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甲亢以呕吐为主要表现3例
- 格式:pdf
- 大小:177.92 KB
- 文档页数:2
甲亢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症状甲亢病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很多患者被该疾病折磨,一般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率常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休息及睡眠时仍快)、脉压增大(主要由于收缩压升高)、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等。
其中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尤为重要,常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临床症状甲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年龄在20~40岁,一般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约为4∶1,但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则女性稍多于男性,约为4∶3,青年女性常可出现青春期甲亢,症状较轻,有的人未经治疗,而在青春期过后也可自愈。
老年病人较年轻者更易见“隐匿性”或“淡漠型”甲亢,其神经过敏和情绪症状较轻,突眼发生率也较少,甲亢时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变,20~40岁中青年发病较常见,但近年来老年甲亢不断增多,起病较慢,多有精神创伤史和家族史,发病后病程迁延,数年不愈,复发率高,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1、能量代谢与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甲亢时基础代谢率(BMR)增高,可烦热,潮汗,体重减轻,工作效率低,肌肉消瘦,乏力,易疲劳,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胆固醇下降或正常,皮下脂肪消失,脂肪代谢加速,肝糖原与肌糖原分解增加,糖原异生增快,血糖可升高或出现餐后高血糖,糖代谢异常重者可发生糖尿病。
2、水盐代谢与维生素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利尿,排钾与排镁,故甲亢时易发生低钾性周期麻痹与低镁血症,钙与磷运转加速,常有高尿钙与高尿磷和高尿镁;久之,可发生骨质脱钙与骨质疏松,当有低血钙发生后患者又摄钙不足,少数病人可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同时由于甲亢时吸收差,代谢快,消耗多,可发生维生素B1,C,D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及微量元素缺少症。
3、皮肤肌肉代谢异常症状蛋白质呈负代谢平衡,肌酸负平衡,负氮平衡,ATP减少,磷酸肌酸减少,易发生甲亢性肌病,眼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或经常性软瘫,皮肤发生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眼睑与胫骨前,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与感染。
呕吐的中医辩证和治疗呕吐是指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胃内容物由口中吐出的病证。
【范围】呕吐为临床所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伴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如急慢性胃炎、急性胆囊炎、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阑尾炎、胰腺炎,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肠梗阻、药物反应及妊娠反应等,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饮食失调多因暴饮暴食,饮食过量,过食生冷、辛辣、肥甘、油腻、腥秽之品,嗜饮酒浆,或食用不洁食品,均可损伤胃腑,碍胃滞脾,饮食停滞于胃腑不化,胃气不能和降,上逆而呕吐。
2.情志失调(1)平素性情急躁,恼怒愤郁伤肝,肝郁不达,横逆犯胃,肝胃不和,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2)忧思过虑,所愿不遂,精神抑郁,则伤脾,脾失健运,纳食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胃气上逆而生呕吐。
3.外邪犯胃长夏暑湿之邪所干,秋冬风寒之邪所犯,均可致邪客胃腑,致湿浊阻滞,寒伤中阳,秽浊壅中,使邪聚予中,胃失和降,上逆发生呕吐。
4.脾胃虚弱素体虚弱,或劳倦太过,或久病伤脾,均可使脾胃虚弱,中气耗伤,脾胃功能失常,运化升降失职,胃气上逆而呕吐。
二、病机1.发病一般由于六淫之邪、饮食、情志因素等引起的多为急性呕吐;而劳倦内伤、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等引起的多为慢性呕吐。
2.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3.病性有虚实之分,实者因外邪、食滞、痰饮、气郁等犯胃,致胃气上逆;虚者因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致运纳失常,不能和降,致胃气上逆。
4.病势初得多实证,呕吐来势较急,但病程较短,多为外邪、饮食、气郁、痰饮所致,邪去则呕吐止;久而为虚实夹杂或虚证,呕吐来势较缓,但病程较长,多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所致,正安则呕吐自愈。
5.病机转化暴吐多属邪实,治疗正确及时,多可向愈。
唯痰饮、气郁之呕吐易反复发作,致脾胃虚弱,胃阴不足,久而成虚吐,若再受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影响而成虚实夹杂之证。
危重病中出现呕吐,其病机转化取决于原发病。
警惕以消化系统症状表现的甲亢甲亢消化系统症状52岁的王大哥,缓起食欲不振、纳差、厌食、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反复发作5年,曾经被诊断为胃炎、慢性结肠炎。
多方治疗经久不愈,日趋恶化,一米七的男子汉,体重只有35公斤且卧床不起。
近期又出现黄疸,疑为肝癌转来我院。
经过详细的检查,最终确诊为甲亢。
患者及家属在得知不是癌症而感到欣慰之余,还产生很多疑问…… 甲亢为什么会顽固性腹泻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气管的两侧。
它能够摄取碘,合成甲状腺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发挥着调节作用。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度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或缓或急,多在数周至数月内甲状腺逐渐肿大。
一提起“甲亢”,人们总以为病人有突眼、粗脖、多话、易激动、性情急躁等症状。
但中老年甲亢病人却并非如此。
他们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厌食,并伴有恶心、呕吐;有的还伴有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
研究证明,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等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胃排空和肠蠕动加快,小肠吸收不良,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便,大便镜检常为阴性,肠镜检查无异常,易误诊为慢性肠炎。
由于病程较长且隐匿,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全身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不足,消瘦明显。
前述患者险些误诊为肝癌,应视为教训。
甲亢为什么引起肝损害甲亢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
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肝肿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
其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约45%~90%。
国外曾报道甲亢死亡病例尸检的资料,发现90%的患者合并有肝损害。
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甲亢引起肝损害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是甲状腺激素的毒性作用。
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生理状态下,它直接或间接与肝细胞内的受体相结合,不造成肝脏损害;但过量时则致肝脏损害。
其次是肝脏相对缺氧及肝营养不良。
甲亢时机体代谢增高,但肝脏血流并不增加,使肝脏相对缺氧,同时旺盛的新陈代谢使糖原、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减少而分解代谢亢进,使肝脏相对营养不良。
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因引起。
在临床上,对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症状。
一、轻度恶心。
轻度恶心是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和恶心,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和饮食。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偶尔恶心的症状,但不会引起呕吐。
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来缓解症状。
二、中度恶心。
中度恶心是指患者出现明显的恶心感,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饮食。
患者会感到持续的恶心,甚至在特定的时间或情境下出现呕吐的表现。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和调理建议。
三、重度恶心。
重度恶心是指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感,经常伴随呕吐和食欲减退。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呕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营养摄入。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四、极重度恶心。
极重度恶心是指患者出现极其严重的恶心感,伴随持续不止的呕吐和严重的营养不良。
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血液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就医,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和全面的支持性护理。
在评估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总之,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也提醒患者和家属对症状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处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恶心呕吐的症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促进康复和健康。
甲亢知识什么是甲亢,甲亢症状和类型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本病多见于女性。
甲状腺激素过多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心慌、情绪紧张及脾气急躁等症状。
大多数甲亢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程度有轻有重,极少数甲亢患者甲状腺不肿大。
不少甲亢患者还有眼球突出,眼球突出的程度有轻有重。
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吸131碘率增加,血中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明显增高。
最常见的甲亢类型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约占全部甲亢患者的80%左右。
其病因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先天性遗传有关。
临床上除典型甲亢之外,常见的类型有:(1)T3型甲亢。
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仅T3增高的一类甲亢。
(2)T4型甲亢。
有甲亢临床表现,仅血清T4增高,或伴FT4增高,T3正常。
如:碘甲亢、甲状腺炎、急性或慢性系统性疾病所致的T4甲亢。
(3)儿童甲亢。
以3岁以后发病逐渐增高,11-16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几呼所有患儿都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典型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比较常见。
(4)老年性甲亢。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老年性甲亢的临床特点:甲状腺常不肿大,或轻度肿大,多伴有结节;突眼不明显或无突眼,高代谢症候群不明显,缺少食欲亢进、怕热多汗及烦躁易怒等症状;常合并其他心脏病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多见持续房颤;病人表现淡漠呈无欲状,重者嗜睡或呈木僵、昏迷。
对于老年性甲亢的治疗,专家强调应重视中?quot;复方甲抗平胶囊的长期疗效。
(5)淡漠型甲亢。
该型是甲亢的特殊表现类型。
症状与典型甲亢的症状相反,表现为神经抑郁的一种甲亢。
淡漠型甲亢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畏寒、皮肤干燥,神情淡漠抑郁,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精神思维活动迟钝,同时回答问题迟缓,有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懒动少语;心悸者为多见,常伴有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眼球凹陷,双目杲滞无神,甚或有眼睑下垂。
病例分析甲亢范文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为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
甲亢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包括心动过速、体重减轻、多汗、焦虑等。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53岁,主诉近期出现心慌、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患者近期出现体重减轻明显,从原来的72公斤减轻到了63公斤。
患者还反映最近情绪不稳定,易焦虑,夜间出汗明显增多,而且时常感到心慌胸闷,时而有手颤。
患者表示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两个月左右,且逐渐加重。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潮红,皮肤湿润,手颤明显,心动过速(每分钟120次),胸闷明显。
甲状腺可及,质地增硬,无明显肿大。
实验室检查结果:T3:240ng/dL(正常范围80-220ng/dL),T4:15μg/dL(正常范围4-11μg/dL),TSH:0.01mIU/L(正常范围0.4-4mIU/L)根据上述病例描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诊为甲亢。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
甲亢的主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结节或肿瘤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过量。
甲亢的典型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多汗、体重减轻、手颤、自主神经亢进等。
以往,甲亢的常见病例往往是年轻女性,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甲亢也可以发生在中老年男性。
在诊断甲亢时,实验室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血清中T3和T4水平升高,而TSH水平明显降低,可帮助确认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
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中,最常用的是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药物和甲状腺抑制素。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甲状腺肿瘤引起的甲亢,手术通常是部分切除甲状腺组织。
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中、重度甲亢患者,通过碘-131放射性核素摄取来治疗甲状腺。
对于该病例,建议患者首先接受药物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
通常,硫脲类药物如甲巯咪唑是首选药物。
通过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恶心和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概述:恶心和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恶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表现为胃部不适和胀满感,常为呕吐的前奏,多伴有流涎与反复的吞咽动作;呕吐是一种胃的反射性强力收缩,通过胃、食管、口腔、膈肌和腹肌等部位的协同作用,能迫使胃内容物由胃食管经口腔急速排出体外。
恶心、呕吐可由多种迥然不同的疾病和病理生理机制引起。
两者可或不相互伴随。
病因: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广泛,包括多方面因素,几乎涉及各个系统。
1.感染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急性输卵管、盆腔炎等2.腹腔其他脏器疾病(1)脏器疼痛:胰腺炎胆石症、肾结石肠缺血、卵巢囊肿蒂扭转。
(2)胃肠道梗阻:幽门梗阻(溃疡病、胃癌腔外肿物压迫)、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癌、胰腺癌)、肠粘连、肠套叠、绞窄疝、克罗恩病、肠结核、肠道肿瘤、肠蛔虫肠扭转、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输出襻综合征、胃肠动力障碍(糖尿病胃轻瘫、非糖尿病胃轻瘫)、假性肠梗阻(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性肠神经病肿瘤性肠神经病淀粉样变等)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各种内分泌危象、尿毒症等4.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供血不足、脑出血、颅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5.药物等理化因素麻醉剂洋地黄类、化疗药物、抗生素、多巴胺受体激动药、非甾体抗炎药茶碱、酒精放射线等。
6.精神性呕吐神经性多食、神经性厌食。
7.前庭疾病晕动症、梅尼埃病、内耳迷路炎。
8.妊娠呕吐妊娠剧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9.其他心肺疾患(心肌梗死、肺梗死、高血压、急性肺部感染、肺心病)、泌尿系疾患(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毒症)、周期性呕吐、术后恶心呕吐、青光眼等。
呕吐病例书写范文
这里是一篇以"呕吐病例"为标题的范文:
呕吐病例
求诊日期:2020年6月10日
主诉:起床后突感呕吐,已吐了两次。
现病史: 周三(6月10日)早上6点许突然感到不适,随后呕吐两次,呕出少量清水状物。
呕吐前无特殊饮食,也未有感冒等症状。
呕吐后感觉全身酸软乏力。
既往史:无特殊既往史。
个人史:无特殊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其余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入院查、等常规项目无异常。
初步诊断:急性胃肠炎。
治疗建议:1.静脉输液支持治疗;2.胃溶菌治疗;3.止吐药物应用。
同时观察是否有脱水、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提醒患者多饮温水,少饮其他液体。
需要接受严密监测。
如症状加重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排除其他可能性。
该范文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急性胃肠炎病例,记述了主要症状和体检结果,给出了初步诊断和拟采取的治疗方案,比较全面描述了这起病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机体高代谢状态,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多食、消瘦、畏热、多汗、易激动及甲状腺肿大等症群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故通常所指的甲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非具体的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甲亢的发生在明显增多。
我国一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总发病率为3%,女性是4.1%,男性为1.6%。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时期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病,而最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的女性。
甲亢病因多种,其中以Graves病(GD)最常见,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5%,其次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二、临床表现GD的典型表现可分为下列三大症群: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1)高代谢症候群:病人常出现怕热、多汗、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
(2)精神、神经系统:注意力分散、情绪激动、失眠好动,甚至出现幻觉、狂躁等。
舌和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
(3)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是大部分甲亢患者的突出主诉。
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速,休息或睡眠时心率仍高于正常,系本病的特征之一。
亦可出现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最常见,其次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
严重甲亢可出现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和脉压增大。
(4)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加,甚至呈顽固性腹泻。
(5)肌肉骨骼系统:主要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
(6)生殖系统:女性患者常有月经稀少,甚至闭经。
男性多阳痿。
2、甲状腺肿:不少患者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诉,甲状腺呈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性肿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质软、无压痛,久病者较韧。
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
有时可在甲状腺上、下叶外侧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
(详见甲亢图-1与甲亢图-2:甲状腺肿大)3、眼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由甲亢本身所起,系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所致,又称为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GD所特有,为眶内和球后组织体积增加、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所致,又称为GD眼病或浸润性突眼。
甲亢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甲亢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甲亢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甲亢如何诊断鉴别,甲亢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甲亢常见检查:常见检查:TRH兴奋TSH、PRL试验、基础代谢、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基础胃液分泌量、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甲状腺吸碘试验、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尿羟脯氨酸(HYP)、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尿碘(I)、丁醇提取碘(BEI)、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浆铜蓝蛋白(CP)、尿钙(Ca2+,Ca)、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血清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血心钠肽(ANP)、含甲状腺球蛋白免疫复合物(TG-IC)、去甲基肾上腺素(NM)、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清锌(Zn)、肌酸激酶、胆碱酯酶、基础胃液分泌量、血清叶酸、游离甲状腺指数、膝反射*一、检查1、基础代谢率(BMR)测定甲亢时增高,15%,与甲亢病情呈平等增减。
可用仪器测定或用计算法求得。
计算公式:安静时脉搏脉压-111-BMR%。
2、血胆固醇减低 150mg/L(3.9mmol/L)。
3、24h 肌尿酸升高 100mg/L(760mmol/L)。
血内肌酸磷酸激酶(CR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SGOT)均升高。
4、外周血细胞应4、5 109/L,中性多核白细胞应50%,方可用抗甲状腺药物。
5、甲状腺吸131Ⅰ率增高,女性6h为9%~55%。
男性为9%~50%,24h为20%~45%。
3h为5%~25%。
本实验检查受很多药物及含碘食物的影响,故检查前2~3周,应避免这些因素。
6、血浆蛋白结合碘(PRI) 正常值为0.3~0.63pmol/L,甲亢时增高,0.63pmol/L。
7、甲状腺激素 T3正常值950~205g/L,T4正常值60~14.8g/L,树脂摄取比值(RUR)为0.8~1.1。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9例临床分析韩春娜【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加上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等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增多的趋势,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高代谢症候群,极易被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现对19例老年甲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甲亢临床特点,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07【总页数】1页(P75)【作者】韩春娜【作者单位】166500,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再加上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等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增多的趋势,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高代谢症候群,极易被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
现对19例老年甲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甲亢临床特点,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门诊2005~2009年收治的19例老年甲亢病例,均符合甲亢症诊断标准[1]。
其中男4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5.13±8.72)岁,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为1~29个月。
1.2 临床表现 8例以心血管系统的表现为主(其中有5例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病或糖尿病):包括阵发性快速房颤3例,持续慢性房颤2例,房早伴阵发性室上速1例,频繁室早1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加重1例。
上述病例均以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为主诉,而无明显的窦性心律增快和怕热多汗等高代谢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5例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不适,反复腹泻便秘交替,少数甚至恶心、呕吐,常伴体重轻度下降,1例无原因明显消瘦。
5例患者无一表现有多食善饥、怕热多汗或突眼或甲状腺肿大。
4例以神经精神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轻中度抑郁,1例患重度抑郁症,1例以多疑、幻觉、妄想等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1例疑老年痴呆。
甲亢自测10种方法
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症状包括焦虑、失眠、心悸、手颤、体重下降等。
以下是10种可以自行进行的甲亢自测方法,可以帮助你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可能患有甲亢。
1. 观察有无眼睛突出的现象:甲亢患者常常出现眼睛凸出的情况,这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眼球肌肉肥大引起的。
2. 检查颈部是否有肿物:甲亢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的情况,可以通过触摸颈部进行初步自测。
3. 检查皮肤是否发痒:甲亢患者常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尤其是面部和颈部。
4. 观察有无手颤现象:手颤是甲亢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你经常感觉手部颤抖,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患有甲亢。
5. 观察有无心悸、心跳加快的情况:甲亢会导致心脏代谢增加,使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
6. 观察有无体重下降:甲亢患者常常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尽管食量正常甚至增加。
7. 观察有无睡眠障碍:甲亢患者常常会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的症状。
8. 观察有无情绪波动:甲亢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易怒、情绪
波动等症状。
9. 观察有无手脚发冷:甲亢会导致甲状腺激素代谢增加,使得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导致手脚发冷的感觉。
10. 观察有无消化不良:甲亢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帮助你初步了解自身情况,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甲亢,请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