能是一种有效控制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策略。
一些研究显示,联合应用化疗可以增强TACE术后的疗效,并降低肝癌的复发风险。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特征、治疗方法和新的治疗策略等因素,探索出更好的管理和控制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方法,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疾病,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一种。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而TACE(经动脉化学栓塞术)是一种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
然而,TACE后复发进展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本文将探究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可能原因。
TACE是一种通过介入技术将肝癌部位的血流进行栓塞,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相比于手术切除等方法,TACE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少的并发症等优势。
然而,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情况也不能轻视。
研究表明,TACE术后复发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治疗前的肿瘤状态、治疗后的生物学改变、手术技术等多种因素。
治疗前的肿瘤状态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肝癌患者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肝功能状态等均会对TACE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肿瘤较小、单个、不邻近重要血管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而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则更易出现复发进展情况。
此外,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等生物学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治疗后的生物学改变也是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疗后,肝癌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坏死等生物学改变,这些改变也会影响肿瘤的复发进展。
一些研究表明,术后肝内癌细胞活动可能继续进行,引起术后复发,而其他研究则认为术后肝内炎性反应也是导致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手术技术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TACE术中的栓塞剂种类、栓塞量以及栓塞位置等均会影响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术中栓塞剂种类选择不当、栓塞量过小、栓塞位置选择不合理等均会导致术后复发进展。
总之,TACE是一种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状态、治疗后的生物学改变以及手术技术等多个因素。
对于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究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虽然肝癌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原发性肝癌的复发和进展仍然是一大挑战。
经过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后,一些患者会出现肝癌的复发和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相关因素以及可能的机制。
根据相关研究,一些影响肝癌TACE术后复发和进展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以及肝功能和病理特征等因素。
肿瘤的大小和数量越大,复发和进展的风险越高。
肿瘤的位置也会影响TACE术后的疗效,一些位置难以通过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
肝功能状态也是重要的预测指标,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复发和进展。
关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可能机制有多种解释。
一种可能是手术过程中未完全栓塞肿瘤血供的部分,导致未被治疗的肿瘤继续生长。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也可能是复发和进展的原因。
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发现肿瘤干细胞在肝癌的复发和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肿瘤干细胞是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能够逃避传统治疗的杀伤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针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适应症有限。
射频消融适用于小肿瘤和无法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
介入治疗包括TACE和TAE(经肝动脉栓塞)等方法,可以减轻肿瘤的血供和缩小肿瘤的体积。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生长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干细胞的活性,来达到延缓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目的。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特征和肝功能状态等,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残留肿瘤血供、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以及肿瘤干细胞的活性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这些治疗策略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9期 中华医学·肿瘤 -91-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卢炎朝(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广州,5114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09-0091-03证型:IDGB【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
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由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高,同时手术切缘有残留、包膜不完整、肿瘤结节、心理因素、甲胎蛋白、血管侵犯、肝硬化及肿瘤直径等均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期后再复发的高危因素。
结论:原发性肝癌通常具有术后复发的生物学特性,依据对手术切除术之后早期复发因素的分析,对手术风险与治疗方案进行充分评估,同时要求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及随访等工作,可对患者手术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98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various clinical indicators. Results: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re more likely to relapse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nd residual surgical margin, incomplete capsule, tumor nodules, psychological factors, alpha-fetoprotein, vascular invasion, cirrhosis, and tumor diameter are all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Recurrenc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usually has 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the surgical risk and treatment plan should be fully evaluated, and patients should be required to have regular review and follow-up,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success of surgery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Key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 Surgical excision; Early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09.037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较为常见,好发于年龄40~50岁的中年男性,具体发病原因与机制基于目前水平仍无法确认,但通常认为与一些化学致癌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临床常表现为肝部的位置发生疼痛,还伴随着体虚乏力、消瘦、恶心、发热以及呕吐、腹泻等全身以及消化道的症状[1]。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原发性肝癌约占所有肝癌的85%至90%,是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和混合型肝细胞胆管上皮癌等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
TACE(经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肝细胞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可通过局部栓塞来抑制肿瘤生长。
但是,TACE术后患者肝癌的复发和进展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描述TACE术后肝癌复发和进展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风险因素。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TACE术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是常见的情况。
研究表明,TACE在肝癌的治疗中的有效率在35%至70%之间,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TACE难以控制的复发和进展。
其次,已有研究证明TACE术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一些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例如,患者的肝功能、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因素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些因素。
此外,肝内胆管侵犯和血管侵犯也是肝癌复发和进展的高危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TACE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
最后,有一些研究提出了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例如肝内感染、肝功能损害(特别是肝硬化)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肝癌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但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它们是否真正相关。
总之,肝癌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恶性肿瘤,尽管TACE是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术后复发和进展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
我们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因素,并重视肝内胆管侵犯和血管侵犯等高危因素。
同时,更多研究需要开展,以确定其他风险因素并为TACE术后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策略。
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摘要:肝癌术后确实会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肝癌的复发和转移,影响了病人的疗效以及导致病人长期生存受到了影响,肝癌切除手术后临床复发转移的发现途径和治疗原则,基本上与肝癌相似,所以说术后要定期和长期地做随访。
近些年来在中医方面,中医药对于肝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有研究显示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对细胞增殖进行抑制,诱导细胞死亡,抑制其迁徙等作用,防止肝癌的复发,能够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期限。
而且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有多途径以及多靶点等优势。
本次研究首先分析了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之后探讨了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研究;进展肝癌所说的是一种原发的肝细胞肝癌,它是一个全球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病例都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在我国发病率在整体人群中,大概也能够排到第四位。
男性的肝癌发病率是第三位,女性可能是第五位[1-2]。
进行手术治疗是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在术后的复发以及转移依然是当前临床中重要的问题,中医药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1.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在肝癌手术切除之前,患者病灶部位可能就已经有微小的扩散和转移情况,只是术前检查没有发现,所以手术过程当中不能够将其进行切除,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癌细胞增多、肿瘤体积增加从而出现复发。
肝癌一般都会有基础性的肝脏疾病,伴随有严重的肝功能损伤,所以,一旦一个地方发生癌变,在其他的部位也可能会有癌细胞存在,在没有完全切除肝脏的情况下,术后就很有可能有原发部位以及其他部位的复发。
跟自身有关系:如果是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有些癌细胞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被消灭,也会留下幼年癌细胞,身体较弱时就会大量繁殖,才会引起复发现象。
细胞的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非常强,算是通过放疗和化疗控制,会向身体周围器官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