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高精度频率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222.00 KB
- 文档页数:13
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是现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通信、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准确测量频率、时间和相位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频率测量、时间测量和相位测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频率测量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的次数。
在通信系统中,频率是指信号波形的周期性重复次数。
频率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阻抗频率测量和计数频率测量。
阻抗频率测量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阻抗变化来计算频率。
具体方法是将信号加到一个频率依赖的电路上,测量电路的阻抗变化。
阻抗频率测量的精度高,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场合,如科学研究和实验室测量等。
计数频率测量是通过计数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周期数来计算频率。
具体方法是将信号输入到计数器中,计数器会记录信号波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个数,然后将个数除以测量时间得到频率。
计数频率测量的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一般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
第二部分:时间测量时间是指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
时间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机械系统的时间测量和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测量。
基于机械系统的时间测量是通过机械装置的运动来测量时间。
最早的时间测量仪器是机械钟。
现代的机械钟使用特殊设计的机械组件,如摆轮、游丝等,来实现稳定的精确时间测量。
基于机械系统的时间测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度,但受限于机械部件的制造工艺和环境因素,无法实现高精度要求。
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测量是现代科技中最主要的时间测量方法。
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测量使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规律来测量时间。
具体方法是使用特殊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测量电磁波传播的时间差来确定事件的发生时间。
这种时间测量方法精度高,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时间的领域,如导航系统和科学研究等。
第三部分:相位测量相位是指两个波形之间的关系。
相位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频率锁相测量和相位差测量。
频率锁相测量是通过比较两个波形的频率差异来测量相位。
具体方法是将两个波形输入到一个锁相环中,通过调整锁相环中的参数,使两个波形的频率一致,从而得到相位差。
无线电频率的测量方法无线电频率的测量是无线电通讯和电信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通讯信号的质量和传输速率。
因此,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无线电频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无线电频率测量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
一、电子频率计法电子频率计法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无线电频率测量方法。
它通过电磁振荡电路中的信号频率和数字计数器的时间计数来测量无线电信号频率。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非常成熟和稳定的电子频率计器设备,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电子频率计法的优点在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测量速度快,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缺点在于其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对于一些小型无线电设备的频率测量来说,使用电子频率计法就会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二、钟频计法钟频计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无线电频率测量方法,其实现过程是在无线电信号和高稳定性时钟信号的相位差的基础上进行频率计算,实现对无线电信号频率的测量。
钟频计法要求时钟信号必须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技术成熟和稳定的时钟频率计设备。
钟频计法的优点在于测量准确、稳定性好,适用于一些对于频率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缺点在于其精度受到时钟信号的稳定性、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三、超外差法超外差法实现无线电信号频率测量的方式是将无线电信号进行两次混频,通过混频器的混频差频输出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一些传统频率测量方法中存在的分辨率问题和相位测量问题,在高精度要求的场合下使用效果更好。
超外差法的优点在于可选择较低的中频,适用于高精度的频率测量场合。
缺点在于对混频器的性能要求较高,如果混频器的输出信号失真、扭曲等,就会导致超外差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四、谐振回路法谐振回路法是一种依托谐振回路对特定频率信号进行放大、过滤和调制等操作,从而识别出待测信号频率的回路测量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频率比较稳定、输出信号比较纯净的场合,如微弱信号检测等。
谐振回路法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小型化。
基于STC15单片机的高精度频率计设计齐宣;李一民;邵玉斌;龙华;杨道福【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C15W4K48S4单片机的高精度数字频率计的设计方法,内部软件设计采用多周期同步测量法实现,设计中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误差.由于采用了32 MHz的晶振,测量范围可在1 Hz~10 MHz,并且在高频下误差相对很小.本次设计给出的频率计的设计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设计简单、成本低、可测频带宽,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实现复杂度.【期刊名称】《软件》【年(卷),期】2017(038)012【总页数】4页(P220-222,261)【关键词】精度;单片机;频率计【作者】齐宣;李一民;邵玉斌;龙华;杨道福【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68频率是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其它许多电参数的测量方案和测量结果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显得非常重要[1]。
而现在的单片机设计的频率计测量频率低,精度差。
目前在频率测量领域中,对于高频率信号高精度测量大都使用 ARM FPGA等高速处理器加专用计数芯片来完成[2]。
这种方法不仅编程复杂,而且成本高,在一些小型的设备中并不适用。
本文提出的基于STC15单片机的频率计的设计方法,以STC15W4K48S4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充分采用内部的软硬件资源,采用同步测量法控制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并控制 LCD显示。
该方法充分发挥了STC15系列单片机在高频晶振下计数的特点,实验测量中也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
为达到监播机的系统使用需要。
设计的频率计需要具有以下的技术要求:1. 频率计的计数范围为1 Hz-5 MHz,且对超出频域的部分也能显示。
hp3563a使用手册一、简介HP3563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频率测量和分析的领域。
本手册将介绍HP3563A的主要特点、操作流程以及常见问题解答,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该设备。
二、主要特点1. 高精度测量:HP3563A具备高精度的频率测量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对于精确数据的需求。
2. 多种测量模式:该仪器支持多种测量模式,包括频率响应、相位响应和衰减等,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
3. 宽频率范围:HP3563A能够覆盖从0.1 Hz到100 kHz的广泛频率范围,适用于不同频率信号的测量。
4. 实时显示:仪器配备了清晰易读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和曲线,方便用户进行观察和分析。
三、操作流程1. 连接设备:首先,将HP3563A与待测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稳固可靠,并避免信号干扰。
2. 打开仪器:接通电源后,按下电源按钮,等待仪器启动完成,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3. 设置参数:根据需要,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和旋钮,设置测量模式、频率范围等参数。
4. 进行测量: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开始进行测量。
HP3563A会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5. 分析数据:可根据测量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比如绘制曲线图、计算各项参数值等。
6. 储存数据:如有需要,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在仪器的内置存储器中,或通过外部存储设备进行备份。
7. 关闭仪器:测量结束后,按下电源按钮,待仪器自动关闭后,断开电源供应。
四、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准确?可能是由于连接不良、设备故障或参数设置错误导致的。
请检查连接是否稳固,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仔细核对参数设置。
2. 如何校准仪器?HP3563A配备了自动校准功能,可通过菜单选项进行校准。
按照屏幕上的指引,依次选择校准项目和进行相应操作即可完成校准。
3. 仪器如何保存测量数据?HP3563A提供了内置存储器,可储存多组测量数据。
在测量完成后,通过菜单选项选择保存数据,并设置存储位置和文件名即可。
频率的测量实验方法与设备选择指南频率的测量是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论是在通信领域、无线电领域还是其他电子设备的研发过程中,频率的准确测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频率测量实验方法,并提供一些选择频率测量设备的指南。
一、频率测量实验方法频率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1. 直接计数法:这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量方法。
它通过计数信号周期数来得到频率。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计数时间,然后将计数器与待测信号连接。
在计数时间结束后,通过计算周期数和计数时间的比值,即可得到频率的测量结果。
2. 相位比较法:这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信号的相位来进行测量。
具体操作是将待测信号与一个准确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过程中相位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待测信号的频率。
3. 干涉法:这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干涉现象来进行频率测量。
通常使用的设备是干涉仪,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计算频率。
4. 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复杂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它通过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从而得到频率分量的信息。
二、频率测量设备选择指南在选择频率测量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测量范围: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测量范围。
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测量范围,需要根据待测信号的频率确定所需的测量范围。
2. 精度要求:根据实际应用的精度要求选择设备。
精度是决定设备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一些要求高精度的应用,选择具有高精度的设备是必要的。
3. 设备类型: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
常见的频率测量设备有频率计、频谱分析仪、干涉仪等。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设备类型。
4. 使用便捷性:考虑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一些设备可能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友好。
因此,选择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的设备会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频率的测量在电子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多通道高精度动态频率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炎;赵伟;黄巧巧;董良;刘建业
【期刊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年(卷),期】2012(35)12
【摘要】针对按照一定更新率高速动态变化的频率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闸门高速连续测频法的软硬件改进方案。
结合C8051F系列单片机丰富的硬件资源,解决了测频模块硬件实现中的高标频获取、高标频并行计数等关键问题,实现了高速高精度频率测量,并对多通道高速测频带来的大批量数据传输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速、高精度,具有数据存储分析功能的测频系统,降低了开发成本与技术门槛,达到了预期的测量精度。
【总页数】6页(P75-80)
【关键词】频率测量;多通道;高精度;大数据量;C8051F
【作者】李炎;赵伟;黄巧巧;董良;刘建业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61
【相关文献】
1.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J], 王勋
2.多通道高精度频率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宋长权;孙涌
3.高变速高精度多通道转速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J], 赵继永;侯德林
4.高精度动态频率测量系统 [J], 吴国镛
5.基于FPGA的高速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实现 [J], 王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学多频外差理解光学多频外差是一种用于光学信号处理的技术,能够实现高速、高精度的频率测量。
本文将从理论原理、应用领域和技术优势等方面,对光学多频外差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论原理光学多频外差是利用光学器件将输入的光信号分别与多个参考光信号混合,通过频率差的测量来获取输入光信号的频率信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的干涉现象,将输入光信号与参考光信号进行干涉,通过改变参考光信号的频率,可以得到一系列混频干涉信号。
通过分析混频干涉信号的频率差,可以得到输入光信号的频率信息。
二、应用领域光学多频外差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光通信领域,光学多频外差可以用于实现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频率校准和精确测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光频率合成领域,光学多频外差可以用于合成高精度的微波信号,广泛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此外,光学多频外差还可以应用于光学频率标准、光学频率计量、光学干涉测量等领域。
三、技术优势光学多频外差相比于传统的电子频率测量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学多频外差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频率测量,通常可以达到非常小的频率测量误差。
其次,光学多频外差的测量范围广,可以覆盖从低频到高频的信号测量。
再次,光学多频外差的测量速度快,可以实现高速的频率测量,满足实时性要求。
此外,光学多频外差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势,便于集成和使用。
四、实验方法光学多频外差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光学干涉、频率合成和频率测量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通过一系列光学器件将输入光信号与参考光信号进行干涉,产生混频干涉信号。
然后,通过改变参考光信号的频率,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混频干涉信号。
最后,通过对混频干涉信号进行频率测量,可以得到输入光信号的频率信息。
五、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多频外差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高精度、更高速度的光学多频外差技术,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频率测量需求。
此外,借助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学多频外差技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光通信领域。
http://www.cicmag.com(总第238期)2019·3·图2微分非线性误差DNL图1理想器件1前言随着高速数字电路的发展,高速ADC 在航天国防、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图像处理等众多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ADC 的采样率和垂直分辨率越来越高,对ADC 指标的测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测试参数2.1静态参数ADC 的测试指标和参数主要分为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两类。
其中静态参数又称线性参数,反映的是器件内部电路的误差。
对ADC 来说,这些内部误差包括器件的增益、偏移、微分非线性(DNL )和积分非线性(INL )误差,这些参数说明了静止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情况,主要关注具体电平与相应数字编码之间的关系。
测试ADC 静态性能时,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不仅要给一个既定的模拟电压,电压精度要高,还必须考虑模拟电压的范围以及代码间的转换特性;第二,静态测试是一个交互性过程,要在不同输入信号下测试实际输出。
静态测试的主要项目有:微分非线性误差、积分非线性误差、偏移与增益误差。
1.微分非线性误差(DNL ,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理想ADC 器件,相邻两个数据刻度之间,对应模拟电压的差值(步距)都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间距不可能都是相等的。
所以,ADC 相邻两刻度之间最大的差异与理想步距的差值,就叫微分非线性DNL ,也称为差分非线性,以LSB 为单位(LSB ,最低有效位,即理论上的最小可分辨模拟电压值,比如1.024V 基准电压,10bit 的ADC ,其LSB 为0.001V )。
理想器件,DNL 都应该为0LSB ,如图1。
而实际器件,如图2,DNL =(2.2-1)LSB =1.2LSB 。
高速高精度ADC 的测试方法孙承志(是德科技)69http://www.cicmag.com(总第238期)2019·3·图4频谱分析方法2.积分非线性误差(INL ,Integral nonlinearity )积分非线性表示了ADC 器件在所有的数值点上对应的模拟值和真实值之间误差最大的那一点的误差值,也就是输出数值偏离线性最大的距离。
联系说明本电子文档是MT020学习开发板的相关设计文档之一,需要购买C8051F020学习开发板才拥有此资料,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用于商业目的。
MT020学习开发板,MT-UDA仿真器购买地址:淘宝店:QQ:331215223E-MAIL:viewmicro@目录摘 要 (3)关键词: (3)1引 言 (3)2总体方案选择与论证 (3)2.1总方案比较 (3)2.2测频方案比较 (4)3 系统的硬件设计 (6)3.1信号整形电路 (6)3.2测频电路 (6)4 系统软件设计 (7)4.1640480液晶程序流程图 (7)5 软硬件连调与系统测试数据 (7)5.1子程序调试 (7)5.2LCD显示调试 (8)5.3频率计功能测试及总体调试 (8)5.4数据测试 (8)6 技术指标与系统误差分析 (8)6.1主要技术指标: (8)6.2系统误差分析 (9)参考文献 (9)附录1 系统原理图 (10)附录2 程序(参考附件) (10)高精度频率计摘 要:本系统基于C8051F020实现等精度的频率测量,利用该单片机灵活的控制功能及速度优势,大大提高了性能和测量精度。
以往的测频都是采用高频段直接计数、低频段间接测周的方法,其测量精度往往会随着被测频率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为了克服测频中高低频段测量精度不等的缺陷,采用双计数器设计,实现等精度的频率测量。
等精度的测量方法不但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而且在整个测频区域内保持恒定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频率计;等精度;C8051F020;1引 言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测频一直以来都是电子和通讯系统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精度的测频仪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往的测频仪都是在低频段采用测周的方法、高频段采用测频的方法,前者对测高频有较高精度,而后者对测低频有较高精度。
然而往往由于被测频率事前不可预测,因此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事前均不可确定,从而给使用带来不便,测量精度也受到影响。
FMCW雷达快速高精度测距算法FMCW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雷达是一种常见的测距技术,它使用频率调制的连续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
与传统的脉冲雷达相比,FMCW雷达具有快速高精度测距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FMCW 雷达的原理及其快速高精度测距算法。
1.发射信号:FMCW雷达首先发射一个连续波信号,其频率从低到高连续调制。
2.接收回波信号:当发射信号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后,会产生回波信号。
这个回波信号具有与目标物体距离相关的相位差和频率差。
3.频率差计算:通过对比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的频率差,可以计算得到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相对速度。
这个频率差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方法获取,如傅里叶变换。
4.距离计算:根据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和频率差,可以计算得到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距离计算的精度受到频率调制的精度和信号处理算法的影响。
为了实现FMCW雷达的快速高精度测距,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算法。
1.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FT算法可以将时域数据转换到频域,通过对返回信号进行FFT分析,可以得到频率差信息。
FFT具有快速计算速度和高精度的特点,适合于实时信号处理。
2.相干积累:相干积累是一种统计方法,通过对多次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累积平均,可以大幅度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这样可以减小噪声对距离测量的影响,提高测距精度。
3.多普勒滤波:多普勒滤波是一种滤除非目标物体速度引起的回波信号频率差的方法。
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多普勒滤波,可以提取出目标物体的回波信号,从而减小其他杂散信号的干扰。
4.相位差差分法:相位差差分法是一种计算相位差的方法,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变化,可以计算得到目标物体的距离。
相位差差分法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的优势。
以上是FMCW雷达快速高精度测距的一些常用算法。
这些算法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
通过优化算法和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提高FMCW雷达的测距速度和精度,满足不同需求。
53220a频率计编程手册53220A频率计是一款高精度、高性能的频率计,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使用和操作53220A频率计,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编程手册。
一、仪器介绍53220A频率计是一款双通道频率计,具有高达350 MHz的频率测量范围。
它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53220A频率计还具备多种测量功能,如频率、周期、脉宽、占空比等,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二、编程环境53220A频率计支持多种编程环境,如LabVIEW、C++、Python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环境进行开发。
三、编程接口53220A频率计提供了丰富的编程接口,包括GPIB、USB、LAN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口进行连接。
四、编程指令53220A频率计的编程指令采用SCPI(Standard Commands for Programmable Instruments)协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编程指令示例:1. 设置通道CHANnel<n>:DISPlay ON|OFF // 打开或关闭通道显示CHANnel<n>:COUPling AC|DC // 设置通道的耦合方式为交流或直流CHANnel<n>:IMPedance <value> // 设置通道的输入阻抗2. 频率测量FREQ<n>:MEASure:FREQuency? // 测量频率FREQ<n>:MEASure:PERiod? // 测量周期FREQ<n>:MEASure:PWIDth? // 测量脉宽FREQ<n>:MEASure:DUTYcycle? // 测量占空比3. 触发设置TRIGger:SOURce IMM // 设置触发源为立即触发TRIGger:SLOPe POSitive|NEGative // 设置触发边沿为上升沿或下降沿TRIGger:LEVel <value> // 设置触发电平4. 数据读取READ? // 读取当前测量值FETCh? // 读取当前测量值并清除缓存五、编程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控制53220A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的示例代码:```pythonimport visa# 连接仪器rm = visa.ResourceManager()inst = rm.open_resource("GPIB0::1::INSTR")# 设置通道inst.write("CHANnel1:DISPlay ON")inst.write("CHANnel1:COUPling AC")inst.write("CHANnel1:IMPedance 50")# 频率测量inst.write("FREQ1:MEASure:FREQuency?")freq = inst.read()# 打印结果print("频率测量结果:", freq)# 断开连接inst.close()rm.close()```六、注意事项在使用53220A频率计进行编程控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仪器与计算机的连接正常,选择正确的接口和地址。
高精度测控技术的关键技术分析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精度测控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航空航天到工业生产,从科学研究到医疗健康,无一不依赖于这一先进技术。
高精度测控技术旨在实现对物理量的精确测量和控制,以满足各种复杂系统的高精度要求。
本文将对高精度测控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高精度测控技术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精度测量,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噪声和良好的稳定性等特点。
在位移测量方面,激光干涉仪和电容式传感器是常用的高精度传感器。
激光干涉仪利用激光的相干特性,能够实现纳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位移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则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稳定性。
在力测量方面,应变式传感器和压电式传感器应用广泛。
应变式传感器基于材料的应变效应,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测力。
压电式传感器则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此外,还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它们在不同的测量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性能,还需要不断改进传感器的制造工艺、材料选择和信号处理技术。
二、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往往包含噪声和干扰,需要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来提取有用信息,提高测量精度。
滤波技术是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通过合理选择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为高精度测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处理,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小波变换等,可以更精确地分析信号的频率特性和时频特性。
误差补偿技术也是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传感器的误差进行建模和分析,采用软件或硬件的方式进行补偿,可以显著减小测量误差。
基于FPGA的高速高精度频率测量的研究作者:包明赵…文章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07-2-11作者:包明赵明富郭建华来源:《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应用》摘要:以FPGA为核心的高速高精度的频率测量,不同于常用测频法和测周期法。
本文介绍的测频方法,不仅消除了直接测频方法中对测量频率需要采用分段测试的局际,而且在整个测试频段内能够保持高精度不变。
又由于采用FPGA芯片来实现频率测量,因而具有高集成度、高速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关键词:频率测量 FPGA 高精度引言在电子测量技术中,测频是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常用的直接测频方法在实用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其测量精度随着被测信号频率的下降而降低,并且对被测信号的计数要产生±1个数字误差。
采用等精度频率测量方法具有测量精度,测量精度保持恒定,不随所测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结合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具有集成度高、高速和高可靠性的特点,使频率的测频范围可达到0.1Hz~100MHz,测频全域相对误差恒为1/1 000 000,1 测频原理及误差分析常用的直接测频方法主要有测频法和测周期法两种。
测频法就是在确定的闸门时间Tw内,记录被测信号的变化周期数(或脉冲个数)Nx,则被测信号的频率为:fx=Nx/Tw。
测周期法需要有标准信号的频率fs,在待测信号的一个周期Tx内,记录标准频率的周期数Ns,则被测信号的频率为:fx=fs/Ns。
这两种方法的计数值会产生±1个字误差,并且测试精度与计数器中记录的数值Nx或Ns有关。
为了保证测试精度,一般对于低频信号采用测周期法;对于高频信号采用测频法,因此测试时很不方便,所以人门提出等精度测频方法。
等精度测频方法是在直接测频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闸门时间不是固定的值,而是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即与被测信号同步,因此,测除了对被测信号计数所产生±1个字误差,并且达到了在整个测试频段的等精度测量。
其测频原理如图1所示。
在测量过程中,有两个计数器分别对标准信号和被测信号同时计数。
首先给出闸门开启信号(预置闸门上升沿),此时计数器并不开始计数,而是等到被测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计数器才真正开始计数。
然后预置闸门关闭信号(下降沿)到时,计数器并不立即停止计数,而是等到被测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才结束计数,完成一次测量过程。
可以看出,实际闸门时间τ与预置闸门时间τ1并不严格相等,但差值不超过被测信号的一个周期。
设在一次实际闸门时间τ中计数器对被测信号的计数值为Nx,对标准信号的计数值为Ns。
标准信号的频率为fs,则被测信号的频率为由式(1)可知,若忽略标频fs的误差,则等精度测频可能产生的相对误差为δ=(|fxc-fx|/fxe)×100% (2)其中fxe为被测信号频率的准确值。
在测量中,由于fx计数的起停时间都是由该信号的上升测触发的,在闸门时间τ内对fx的计数Nx无误差(τ=NxTx);对fs的计数Ns最多相差一个数的误差,即|ΔNs|≤1,其测量频率为fxe=[Nx/(Ns+ΔNs)]/fs (3)将式(1)和(3)代入式(2),并整理得:δ=|ΔNs|/Ns≤1/Ns=1/(τ·fs)由上式可以看出,测量频率的相对误差与被测信号频率的大小无关,仅与闸门时间和标准信号频率有关,即实现了整个测试频段的等精度测量。
闸门时间越长,标准频率越高,测频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标准频率可由稳定度好、精度高的高频率晶体振荡器产生,在保证测量精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标准信号频率,可使闸门时间缩短,即提高测试速度。
表1所列为标频在10MHz时闸门时间与最大允许误差的对应关系。
表1 闸门时间与精度的关系等精度测频的实现方法可简化为图2所示的框图。
CNT1和CNT2是两个可控计数器,标准频率(fs)信号从 CNT1的时钟输入端CLK输入;经整形后的被测信号(fx)从CNT2的时钟输入端CLK输入。
每个计数器中的CEN输入端为时钟使能端控制时钟输入。
当预置门信号为高电平(预置时间开始)时,被测信号的上升沿通过D触发器的输出端,同时启动两个计数器计数;同样,当预置门信号为低电平(预置时间结束)时,被测信号的上升沿通过D触发器的输出端,同时关闭计数器的计数。
2 硬件设计在快速测量的要求下,要保证较高精度的测频,必须采用较高的标准频率信号;而单片机受本身时钟频率和若干指令运算的限制,测频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速、高精度的测频要求。
采用高集成度、高速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测频提供了保证。
FPGA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随着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FPGA的时钟延迟可达到ns级,结合其并行工作方式,在超高速、实时测控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FPGA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几乎可将整个设计系统下载于同一芯片中,实现所谓片上系统,从而大大缩小其体积。
整个测频系统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信号同步输入、控制部件、分频和计数部件、定时、脉冲宽度测量、数码显示、放大整形和标频信号等模块。
除数码管、放大整形和标频信号外,其它模块可集成于FPGA芯片中,并且各逻辑模块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来描述其功能,如用VHDL 或AHDL来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逻辑描述。
然后通过EDA开发平台,对设计文件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最后对 FPGA芯片进行编程,以实现系统的设计要求。
图3所示为测频主系统框图。
一片FPGA(EPF10K10LC84)可完成各种测试功能,可利用单片机完成数据处理和显示输出。
在标准频率信号为60MHz的情况下,其测量精度可达到1.1×10 -8,即能够显示近8位有效数字。
其中A0~A7和B0~B7为两计数器的计数值输出。
计数器是32位二进制计数器(4个8位计数值)。
单片机通过 [R1,R0]数据读出选通端分别从这两个计数值输出端读出4个8位计数值,根据测频和测脉宽原理公式计算出频和脉冲宽度。
STR为预置门启动输入; F/T为测频和测脉宽选择;CH为自校/测频选择;Fa为自校频率输入端;Fs为标准频率信号输入端;Fx为经过放大整形后的被测信号输入端;END为计数结束状态信号。
FPGA中各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图4中,CH1和CH2为选择器,CH1进行自校/测频选择,CH2进行测频和测脉宽选择。
CONTRL1为控制模块,控制被测信号fx和标频信号fs的导通,以及两个计数器(CONTa和CONTb)的计数。
CONTa和CONTb为32位计数器,分别以4个8位二进制数输出。
FPGA与单片机AT89C51的接口比较简单。
图3中的输入/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A[7..0]与单片机P2端口相连接;B[7..0]与单片机P0口相连接;其它输入/输出端与单片机P3口相连接。
结语随着EDA技术和FPGA集成度的提高,FPGA不但包括了MCU(微控制器或单片机)特点,并兼有串、并行工作方式和高速、高可靠性以及宽口径适用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
单片机完成的数据处理功能也可集成在FPGA芯片中。
基于FPGA的电子系统设计仅仅是各种逻辑模块与IP核的逻辑合成和拼装。
测频系统的标准信号频率的提高,可进一步提高测频的精度或缩短测频时间。
一种新型的高精度频率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多周期同步法与量化时延法结合测量频率的方法,在此方法基础上设计的样机测量分辨率达到ns量级,由于使用了CPLD器件,该仪器体积小、成本低。
关键词:多周期同步;量化时延;短时间间隔引言时间频率测量是电子测量的重要领域。
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长度、电压等参数也可以转化为与频率测量有关的技术来确定。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多周期同步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多周期同步法与量化时延法相结合的测频方法。
多周期同步法最简单的测量频率的方法是直接测频法。
直接测频法就是在给定的闸门信号中填入脉冲,通过必要的计数电路,得到填充脉冲的个数,从而算出待测信号的频率或周期。
在直接测频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周期同步测量方法,在目前的测频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多周期同步法测频技术的实际闸门时间不是固定的值,而是被测信号的整周期倍,即与被测信号同步,因此消除了对被测信号计数时产生的±1个字误差,测量精度大大提高,而且达到了在整个测量频段的等精度测量,其原理框图和波形图如图1所示。
设Na、Nb分别为计数器A和B记得的数值,τ‟为闸门时间,则Na=τ…·fx (1)Nb=τ…·f0 (2)计数器A的计数脉冲与闸门的开闭是完全同步的,因而不存在±1个字的计数误差,由式(3)微分可得:dNb=±1,τ…=Nb/f0 (5)得到测量分辨率:dfx/fx=±1/(τ…×f0) (6)由式(6)可以看出,测量分辨率与被测频率的大小无关,仅与取样时间及时基频率有关,可以实现被测频带内的等精度测量。
取样时间越长,时基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
多周期同步法与传统的计数法测频比较,测量精度明显提高。
在时频测量方法中,多周期同步法是精度较高的一种,但仍然未解决±1个字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实际闸门边沿与标频填充脉冲边沿并不同步,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得出,Tx=N0T0-△t2+△t1,如果能准确测量出短时间间隔Δt1和Δt2,也就能够准确测量出时间间隔Tx,消除±1个字的计数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精度。
为了测量短时间间隔Δt1和Δt2,通常使用模拟内插法或游标法与多周期同步法结合使用[1],虽然精度有很大提高,但终未能解决±1个字的误差这个根本问题,而且这些方法设备复杂,不利于推广。
要得到精度高,时间响应快,结构简单的频率和时间测量方法是比较困难的。
从结构尽量简单同时兼顾精度的角度出发,将多周期同步法与基于量化时延的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结合,实现了宽频范围内的等精度高分辨率测量。
量化时延法测短时间间隔光电信号可以在一定的介质中快速稳定的传播,且在不同的介质中有不同的延时。
通过将信号所产生的延时进行量化,实现了对短时间间隔的测量。
其基本原理是“串行延迟,并行计数”,而不同于传统计数器的串行计数方法,即让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延时单元,依靠延时单元的延时稳定性,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对延时状态进行高速采集与数据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短时间间隔的精确测量。
其原理如图3所示。
量化时延思想的实现依赖于延时单元的延时稳定性,其分辨率取决于单位延时单元的延迟时间。
作为延时单元的器件可以是无源导线,有源门器件或其他电路。
其中,导线的延迟时间较短(接近光速传播的延迟),门电路的延迟时间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