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1.1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5.9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1.1 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加快教改步伐,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控、科研素质的培养来大力推进专业学科建设,拓宽专业覆盖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成基础厚实、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专业。

1.2 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通过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l)科学合理地定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在专业性质上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侧重材料制备和表征训练,以现代科学与工程体系为主干构建专业和组织教学,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具创新精神、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2)专业方向紧密结合产业科技进步需要、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

(3)突出优势,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方向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4)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辅以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推进、整体优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5)强化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培养适应2l世纪时代特征要求的创新性人才,为我国材料产业的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6) 把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措施

2.1 建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新的人才培养观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的重要性。高等工程教育应从“授技型”向“育才型”转变,从单纯传播知识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从狭窄的专业技术教育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应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大工程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开拓创新精神、独立深入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2)建立起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三平台、多专业方向

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一年的专业技术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基础教育阶段的三级教学平台——通式教育基础教学平台,大学科基础教学平台,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多专业方向。

2.2 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人才培养观,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了新型课程体系21世纪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素质是前题、能力是关键、知识是载体的新型人才观,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意识,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新型课

程体系。

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知识平台和课程群(教学模快)的整体功能作用。

如何做到厚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应包括人文科学素质基础、社会科学素质基础、文化素质基础和工程科学技术素质基础。

2.3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

(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首先确定课程负责人,教学大纲实行3稿定案制(由课程负责人制定出第一稿,教学系集体讨论、修改后为第二稿,项目组全体成员讨论修改后并经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为后定稿),教学大纲一旦定稿,所有授课教师都须遵照执行。

在教学大纲制订过程中,要求每位课程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要熟悉教改方案和本专业培养目标,清楚本门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前面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拘泥于某一本教材,坚决淘汰落后的内容,合并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重在内容的整体优化,重在创新。

(2)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①“晶体结构”教学内容分别在《结晶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无机化学》3门课程中重复出现。优化后,《无机化学》课程讲授晶体结构基础知识,《结晶学基础》课程讲授金属、非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二元、三元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和硅酸盐晶体结构。《材料科学基础》中原第三、四章合并为一章,内容为晶体结构与缺陷教学内容,学时从10个压缩为2个学时。

②《热工基础与设备》课程划分为两大篇,一是基础篇,二是设备篇。在基础中增加“流体力学基础”内容,设备介绍中增加许多先进设备和工艺教学内容,如先进干燥设备、水泥新型干法窑炉设备的介绍等,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③《材料研究方法》课程中增加材料测试分析与表征方面的内容,将材料组成与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作为材料研究方法的一个体系去介绍。

④对《结晶学》、《材料工程基础》、《粉体工程学》3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编写印刷校内教材。

2.4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将所有课程分为合格课程、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分别进行建设,。

(1)《结晶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热工基础与设备》3门校级课程建设项目。

(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3门核心课程和《粉体工程学》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

(3)《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结晶学基础》、《热工基础与设备》、《硅酸盐材料工艺学》、《矿物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工艺学》等6门重点课程作为优秀课程建设。

(4)《矿物原料基础》和4个专业方向9门课程作为合格课程建设。

2.5 教材建设与教材选用

(1)编著校内印刷教材《结晶学》、《超细粉体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指导书》,待成熟后,正式出版。

(2)建设了教材样本库,为教材征订和教材建设提供了保证。

(3)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教材选择上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尽量选择优秀教材,内容不完全符合时,要求教师编写补充讲义充实到教案和课件之中。

(4)双语教学中,《高分子物理导论》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2.6 实验教学的改革

打破过去实验项目依附于单门课程且主要是单个验证性的实验方法,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