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让作文的语言更出彩说课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8.07 MB
- 文档页数:29
作文写作指导《扮靓语言巧出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扮靓语言巧出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几种常用的语言出彩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品、悟、改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并学习生动优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语言出彩的几种实用方法。
难点:能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让语言“靓"起来。
教学方法手段对比、品悟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中感悟,探究方法。
教材分析学生在写作时,作文的语言不够优美。
所以,这节课讲解作文语言出彩的方法,选取学生习作中的突出共性错误,做反面教材,习作中的美词美句,以及教材中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做正面范例,引领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悟、探究分析的形式,谈谈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具体的喜欢理由,进而探究得出作文语言出彩的相关技巧。
设计理念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读所给的例句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比较实用的作文语言出彩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最后可以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写作,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出彩。
教学流程一.精导引标——认识语言精彩的重要性,明确探究目标。
1.大家听说过拜伦吗?他是英国著名的诗人。
有一天他看见一位盲人在路边乞讨,身边挂着一个牌子写道:“自幼失明,沿街乞讨”(出示:自幼失明,沿街乞讨)。
可是他手上的那个破盒子却空空的。
于是,拜伦在他的牌子上写上了一句话:“___" 。
路人见后纷纷解囊。
谁知道拜伦写的什么?预设:希望大家可以帮帮我。
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见。
“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见”(出示: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见)正是这样一句话激起了路人的同情心。
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魅力。
如果我们的作文也能以出彩的语言去表达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那么读者定会对你的文章一见钟情。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使自己平淡、甚至是空洞、俗套的语言变得精彩。
《怎样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怎样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教案.《怎样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教案山东省沂水县马站镇初级中学蒋清杰张德凤课题:怎样使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目标:1、体会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的妙处2、体会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3、体会诗词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4、体会各种句式的妙处5、学会活用化用一、精选用词,为语言增添文采美写文章首先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个词语。
使用应精当, 鲜明生动,且富于变化,以增添文章的文采。
1、锤炼动词A 、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
如: 抓——掷——踏鲁迅《风筝》生动、传神地表现出“ 我” 愤怒专横、残暴的特点。
扫——支——撒——系——牵——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准确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我” 捕鸟技巧的娴熟。
B 、准确生动地表现景物的特点。
如: “ 长吟” 、“ 伏” 、“ 蹿” 等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写出黄蜂的慵懒, 叫天子的敏捷。
写静物用上动词,可化静为动,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如:“ 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踊跃” 一词赋予山以动态美。
C 、拟人化了的动词,这类动词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行为,显得美好可爱,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1、善用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这类词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或物的特点, 所以用好形容词, 可以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
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 它使疾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2、妙用叠词叠词可突出某个词的意义,在朗读上富于韵律美。
如:那些麦子萌发出来的“ 小脑袋” 怯生生地立在褐色的土壤上面,尖尖的, 嫩嫩的。
3、巧用拟声词拟声词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人物的心情, 动作的状态, 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如: 哗啦哗啦吧嗒吧嗒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咩咩哞哞等。
教案:初中作文语言出彩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文语言生动、形象。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采。
教学重点:1.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 语言表达的创新。
教学准备:1. 相关修辞手法的资料。
2. 优秀作文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作文语言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在写作文时,是否遇到过语言表达困难的问题?3.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讲解修辞手法(10分钟)1. 介绍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3. 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欣赏优秀作文(10分钟)1. 展示优秀作文示例。
2. 分析作文中语言出彩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体会优秀作文的语言魅力。
四、动手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试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
3. 推荐一些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参考书籍或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修辞手法、欣赏优秀作文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尝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语言表达困难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训练。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尝试在日记或作文中运用。
2. 收集一些优秀的作文,分析其中语言出彩的地方,学会欣赏和借鉴。
3. 阅读一本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书籍,分享自己的收获。
让作文语言表达更出彩
1. 用词准确、生动:选择具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不要用“很多”,而要用“众多”、“大量”等词语来丰富表达。
2. 句式多样、变化丰富:避免使用单一的句式,要尝试使用短句、长句、并列句、
复合句等不同句型,让语言更加多样化,更具有韵律感。
3. 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能够让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更
加生动、形象。
4. 合理运用篇章结构:要注意段落的衔接、过渡,使整篇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更加连贯统一。
5. 注重修辞艺术:通过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更
具有韵律感和美感。
6. 注意语言规范:语法正确,标点使用得当,避免生僻词和句子结构过于复杂,使
文章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7. 增加修辞、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更容易引发
读者共鸣。
在写作时,要注重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多样化,配合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让作文语言表达更加出彩。
1一、复习预习1.回顾学过的课文,哪些段落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回忆自己的作文,作文中的哪些片段写得比较成功?二、知识讲解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
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
很多改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
”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的追求,考试中熟练的“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
下面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定能令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有趣 跌宕跌宕2考点/易错点1:巧用修辞具体生动在语言表达上,该修辞时就多用修辞,尤其是比喻、拟人和排比。
1.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让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而通俗。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技巧点拨: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
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2.拟人的主要作用是化无情为有情,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老舍《济南的冬天》)技巧点拨:上文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又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技巧点拨:极细切地写出了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文教案:让作文语言更美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作文语言美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语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
2. 讲解作文语言美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分析作文中常见的语言问题。
教学活动:1. 开场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对作文语言的认识和体会。
3. 教师举例说明作文语言美的重要性。
4. 学生讨论作文中常见的语言问题。
作业:1. 思考自己作文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准备下次分享。
第二章:词汇的丰富与准确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
2. 提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1. 讲解词汇丰富性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扩展词汇量。
3. 练习使用同义词和反义词。
4. 强调词汇准确性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词汇丰富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扩展词汇量的方法。
3. 小组活动,练习使用同义词和反义词。
4. 教师举例讲解词汇准确性。
作业:1. 积累一定数量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2. 修改作文中不准确的词汇使用。
第三章:句式的灵活与变化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灵活多变的句式。
2. 提高句式运用的变化性。
教学内容:1. 讲解句式灵活性的重要性。
2. 学习不同句式的结构和特点。
3. 练习使用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句式。
4. 强调句式变化性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句式灵活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不同句式的结构和特点。
3. 小组活动,练习使用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句式。
4. 教师举例讲解句式变化性。
作业:1. 掌握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句式的结构和特点。
2. 修改作文中句式单一的问题。
第四章:修辞的运用与魅力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2. 提高修辞运用的魅力。
教学内容:1. 讲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 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练习使用不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