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与目的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6
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内涵及目的(一)企业获利能力的内涵企业的获利能力又称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
这是个相对概念,即是相对于一定的投入和收入而言的。
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则越强;反之,亦然。
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都十分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预测与分析。
这只要是因为,盈利能力能够直接反应经营业绩的好坏。
(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以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与经营;而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与经营又是获取利润的基础。
由此可见,两者息息相关,互相联系。
因此,企业只有在不断获取利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更好的发展;可见,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比盈利能力弱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对企业经理而言,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⑴利用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
企业经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各项指标间接反映着经理人员工作业绩的大小,因此,用已达到的获利能力标准与基期,同行平均水平的比较,则能够衡量经理的工作业绩。
⑵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来找到。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因此,企业的好坏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所以,管理者习惯通过根据对经营活动的分析结果来发现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对债权人而言,利润指标是衡量债券的重要标准,特别是长期债。
盈利能力的水平会直接作用于的偿债能力:企业欠债过度时,债权人应该重点检查企业的偿债能力。
所以可见,从债权人的利益出发,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必然的,也是尤为关键的。
对股东投资人而言,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更是十分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下,股东往往认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地位高于经营水平,财务情况。
获取更多更大的利润一直是股东极力追求的,这是因为,在同等水平的一些企业中,人们习惯于投资那些易获得利润,利润大风险小的企业;股东们的股息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因此,他们格外关心企业赚取利润能力即具体数量并重视利润率的分析结果;并且,股票的价格也会受到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增强则会推动企业股价的上涨,由此,股东可以赚取资本收益。
特殊字体:李旭科毛笔行书【任务引领】【全员参与】【团队合作】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课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效率分析项目三•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知识解读财务效率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一)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以及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表现为:•1.揭示利润表及相关项目的内涵;•2.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3.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4.是有关单位了解企业、评价企业及企业内部改进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及时改善财务结构,提高企业营运及偿债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不同的利润率分析来满足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其主要内容包括:•1、销售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包括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等指标。
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通过销售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竟争能力。
•2、资本与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
通过对资本与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资本与资产的利用效率,分析其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包括每股收益、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财务发展状况。
任务三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效率分析任务三盈利能力分析二、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与评价(一)销售盈利能力分析•反映销售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等。
1、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率又名销售毛利率。
第八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
禾I」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
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
2•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长期债务而言。
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对于股东(投资人)而言,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下,股东往往会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更重要。
股东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利润。
此外,企业盈利能力增加还会使股票价格上升,从而使股东们获得资本收益。
二、盈利能力分析基础经营方式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
按照经营方式划分,可以分为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和商品经营三种类型。
(一)三种经营方式的目标资本经营型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资本保值与增值或追求资本盈利能力最大化。
资产经营型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追求资产的增值和资产盈利能力的最大化。
商品经营的基本内涵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供产销活动,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
资产经营是对商品经营的进步,而资本经营是对资产经营的进步(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内容不同,资产经营主要强调资产的配置、重组及有效使用;资本经营主要强调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
第二,经营出发点不同,资产经营从整个企业出发,强调全部资源的运营,而不考虑资源的产权问题;资本经营则在产权清晰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者出发,强调资本(主要指自有资本)的运营,把资产经营看做是资本经营的环节或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本与资产的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资本经营要以资产经营为依托,资本经营不能离开资产经营而孤立存在;第二,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资本经营是对资产经营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