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
- 格式:docx
- 大小:69.02 KB
- 文档页数:3
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6.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则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有.7.某市工商局今年4月份抽查民意商场5天的营业额,结果如下(单位:万元):2.5,2.8,2.7,2.4,2.6,则(1)样本平均数为万元;(2)根据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民意商场4月份的平均日营业额为万元;月营业总额为万元.8.如果四个整数数据中的三个分别是2、4、6,且它们的中位数也是整数,那么它们的中位数是.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B)抽取的100台电视机 (C)100 (D)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10.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宁波市居民年人均收入(B)了解宁波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C)了解宁波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D)了解某一天离开宁波市的人口流量11.衡量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是()(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12.在某村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有20户三口之家在改造前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7.2平方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平方米)19 20 22 23 25 27户 2 6 4 4 3 1(A)21平方米(B)22平方米(C)23平方米(D)24平方米13.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14人员经理厨师会计服务员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甲90 83 95乙88 90 95丙90 88 90人数 1 2 1 3工资数1600 600 520 340则餐厅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340,520 (B)520,340 (C)340,560 (D)560,340三、解答题(共58分)15.(9分)下表是两个商场1至6月份销售“椰树牌天然椰子汁”的情况(单位:箱)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甲商场450 440 480 420 576 550乙商场480 440 470 490 520 516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个商场月平均销售量哪个大?(2)甲、乙两个商场的销售哪个稳定?16.(10分)甲乙两名射手在相同条件下打靶,射中的环数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利用图1、图2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射手甲射中环数的众数是,平均数是;射手乙射中环数的众数是,平均数是;(2)如果要从甲、乙两名射手中选一名去参加射击比赛,应选谁去?简述理由.17.(11分)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分数50 60 70 80 90 100人数甲班 1 6 12 11 15 5 乙班 3 5 15 3 13 11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班众数为分,乙班众数为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2)甲班的中位数是分,乙班的中位数是分,甲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乙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3)若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则甲班的优秀率为%,乙班的优秀率为%.从优秀率看成绩较好的是班.18.(8分)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12名评委对其中一名歌手的打分如下:8.70 8.80 8.80 8.60 8.85 9.008.90 8.75 8.90 8.95 8.80 8.85问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以及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分别是多少?19.(10分)某市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去年一至十月份每月销售同种品牌汽车的情况如图所示:销售公司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众数甲9乙9 17.0 8(2)请你从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去年一至十月份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结合看;②从折线图上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销售数量的趋势看(分析哪个汽车销售公司较有潜力).20.( 10分)某校初三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1号2号3号4号5号总数甲班100 98 110 89 103 500乙班89 100 95 119 97 500.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两班的优秀率;(2)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3)估计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哪一个小?(4)根据以上三条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级?简述你的理由.第四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自我评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20 2.x +8 3.10 4.16,16 5.38,38.3,3.3 6.甲和乙 7. (1)2.6 (2)2.6,78 8. 3或4或5. 二、选择题9.D 10. B 11. B 12.B 13.B 14.A 三、解答题15.思路(1)486=甲x ,486=乙x ,所以甲、乙两个商场月平均销售量一样大.(2)3.33332=甲S ,7.7462=乙S ,因为2甲S >2乙S ,所以乙商场的销售稳定. 16.思路 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以及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分别是:8.825,8.80,8.8317.思路 (1)射手甲射中环数的众数是8,平均数是8;射手乙射中环数的众数是9,平均数是8;(2)6.02=甲S ,6.22=乙S ,因为2甲S <2乙S ,射手甲比射手乙稳定,所以应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18. 思路(1)甲班众数为90分,乙班众数为70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甲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80分,乙班的中位数是80分,甲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60%,乙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52%,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甲班.(3)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则甲班的优秀率为40%,乙班的优秀率为48%,从优秀率看成绩较好的是乙班. 19.思路(1)销售公司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众数 甲 9 5.2 9 7 乙9l 7.088(2)①∵甲、乙的平均数相同,而S 甲<S 乙.∴甲汽车销售公司比乙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情况较稳定. ②因为甲汽车销售公司每月销售的数量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汽车销售公司每月销售的数量处于上升势头,从六月份起都比甲汽车销售公司销售数量多,所以乙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有潜力.20.(1)甲班的优秀率是60%;乙班的优秀率是40%; (2)甲班5名学生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100个,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97个; (3)估计甲班5名学生比赛成绩的方差小;(4)将冠军奖状发给甲班,因为甲班5人比赛成绩的优秀率比乙班高、中位数比乙班大、方差比乙班小,综合评定甲班比较好.。
大学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样本与数据分析在大学毕业论文中,研究样本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样本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以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 研究样本的选择在选择研究样本时,研究者需要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代表性意味着样本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和趋势。
可行性则涉及样本的容易获取和研究者的实际能力。
2. 人口统计学数据的收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先收集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参与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信息。
通过人口统计学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对样本进行初步的描述和比较。
3. 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访、观察等方式来进行收集。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量化参与者的意见和观点。
面访则可以获取更深入和详细的信息,观察则适用于对行为和现象的直接观察。
4. 数据分析方法在论文中,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根据研究的具体方向和问题,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5.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用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次等。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对样本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6. 推论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总体的推论或结论。
常用的推论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通过推论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和趋势进行推断。
7. 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Excel、R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功能和工具,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总结起来,研究样本和数据分析是大学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样本和运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者可以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也能够促进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3.3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4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4.2代数式4.3代数式的值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与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2.3 平移变换2.4 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5.3 多项式的乘法5.4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4 等边三角形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2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3.3 三视图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 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2 平面直角坐标系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与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2.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分布及其图形3.1 频数与频率3.2 频数分布直方图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4.2 证明4.3 反例与证明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5.2 平行四边形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4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6 三角形的中位线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6.2 菱形6.3 正方形6.4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像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形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率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七、认识时间八、找规律九、统计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角的初步知识四、表内乘法(一)五、观察物体六、表内乘法(二)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二、表内除法(一)三、图形与变换四、表内除法(二)五、万以内数的认识六、克与千克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八、统计九、找规律十、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三年级下册一、位置与方向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统计四、年、月、日五、两位数乘两位数六、面积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八、解决问题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二、角的度量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四年级下册一、四则运算二、位置与方向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三角形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五年级上册一、小数乘法二、小数除法三、观察物体四、简易方程五、多边形的面积六、统计与可能性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五年级下册一、图形的变换二、因数与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上册一、位置二、分数乘法三、分数除法四、圆五、百分数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下册一、负数二、圆柱与圆锥三、比例四、统计五、数学广角六、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10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编辑帮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对八年级的学习情况与期末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一般的应用题,对数据的频数及其分布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数学的思维方面,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过度提升期,教学中提倡数形结合,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提高的练习,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了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九年级的数学学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章反比例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图象、性质及其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给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带来复杂性,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二章二次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图象的特征和变换以及二次函数性质的灵活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实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思想。
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有关概念、圆的性质,以及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计算。
统计学3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统计学中的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样本数据集进行一系列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和解释,以得到样本数据集的基本特征和信息。
这些特征包括中心趋势、离散性、对称性和峰度等方面的统计量。
中心趋势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数值的一种指标,常见的有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值的平均数,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升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观察值,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
众数是指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位置。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数据集的整体趋势。
离散性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变异程度的指标,常见的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一组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变异程度。
方差是每个数据值与均值之间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数据集的变异情况。
对称性是用来描述数据集分布形态的指标,常见的有偏度和峰度。
偏度是指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可以用来描述数据集的非对称性。
对称分布的偏度为0,正偏斜则偏度大于0,负偏斜则偏度小于0。
峰度是指数据分布的峰态程度,可以用来描述数据集的尖峭程度。
峰度大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更尖峭,峰度小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更平缓。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数据集的分布形态。
在进行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时,可以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绘图,然后计算中心趋势、离散性、对称性和峰度等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可以通过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指标得到。
绘图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箱线图和散点图等图形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而对于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和应用。
首先,中心趋势的指标可以反映数据集中的代表性数值,帮助理解数据的总体趋势。
其次,离散性的指标可以反映数据的分散程度,帮助理解数据的变异程度。
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本章着重学习统计方面知识,它是建立在七年级上册“数据与图表”的基础之上,既是前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频数及其分布”做准备。
统计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平时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本在本章相对集中地介绍有关统计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意在强化学生的统计意识,以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去解释、分析、处理、解决许许多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抽样(包括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衡量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三个重要特征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两个重要特征统计量。
这些内容都围绕实际问题展开,重视知识的应用,突出学生统计意识的渗透和统计能力的培养。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1、本章的教学要求。
(1)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3)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4)通过实例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本章教材分析课本从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调查问题提出抽样的概念,并通过“做一做”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感受抽样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例题的安排既是为了突出在抽样过程中样本选取重要性,说明不同的抽样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又引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比较自然。
“合作学习”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抽样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从中去体验抽样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对于“抽样”的另一个概念——“普查”,考虑到学生不难理解,就安排在练习中出现。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有理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阅读材料神奇的3.3 立方根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5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 用字母表示数4.2 代数式4.3 代数式的值●阅读材料数学中的符号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次方程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阅读材料丢番图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课题学习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的调查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与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阅读材料初识《几何画板》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 认识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阅读材料拼图游戏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阅读材料现实中的轴对称现象2.3 平移变换2.4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课题学习美妙的镶嵌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阅读材料机会均等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阅读材料《九章算术》中的“方程”4.4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阅读材料长度测量单位5.3 多项式的乘法5.4 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每阅读材料杨辉与三角两数和的乘方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阅读材料王冠疑案与浮力定律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阅读材料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 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与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课题学习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二次根式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频数分布及其图形第四章图形与证明第五章平行四边形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概率初步第四章圆的基本性质第五章相似三角形第六章问题解决的策略(一)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二章正多边形第三章投影与三视图第四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五章问题解决的策略(二)。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对于数据3,3,2,3,6,3,10,3,6,3,2. 有以下结论: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教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 2个C.3个D.4个2.(2分)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500名女生中抽出50名进行检测.就这个问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500名女生是总体B.500名女生是个体C.50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50是样本容量3.(2分)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4.(2分)为了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先从湖中捕捉50条鱼做记号,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等带记号的鱼完全混于鱼群中之后,再捕捞第二次,鱼共200条,有10条做了记号,则估计湖里有()条鱼A.400条 B.500条 C.800条 D.1000条5.(2分)下列调查方式中,不合适的是()A.了解2008年5月18日晚中央也视台“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的收视率,采用抽查的方式B.了解某渔场中青鱼的平均重量,采用抽查的方式C.了解某型号联想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D.了解一批汽车的刹车性能,采用普查的方式6.(2分)若干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零件数整理成条形图(如图所示).设他们生产零件的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A.b>a>c B.c>a>b C.a>b>c D.b>c>a7.(2分)刘翔在今年五月结束的“好运北京”田径测试赛中获得了110m栏的冠军.赛前他进行了刻苦训练,如果对他10次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需要知道刘翔这10次成绩的()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8.(2分)要比较两位同学在上次数学测验中谁的成绩比较稳定,应选用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9.(2分)小勇投镖训练的结果如图所示,他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自己10次投镖的成绩进行了评价,①平均数是(10+8×4+7×2+6×2+5)÷10=7.3(环),②众数是8环,打8环的次数占40%,③中位数是8环,比平均数高0.7环.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A. 0个B.l个C.2个D.3个10.(2分)数90,91,92,93的标准差是()A2B.54C5D511.(2分)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12.(2分)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5,17,14,10,15,17,17,16,14,12.若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 b,众数为c,则有()A.a>b>c B.b>c>a C. c>a>b D.c>b>a13.(2分)数据5,7,4,0,5,4,8,8,6,4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5,4 B.4,5 C.5,5 D.4.5,4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4.(2分)如图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前六名国家的统计图:则这组金牌数的中位数是枚.奥运金牌榜前六名国家15.(2分)某机构要调查某厂家生产的手机质量,从中抽取了20只手机进行试验检查,其中样本容量是.16.(2分)“多彩贵州”选拔赛在遵义举行,评分规则是:去掉7位评委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平均分为选手的最后得分.下表是7位评委给某位选手的评分情况:评委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评分9.39.49.89.69.29.79.5请问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是.17.(2分)10位学生分别购买如下尺码的鞋子:2O、20、2l、22、22、22、22、23、23、24(单位:cm).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指标中鞋店老板最不喜欢的是,最喜欢的是.18.(2分)为了估计某市空气质量情况,某同学在30天里做了如下记录:污染指数(w)406080100120140天数(天)3510651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 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若1年按365天计算,请你估计该城市在一年中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含良)的天数为天.19.(2分)学校篮球队五名队员的年龄分别为l7,15,17,l6,15,其方差为0.8,则四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为.20.(2分)如果已知甲、乙两种植物株高的方差分别为222.3S=甲cm2,215.67S=乙cm2,那么可以估计种植物比种植物长得整齐.21.(2分)某校男子足球队2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则这些队员的平均年龄为岁(精确到1岁).年龄(岁)141516171819人数(人)21367 322.(2分)请指出下列问题哪些是普查,哪些是抽样调查.(1)为了解你所在学校的八年级所有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你全班所有学生进行调查;(2)为了解你所在班级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对你全班所有女生进行调查;(3)为了解你所在班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对你全班所有学生进行调查.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23.(7分)作为一项惠农强农应对前国际金触危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重要措施,“家电下乡”工作已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2月1日起在某市实施. 某市某家电公司营销点自2008 年 12 月份至2009年 5 月份销售两种不同品牌冰箱的数量如下图:(1)完成下表:平均数/台方差甲品牌销售量/台1O乙品牌销售量/台4 3(2)请你依据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对营销点今后的进货情况提出建议.24.(7分)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是否出苗整齐,每种秧苗各取5株并量出每株的长度如下表所示(单位:厘米) .通过计算平均数和方差,评价哪个品种出苗整齐.25.(7分)为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某中学组织了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初中三个年级根据初赛成绩分别选出了10名同学参加决赛,这些选手的决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表所示:(1)请你填写下表:(2)请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三个年级的决赛成绩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众数相结合看(分析哪个年级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哪个年级成绩好些);(3)如果在每个年级参加决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3人参加总决赛,你认为哪个年级实力更强一些?并说明理由.26.(7分)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出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年):甲:3,4,5,6,8,8,8,10;乙:4,6,6,6,8,9,12,13;丙:3,3,4,7,9,10,11,12.三家在广告中都称该种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调查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运用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的哪一种集中趋势的特征数.27.(7分)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分数(分)5060708090100人数甲组251013146(人)乙组441621212已算得两个组学生的平均分都是80分,请你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这次竞赛中成绩谁优谁次,并说明理由.28.(7分)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训练项目,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2)根据图和上面算得的结果,对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29.(7分)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组织同学测量旗杆的高度,第一组l0名同学测得旗杆的高度如下(单位:m):20.0,19.9,19.8,20.0,21.1,20.2,20.0,20.0,24.6,35.6.求旗杆高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30.(7分)某食品店购进2000箱苹果,从中任取10箱,称得重量分别为(单位:千克):16 16.5 14.5 13.5 1516.5 15.5 14 14 14.5若每千克苹果售价为2.8元,则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这批苹果的销售额为多少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2.D3.D4.D5.C6.A7.B8.D9.C10.D解析:D.11.B12.D13.A二、填空题14.2115.2016.9.517.平均数,众数18.29219.0.820.乙,甲 21.1722.(1)抽样调查;(2)抽样调查;(3)普查三、解答题23.(1)表中从左到右依次填10,133; (2)建议如下:从折线图来看,甲品牌冰箱的月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因此进货时可多进甲品牌冰箱.24.13==乙甲x x ,2 3.6S =甲,24S =乙,∴甲品种出苗整齐.25.(1)平均数85.5,众数80、78,中位数86;(2)①八年级好一些②七年级好一些;(3)九年级的实力更强一些26.甲使用了众数,乙使用了平均数,丙使用了中位数 27.略28.(1)13.5x =甲,21S =甲;13.5x =乙,20S =乙.2;(2)乙较为稳定 29.平均数:22.12 m , 中位数:20.0 m ,众数:20.0 m 30.84 000元。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在国家实行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乡所辖村庄去年年人均收入(单位:元)的情况如下表.该乡去年人均收入的中位数是( )A.3700元 B .3800元C .3850元D .3900元2.(2分)在方差的计算公式222222123451[(10)(10)(10)(10)(10)]5S x x x x x =−+−+−+−+−中,数字5和10分别表示的意义是(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C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D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3.(2分)某鞋店试销一款女鞋,试销期间对不同颜色鞋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鞋店经理最关心的是哪种颜色的鞋最畅销,则对鞋店经理最有意义的统计量是 ( ) A .平均数B .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4.(2分)一组数据2−,1−,0,1,2的方差是( ) A.1B.2C.3D.45.(2分)从甲、乙两工人做的同一种零件中,各抽取4个,量得它们的直径(单位:mm )如下:甲:9.98,10.02,10.00,10.00; 乙:l0.O0,10.03,10.09,9.97. 他们做零件更符合尺寸规定的是( )A.甲B.乙C.二人都一样D.不能确定6.(2分)数学老师对小明在参加中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于是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A.平均数或中位数B.方差或标准差C.众数或平均数D.众数或中位数7.(2分)今年某市有800名八年级学生参加了省数学竞赛,为了了解这800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8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一个样本D.8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8.(2分)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一周内各种型号的鞋卖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他最关注的是数据的()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9.(2分)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10.(2分)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5,17,14,10,15,17,17,16,14,12.若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 b,众数为c,则有()A.a>b>c B.b>c>a C. c>a>b D.c>b>a11.(2分)数据5,3,2,1,4的平均数是()A.2 B.3 C.4 D.512.(2分)要了解某班学生一周干家务活的时间,下面四个调查方法最能说明问题的方法是()A.调查所有男子B.调查所有女生C.调查学号是1~4的学生D.分别调查50%的男生和50%的女生13.(2分)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全国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B.为了对“神舟六号”零部件进行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为了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采用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二、填空题14.(2分)在某校举行的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比赛中,九位评委给其中一个表演节目现场打出的成绩(单位:分)如下:9.3,8.9,9.3,9.1,8.9,8.8,9.3.9.5,9.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15.(2分)某机构要调查某厂家生产的手机质量,从中抽取了20只手机进行试验检查,其中样本 容量是 .16.(2分)2007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纪念日,要在某校选择256名身高基本相同的女同学组成表演方体,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最值的关注的是该校所有女生身高的(填“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17.(2分)已知一组数据为5,6,8,6,8,8,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_. 18.(2分)某电视台为满足观众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收看不同比赛项目的要求,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结果如下表: 如果你是电视台负责人,在现场直播时,将优先考虑转播 比赛.19.(2分)如果一个样本的方差是2.25,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20.(2分)甲、乙两台机器分别灌装每瓶标准质量为500g 的矿泉水,从甲、乙灌装的矿泉水中分别随机抽取了30瓶,测算得它们实际质量的方差是2 4.8S =甲g 2,2 3.6S =乙 g 2,那么 (填“甲”或“乙”)机器灌装的矿泉水质量比较稳定.21.(2分)在某市2007年的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比赛的有l7名运动员,通讯员在将成绩表送组委会时,不慎被墨水污染掉一部分(如下表),但他记得这组运动员的成绩的众数是1.75 m ,表中每个成绩都至少有一名运动员,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l7名运动员的平均跳高成绩是x = m(精确到0.Ol m).22.(2分)从某鱼塘里捕上l5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再捕第二次样品鱼200条,若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可估计鱼塘里有 条鱼.23.(2分)某批零件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01, 207,199,204,201,191,206,205,184,214,192,206,199,217,209,200,213,217,186,214,194,208,219,226,215.求这批零件的平均质量是 (结果精确到个位).24.(2分)在某次数学测验中,为了解某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情况,从该班测试试卷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85,81,89,81,72,82,77,81,79,83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样本平均数是分,估计该班的平均成绩是分.25.(2分)为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则这个抽样调查的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三、解答题26.(7分)经市场调查,某种质量为(50.5±)kg的优质西瓜最为畅销.为了控制西瓜的质量.农科所分别采用A、B两种种植技术进行试验.现从这两种技术种植的西瓜中各随机抽取20个,记录它们的质量(单位:kg)如下:A:4.1,4.8,5.4.4.9,4.7,5.0.4.9,4.8,5.8.5.2,5.0.4.8,5.2,4.9,5.2,5.0,4.8.5.2,5.1,5.O.B:4.5,4.9,4.8,4.5,5.2,5.1.5.0,4.5,4.7,4.9,5.4,5.5,4.6,5.3,4.8,5.0,5.2,5.3,5.0,5.3.(1)若质量为(50.25±)kg的优质西瓜为优等品,根据以上信息完成表3.表3(2)请分别从优等品数量、平均数与方差三方面对A、B两种技术作出评价;从市场销售的角度看,你认为推广哪种种植技术较好?27.(7分)“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王刚同学对部分同学暑假在家做家务的时问进了抽样调查(时间取整上数),所得数据统计如表2:表2时间分组/时0.5~20.520.5~40.540.5~60.560.5~80.580.5~100.5人数20253015lO(1)抽取样本的容量是;(2)样本的中位数所在时间段的范围是;(3)若该学校有学生1260人,那么大约有多少学生在暑假做家务的时间在40.5~100.5小时之间?28.(7分)作为一项惠农强农应对前国际金触危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重要措施,“家电下乡”工作已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2月1日起在某市实施. 某市某家电公司营销点自2008 年 12 月份至2009年 5 月份销售两种不同品牌冰箱的数量如下图:(1)完成下表:平均数/台方差甲品牌销售量/台1O乙品牌销售量/台4 3(2)请你依据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对营销点今后的进货情况提出建议.29.(7分)有两个代表队各四人进行答题竞赛,现把数据统计如下:第一组编号1号2号3号4号第二组现要发两个奖项,一个是个人金牌,另一个是团体金牌,请问该把两块金牌怎样发放?说说你的理由.30.(7分)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已算得两个组学生的平均分都是80分,请你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这次竞赛中成绩谁优谁次,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2.D3.B4.B5.A6.B7.C8.B9.B10.D11.B 12.D 13.D二、填空题14.9.3分 15.20 16.众数 17.8,7 18.乒乓球 19.1.5 20.乙 21.1.69 22.3000 23.20524.该班学生的数学成绩,1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81,8125.该小区居民的月用水情况,每户家庭的月用水情况,该小区l0户家庭的月用水情况三、解答题26.(1)表中所填数据从上到下依次为16,10.(2)从优等品数量的角度看,∵A 种技术种植的西瓜优等品数量较多,∴A 种技术较好; 从平均数的角度看,∵A 种技术种植的西瓜质量的平均数更接近5妇.∴A 种技术较好; 从方差的角度看,∵B 种技术种植的西瓜质量的方差较小,∴曰种技术种植的西瓜 质量更为稳定;从市场销售的角度看,∵优等品更畅销,A 种技术种植的西瓜优等品数量 更多,且平均质量更接近5 kg ,因而更适合推广A 种种植技术. 27.(1)100;(2)40.5~60.5小时; (3)∵3015101260693100++⨯=,∴大约有693名学生在暑假做家务的时间在40.5~100.5小时之间.28.(1)表中从左到右依次填10,133;(2)建议如下:从折线图来看,甲品牌冰箱的月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因此进货时可多进甲品牌冰箱.29.个人金牌给2号,团体金牌给第一组30.略。
内容(课题)数据分析初步
教学目的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概念并进行数据处理;
2.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2、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会处理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内容;
上节课课后作业完成及掌握情况:
知识点一: 平均数
平均数是衡量样本(求一组数据)和总体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平均数: 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平均数分为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一般的, 有n个数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记做(读作“x拔”)
(定义法)
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 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且f1+f2+……+fk=n (加权法), 其中表示各相同数据的个数, 称为权, “权”越大, 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加权平均数的分母恰好为各权的和。
当给出的一组数据, 都在某一常数a上下波动时, 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 其中a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
知识点二: 众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 任。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和教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和突破。
为支持和参与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材多样化的进程和我国数学教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我国数学教育在新的世纪,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特地组织了有关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我国留学海外的学者),以及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合力编写这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
这套教材7年级上册、7年级下册、8年级上册已于2004年5月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可于2004年9月开始实验。
这套教材的后三册也将陆续送审使用。
一、教材的编写队伍这套教科书的编写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大学学科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教研员。
他们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学、数学教材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编范良火博士,199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哲学博士学位(方向是课程和数学教学,兼修教育政策研究和社会学),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数学和数学教育系任教,并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芝加哥大学时任学校数学设计项目(UCSMP)的编辑工作,从事数学教材的开发、编写和评价等有关事项。
1998年底起至今应聘兼任新加坡胜利出版集团中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中学系列共同主编李秉彝教授;小学系列共同主编Foong Pui Yee教授)。
该中小学教材已由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其中中学系列为约70%的新加坡中学使用。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教师知识发展,数学课程和教材分析与比较,学生学业的多元评定及比较数学教育。
主持国立教育学院科研项目“新加坡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研究”。
副主编岑申,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主编。
主要作者还有金才华(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副主编),许芬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等一批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编写人员。
行业调查报告的样本选择与数据分析技巧在进行行业调查报告编写过程中,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正确地选择样本和采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确保我们获得准确、可信的结论。
本文将探讨行业调查报告中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的关键要点和技巧。
在开始行业调查报告之前,我们需要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范围。
明确所要调查的行业领域和相关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样本选择是行业调查报告中的关键步骤。
一个好的样本应该能够代表整个目标群体,具有足够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以下是一些样本选择的技巧:1. 大样本 vs 小样本:在行业调查报告中,大样本和小样本各有其优势。
大样本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个目标群体的特征,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小样本则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情况,能够提供初步的行业趋势和洞察。
在决定样本大小时,需要考虑到可用资源、目标群体的大小和特点等因素。
2. 随机抽样 vs 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一种公平、无偏的样本选择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误差。
非随机抽样则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求选择样本,适用于特殊的研究对象。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来选择样本,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3. 样本量和样本规模:在样本选择过程中,样本量和样本规模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以便能够得出统计上显著的结论。
样本规模则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规模和特点来确定,以确保样本在不同细分群体中具有代表性。
一旦样本选择完成,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整个行业调查报告中最关键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和结论。
以下是一些数据分析的技巧:1.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这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标准化数据等步骤。
通过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可以提高数据质量,减小误差。
2.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一种直观展示数据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第四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
、选择题:(每题4分,共32 分) A 25 B 26 C 27 D 29
5、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
500名女生中抽
出50名进行检测,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00名女生是总体
B 500名女生是个体
C 50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50是样本容量
6、一组数据 X 1,X 2,X 3,X 4,X 5 的平均数是 x ,另一组数据 2x i +5, 2x 2+5,2x 3+5, 2x 4+5,
2x 5+5的平均数是(
)
A x
B 2x
C 2x+5 D10x+25
7、在某村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有 20户三口之家在改造前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
7. 2平方
则改造后这20户居民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 ( )
(A ) 21平方米 (B 22平方米 (C ) 23平方米 (D ) 24平方米 &已知某 5个数的和是a , 另 6个数的和是 b ,则这 11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b
a b a b
5a 6b 5 6
A
B
C -
D —
2
11
11
2
二、填空题:
(每题4分 共 28分)
9、 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每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40.8,19.3,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_________ 元。
10、 某食品店购进2000箱苹果,从中抽取10箱,称得重量分别为(单位:千克) 16,16.5,14.5,13.5,15,16.5,15.5,14,14,14.5。
若每千克苹果售价为 2.8 元, 则利用样本平均数值估计这批苹果的销售额是 _______________ 元。
11、 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 录三项成绩分别按
50%、20%、30%的比例计 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 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则学期总 评成绩优秀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已知n 个数据的和为128,他的平均数为16, 13、 某校举行演讲比赛,六名评委对某位选手打分如下
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_____________ 14、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
5千米/时。
若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 然后又步行2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
1、 2,3, 4,x ,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A 4
B 5
C 6
2、 A 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 则
平均用电( )度 A 41
B 42
C 45.5 3、 10名初中毕业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如下:
这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30
B 26.5
C 26
4、 上题这组体育成绩的众数是(4,则 x=(
)
D 7
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
D 46
25, 26, 26, 27, 26, 30, 29, 26, 28, 29。
D 25
77,82,78,99,85,68。
去掉一 分。
贝 y n= ____________
15、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580, 650, 880, 900, 1200, 650, 730, 810
问:(1)公司所有员工的平均工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所有员工工资的中位数是 _________________ ;
(3 )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是_________________ ;
(4)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或是众数描述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答。
三、解答题:(6/+6/+6/+6/+8/+8/)
16、某超市招聘收银员一名,对三名申请人进行了三次素质测试,下面是三名后选人的素质
测试成绩:
这三人中谁将被录用?
17、八年级一班有学生46人,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1.58米。
小明身高为1.59米,但小明说他
的身高在全班是中等偏下的,班上有25个同学比他高,20个同学比他矮,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
18、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 20%, 40%
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总评成绩是多少?这样总评成绩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1) 甲班众数为_______ 分,乙班众数为 _________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_________ 班•
(2) 甲班的中位数是分,乙班的中位数是分,甲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_________ %,乙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_________ % .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_________ 班•
(3) 若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则甲班的优秀率为%,乙班的优秀率为____________ %.
从优秀率看成绩较好的是 _________ 班•
20、甲乙两名射手在相同条件下打靶,射中的环数分别如图
利用图1、图2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填空,射手甲射中环数的众数是 ___________ ,平均数是 ________ ;射手乙射中环数的众数
是________ ,平均数是 ________ ;
(2)如果要从甲、乙两名射手中选一名去参加射击比赛,应选谁去
?简述理由.
21.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 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
基本不变,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景点 A B C D E 原价(元) 10 10 15 20 25 现价(元) 5 5 15 25 30 平均日人数(千人)
1
1
2
3
2
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
(2) 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整前,实际上是增 加了 9.4%,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
(3)
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1、图2所示:
图砒手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