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成本论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39
第5章成本论5.1考点难点归纳5.1.1提纲挈领机会成本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AC递减时,AC>MC 第5章成本论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MC短期成本理论 AC最低时,AC=MCSMC呈U形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MC与MP的关系LAVC与AP的关系L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 LTC,LAC,LMC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5.1.2 内容提要一、成本的概念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
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
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
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
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性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
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的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
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性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了。
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性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
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性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
第五章案例案例1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出资办了大型养鸡场,但成功者少,许多养鸡场最后以破产告终。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一点则在于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政府建立的大型养鸡场在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它的规模不足以大到能控制市场,产品也没有特色。
它要以平等的身份与那些分散的养鸡专业户或把养鸡作为副业的农民竞争。
但这种大型养鸡场的成本都要大于行业平均成本,因为这些养鸡场固定成本远远高于农民。
它们要建大鸡舍,采用机械化方式,且有相当一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也是有工资的工人。
这些成本的增加远远大于机械化养鸡所带来的好处,因为农民养鸡几乎没有什么固定成本,也不向自己支付工资,差别仅仅是种鸡支出和饲料支出。
大型养鸡场由政府出资办,自然是国有企业,它也同样有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效率低的共性。
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出资办大型养鸡场是出力不讨好,动机也许不错,但结果不好。
其实这些完全竞争行业,完全可以让市场调节,农民去办,政府不要与农民争利,何况也争不到利。
讨论题: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形成的条件?2.举例说明哪些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案例点评鸡蛋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即使是大型养鸡场,在市场总供给量中占的比例都是微不足道,难以改变产量来影响价格,只能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
鸡蛋市场没有任何进入限制,谁想进入都可以,且投资很小。
鸡蛋是无差别产品,生产者无法以产品差别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
所以,鸡蛋市场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
政府出资办养鸡场没有任何特色。
在一些垄断性行业,也许国有企业可以靠垄断优势存活下来,但在完全竞争行业就不行了。
(此案例来源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材)案例2铁路部门的垄断定价还能掌握多久近20多年的中国季节性大迁徙——“春运”,已成为中国特色。
“春运”市场提供了世界上罕见的爆发性最大的商机。
国家铁路部为了缓解春运的高峰,在春运期间火车票的价格上涨,有关人士解释,涨价是为了“削峰平谷”,以达到“均衡运输”的目的,但我们看到的是涨价后,铁路并没有减少乘客,达到“均衡运输”的目的。
第5章成本论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机会成本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它可以衡量并单独反映到会计账表中。
( )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的区别主要在于所用要素是否向市场购买。
( ) 3.某产品短期生产函数中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时,该产品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平均成本必上升。
( ) 4.如果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则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 ) 5.短期生产中,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 ) 6.在生产者理论中,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 ) 7.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
( ) 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并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 ) 9.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某一短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总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 ) 二、判断题1.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 ) 2.某一方案的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者为采取该方案而放弃的所有其他方案的利益。
( ) 3经济学上的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
( ) 4.经济利润总是大于正常利润。
( ) 5.正常利润是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 ) 6.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 ) 7.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 ) 8.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 ) 9.所谓平均收益就是单位商品的价格。
( ) 10.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
( ) 11.边际成本曲线一定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它相交。
( ) 12.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的时候,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 ) 13.只要总收益少于总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第5章成本论【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正常利润是指厂商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4)在短期内,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点对应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5)短期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互为倒数;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互为倒数。
(6)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称为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称为规模不经济。
2.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正常利润是厂商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2)(×)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线。
(3)(√)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的最低点在平均成本曲线AC最低点之前达到。
(4)(×)从原点出发的总成本曲线的切线的切点对应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5)(√)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包络线。
(6)(×)总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对应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单项选择题(1)老板王二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店铺的租金,这部分资金被视为(B )。
A.显成本B.隐成本C.经济利润D.会计利润(2)以下哪一条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论述不正确(C )?A.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通过平均不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D.短期总成本曲线在每一产量水平的斜率(3)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的产量上必定有(A )。
A.相应的LM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一个交点,以及相应的LT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一个切点B.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达到最低点C曲线达最低点D.LTC曲线达到拐点(4)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表示(D )。
第五章成本论5.1本章框架结构图5.2重点与难点导学一、成本的概念总的来说,成本是指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
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等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Decisions have opportunity costs because choosing one thing in the world of scarcity means giving up something else. The opportunity cost is the value of the most valuable good or service forgone)。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以下三个前提条件:(1)资源是稀缺的;(2)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3)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举例:农民在选择养殖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
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2.显成本和隐成本(1)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性成本包括在内。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
3.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简称企业的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为了理解经济利润,需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察正常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