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遥感监测技术-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41
第一章海洋调查和探测技术第一部分第一节海洋调查船1872年12月—1876年5月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了“挑战者”号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历时3年5个月进行环球海洋考察。
“挑战者”号为三桅蒸汽动力帆船,船长226英尺(68.9米),2300吨级,航程12.6万公里挑战者人类历史上首次综合性的海洋科学考察“挑战者”号上的动物实验室“挑战者”号上的化学实验室第一节海洋调查船采集了大量海洋动植物标本和海水、海底底质样品,发现了715个新属及4717个海洋生物新种,其中甲壳类约1000种;发现大量深海动物,证明生物在深海可以生存,能够承受巨大水压;编制了第一幅世界大洋沉积物分布图;此外还测得了调查区域的地磁和水深情况。
第一次使用了颠倒温度表。
经过测量,了解到海洋深层水温的分布规律;根据海水分析结果,得到世界各海域海水化学成分恒定的重要结论;绘制了等深线图;首次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太平洋塔希提岛和夏威夷群岛附近深海底采到了锰结核,并发现了深海软泥和红粘土。
第一节海洋调查船这些调查获得的全部资料和样品,经76位科学家长达23年的整理分析和悉心研究,最后写出了50卷计2.95万页的调查报告。
插图3000张。
被誉为“奠基性调查”第一节海洋调查船从生物综合性调查到海水物化性质和地质地貌地调查阶段1925一1927年德国“流星”号在南大西洋进行了14个断面的水文测量,1937一1938年又在北大西洋进行了7个断面的补充观测,共获得310多个水文站点的观测资料。
这次调查以海洋物理学为主,内容包括水文、气象、生物、地质等,并以观测精度高著称。
第一节海洋调查船这次调查的一项重大收获是探明了大西洋深层环流和水团结构的基本特征。
另外,第一次使用回声测仪探测海底地形,经过7万多次海底探测,结果发现海底也像陆地一样崎岖不平,从而改变了以往所谓“平坦海底”的概念。
新建海洋调查船大发展时期美国1962年首次使用计算机中国第一艘海洋调查船“金星”号,是1956年用一艘远洋救生拖轮改装而成的,适用于浅海综合性调查。
第一章海洋调查和探测技术(第二部分)第四节水声探测技术水下探测技术,电磁波不同波段的衰减问题,20赫到2万赫1490年达.芬奇艺术家,闭口管听船音。
“泰坦尼克”----英国科学家L.F.理查逊两项专利。
美国科学家费森世界上第一台测量水下目标的实用装置。
声纳系统通常包括:主动声纳—回声探测仪、侧扫声纳、鱼探器、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被动声纳声纳重入系统水声遥测控制水声通讯议•声纳系统通常包括:•主动声纳—回声探测仪、侧扫声纳、鱼探器、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被动声纳•声纳重入系统•水声遥测控制•水声通讯议一.主动声纳主动声纳工作原理框图(一)回声探测仪(测深仪)• 1.基本原理•声波在均匀介质中做匀速直线传播, 在不同介面上产生反射, 利用这一原理, 选择对水的穿透能力最佳、频率在1500Hz 附近的超声波, 在海面垂直向海底发射声信号, 并记录从声波发射到信号由水底返回的时间间隔, 通过模拟或直接计算, 测定水体的深度。
水深的计算••H:水深,C:声速(1500m/s)•D:换能器吃水深度2.回声探测仪的组成••3.仪器的校正小于20m,改正法大于20m,水文资料改正法改正法:直接测量,修正•水文资料改正法吃水改正数ΔHb转速改正数ΔHn声速改正数ΔHc总改正数•双频探测仪—同时高低频发射•低频深度Hlf,高频深度Hhf•淤泥厚度4.四波束扫海测深仪•四波束扫海测深仪具有安装灵活、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航道、港口及近岸地区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及障碍物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波束扫海测深仪主要由四个收、发台的换能器, 同步控制器和记录器组成。
安装方式有舷挂式和悬臂式两种•目前我国各单位使用的四波束扫海测深仪, 主要有日本产的MS-I0 型、PS-20R 型及PS-600 型。
•以较先进的PS-600 型为例, θ1 =16 °, θ2 =6 °, 当水深Ho 为20 m 时, 换能器中心间距为 3.86 m, 声波覆盖宽度L 为15.4 m,Ho 与L 的关系为:L=0.77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