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 有关指标修订
- 格式:pdf
- 大小:120.43 KB
- 文档页数:6
农办经〔2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按照农业部、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5〕2号)和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视频会议的要求,我部组织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
农业部办公厅2015年2月27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的质量,规范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特制订本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的检查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62号实施以前已经签约立项形成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按农办经[2012]19号文件的相关要求参照本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1.3 检查验收的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1号)《农业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5〕2号)《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农经发〔2014〕12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2〕19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2 检查验收的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工作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检查验收的组织工作由各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确权办”)负责。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1 概述1.1项目来源和目标根据国家公共资金使用和招投标法的有关精神和具体要求,福瑞尔科技通过公开招投标活动,承担省市竹山县农业局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系统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目标为在全面查清农村承包土地利用状况和分布,查清每一宗承包地的空间位置、界址、权属、面积;查清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地址、承包土地经营权权属等信息基础上,建立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建立和完善农村承包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
1.2测区围和行政隶属图1-1 竹山地理位置示意图竹山县隶属省市,竹山县地跨东经l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
位于西北巴山区腹地。
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
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市巫溪县。
县城东北距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市638公里。
1.3项目容及任务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项目工作主要任务是对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权属数据、栅格数据,以及相关表格、文档、图件资料,实现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数据、文档、图件资料进行质量检查、组织、整理并导入县级数据库。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相关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全面建立现代农村产权体系,切实维护农民财产权益,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3.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入库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定位基础、境界与管辖区域以及对承包地块四至描述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物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合同法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73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
新华社今天受权全文播发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全文约7000字,共有5章、65条,分为总则、家庭承包、其他方式的承包、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附则。
这部法律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村土地。
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
承包地不得买卖。
具有深远意义。
(完)目录总第二节第三节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第四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五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第三章其他方式的承包中公河南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接待⑧群249687731,加群请说明来自文库,方便管理通过!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第四章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第三条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第四条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
承包地不得买卖。
第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第八条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国家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办法(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提交程序、内容、形式以及存储规则,保障全国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的顺利汇交,特制定本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5]5号)(以下简称《检查验收办法》)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经检查验收合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的汇交。
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或操作办法。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后日常登记数据的更新办法另行规定。
1.3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4)《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5]5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试行)》2 组织实施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原则上采取三级汇交的方式逐级开展,即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县级向市级汇交、市级向省级汇交、省级向农业部汇交。
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的组织工作由同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确权办”)负责。
各级确权办应按照“检查验收一个,报送一个”的原则,及时报送检查验收合格的县级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
汇交程序如下:(1)数据汇交单位向上级确权办提交汇交情况说明(见附录1,以下简称“汇交情况说明”),并附数据库成果资料清单表(见附录2,以下简称“资料清单表”)。
(2)上级确权办根据提交的汇交情况说明进行检查,并核对资料清单表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通知汇交单位进行数据汇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办法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提交的程序、内容、形式以及存储规则,保障全国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的顺利汇交,特制定本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已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通过检查验收的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的汇交。
1.3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成果管理办法》2 汇交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采取三级汇交的方式逐级开展,即县级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向市级汇交、市级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向省级汇交、省级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向农业部汇交。
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的组织工作由同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汇交程序如下:(1)数据汇交单位向上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汇交情况说明(见附录1),并附资料清单(见附录2)。
(2)上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提交的情况说明进行检查,并核对资料清单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通知数据汇交单位进行数据汇交。
(3)数据汇交单位须按之前提交的汇交情况说明和资料清单,在规定日期内向上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辖区内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
(4)上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资料核对无误后,应在提交的资料清单(一式二份)上签字确认,并将其中一份资料清单作为提交凭证反馈给数据汇交单位。
3 汇交的内容及要求3.1 汇交对象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通过检查验收的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
3.2 汇交资料包括矢量数据、权属数据、栅格数据、文字报告、汇总表格、图片以及其他资料,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矢量数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序言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逐渐推进,为了更好地管理、保护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意义和背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合法进行农田规模经营的基础,对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各地政策执行不一致等原因,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加大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力度。
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市纷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 数据库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应包含以下内容:农户基本信息、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信息、土地利用方式和用途信息、承包合同信息等。
数据库应具备一定的数据安全性,确保数据不被篡改或泄露。
2. 数据标准化为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的标准化,应制定统一的数据字段和数据格式。
这样可以方便数据共享和交换,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数据更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更新。
每当发生更变时,应及时更新数据库,确保数据库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4. 数据共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应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各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数据共享也为农民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通过查询数据库了解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情况。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的价值和意义1. 保护农民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通过确权登记,农民可得到农田的使用权,并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试行)1 引言本文件适用于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以下简称“县级数据库”)建设,主要针对县级数据库的数据整理与入库工作,不涉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业务系统建设。
本文件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建设任务、数据库内容与结构、建设流程、数据库成果要求、质量控制、安全保密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8-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9-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5]5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办法(试行)》(农办经[2015]??号)CH/T 9008.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9.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栅格地图CH/T 9009.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栅格地图3 建设任务原则上,县级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县级数据库建设,主要任务包括:软、硬件系统建设,数据资料入库和数据安全保密建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建设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以下简称“县级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县级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数据库内容与结构、建设方法与流程、质量控制、成果内容、质量要求等内容。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的制定及部分规定,参照了以下规范性文件: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9-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7930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90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T 9009.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9.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栅格地图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二、建设任务建设县级数据库,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权属数据、栅格数据,以及相关表格、文档、图件资料,实现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数据、文档、图件资料的统一组织和管理。
三、数据库内容与结构1、数据库内容县级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权属数据和栅格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包括定位基础、境界与管辖区域、以及对承包地块四至描述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物信息数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的数据库建设作者:袁晶晶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6期摘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数据库建设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运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有关技术手段,构建图形、影像、权属全面一体化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更好地对土地承包权属信息、承包地块空间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的数据库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就是国家为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开展的一项重大土地调查工程,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
保护承包农户合法权益,对于承包土地信息数据全面掌握,并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提高调查成果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完善的相关制度,科学利用这些信息数据为社会服务。
本文是结合作者参与的桐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际,对于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1.建库工作目标本文依托桐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信息化管理水平。
(1)对于当前的土地登记信息以及地块测量数据分析和整理,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中,转换现有地块测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展开预处理,同时针对土地登记信息数据进行建库。
(2)利用先进的野外解析测量软件来科学、全面地采集农村承包地块测量数据,并展开相应的编辑和处理工作,确保数据格式符合规定要求。
(3)野外采集的相关数据,根据系统数据格式在接口软件下合理的转换数据,并核查编辑数据采集和当前地块儿测量数据,有效整合土地登记数据,确保构成空间非空间的地块数据库。
2.数据库建库原则构建的数据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安全稳定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利用先进可靠的技术保证系统总体构架,科学的选择硬件产品以及网络环境与软件平台等,同时保证其灵活应用,有效地交换数据拓展业务功能,并对相关软件进行升级。
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试行)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2)3.1 要素feature (2)3.2 类class (2)3.3 层layer (2)3.4 标识码identificationcode (2)3.5矢量数据vectordata (2)3.6 栅格数据rasterdata (3)3.7 图形数据graphicdata (3)3.8 属性数据attributedata (3)3.9 元数据metadata (3)4 数据库内容 (3)5 地理信息数据组织与管理 (4)5.1 分类与编码 (4)5.2要素代码与描述 (4)5.3数据组织管理 (6)6 权属数据组织与管理 (6)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7)7.1数据交换内容 (7)7.2地理信息数据 (7)7.3权属数据 (8)7.4元数据 (8)8 元数据 (8)附录 A (9)附录 B (14)附录 C (21)附录D (26)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试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土地(耕地等)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以下简称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内容、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文件命名、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基于农业部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_2539-2016)编制,并基于广东省的确股确份额等特殊确权模式对数据库规范做了扩充,在后面相关章节中会特别标注。
以适用于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的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1.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4761 家庭关系代码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710 地理信息元数据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NY/T 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3术语与定义NY/T 2537和NY/T 253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修订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则是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支撑。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对其进行修订显得尤为重要。
一、修订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流转的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
原有的数据库规范在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数据字段定义不够清晰,导致数据录入时出现歧义;数据格式不统一,影响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新的政策法规和业务需求也对数据库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等业务的支持。
二、修订原则1、科学性原则修订工作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点和管理需求,确保数据库规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实用性原则数据库规范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兼容性原则修订后的数据库规范应与现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相兼容,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4、前瞻性原则数据库规范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适应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修订内容1、数据结构优化对原有的数据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数据字段,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等相关信息;删除了一些不再适用的数据字段,使数据结构更加简洁、清晰。
2、数据标准统一明确了数据的格式、精度、代码等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例如,统一了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和精度,规范了承包方和发包方的代码编制规则。
3、数据质量控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包括数据采集、录入、审核、校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NYT2539-201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正
式版下载
NY/T 253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标准,标准规定了农村土地(耕地等)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内容、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文件命名、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标准适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的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014年农业部发布第2062号公告,宣布NY/T 2539-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等3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NY/T 2539-2014自201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后,对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内容、组织管理方式、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库建设等环节进行了约束,保证了全国上下一致的数据库成果体系,促进了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稳步开展。
然而,随着各地确权登记工作的不断深入,农业部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这项工作有新要求,实践开展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对NY/T 2539-2014整体进行修订,使其更适应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保证数据质量,促进确权数据汇交。
2016年农业部发布第2482号公告,宣布NY/T 2539-201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同时NY/T 2539-2014 被废止。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建设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以下简称“县级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县级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数据库内容与结构、建设方法与流程、质量控制、成果内容、质量要求等内容。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的制定及部分规定,参照了以下规范性文件: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9-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7930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90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T 9009.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9.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栅格地图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二、建设任务建设县级数据库,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权属数据、栅格数据,以及相关表格、文档、图件资料,实现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数据、文档、图件资料的统一组织和管理。
三、数据库内容与结构1、数据库内容县级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权属数据和栅格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包括定位基础、境界与管辖区域、以及对承包地块四至描述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物信息数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摘要:一、引言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概念与意义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标准内容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实施与应用五、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标准,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概念与意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是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基础,通过收集、整理、分类、存储相关数据,形成的具有可查询、分析、利用功能的数字化数据库。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对于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标准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分类与编码:对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分类和编码,便于数据管理、查询和分析。
2.数据格式与质量:统一数据格式,保证数据准确、完整、一致,便于数据交换和共享。
3.数据采集与更新:明确数据采集范围、采集方式和更新周期,确保数据库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4.数据安全与保密: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
5.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制定规范的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库管理职责,确保数据库正常运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实施与应用】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的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快数据库建设。
同时,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数据库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真正发挥作用。
【结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019年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方案大解读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方案大解读更新:2018-11-21 15:03:39各市(地)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9月16日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一)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和保障机制。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8年全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
各地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市(地)、县(市、区)要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组织。
农业、国土资源、财政、档案、信访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调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把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列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建立专项督查和情况通报制度。
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除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外,各县(市、区)要按年度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村级组织和农民收取费用。
(二)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原则上要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得借机重新调整和发包农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