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基本知识环保部外经办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1
生态环境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中使用概念1、背景介绍世界范围内对于环境保护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臭氧层的破坏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缓臭氧层破坏的速度,国际社会联合制定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和监管。
而我国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约国,也积极履行承诺,加强对臭氧层物质的管控。
2、什么是消耗臭氧层物质消耗臭氧层物质一般指的是氯氟烃类化合物,例如氯氟碳化合物和氢氟碳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在大气中能够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的稀薄和破坏,加速紫外线的穿透,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3、生态环境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概念的管理生态环境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法规政策的制定生态环境部会根据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国内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法规政策,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
制定了《臭氧层保护条例》,明确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制范围、使用条件和处罚措施等。
(2)监测和检测生态环境部会建立监测和检测机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和排放进行全面监测和检测。
通过监控系统、实地取样和化验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问题。
(3)技术指导和支持生态环境部会针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通过开展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等方式,促进工业生产中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和减排。
(4)宣传教育和培训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对企业、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大家对臭氧层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
4、生态环境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概念的实施效果生态环境部的努力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工作,我国在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臭氧层消耗物质的使用量明显减少。
不断加强的监管措施和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在生产中更加谨慎和节约,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替代材料和工艺,臭氧层消耗物质的使用总量有了显著下降。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概要介绍(2007年更新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经济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七年七月一日目录臭氧层保护基础知识 (1)臭氧层的作用 (1)臭氧层的损耗 (1)臭氧层损耗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的影响 (2)消耗臭氧层物质 (2)受控物质类别、消耗臭氧潜能值及控制措施摘要 (3)臭氧层保护条约体系及其进展 (10)《维也纳公约》 (10)《蒙特利尔议定书》 (11)《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发展演变 (13)公约的运行机制 (15)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义务 (17)中国履约行动 (20)总体概况 (20)中国履约活动管理机构 (26)政策法规体系 (29)各行业的ODS淘汰活动概况 (31)一、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31)二、中国化工行业CFC生产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35)三、中国汽车空调行业CFC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40)四、中国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43)五、中国烟草行业CFC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47)六、中国泡沫行业CFCs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49)七、中国工商制冷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55)八、中国家用制冷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59)九、四氯化碳生产及化工助剂行业ODS淘汰 (63)十、中国甲基溴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68)十一、中国气雾剂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72)十二、中国制冷维修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及其进展 (76)十三、中国TCA生产行业整体淘汰计划及进展 (79)臭氧层保护基础知识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是分布在平流层中距地面15至25公里左右富含臭氧的部分。
臭氧层能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使得平流层大气的温度逐渐上升。
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即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
2024/2点聚焦42热FOCUS物质国家方案》”修改为“《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这样在表述上更具有包容性。
完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措施,更精准、更全面同时,基加利修正案的实施使得《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功能由“保护臭氧层”拓展到“应对气候变化”。
在此背景下,《决定》从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受控物质的管理措施,以提升监管效能。
新版《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即将实施本刊记者 邓雅静随着2016年基加利修正案将氢氟碳化物纳入受控物质范围,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积极推进氢氟碳化物的削减和淘汰工作。
为了彰显中国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的决心,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根据《决定》,新版《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将替代2010年版条例,并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近日,司法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多位专家对《决定》进行了深入解读。
《电器》记者综合各方观点了解到,《决定》按照聚焦重点问题、着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总体思路,主要从与国际公约对接、完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措施、强化法律责任三方面,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进行重点修改。
与国际公约对接,适用物质范围增加HFC 物质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对中国生效,具有温室效应的氢氟碳化物(HFCs)被纳入受控物质范围,中国履约实践进入新阶段。
为适应这一变化,相比2010年版本,《决定》更改了一些表述,为实现精准管理奠定概念基础。
一方面,《决定》对接中国接受的有关国际公约,将消耗臭氧层物质界定为“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化学品”,不再保留“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限定性表述,以便将氢氟碳化物纳入受控清单。
另一方面,《决定》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中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2024/243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的单位,应当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规定了运行要求和相应法律责任,将四氯化碳生产国家监控平台的管理创新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提高了对受控物质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ODS物质简介一、“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
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因其英文名称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
二、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存在可以使全球气候增暖。
但是,臭氧与其它温室气体不同,这是自然界中受自然因子(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高层大气氧分子进光化作用而生成)影响而产生,并不是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
臭氧除了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外,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
三、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
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
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
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
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
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
因此,停止生产和使用ODS迫在眉睫。
四、我国生产和消费的ODS状况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要淘汰的ODS物质中,我国生产和消费的ODS包括六类94种,这六类物质是:CFCs、哈龙、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CFC和甲基溴。
在94种ODS中,我国目前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有10种,它们是:CFC-11、CFC-12、CFC-113、哈龙-1211、哈龙-1301、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CFC-22、HCFC-141b和甲基溴。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3.1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8号•【施行日期】2018.03.19•【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2010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3号公布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消耗臭氧层物质,是指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化学品。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和公布。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生产,是指制造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活动。
前款所称使用,是指利用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的生产经营等活动,不包括使用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品的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商务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膨胀剂等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进展情况,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生产、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的类别,制定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推
荐目录(第一批)》的公告
【法规类别】环境监测
【发文字号】环函[2004]309号
【发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4.09.13
【实施日期】2004.09.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消耗臭氧层物质(ODS)
替代品推荐目录(第一批)》的公告
(环函[2004]309号)
为保护臭氧层,我国于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伦敦修正案,于2003年加入《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
按照《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9年修订案)确定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选用原则,现公布《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推荐目录(第一批)》。
随着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及其替代技术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将适时更新目录。
附件:《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推荐目录(第一批)》
二00四年九月十三日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