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对映体的
- 格式:pdf
- 大小:685.62 KB
- 文档页数:17
218Univ. Chem. 2023, 38 (10), 218–224收稿:2023-01-26;录用:2023-02-13;网络发表:2023-02-28*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2400)•知识介绍• doi: 10.3866/PKU.DXHX202301022 氨基酸手性色谱分离杜瑾,石宜灵,唐安娜*,孔德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天津市生物传感与分子识别重点实验室,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 300071摘要:光学活性和立体构象不同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和作用,因此,实现氨基酸的有效手性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色谱法是常用的氨基酸手性分离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速度快、灵敏、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在氨基酸手性分离和检测领域应用广泛。
本文综述了色谱法在氨基酸手性分离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氨基酸;手性分离;色谱法中图分类号:G64;O6Chiral Separation of Amino Acids by ChromatographyJin Du, Yiling Shi, Anna Tang *, Deming KongResearch Center for Analytical Sciences,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Biosensing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Chemistry Education, College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China.Abstract: Amino acids with different optical activities and stereo-configurations have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effec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the chiral separation of amino acids effectively. Chromatography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the chiral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amino acid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high speed, sensitivity, low cos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of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in the chiral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amino acids and provide an outlook on their development trends.Key Words: Amino acids; Chiral separation; Chromatographic methods手性(Chirality)起源于希腊语,表达了某种化合物和其镜像化合物不能重叠的关系,正如人的左手和右手不能完全重叠(图1)。
氨基酸消旋机理
氨基酸消旋是指某些氨基酸分子的旋光性质可以被逆转,从而使分子的光学活性消失。
这种现象的机理是由于氨基酸分子中的手性中心发生了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所导致的。
氨基酸的手性中心是指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它与四个不同的基团相连。
由于碳原子周围的四个基团排列方式不同,因此手性中心具有两种不同的构型,即左旋和右旋。
而这两种构型是互为镜像关系的,称为对映体。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氨基酸都是左旋的。
然而,人工合成的氨基酸或者在生物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酶催化反应中,可能会产生右旋的氨基酸。
这些右旋的氨基酸与左旋的氨基酸组成混合物,称为消旋混合物。
消旋混合物的旋光度为零,因为左旋和右旋氨基酸的旋光性质相互抵消。
为了将消旋混合物中的氨基酸分离出来,就需要使用特殊的手性选择性分离方法,例如手性层析法、手性萃取法等。
总之,氨基酸消旋机理是由于手性中心的不对称性所导致的。
当手性中心发生了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时,会导致旋光性质的逆转,从而产生消旋混合物。
通过手性选择性分离方法,可以将消旋混合物中的氨基酸分离出来,为制备纯左旋或右旋氨基酸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 1 -。
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在蛋白质多肽的研究、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以及医药、食品、卫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光学纯氨基酸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如作为手性药物前体、保健品、氨基酸食品、化妆品等。
1分离方法分离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高效液相色谱(HPIC)法、薄层色谱(TLC)法和气相色谱(GC)法等。
氨基酸对映体在色谱分离前通常需要进行衍生化,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更适合于色谱分离,而且还能提高样品的检测灵敏度。
1.1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其特点是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105?06)、灵敏度高(可达10-19?021?mol)、应用范围广(从生物大分子到小分子、离子)、分析时间短(一般数分钟)、需要样品体积小(1?50nl)、分离模式多。
目前常用的手性氨基酸分析模式为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胶束电动色谱(MEKC)。
1.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按其固定相的性质可分为高效凝胶色谱、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谱、高效亲和液相色谱以及高效聚焦液相色谱等类型。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手性物质的特点是灵敏、快速、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处理量大等。
HPLC广泛用于手性氨基酸的拆分。
1.3薄层色谱法(TLC)薄层色谱法作为色谱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快速、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薄层层析可以检出0.01靏的物质)以及操作方便、无需任何设备、应用面广和既可进行定性鉴定亦可进行定量测定等优点,无须对样品进行任何预处理即可取得较好效果。
早在20世纪中叶,Kotake和Dalgliesh就利用薄层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手性氨基酸对映体。
1.4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分析是一种高效能、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的分析、分离方法。
OA-2500S手性柱拆分3种氨基酸对映体董斌;姜珍;梁爱仙;贾茵农;郭兴杰【摘要】目的建立了柱前衍生结合手性固定相HPLC法拆分了天冬酰胺(Asn)、蛋氨酸(Met)、色氨酸(Trp)3种氨基酸对映体.方法利用4-氯-7-硝基-2,1,3-苯并噁二唑(NBD-Cl)柱前衍生,采用Sumichiral OA-2500S色谱柱,以甲醇-乙腈(50∶50,含5 mmol·L-1柠檬酸)为流动相,在470 nm波长下检测.结果在最佳色谱条件下,3种氨基酸对映体均达到了基线分离.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10(025)005【总页数】3页(P325-327)【关键词】天冬酰胺;蛋氨酸;色氨酸;NBD-Cl;HPLC【作者】董斌;姜珍;梁爱仙;贾茵农;郭兴杰【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氨基酸的对映体分离[1]在蛋白质和多肽的研究、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以及医药、食品、卫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对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研究已得到普遍关注,常用的有手性固定相法[2]、手性衍生化法等。
因为大部分氨基酸无紫外吸收,故笔者采用衍生化试剂NBD-Cl先对其进行柱前衍生,再通过含有手性选择剂(S)-萘基甘氨酸的OA-2500S色谱柱进行对映体分离。
笔者对衍生化条件进行了考察,并优化了手性分离的色谱条件。
在最佳色谱条件下,3种氨基酸衍生物对映体均达到了完全分离。
1 仪器和试药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PU-2080型高压泵和UV-2075型紫外检测器,日本分光公司);Sepu3000色谱工作站(山东金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02-01-19.基金项目:湖北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95J60).作者简介:宋发军(1967-),男,硕士,讲师,从事超分子化学与蛋白质的研究.以!-环糊精衍生物为柱层析固定相拆分氨基酸对映体宋发军1,刘明芳2,蓝冬梅1,丁志刚1(1.中南民族大学化学系,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民族学院化学系,湖北恩施445000)摘要:用!-环糊精和马来酸酐合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环糊精(简称cpd.")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pd."作为柱层析固定相拆分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结果表明,对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拆分率分别可达到21%、47%和52%,研究结果显示:!-环糊精经修饰后拆分这些物质的能力比!-环糊精要好.关键词:!-环糊精衍生物;柱层析;手性拆分中图分类号:06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23(2002)02-0061-03!-环糊精(!-CycIodextrin ,简写为!-CD )是由7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成的环状低聚糖分子.其分子结构具有一个262 A 的桶形空腔,使!-CD 表现为“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性[1].!-CD 分子通过衍生可以优化其特性.该空腔的最大特征是能根据客体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取代基性质等表现不同的包络作用,利用该性质可以分离纯化有机物质[2].另外,!-CD 及其衍生物对客体分子有立体特异性选择包络,手性物质由于空间结构的差异与!-CD 及其衍生物包络作用也有所不同,可用!-CD 及其衍生物进行拆分[3~7].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CD 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拆分和不稳定药物的包结材料已引起了化学和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基于化学法合成的氨基酸均为消旋型产物,但只有L 型氨基酸才能作药物为人体吸收利用,而目前拆分手段有限,!-CD 及其衍生物在拆分消旋氨基酸方面有很大的开发潜力.1仪器与试剂UV -24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岛津),752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分),WZZ -2自动旋光仪(上分),HHS 恒温水浴,XW -891旋涡混合仪,NEXUS 470智能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NicoIet ),PE 24000$元素分析仪(Pekin -EImer ),ARX -500核磁共振仪.!-环糊精(上海试剂站中心化工厂,干燥失重!14%,还原糖!2%,W /W )产品经2次重结晶,100C 干燥121备用,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上海试剂站中心化工厂),马来酸酐等均为分析纯.2实验部分2.1!-环糊精衍生物I 的合成合成路线[8]如下:!-CD +2CH """"CHC"0C"#80C 101!-CD(0C"0"CH CH C00H )2称取3.9g (40mmoI )马来酸酐,溶解于50mI CCI 4,加入11.3g (10mmoI )!-环糊精,于80C 搅拌反应101,抽滤,所得白色固体先用少量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抽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干燥,得cpd."第20卷第2期2002年6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I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Iities (NaturaI Science Edition )VoI.20No.2Jun.20029.4g (7.1mmoI ),产率71%.产物组成C 50H 740O 41.6H 2O ,计算值:C 41.72%,H 5.98%;实测值:C 41.95%,H 6.38%.!max :3350(S ,OH ),2900(w ,CH 2),1720(m ,CO ),1420(w ,COO -)cm -1."-环糊精和cpd.#的氢谱分别列入表1,碳谱分别列入表2.表1"-环糊精和cpd.#的1H NMR 结果比较(500MHZ )Tab.11H NMR chemicaI Shift of "-cycIodextrin and cpd.#compound H 1H 2H 3H 4H 5,6"-CD 4.94114.9341 3.50983.5031 3.7270,3.74603.7717 3.4714,3.50313.5098 3.8542,3.83553.8163cpd.#4.93344.92603.5019~3.53013.7031~3.73483.4876~3.51593.8407,3.82173.8208表2"-环糊精和cpd.#的13C -NMR 化学位移(500MHZ )Tab.213C -NMR chemicaI Shift of "-cycIodextrin and cpd.#compound C 1C 2C 3C 4C 5C 6"-CD 104.4275.6374.6383.6874.8862.83cpd.#104.4375.6274.6483.6874.3760.02,62.822.2氨基酸的拆分用cpd.#12.5g 装柱,柱长17.2cm ,直径0.90cm ,无水乙醇平衡2h ,将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均配成0.03moI.L -1的样品溶液,向层析柱上加样品溶液0.5mI ,以无水乙醇为流动相,流速:0.2mI ·min -1,部分收集器收集层析液2.0mI /管,层析液用无水乙醇稀释7.5倍,测定旋光O 值和紫外吸收A 值(甲硫氨酸:$=210nm ,酪氨酸、苯丙氨酸$=280nm ).所得数据列入表3,对照实验所得数据列入表4.3结果与讨论3.1"-环糊精衍生物cpd.#对手性氨基酸拆分效果表3cpd.#对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手性拆分Tab.3The chiaI reSoIution of cpd.#to DL -methionine and tyroSine and phenyIaIanineTube No.DL -Methionine O A 210DL -TyroSine O A 280DL -PhenyIaIanine O A 28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0700.1560.0760.2850.0610.10530.1060.2140.1270.4030.1360.18440.3470.3020.3340.6260.3630.30850.5840.3040.6020.6150.7680.71560.2850.3010.3260.6210.4130.7267-0.0340.298-0.1020.5970.0960.7098-0.5610.302-0.6340.611-0.6870.68990.1630.2950.2140.358-0.2010.604100.0240.0540.0350.0380.0330.131表3中旋光O 值表征对对映体的拆分率,紫外吸收A 值表征溶液中氨基酸的浓度.表中旋光值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出现明显的两个峰,这说明对映体在层析过程中得到了分离;而浓度在最大值附近呈一近似平台,这与加样量的多少有关,在加样量为0.1mI 和0.05mI 的实验中,平台基本消失,但分离的效果不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2"-环糊精对手性氨基酸拆分效果的比较以"-环糊精为固定相对上述三种氨基酸进行手性拆分,其结果表明(表4):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拆分率比"-环糊精衍生物cpd.#的拆分率要低,这是由于"-环糊精被修饰上马来酸酐后,提高了"-环糊精的结合选择性,即发生了多重分子识别.26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3.3对手性氨基酸拆分率的计算表4!-环糊精对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手性拆分Tab.4The chiaI resoIution of !-CD to DL -methionine and tyrosine and phenyIaIanine Tube No.DL -Methionine O A 210DL -Tyrosine O A 280DL -PhenyIaIanine O A 28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0510.1500.0670.2800.0450.9530.0970.2180.0890.4080.0970.17340.1740.3060.1640.6230.2130.30150.3020.3090.2780.6090.3470.72260.1610.3050.2070.6150.2310.7317-0.0210.291-0.1210.5930.1030.7148-0.2430.311-0.1960.603-0.2020.69590.1520.2920.1870.351-0.0890.611100.0220.0460.0920.0290.0280.102将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均配成0.03moI.L -1的溶液,取0.5mI 上柱洗脱,测定收集液浓度最大时对应的旋光值分别为-2.67、-1.35和-1.32,与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样品溶液上柱洗脱所测定的旋光度最大负值相除,得到拆分率分别为21%、47%和52%,同样可以计算出!-环糊精对DL -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拆分率分别为9.1%、14.5%和15.3%,可见!-环糊精衍生物拆分氨基酸效果要好.参考文献:[1]Jozsef SzejtIi .Introduction and GeneraI overview of CycIodextrin chemistry [J ].ChemicaI Reviews ,1998(5):1743.[2]古俊,常雁,潘景浩.环糊精的实际应用进展[J ].应用化学,1996.13:4.[3]HPLC !-CD 手性流动相的研究.V 甲基!-CD 动态覆盖手性色谱固定相模型的提出[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30:1.[4]聂孟言,周良模,王清海,等."-溴丙酸甲酯与!-环糊精衍生物手性识别过程的模拟研究[J ].化学学报,2001,59(2):268~273.[5]龙远德,黄天宝.!-环糊精聚合物膜拆分氨基酸对映体[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6):884~886.[6]龙远德,黄天宝.对映体选择性配体交换膜的制备和DL -氨基酸的拆分[J ].合成化学,2000,8(4):317~320.[7]朱全红,熊波,邓芹英,等.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薄层色谱拆分[J ].分析测试学报,2000,19(4):8~11.[8]任维衡,丁志刚,宋发军,等.用!-CD 构筑琥珀酸脱氢酶的研究[J ].有机化学,1998,18:66~70.Chial Separation of Amino Acid Enantiomer Through !-CyclodextrinDerivative for Stationary of Column ChromatographySONG Fa -jun 1,LIU Ming -fang 2,LAN Dong -mei 1,DING Zhi -gang 1(1.South -Centr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Iities ,Wuhan 430074,China ;2.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Iities ,Enshi 445000,China )Abstract :Bis(6-O -butene diacid ester )-!-cycIodextrin (compound #)is synthesized by !-cycIodextrin and maIeic anhydride and characterized its structure.The chiaI separation of methionine and tyrosine and phenyIaIanine enan-tiomer is made through compound #for stationary of coIumn chromatography ,The resuIt indicats the resoIution rate is 21,47and 52percent respectiveIy to methionine and tyrosine and phenyIaIanine enantiomer.The resuIt of the research work shows that the capabiIity of chiaI separation in modified !-cycIodextri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on modified.Key words :derivative of !-cycIodextrin ;coIumn chromatography ;chiraI resoIution(责任编辑:雷红灵)36第2期宋发军等:以!-环糊精衍生物为柱层析固定相拆分氨基酸对映体。
氨基酸手性拆分研究进展摘要: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行业。
大多数氨基酸含有手性中心,存在D型和L型对映异构体。
这两种异构体的生理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或完全相反的。
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大多为外消旋体,必须手性拆分。
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氨基酸拆分技术做了较系统综述。
关键词:氨基酸;手性拆分;研究进展引言自20世纪20年代L一谷氨酸钠开始应用以来,人们对氨基酸的利用开发日新月异,特别是近10多年来,氨基酸产品倍受人们关注,其应用更加广泛。
为了更好的借助氨基酸对映体了解生命过程中药物作用的化学基础与生物基础,氨基酸的手性拆分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对映体拆分的研究热点。
目前,针对外消旋体的拆分已开发了优先结晶法、形成非对映体立体异构体结晶法、酶促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膜拆分法和萃取法等。
膜拆分法由于具有易于放大、可连续操作和能耗低等特点,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大规模拆分手性物质的方法。
关于手性拆分的膜分离技术,按膜的形态可分为液膜拆分技术和固膜拆分技术,而手性液膜由于均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所以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手性拆分系统,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固膜拆分技术。
本文研究的正是一种吸附选择型手性拆分固膜,可以用于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同时实现高选择性和高处理量的手性拆分过程,在获得单一光学纯度手性分子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1 氨基酸的手性拆分方法1.1 间接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hiral derivatize tionreagents,CDR),又可被称为间接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含有手性中心的衍生化试剂对需要拆分的手性化合物进行衍生化,使手性分析物转变成非对映异构体,从而可在非手性柱上实现分离。
常用的手性衍生化试剂包括:异氰酸酯和异硫氰酸酯类、以苯并噁唑和苯并呋喃为母体类、萘衍生物类、三氟甲基磺酸酯类等。
手性衍生化试剂分子中一般含有发色团(紫外、荧光),因此间接法通常灵敏度高。
D,L-苯丙氨酸对映体拆分的研究进展M140101006 高金伟摘要: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在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旋光异构性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发挥着不同的生理作用和生物活性。
对近年来采用手性试剂拆分法、色谱拆分法、电泳拆分法、膜拆分法、酶促拆分法、萃取法等分离方法拆分D,L-苯丙氨酸对映异构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D,L-苯丙氨酸;对映异构体;拆分手性是指原子组成相同,在立体结构上互为镜像,可以比喻为人的左手和右手。
互为镜像关系而不能重合的一对分子称对映异构体(对映体)。
对映异构体都有旋光性(其中一个是左旋体,另一个是右旋体),又称旋光异构体(光学异构体)。
一对对映异构体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等量混合物称外消旋体。
对映异构体在药物中占很大比例,常用药物中40%为外消旋体,天然药物中98%为旋光异构体[1,2]。
虽然对映异构体物化性质基本相同,但由于药物所作用的受体或靶位是蛋白质和核酸等手性大分子,对与其结合的药物分子空间构型有特殊要求,因此对映异构体药物在体内往往呈现很大药理、毒理作用及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差异[3]。
典型的例子是“Thalidomide(沙利度胺)事件”,研究表明其R-Thalidomide具有治疗呕吐的作用,而S-Thalidomide却具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该外消旋药物在20世纪60年代的广泛使用,使数千名婴儿致畸,成为上世纪医疗界的悲剧[4]。
鉴于此,在制药工业,许多国家规定必须对药物的对映体限度进行控制。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1992年颁布了手性药物指导原则,要求新型手性药物在上市前必须对其对映体分别进行药效研究,说明对映体各自的生理活性、药理作用、毒性和临床效果,如果其对映体药理、毒理等数据表明该对映体不具有治疗作用,则该对映体的含量应进行严格控制。
因此,对映体拆分和控制在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中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蛋白质习题一、是非题1.所有蛋白质分子中N元素的含量都是16%。
2.蛋白质是由20种L-型氨基酸组成,因此所有蛋白质的分子量都一样。
3.蛋白质构象的改变是由于分子内共价键的断裂所致。
4.氨基酸是生物体内唯一含有氮元素的物质。
5.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不对称的α-碳原子。
6.酸和酶水解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不产生消旋作用。
7.用层析技术分离氨基酸是根据各种氨基酸的极性不同。
8.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是根据各种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不同。
9.从细胞内提取出某种物质,凡是用羧肽酶A水解不产生游离氨基酸的,可肯定地判断它是非肽物质。
10.蛋白质构象的变化伴随自由能的变化,最稳定的构象自由能最低。
11.刚性平面结构的肽单位是蛋白质主链骨架的重复单位。
12.蛋白质分子的亚基就是蛋白质的结构域。
13.同一种氨基酸的对映体旋光度相等但方向相反。
14.烷基化和烃基化都是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的反应。
15.在酸性条件下茚三酮与20种氨基酸部能生成紫色物质。
16.蛋白质变性是其构象发生变化的结果。
17.脯氨酸不能维持α-螺旋,凡有脯氨酸的部位肽链都发生弯转。
18.从原子组成上可以把肽键看作是一种酰胺键.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肽键的实际结构是一个共振杂化体,6个原子位于同一个面上。
19.甘氨酸与D-甘油醛的构型相同。
2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可以鉴定除色氨酸以外的所有氨基酸。
2I.蛋日质的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的。
22.胶原蛋白在水中煮沸转变为明胶,是各种氨基酸的水溶液。
23.蛋白质和酶原的激活过程说明蛋白顺的一级结构变化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
24.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α和β链有共同的三级结构。
25.利用盐浓度的不同可以提高或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
26.有机溶剂引起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降低介质的介电常数。
27.免疫球蛋白是一类血浆糖蛋白。
28.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是由同一种酶催化的可逆反应。
专利名称:富含对映体的氨基酸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W·H·J·贝斯藤,J·G·T·基尔克尔斯申请号:CN02804428.2
申请日:20020131
公开号:CN1520460A
公开日:
2004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制备富含D-对映体的手性氨基酸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相应N-氨甲酰氨基酸的对映体混合物与D-氨甲酰酶接触,同时释放出氨,然后以磷酸根、磷酸氢根或磷酸二氢根离子的二价金属盐除去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酶催脱氨甲酰化反应在磷酸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磷酸二氢根离子的二价金属盐的存在下进行。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分离出存在的固体之后,使反应混合物经由外部回路与磷酸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磷酸二氢根离子的二价金属盐实现接触。
富含D-对映体的手性氨基酸的制备方法也可以是,利用乙内酰脲酶将相应的乙内酰脲酶催转化成相应的N-氨甲酰氨基酸,然后按照本发明方法将其转化成富含D-对映体的氨基酸。
申请人:DSMIP财产有限公司
地址:荷兰海尔伦
国籍:NL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rystal Structure and Chirality Transfer Mechanism of Two Pairs of Enantiomeric Complexes Based on Amino Acid Derived Ligands
作者: 李新发
作者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出版物刊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9-8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晶体结构 氨基酸配体 手性传递
摘要:以一对互为对映体的天然α-氨基酸衍生物[N-(2.吡啶亚甲基)-苯丙氨酸,简写:L—Hpmpa和D—Hpmpa]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Mn2+和Fe2+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得到
两对互为对映体的中性单核配合物,即【Mn(L-pmpa):·2H2O】(1L),【Mn(D—pmpa):·2H:O](1D),【Fe(L—pmpa)z·2HzO](2L)和[Fe(L—pmpa):·2H:O](2D)。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揭示了该自组装结晶过程中的手性传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