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4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需要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多项测试。
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按照《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的要求,进行试锚桩、工程桩等多项测试。
2、执行的规范:本次测试遵循《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等规范。
三、现场要求:1)现场场地需要平整,道路通畅,以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
同时需要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临时用房一间。
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需要将每个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测试可以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测试可以测定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为了评价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需要进行连续12小时的成孔检测,检测数据包括孔径、孔深、垂直度和沉渣厚度,以判断孔壁的稳定性能,并评估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2023至2023年度地基基础检测选择入围单位项目技术标目录1.检测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试验规定及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检测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或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低应变法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锚杆基本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锚杆验收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水安静载试验静载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高应变法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质量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
临时用房一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身完整性并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术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确定桩的承载能力或对桩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检测设备试验设备主要有油压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钢梁、承压板等,其中前三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执行标准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五、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现场的地质资料;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
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量测装置:荷载可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桩沉降一般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测定。
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或小直径桩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衡量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对于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参数和试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试验目的1.测定桩基的竖向静载荷性状曲线,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刚度和变形特性。
2.观察桩基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识别桩基的安全性能。
3.研究桩基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桩土系统的力学特性参数。
二、试验方法1.分段加载法:根据预测的载荷-沉桩曲线,按照一定的加载步骤逐渐增加荷载,观测桩身沉桩量和变形情况,并记录荷载与沉桩量之间的关系。
2.恒定荷载法:在试验中持续施加恒定荷载水平,观测桩身的变形,并记录荷载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3.反应法:在桩顶布置反力传递装置,通过将荷载施加到桩底,测量桩顶的反力大小来确定桩基的承载性能。
三、试验装置1.试验桩:试验桩的选取应符合工程要求,通常为标准桩或模拟桩。
试验桩的长度和直径要足够满足试验需要,并且具备较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2.荷载施加装置:荷载施加装置要能够精确控制施加荷载的大小和速度,通常采用液压试验机、液压缸或液压顶杆等装置。
3.变形观测装置:变形观测装置包括沉桩量测量仪、顶升测量仪、倾斜传感器、应变计和沉桩孔的测量设备等,用于实时观测和记录试验桩的变形情况。
4.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试验参数1.试验荷载: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水平和工程要求确定试验荷载的大小。
试验荷载一般按照逐步增加或恒定荷载两种方案进行。
2.试验步骤及加载速度:根据试验目的和桩土体力学特性确定试验的加载步骤和加载速度。
通常采用分段加载法,每段荷载持续时间应适当,以充分观察桩身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特征。
3.变形观测点位置和观测时间:根据桩身的变形特点和实际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变形观测点位置,并在试验过程中连续观测和记录桩身的沉桩量、弯矩和应变等数据。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
1、本方案只适用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静载试验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静载试验的桩位由甲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指定,我方根据由甲方、监理方、设计方指定的桩位进行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的荷载依据设计要求进行。
4、在静载试验过程中,甲方需配合我方做好静载试验前的辅助工作,如:负责维修静载所需的道路和平整静载试验的场地,对接锯桩的桩头进行打磨,并加戴桩帽,试验场地积水应负责排除,提供试验时电动加压泵所需的380V电源,为我方提供静载试验所必备的条件。
5、在静载试验开始加载时,我方现场技术人员负责通知甲方、监理方现场人员进行旁站。
静载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我方现场技术人员会及时将异常情况汇报给甲方、监理方现场人员。
试验结束后,我方现场技术人员会及时通知甲方、监理方本次试验的情况。
6、静载试验时的反力装置是由预制块堆载平台提供,试验方法的加载装置采用一台3200kN的立式千斤顶置入桩头,在桩顶对称位置安装两个位移测试表。
测读出所加荷载值及被试验桩的沉降值。
加载方法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加载及终止加载的原则遵循《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1 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当桩身埋设有应变、位移传感器或位移杆时,本法也可同时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1.1【条文说明】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主要方法。
4.1.2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依据的静载试验,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应加载至极限状态。
4.1.2【条文说明】静载试验为适应不同的试验目的存在多种具体的试验程序。
本章涉及到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和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两者的共同点是试验中要严格控制荷载的变化幅度且荷载传递均匀、连续,以体现试验荷载的“静态”属性。
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2h 且测点变形相对稳定,后者则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1h 且测点变形趋于收敛。
维持荷载标准程序与一些规范中的慢速维持荷载法基本相同,可作为其他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法的比较基准。
静载试验的结果是承载力的设计依据之一。
本条明确规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并加载到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应符合本规程4.4.2条1~4款)。
若桩的极限状态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如以桩身强度控制承载力的端承型桩,可按设计的要求控制。
目前许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仅按预估的极限承载力配置试验反力,当试验未能出现极限状态时,受已配置的试验反力所限,难以继续试验,无法达到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目的。
从发挥静载试验对设计的指导作用出发,应规定加载量。
4.1.3为工程桩验收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可使用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4.1.3【条文说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规定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以保证在建工程的安全储备。
4.1.4设计阶段应进行静载试验而未实施的工程,验收性检测时的静载试验,仍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
4.2 仪器设备4.2.1荷载测量采用串联于千斤顶作用力的荷载传感器,或采用并联于液压千斤顶油路的精密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南陵县G205南陵渡桥至九连立交桥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安徽省七星工程测试有限公司G205南陵渡桥至九连立交桥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第三方检测工地试验室二〇一四年九月南陵县G205南陵渡桥至九连立交桥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G205南陵渡桥至九连立交桥段快速化改造工程起点南陵渡桥南侧,完全按照现状G205走向布线,途经奎湖、许镇,跨越资福河后,进入籍山镇境内,下穿在建铜南宣高速公路,终于九连立交北侧(K63+150),路线全长25.15km。
全线设置大桥1座、涵洞85道、菱形互通立交4座、通道10座。
道路等级: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主路100km/h(受限路段按80 km/h)、辅路40 km/h,路基宽度:50m(集镇段53.5m),主路采用双向6车道,行车道宽2×12.25m,辅路双向2车道,桥梁荷载:公路—I级,路面标准轴载(KN):BZZ-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施工共分为3个标段,各标段桥梁划分详情见表1-1所示。
表1-1 各标段桥梁划分情况一览表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背景2014年9月23日上午在南陵县交通局四楼会议室,G205项目建设办组织召开了“G205南陵渡桥至九连立交桥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桥梁桩基检测会议”,参加会议单位有建设办、总监办及第三方检测。
本次会议确定了奎湖互通立交、大浦互通立交、许镇互通立交、马仁互通立交、张公渡桥5座桥使用堆载法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检测频率为每座桥梁检测2根桩基。
会后,各单位同赴工程现场,根据现场检测条件及工程桩的特点,最终确认对以下桩进行相关试验检测,详见表2-1:表2-1 桩基静载试验汇总表二、检测目的与原理本次试验的目的:验证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曲线及s—lg 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操作方法及结果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对桩基础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进行研究,以期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检测;方法;结果研究引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目前检测桩承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
在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时,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桩的受力特性、施工工艺和相关规范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偏小的情况常见于桩端持力层为淤泥质土层或软土层、桩端持力层为砂土、岩石等特殊土质桩;在检测过程中,应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分析。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方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主要分为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是通过施加静荷载模拟桩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时的受力情况,主要有常规加载方式(油压式静载仪、气压式静载仪等)和液压式静载仪。
另一种是加载反力装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常需要安装反力装置来施加荷载。
反力装置通过与油缸连接,将油缸内的油施加到反力装置上,从而使反力装置产生反力作用于桩身。
加载反力装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过安装在桩顶的加载设备来施加荷载。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可以评估桩基承载力,但需要一定的检测时间和费用。
另外,由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需要在固定的位置进行,因此不适合在大型工程中进行。
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压重式静载试验:压重方式是在桩顶施加垂直荷载,用千斤顶将桩顶的重量施加到桩身上,通过对桩的上下端施加压力来模拟桩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时的受力情况。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XXXX项目X#地块低应变法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标准贯入法试验、平板荷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检测方案方案编号:编写:审核:广州市XXXX检测有限公司二○二一年十二月八日一、编制依据本检测方案的编制依据为:1、本项目相关设计图纸;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3、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20]030号);4、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5、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塔楼1#楼、7#楼、8#楼采用预应力管桩,总桩数为780根(1#楼277根,7#楼277根,8#楼226根),总承台为99个,桩径为500m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
地下室为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基础锚杆,地下室面积为6094㎡,地基设计岩土性状为粉质粘土,独立基础共96个。
抗浮锚杆数为729根,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
三、检测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和数量(一)检测标准1、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
(二)、低应变法检测1、检测数量根据广州市建委穗建质[2020]030号文的规定,预制桩桩身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柱下承台不得少于1根;小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身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抽检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除上述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还不得少于1根。
目录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 (1)二、检测内容及频率 (1)三、检测设备 (1)四、测试原理 (1)五、现场检测方法 (2)六、判别标准 (3)七、检测报告 (4)八、注意事项 (4)九、安全保证措施 (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2)项目公司管理文件及设计图纸、资料;二、检测内容及频率2.1 检测内容对受检桩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基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测, 评价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
2.2 检测频率采用单桩静载试验检测桩身承载力,检测数量不低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三、检测设备本次试验采用武汉岩海RS-JYC静载测试仪进行数据采取,位移传感器的精度为0.1%FS,分辨力为0.01mm,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等于0.5级。
各试验设备见表1。
表1 试验设备一览表四、测试原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观察受检基桩在沉降过程中的的受荷状态,使用仪器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数据并得到荷载-沉降(Q-s)曲线、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等参数,采用一定的方法(规范、规程规定)分析、评价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它是目前最可靠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试验原理示意见图1所示。
图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原理示意图五、现场检测方法1、在验证性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一般取“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作为试验的最大加载值。
2、试验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受检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3、安装位移传感器。
在桩顶以下200mm的桩身两个方向分别对称设置4个沉降量测点。
采用两根足够强度的钢管作为基准梁,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分别用磁性表座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基准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对准设置好的沉降测量点位置以便采集沉降数据。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验方法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这个话题,听起来复杂,其实没那么神秘。
你要知道,建筑工程就像盖房子一样,得先打好基础,才能让房子稳稳当当。
想象一下,一个人在沙滩上插个旗子,结果一波浪过来,旗子歪了,这可就尴尬了。
单桩就像那根旗子,要确保它不被浪打倒。
所以,静载试验就是为了检验这个“旗子”到底能撑得住多少压力。
试验的过程嘛,简单得很。
得准备一根单桩,通常是混凝土做的,强度还得过得去。
然后,找个地方把它插进地里,这时候可得小心翼翼,毕竟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桩子歪了,真是“弄巧成拙”啊。
桩子插好后,得把上面的载荷装上去,可能是沙土、石块,甚至水泥块,总之就是要加点“重负”上去。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静载?这就好比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时候喜欢慢动作,想看看细节一样,静载试验就是要让我们慢慢观察桩子的反应。
就是时候看看桩子的表现了。
可以用一个称重的装置把重物慢慢加上去,直到桩子开始有点儿“受不了”的感觉,真是紧张兮兮啊。
那一瞬间,感觉就像是看一场精彩的比赛,大家都在期待着究竟谁能赢。
有时候桩子顶得住,有时候却可能“崩溃”了,这时候就得认真分析了。
是桩子质量问题,还是地基太软?这就得依靠经验和数据来判断了。
说到这里,咱们得谈谈测量。
试验过程中,得不断记录桩子下沉的深度,像在写日记一样,真实又有趣。
有时候一测量下来,大家都哈哈大笑,竟然下沉得比预期的还要少,这时候就得给桩子竖个大拇指,真是“卧虎藏龙”啊。
而如果下沉过多,那就得紧张起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得赶紧找出原因,防患于未然。
此外,试验结束后,得认真分析数据。
就像数学课上做题,得把结果弄清楚,看看桩子的抗压能力到底如何。
其实这过程中也能学习不少,比如土壤的类型、桩子的设计等等,原来这背后的学问可不少。
很多时候,现场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们聚在一起,围着一堆数据,讨论得热火朝天,简直就像一场“知识的盛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是热闹非凡。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满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备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根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备安装示意图如图一、二,其它方案同),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③沉降量测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处理要求①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良好接触,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避免振动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备安装示意图二:(2)、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快速维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2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⑶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维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小时。
⑸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载荷维持时间不少于1h,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延长维持荷载时间。
资质证号:渝建检字090号计量认证号:2014220670R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方案工程名称:桐梓林达·阳光城项目委托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力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地点:遵义市桐梓县蟠龙大道检测方法:低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编写:审核:批准: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二○一八年六月目录桐梓林达.阳光城项目 (1)第一章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第一节编制说明 (1)第二节工程概况 (1)第三节编制依据 (1)第四节现场检测数量及点位的确定原则 (1)第二章检测组织机构 (3)第一节检测组织结构的建立 (3)第二节检测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3)第三章检测部署 (4)第一节指导方针 (4)第二节质量及工期目标 (4)第三节主要检测机械的配备 (4)第四节人员保证体系 (5)第四章检测方案 (5)第一节低应变法试验方案 (6)第二节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方案 (8)第五章保证检测工期的措施 (11)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 (11)第二节检测组织技术措施 (11)第三节劳动力总体安排计划 (11)第六章安全文明检测 (12)第七章后续服务承诺 (13)桐梓林达·阳光城项目第一章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说明受邀请,我公司参与桐梓林达·阳光城项目的检测任务。
我公司谨向受邀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高度信任表示诚挚的谢意!我公司有信心、有能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 为编制原则。
我公司对此次检测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检测、有丰富管理及检测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招标文件,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检测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第二节工程概况桐梓林达·阳光城项目位于桐梓县蟠龙大道,整个项目建筑物全部采用预制管桩作为基础,根据图纸要求,需对其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编写:
审核:
hhhhhhhhhhhhhhhhhhhhh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一、概况
招商观园工程56#、58#、59#,采用Ф400mm的预应力管桩,共165根,
二、试验目的
检测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工程桩进行抽检和质量评价。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委托单位负责试验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试验场地内要求平整。
2、委托单位负责提供有关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资料。
四、试验主要设备
1、试验装置:采用压重体反力装置,堆载材料为砼块或桩基,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2、试验加载装置:试验加载装置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对试验桩进行加载。
3、桩顶沉降量观测仪表: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
五、检测数量
根据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但不应少于3根(按设计承载力的2倍加载)。
六、试验方法与检测标准
1、试验方法
对于工程桩的检验性静载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荷载分级:每级加载增量为预定最大试验荷载的1/10,加载分9级进行,第一级按2倍加载增量加载。
当加载至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时,或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时,即终止加载。
沉降量测读时间:每级荷载加载后间隔5、10、15、15、15min各测读一次, 每级荷载维持时间1h。
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分级为加载分级荷载2倍,每级卸载后间隔5、10min各测读一次残余沉降量,卸载至零后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残余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
一次,维持时间2h。
2、检测标准
按照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有关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方法与要求进行。
七、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检测试验质量,确保试验结果科学、公正、准确,采取技术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有关要求。
2、现场试验数据应即时认真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涂改试验数据。
3、请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八、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试验工作能安全、顺利进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采取切实措施,防范于未然。
1、进场前做好现场试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2、安装试验装置时,必须确保平稳安全。
3、现场试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试验时必须注意用电安全。
九、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试验资料应及时进行整理、汇总,提供试验检测报告一式肆份。
200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