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认识键盘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6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键盘》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键盘的基本结构,掌握常用的键盘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键盘进行文字输入的能力,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教学内容1.键盘的基本结构:主键盘区、功能键区、控制键区、数字键区、方向键区等。
2.常用键盘操作方法:指法、坐姿、击键方法等。
3.键盘打字练习:字母、数字、符号、单词、句子等。
4.键盘使用注意事项:保护键盘、清洁键盘、避免长时间连续打字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键盘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键盘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键盘结构:介绍主键盘区、功能键区、控制键区、数字键区、方向键区等,让学生了解键盘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演示键盘操作方法:讲解指法、坐姿、击键方法等,并现场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4.键盘打字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字母、数字、符号、单词、句子等打字练习,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5.键盘使用注意事项:教育学生保护键盘、清洁键盘、避免长时间连续打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打字水平。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学生打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情况。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课堂纪律。
4.学生对键盘使用注意事项的了解和遵守情况。
五、教学资源1.键盘实物或图片。
2.键盘操作演示视频。
3.键盘打字练习软件。
4.键盘使用注意事项宣传资料。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键盘的使用方法。
2.针对不同学生的打字水平,教师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家长应配合学校,监督孩子在家中的键盘使用情况,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键盘9篇认识键盘 1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2、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能在“写字板”中输入字符;3、通过认识键盘,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使用主键区的几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
教学难点:双字符键,Shift和Backspace。
教学准备:课件,文档。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鼠标来控制电脑了,实际上,除了鼠标之外,键盘也是我们使用电脑的一个重要的输入设备。
我们可以通过键盘将命令、数字和文字等输入到计算机中,因此,熟练地操作键盘,是使用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七课:认识键盘(板书)二、演示观察,认识四区(出示键盘分区图)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键盘是我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那么,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出示的这幅键盘图,你能看出它由几部分组成的吗?生:四个部分。
师:同学们很聪明,现在老师给出了它们的名称,你能把它们对号入座吗?师指出相应键盘分区区域,让生分别在出示的主键盘区、光标控制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名称中对应的作选择。
(指名说)生1:主键盘区;生2:小键盘区;生3:功能键区;生4:光标控制区。
师让生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四区,和同位合作认识四区的位置和名称。
三、讲练结合,尝试自学,掌握重点键1、主键盘区(出示主键盘区图)师让生看主键盘区的第一段文字,读读、划划、议议。
师:通过读这一段,你学懂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主键盘区主要由字母键、数字键和符号键组成;生2:我了解了英文字母键有26个,数字键有10个,还有许多双字符键。
生3:(补充说)我知道双字符键共有21个;生4:我学会了怎样输入双字符键上的“上一个字符”的方法。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师作适当的表扬。
师:同学们在学习字符键时,有没有发现主键盘区的其他键?生:发现了很多。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基本键位,能够识别字母键、功能键、控制键等的功能并熟悉其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准确熟练地输入英文字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操作习惯,提高对键盘的认知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基本键位,了解各个键位的功能,并进行实际操作。
2. 教学难点:正确的坐姿和手指分工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电脑设备;2. 键盘操作软件;3. 图片、视频素材;4. 教师授课PPT。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手指的正确打字姿势,强调正确的打字姿势可以保护大家的眼睛,预防手指的键盘手指疲劳综合症。
2. 回顾正确的击键方法,并请个别学生示范。
(二)新课教学任务一:熟悉键盘的整体布局1. 介绍主键盘区、功能键区、控制键区和小键盘区的功能。
2. 介绍光标移动键,并请学生尝试使用。
任务二:熟悉各个字母键的位置1. 介绍字母键的位置,以英文字母为主要参照物,区分大写、小写字母。
2. 强调左手和右手的分工合作,并进行比赛游戏。
任务三:数字键的练习1. 介绍数字区的各个数字键的位置。
2. 请学生输入数字进行练习。
任务四:指法练习介绍指法练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简单的指法练习软件进行指法练习。
(三)巩固提高在练习软件中完成一篇文章,要求有适当的速度和准确率。
对于打字速度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回家后适当练习指法,提高打字速度。
本节课通过对键盘的初步认识,使学生了解键盘的布局和各个键位的功能,为后面的指法练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赛游戏、练习软件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注重了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认识键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输入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键盘上的功能键和修饰键。
二、教学内容1. 键盘的基本结构:字母键、数字键、标点符号键、功能键、修饰键等。
2. 字母键的输入方法:全拼输入法和手写输入法。
3. 数字和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4. 功能键和修饰键的使用:Ctrl、Alt、Shift、Enter、Backspace 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键盘的基本结构,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 难点:功能键和修饰键的使用,全拼输入法和手写输入法的切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键盘结构,了解各部分功能。
2. 采用讲解法,讲解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熟练掌握键盘操作。
4.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键盘,了解键盘的基本结构。
2. 讲解演示:讲解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演示功能键和修饰键的使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熟练掌握键盘操作。
4. 课堂练习:设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键盘的认识和操作水平。
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键盘的使用方法。
2.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键盘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共同提高键盘操作技能。
4. 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键盘知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有正常的键盘。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键盘》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键盘》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键盘》,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键盘》1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键盘各个区域包含的按键,能熟练使用键盘敲字。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键盘按键区域的认识,学会打字区分大小写的基本操作,体会计算机的魔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键盘各区域按键组成和名称。
【难点】CapsLock键的灵活使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款式的键盘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不同款式键盘,观察不同键盘的异同点。
然后提问,“这些键盘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键盘,我们上节课也了解了基本的打字指法,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键盘使用的知识?”本课以基本的经典键盘开展教学。
(二)新课讲授1.认识特殊键教师在大屏幕上把键盘投影到大屏幕上,并且把键盘上一些特殊键全部标记出来,包括大写字母锁定键、上档键、退格键、回车键、空格键。
教师利用图片演示讲解键盘各区域名称,主键盘区包括字母键、双字符键、和部分的常用功能键,其中字母键26个,双字符键21个,标有数字的双字符键也叫数字键,第5行长条为空格键,第1行最右边是退格键以及主键盘和小键盘各有一个Enter回车键。
2.实践观察一教师提示学生敲击不同的按键有不同效果,根据刚刚认识的键盘布局以左右两个人为一小组完成课本任务步骤——找使用的键盘中的双字符键、空格键和回车键;打开写字板窗口,输入26个英文字母,然后敲回车键,接着输入10个数字;敲退格键,删除数字9、8、7,体验退格键的用法。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选取完成速度最快的学生上台展示成果,展示完成后进行提问:回车键和退格键各有怎样的`用处?【回车键完成换行,退格键用来删除错误输入内容】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并再次给学生强调各个特殊键的名称,加深学生印象。
信息技术课《认识键盘》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键盘》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个基本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键盘的布局、功能以及正确的打字姿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键盘各个区域的功能,了解常用键的作用,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键盘进行打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对于键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于键盘的掌握程度不高,存在打字速度慢、姿势不正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的布局,包括主键盘区、功能键区、数字键区等。
2.掌握键盘的正确打字姿势。
3.熟练使用键盘进行打字。
四. 教学重难点1.键盘各区域的功能。
2.正确打字姿势的掌握。
3.键盘打字的熟练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讲解键盘各区域功能和正确打字姿势时,采用讲解演示法;在让学生熟悉键盘打字时,采用实践操作法;在小组讨论环节,采用小组讨论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台投影仪,用于展示键盘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一台计算机,用于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
3.准备一些键盘的操作卡片,用于学生练习时参考。
4.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键盘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键盘有哪些区域吗?”,“你们会正确使用键盘吗?”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键盘的图片和视频,讲解键盘的布局,包括主键盘区、功能键区、数字键区等,并重点讲解各个区域的功能和正确打字姿势。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讲台,演示正确打字姿势,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键盘,熟悉各个区域的功能。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4.巩固(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键盘知识的掌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6课《认识键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键盘》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布局和功能,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为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键盘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他们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键盘的认识仍较模糊,对键盘的操作不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键盘操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键盘的布局,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在键盘上输入文字和符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键盘的布局和功能,键盘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键盘的熟练操作,部分特殊功能键的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了解键盘的布局和功能。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键盘,提高键盘熟练度。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键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键盘的兴趣。
2.讲解键盘布局:介绍键盘的各个区域,如字母区、功能区、控制区等,讲解各个区域的作用和键位分布。
3.演示键盘操作:教师示范键盘的基本操作,如字母输入、符号输入、删除操作等。
4.学生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键盘操作练习,熟悉键盘布局和功能。
5.分组合作任务:学生分组完成指定任务,如输入一段文字、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