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茶!四部必看茶叶纪录片-推荐下载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9
四部纪录片,领略茶文化的传承与坚守茶,千百年来,渊源流传、纵横经纬,涉及文化、经济、政治、商贸、植物科学等诸多繁杂科系。
对于大多数有着各方面牵就(或主业工作,或地域等)的茶人来说,传统一朝一夕的走访式学习,不太切乎实际,也得耗费上不少时日精力。
还好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有大量便捷简单的学习方式供我们参考。
纪录片便是其中的一种。
以下些几个纪录片的推荐,作为茶文化学习的辅助支持、信息储备,足矣。
一、《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对央视纪录片的关注,是从家喻户晓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开始的。
中华文明,向来“民以食为天“。
人一旦对食物有了思念,曾是触手可及的老面馒头都会比摆在面前百三十的法式鹅肝来得诱惑。
《舌尖上的中国》陪伴着游历在外的莘莘学子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煎熬的夜晚。
央视纪录片整理团队功力扎实,底蕴深厚。
每每主题涉及文化,都能在尊重各方独特性的前提下,随着制定好的各项议题,如一块织锦一般,为观众完整地呈现出一种文化,提供了解这项文化可靠的基础信息。
这也是为何,这些纪录片耐得住观众反复观看,即使是小时有余的完整剧集,都能一气呵成地看完。
观影讲究一个情怀,讲究一个场景感。
结合着实践来,感受往往更加深厚一些。
好比“舌尖”,我就好三俩家人、朋友周末家里聚餐时看,吃着与挑选的那集主题类似的食物,心里能平衡些,也就不那么波澜起伏;又好比《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就需要静下来,甚至偶尔停下来书写下笔记。
身临其境地去体会、理解。
对,我要推荐的就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最为恰当的介入式的影片,那么《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则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以上行文写出了“舌尖”给我带来的震撼,那么,我内心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被触发的对茶文化的感慨程度则要更为强烈。
观影建议:独自观影最佳,无需入座茶席。
就着绿茶或是白茶,玻璃杯冲泡即可,看着茶叶在滚滚热水中起伏舒展,影片看累了就加加水,看看杯中茶叶摇曳。
有关于茶道的电视剧有哪些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道的电视剧,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茶道的电视剧《茶颂》《茶颂》,茶文化大剧。
这是一部揭秘普洱茶与雪域西藏神秘往事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该剧讲述19世纪末西南茶马御史——云南大理白族世家第37代孙段子苴,在统领西南茶政期间,爱国忧民,励精图治,用普洱茶为主的中国名茶打败东印度公司对茶叶的垄断,团结少数民族首领,以云南大理和普洱六大茶山为基地,联合中华各路茶商,让中国茶叶享誉世界的故事。
全剧通过西南茶马御史段子苴父子大起大落的命运,折射出西南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民族气节,再现了茶文化源远流长、恢宏博大的历史。
[著名演员一真在剧中饰演与茶农和百姓对立的反面人物。
在《茶颂》之前,一真曾参与过《成吉思汗》等反应少数民族文化的作品,此次在《茶颂》中走进少数民族聚集的云南,一真表示在感受茶文化的同时,也不断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不断感染着。
《茶道》《茶道》讲述了以两个家族为代表的羊楼洞制茶业传奇故事,剧情以“川”字牌青砖茶的发展历程为载体,折射中华民族近代兴衰史,充分反映中华民族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羊楼洞位于赤壁市赵李桥镇,是“松峰茶”原产地,是万里茶叶之路的源头,素有“小汉口”、“砖茶之乡”的美誉。
该电视剧由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和赤壁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组织。
《铁观音传奇》《铁观音传奇》以我国著名茶乡福建安溪生产的铁观音的由来为主线,将民间广为流传的关于其起源的两种传说巧妙结合起来,以“和谐”为主旨,将茶的“纯、雅、礼、和”融入剧中,在挖掘中华茶文化的历史与传奇的同时,展示人与人之间以茶会友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尚品格;铁观音的纯粹、气质、内涵和忠诚与生之养之的闽南地域休戚相关,因而剧中处处彰显了闽南的建筑风格以及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将中国茶文化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予以展现,同时也淋漓尽致的描述了以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茶文化的个性特质。
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转载)第一集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每年三月,云南景迈山芒景村的苏国文都要和家人一起赶制春茶。
茶青,来自景迈山的古茶园,这是制作云南普洱茶的上好原料,苏国文和族人们一样,都相信自己是茶神的子孙。
苏国文和他的族人世代居住在云南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冰川纪,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人类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和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渐渐被演绎为神话,凝聚成这片森林中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
茶是布朗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布朗族神圣的代表。
每年举行一次茶祖节是世代相传的习俗,他们坚信着每一块茶地都有茶神。
然而无论是远在云南古茶园的普洱,或是遥远北方的京味茶馆里的龙井,还是大茶馆里小成都的龙行十八式,都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演绎。
每年茶祭,小祭高潮在4月16日,大祭高潮在17日,人们会上到山顶祭牛,用牛来祭祀祖先。
整个景迈山的布朗人都汇集到帕哎冷寺,用山泉水泡茶,洗浴神像,以自家最好的新茶供奉茶祖。
布朗人的茶祖叫帕哎冷,传说一千八百多年前是他在面对族人大规模遭受瘟疫的危难时刻,发现了茶可以治病,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族人。
茶祭时,人们会到山顶呼唤茶神。
他们认为每一块茶地都有茶魂,他们要在那天把所有茶神唤回来欢度节日--是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财富,任何一个布朗族人都不能忘记。
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茶树一路向东南延伸,在自然与先民的调养下,逐渐演化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叶种灌木,正是这些低矮灌木生长的鲜嫩芽叶精制成中国的众多名茶。
意大利人加博列拉·波尼诺有一个中国名字——唐云,龙井是她最喜爱的一道中国茶。
与普通外国游客不同,北京茶馆里的龙井茶远远不能令她满足,2013年4月,唐云赶到杭州,这个茶季,她将在一户茶农家度过。
每年春天的茶季,中国各地茶农家经常会有爱茶人前来借宿。
茶缘天下第一季心得篇一:茶缘天下第一季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纪录片,展示了中国茶文化和茶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学到了许多关于茶的知识和技巧。
在第一季中,我们跟随着一些茶叶的种植者、茶农和茶商,了解了中国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和贸易过程。
我们还可以通过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口感。
茶缘天下第一季还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茶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除了观看纪录片和品尝茶叶,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茶技和技巧。
例如,如何挑选好的茶叶、如何制作一杯茶、如何保持茶叶的风味和香气等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茶的美妙滋味。
茶缘天下第一季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机会。
通过观看纪录片、品尝茶叶和学习茶技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茶文化,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启示和帮助。
篇二:茶缘天下第一季是一部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茶叶、茶具和茶文化,向观众普及了茶的知识和历史,并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茶缘天下第一季在制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在这档节目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
例如,在节目中,我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口感和茶具的选购等方面。
同时,还学习了茶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特色。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品尝茶叶,还有助于提高我的文化素养。
茶缘天下第一季还让我感受到了茶文化的趣味性。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茶道具和茶具,比如有些茶叶罐是可以打开的,有些茶具是可以互换的,这些都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同时,还有很多关于茶的谜语和难题,让观众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娱乐一下。
除了学习知识和感受茶文化的趣味性,茶缘天下第一季还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幼儿园:茶叶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茶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茶叶实物: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2. 图片:茶叶的生长环境、制作过程等。
3. 视频:茶叶的制作过程。
4. 记录表格:用于幼儿记录观察到的茶叶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茶叶实物,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主题。
2. 基本环节:a) 观察茶叶:让幼儿观察茶叶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b) 闻茶叶:让幼儿闻茶叶的香味,感受茶叶的不同味道。
c) 品茶叶:让幼儿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叶,体验茶叶的口感。
d) 观看茶叶制作视频: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3. 实践环节:a)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总结茶叶的特点。
b) 记录观察结果:让幼儿填写记录表格,记录观察到的茶叶特征。
4.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茶叶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3. 搜集幼儿的记录表格,评估他们对茶叶特征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参观茶叶园:组织幼儿参观茶叶园,实地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增进对茶叶的认识。
2. 茶叶制作体验:安排幼儿参与茶叶的制作过程,如摘茶叶、炒茶叶等,让幼儿亲身体验。
3. 茶叶绘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茶叶。
七、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在家中种植一颗茶叶树,引导幼儿观察茶叶的生长过程。
2. 家长可与幼儿一起尝试制作茶叶,如泡茶、品茶等,增进亲子关系。
3. 家长可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成果与同伴分享,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观后感这纪录片刚一开始啊,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以前就知道喝茶,可真没仔细想过这茶叶是咋来的。
看着那些绿油油的茶树,长在山间,就像一群穿着绿衣服的小士兵,规规矩矩地站在那儿。
这茶叶啊,就是从它们身上摘下来的宝贝。
片子里讲到世界各地的茶,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在中国,茶就像一个大家族,什么绿茶、红茶、乌龙茶,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脾气。
像绿茶,感觉就像是清新的小仙子,泡出来那颜色,嫩嫩绿绿的,喝一口,就像是春天直接跑到嘴里来了,又清爽又带着点儿淡淡的甘甜。
红茶呢,就比较热情似火了,那颜色红得像傍晚的晚霞,喝起来味道醇厚,感觉像是在跟一位阅历丰富的老朋友聊天。
然后镜头一转,到了国外。
没想到外国人对茶也有那么多花样。
在英国,下午茶那可是相当有仪式感的事儿。
那些精致的小点心,配上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感觉英国人喝的不是茶,是一种贵族范儿。
还有日本的抹茶,那抹茶道的仪式看着就特别庄重,抹茶被打得泡沫细腻,喝的时候,好像每一口都带着日本的那种精致和禅意。
这纪录片里不仅有茶的种类和喝法,还讲了种茶人的故事。
那些茶农们,每天就围着茶树转,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
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修剪茶树,看着他们粗糙的手在茶树上忙碌,就知道这一杯茶背后有着多少人的心血。
我还特别喜欢片子里那种对茶文化的讲述。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就像一条纽带,把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的茶馆里,人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谈天说地,什么烦恼都能在一杯茶里消散。
在国外,茶也成了不同文化交流的一个小使者,让世界上的人都能品尝到这来自东方树叶的魅力。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对茶的敬意那是蹭蹭往上涨。
以前喝茶就图个解渴或者提提神,现在啊,感觉每一杯茶都像是一个小世界,里面有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
我就想啊,以后再喝茶的时候,得慢慢品,就像品味人生一样,说不定还能品出什么新的感悟呢。
这小小的一片树叶,可真是蕴藏着大大的乾坤啊!。
茶叶怎么写观后感400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茶叶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饮品,历经千年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茶饮。
茶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而对于我来说,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叶被视为一种礼物,不仅可以传达人们的情感,更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每当我品尝一杯清香的茶水时,总能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仿佛融入了一种岁月静好的生活中。
茶叶的独特气质和品质,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茶叶的种类繁多,每一种茶叶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味。
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享受到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更能够体会到茶叶的精致和文化内涵。
茶叶的品饮过程可以让我感受到一种平静和安宁,让我远离喧嚣和压力,让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茶叶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可以帮助我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每天喝一杯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可以让我感到身心舒畅,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激情。
茶叶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饮品,它不仅可以滋养身体,更可以滋润灵魂。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茶叶就像是一股清风,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清新和宁静。
品茶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修养和修身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茶叶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茶叶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更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茶叶就像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和亲切。
品茶的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享受到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更可以让我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茶叶,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激情,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终400字】【接2000字】茶叶是一种神奇的饮品,它不仅可以滋养身体,更可以滋润灵魂。
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单总结,爱茶人必看的十一部纪录片学茶,大多都是野路子混出来的,多蹭蹭茶,跟饮茶多年的老茶友讨教几句,自己也能摸着点门路。
口口相传固然是了解茶叶的好路子。
但也容易受人误导,出现更多的错误。
虽说喜欢茶叶,对茶叶感兴趣,但也不至于像茶学专业那样,按着书本死记硬背系统学一遍,太过形式了,这可是违背了自己当初喜欢茶叶的初衷。
不如推荐给大家关于茶叶的纪录片,喝着小茶,通过纪录片了解茶叶,不似无聊的书本,吵闹的茶会,自己一个人也能轻松愉快的了解茶叶。
一、《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一共有五部分:“茶的起源”、“茶的种类”、“茶的养生”、“中国茶文化”、“中国茶在美国”。
这部纪录片是由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联合美国佐治亚州公共电视台共同制作。
纪录片的拍摄大部分在浙江农林大学内完成,有大量的取景、采访。
院长王旭烽为了确保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专程组织了茶文化的专业学者和科研人员,对纪录片讲述到的知识、故事、文化进行反复修整。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我国茶叶的历史、文化和功用。
既有茶园的实地游访、茶大师采访,也有对于生活的理解,茶道的深思。
《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这部纪录片后续获得六项艾美大奖。
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2013年拍摄的《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豆瓣评分有8.8分的高分,看过的朋友会发现拍摄的风格有些熟悉,这部纪录片是由《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团队拍摄的。
整部纪录片共有六集,每集各有主题,分别是“土地与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时间为茶而停下”、“故乡,他乡”、“一碗茶汤见人情”。
每集50分钟,紧扣主题。
制作组寻访了云南、福建、四川等茶叶主要种植区。
将茶叶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记录下一颗茶芽从采摘到经过复杂繁琐的工序,最终成茶的完整制作过程。
也走访了日本、印度、泰国、肯尼亚,讲述茶叶的传播历史,还有其他国滋养出的不同文化底蕴。
中国茶道精神纪录片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道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国茶道文化,许多纪录片相继问世。
本文将以纪录片的形式,带您一起探索中国茶道的精髓。
第一章:纪录片背景中国茶道精神纪录片是一部以讲述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以真实的拍摄手法,通过叙事、解说等方式,向观众展示了茶的历史、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等内容,旨在将中国茶道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第二章:茶的起源与发展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中国是茶树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国家。
纪录片将通过对现场取景拍摄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全面呈现了茶的起源、茶的发展过程以及茶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紧密联系。
第三章:茶艺表演与技巧茶道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独具匠心的表演方式而闻名。
纪录片中,将展示各种茶艺表演,如功夫茶艺、花式倒茶等,同时介绍相关的制茶工艺和技巧。
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茶道师傅的高超技艺与精湛表演。
第四章:茶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茶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纪录片将深入学者和茶道爱好者的生活,展现他们对于茶道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同时,纪录片还会介绍国内外茶文化交流的场景和活动,让观众了解茶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与推广。
第五章:茶道精神对个人的影响通过茶道的修行,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味、审美,更好地修身养性。
纪录片将走进一些茶道学校和茶道馆,让观众感受到茶道精神对人们心灵的熏陶和启发,并带来一些茶道对于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第六章:茶道文化的现代传承茶道精神虽然源远流长,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纪录片将展示一些茶庄、茶企和茶爱好者的生活和工作场景,探讨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如何创新与融合茶文化,推动茶道的现代传承。
结语:中国茶道精神纪录片通过生动的画面、精彩的表演和透彻的解读,全面展示了中国茶道的精髓与魅力。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茶道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同时也能够体验到茶道对个人修养和生活的积极影响。
多模态视角下中国茶文化纪录片的字幕翻译——以央视纪录
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
蔡珂
【期刊名称】《福建茶叶》
【年(卷),期】2024(46)6
【摘要】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即有物质文化层面又包含精神文明层面。
纪录片作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包含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意义符号为一体,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
本文以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下,分别从文化、语境和内容三个层面剖析,剖析中国茶文化纪录片中字幕及其翻译传达出的中国茶文化内涵意义构建效果,使外国观众能够通过茶文化纪录片对中国茶文化有更具象的了解,为茶文化纪录片的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70-172)
【作者】蔡珂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谈慢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系列纪录片为例
2.新时期央视文化类纪录片主题表达独特性分析——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
3.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在央视热播
4.寻找茶文化的诗意——以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
5.功能对等视角下茶文化纪录片的翻译研究--以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主要内容:茶叶的分类方式挺多,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红茶,本文也主要介绍这六大类茶叶为主,并列举了各大类茶叶的常见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发酵:实质是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这样形成了。
一、绿茶1.介绍: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2.主要品种:西湖龙井、碧螺春茶、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峨眉山竹叶青3.龙井,本是一个地名(龙井村),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二、黄茶1.介绍:黄茶是经过茶叶轻微发酵而成2.主要品种:君山银针三、白茶1.介绍:属于轻微发酵茶,不炒,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简单加工,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营养成份2.主要品种:白毫银针3.长净和尚说:万法回归内心,平淡才是最快乐四、乌龙茶1.介绍: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2.主要品种:福建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台湾冻顶乌龙茶、武夷岩茶3.大红袍是以永乐禅寺顶的六颗老茶树命名五、黑茶1.介绍:黑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一种茶叶,主要选取茶叶中的大粗叶,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一般做成饼形或者砖形2.主要品种:普洱茶、黑砖3.内蒙大草原的奶茶就是用清水先煮制黑茶,然后加鲜牛奶而成六、红茶1.介绍: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2.主要品种:祁门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红茶)祁红、滇红、英红、正山小种、3.红茶销量最多,世界上销售80%为红茶其他1.中国十大名茶:▪君山银针 ( 黄茶 ) ▪洞庭碧螺春 ( 绿茶 ) ▪西湖龙井( 绿茶 ) ▪黄山毛峰 ( 绿茶 ) ▪都匀毛尖 ( 绿茶 )▪信阳毛尖 ( 绿茶 ) ▪六安瓜片 ( 绿茶 ) ▪福建安溪铁观音 ( 乌龙茶 ) ▪武夷岩茶 -大红袍( 乌龙茶 ) ▪祁门红茶 ( 红茶 )2.非茶之茶:有些茶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
中国茶道纪录片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一部纪录片应运而生,将茶道的精髓展现给观众。
本文将从纪录片的制作背景、内容概述以及宣传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作背景纪录片《中国茶道》是由中国电影制片厂联合中国茶叶协会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推出的一部大型纪录片。
该纪录片旨在全面展现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提高广大观众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概述1. 第一段:充满诗意的茶艺表演纪录片以茶艺表演开篇,展现了中国茶道的诗意和雅致。
优雅的动作、恰到好处的节奏,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茶道之中,感受到了茶道艺术的独特魅力。
2. 第二段:茶的起源与演变纪录片接下来介绍了茶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茶作为一种饮品,早在数千年前就在中国大地上被人们所采摘和饮用。
通过一系列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纪录片向观众们展示了茶的发现、传播以及随时间推移产生的不同茶道文化。
3. 第三段: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承纪录片接下来聚焦于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通过采访各地茶艺大师和茶农,纪录片将茶道传统的智慧和哲学内涵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茶文化。
4. 第四段:茶与生活的融合纪录片的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茶与生活的融合。
在中国,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纪录片展示了茶园的美景,以及人们在茶园里采茶、制茶的生活情景。
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观众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茶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茶这种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宣传效果通过该纪录片的宣传和播放,茶道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和传播。
观众们通过电视荧屏,近距离地了解到了中国茶道的魅力所在,进一步增加了对茶道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纪录片将茶道文化推向国际舞台,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友谊。
总结中国茶道纪录片全面展现了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从茶艺表演、茶的起源与演变、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承以及茶与生活的融合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茶道文化的魅力。
中国茶道电视剧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艺术、哲学和礼仪等多种元素。
近年来,中国茶道电视剧在观众中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大家追逐的热门题材。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部中国茶道电视剧,探讨其在传播茶文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一、《大盗探花》《大盗探花》是一部以清朝时期为背景的历史悬疑剧。
该剧以茶叶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茶叶大盗和一个茶艺家的冒险故事。
剧中通过展示茶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过程,向观众展现了茶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剧情的紧凑刺激,更能深入了解茶叶的种类、泡法和品味技巧。
二、《茶香四溢》《茶香四溢》是一部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情感剧。
该剧围绕一个茶叶品牌的兴衰展开,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通过学习茶道和发展茶饮业务的故事。
剧中通过描绘主人公与茶艺师、种植户的互动,以及茶叶的选购、调配和制作等环节,展现了茶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茶叶的魅力,了解到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三、《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是一部以仙侠为题材的奇幻剧。
剧中主角经历了一次次的修炼和历练,在剑术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
茶道在该剧中作为一个重要的修行方式被提及,茶艺的表演更是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
剧中的茶道场景独具匠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美学,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对茶道产生兴趣。
四、《红茶馆》《红茶馆》是一部以茶文化为题材的历史剧。
该剧通过描绘茶叶的起源、流传和发展过程,讲述了几代人在一个茶馆中的命运故事。
剧中通过茶叶的角度展示了社会变革、家族恩怨等复杂的情感和人生选择。
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对茶文化的传承和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以上几部中国茶道电视剧的介绍,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在传播茶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们通过精心塑造的剧情和精美的视觉表现,向观众传递了茶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观众在观看这些电视剧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剧情的精彩,还能对茶叶的制作工艺、品饮礼仪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茶的英语纪录片1. "The Story of Tea" - This documentary explores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production of tea in various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Japan, India, and Britain. It delves into the techniques of tea farming, processing, and brewing, and showcas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ea and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2. "The Science of Tea" - This documentary focuses on the scientific aspects of tea, exploring its health benef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It delves into the research conducted on tea'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ts impact on brain function,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3. "The Tea Masters" - This documentary profiles renowned tea mast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howcasing their expertise and dedication to the art of tea. It explores their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brewing, and enjoying tea, and demonstrates the profou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ea ceremonies and rituals.4. "The Journey of Tea" - This documentary follows the journey of tea from its origins to its global popularity. It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trade routes that brought tea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examines the cultural exchange that occurred as a result. The documentary also highlights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 of the tea industry today.5. "The Mystery of Tea" - This documentary delves into the mystic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tea, exploring its role in meditation, mindfulness practices,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It showcases the rituals and ceremonies associated with tea indifferent cultures and delves into the ancient myths and legends surrounding this beloved beverage.。
四部纪录片,领略茶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茶,千百年来,渊源流传、纵横经纬,涉及文化、经济、政治、商贸、植物科学等诸多繁杂科系。
对于大多数有着各方面牵就(或主业工作,或地域等)的茶人来说,传统一朝一夕的走访式学习,不太切乎实际,也得耗费上不少时日精力。
还好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有大量便捷简单的学习方式供我们参考。
纪录片便是其中的一种。
以下些几个纪录片的推荐,作为茶文化学习的辅助支持、信息储备,足矣。
一、《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对央视纪录片的关注,是从家喻户晓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开始的。
中华文明,向来“民以食为天“。
人一旦对食物有了思念,曾是触手可及的老面馒头都会比摆在面前百三十的法式鹅肝来得诱惑。
《舌尖上的中国》陪伴着游历在外的莘莘学子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煎熬的夜晚。
央视纪录片制作团队功力扎实,底蕴深厚。
每每主题涉及文化,都能在尊重各方独特性的前提下,随着制定好的各项议题,如一块织锦一般,为观众完整地呈现出一种文化,提供了解这项文化可靠的基础信息。
这也是为何,这些纪录片耐得住观众反复观看,即使是小时有余的完整剧集,都能一气呵成地看完。
观影讲究一个情怀,讲究一个场景感。
结合着实践来,感受往往更加深厚一些。
好比“舌尖”,我就好三俩家人、朋友周末家里聚餐时看,吃着与挑选的那集主题类似的食物,心里能平衡些,也就不那么波澜起伏;又好比《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就需要静下来,甚至偶尔停下来书写下笔记。
身临其境地去体会、理解。
对,我要推荐的就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最为恰当的介入式的影片,那么《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则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以上行文写出了“舌尖”给我带来的震撼,那么,我内心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被触发的对茶文化的感慨程度则要更为强烈。
观影建议:
独自观影最佳,无需入座茶席。
就着绿茶或是白茶,玻璃杯冲泡即可,看着茶叶在滚滚热水中起伏舒展,影片看累了就加加水,看看杯中茶叶摇曳。
适然。
二、《茶叶之路》
又一部央视纪录片团队给茶人们带来的惊喜。
相比较《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叶之路》的研究主题则是细化到了中国茶业贸易的历史发展这一方面。
片名取“茶叶之路”,一方面希望表达茶叶以其独有的方式将中国与世界相通;而另一方面,如“丝绸之路”一样,呈现出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明末清初,正是这么一条路,解释了为何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能和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时茶叶之路主要从武夷山一带出发,穿越蒙古、俄罗斯中部地区,最后抵达俄罗斯东部进入欧洲。
当时,最受沿路牧民们欢迎的便是我国两湖出产的黑茶。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因为接触得少,除了普洱之外,我对于黑茶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因而从影片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黑茶的故事。
整部纪录片是沿着茶叶之路的最初路线来进行分集介绍,详尽却不乏味,值得一看。
在此推荐的是七集的《茶叶之路》精编版本,包括了“帝国之门”,“风起下梅”,“塞外驼铃”,“两湖茶事”,“双城故事”,“茶路夕阳”,“茶和天下”这么几个专题。
观影建议:
可与家人、朋友一同观看,无需入座茶席。
就着黑茶,享受着它那份跋山涉水,而经日月沉淀下来的浓烈粗犷之气。
去体会黑茶在我国西疆,甚至是中亚、东欧牧民们日常中的那份不可割离的情感。
(如果观影时偶然发现家里也存有湖南安化高马二溪的金花黑毛茶,更可增添一份趣味)。
三、《指尖上的传承》
又是央视的作品。
样样都是技艺功夫,针对的是中国传统工艺,涵盖文房用品及游艺杂耍,分出六集,金漆木雕、苏绣、侗族大歌、歙砚、玉雕、及千年紫砂。
这部纪录片是我在搜集关于紫砂壶资料时结缘的,从中了解到了紫砂壶的制作流程、历史发展等等辅助资料。
随后便一同把剩下五个技艺的纪录片也都看了,在一次次惊叹于中国传统技艺魅力的同时,作为年轻一代的茶人,也不得不让人思考中式茶文化的发展。
观影建议:
挑一个娴静的周末假日,调剂生活而观之。
参照对比各方资料一同观看更有意思。
四、《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是一部关于故宫博物馆维护、修复部门的纪录片。
影片的主角和茶没有什么联系,然而从中体会到的中式工匠精神,从传统时期对于技艺、文化的尊重,联想到与茶的关系,整个茶业发展在我国历史上的渊源。
从新的角度了解故宫的同时,能够得到对其他文化、技艺的启示,不愧是央视的又一杰作。
观影建议:静看足矣。
作者语:
惰性,世人皆有。
也正是人性中这一弱点,驱动着各行业精英奇才,取之为市场需求的源动力,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新奇事物,或是物件,或是理念,共同以更为高效、高质量的新颖方式去服务、便利于大众。
在这些人类革新的产物中,媒体行业及其各式样的衍产品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
即便是谈论到中外茶人,也是受益其中,足不出户而得以学习了解全球各式茶业文化。
因游学在美国的缘故,空有对中国茶文化的渴求,而无望于眼前稀少的可供学究的资源。
又因个人爱好夜深之时,随着各类纪录片而休憩的习惯。
就着这番无奈,就着这份对茶文化的执着,竟在无意间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犹如饕餮一般,享用着这些个有识趣的纪录片盛宴。
些许我的这些发现分享出来,能够有益于大多数志同道合的朋友,哪怕是为各位周末假日增添一丝清净,也是值得的了。
况且这么些材料也是经过多番考究,可作谈资的积累,亦可作为了解茶文化的入门。
文章转载自弘益茶道美学(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