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生命之源—水 4.1 我们的水资源 第1课时 水资源及其污染与防治习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3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一节 我们的水资源(1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重要性和世界水资源现状,形成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知道一定的节水方式;2. 了解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防治途径;3. 掌握常用的净水方法(4种),了解各方法的原理及操作;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4. 了解硬水的特点,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及其形成原因,能准确区别硬、软水。
二、教学重难点常用净水方法的对比;软、硬水的鉴别三、教学过程(一)自学环节(约5分钟)水资源现状水污染及其防治阅读课本98至102页,了解水的重要性,总结水资源现状。
(阅读2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 问题:①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有哪些?我们能够如何节约用水?②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我们能够采取哪些途径实行防治?总结:生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有限,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二)合作环节(约8分钟)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是不是我们取来就能够饮用了?水的净化与纯化学生分组活动:现有一杯浑浊的泥水,小组讨论,设计净水方案。
(要求:水中杂质的种类,对应的除杂方法。
)分小组汇报(选2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
)(三)精讲环节(约28分钟)对学生小组汇报情况实行点评与总结。
讲解:沉淀法:去除水中不溶性杂质(常加入明矾作为絮凝剂,加速悬浮物沉降)过滤法:去除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过滤柱的结构,各层作用)1. 水的净化 吸附法:去除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常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具 (物理变化) 有脱色、除臭、除毒的作用)蒸馏法: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净水,净化水准最高。
(约10分钟) (105页蒸馏装置,冷凝管的使用方法)2. 演示实验:浑浊泥水的净化(约5分钟)第一步:静置沉淀(设置对照实验,①不加入明矾;②加入明矾)第二步:使用过滤柱实行过滤3.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约4分钟)阅读105页自来水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口处的河水成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很多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2)加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沉淀;(3)通过滤水池,可除去难溶性杂质;(4)通过氯气的目的是消毒杀菌;(5)过程中存有一步化学变化是杀菌消毒;(6)清水池里的水不是(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还有可溶性杂质;若要制纯水,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水资源及其保护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题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一级学习主题“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物质的多样性”以及“常见的物质”的内容。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围绕“水”从学科到人文,从生活到技术,多方位、多视角地带领学生认识水资源,学习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本课题作为单元的开始,从宏观上介绍了水资源的特征,以较多的图表内容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现状,补充学生的感性认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
通过学习本课题,可以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使学生了解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对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有所了解,但由于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水体污染程度也各有差异,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体污染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本课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思考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体污染的状况,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1.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难点:节约用水和水体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续表教学反思第2课时水的净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了解水的处理方法及活性炭、明矾等净水剂的作用;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常见的气体后开始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质——水,体现了知识间的连贯性。
4.1我们的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水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了解节约用水与水污染的防治。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水资源、水污染的资料和事实,分析、整理、概括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的原因,提出缓解水资源危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对人类的生产和生命的危害的认识及治理措施等的学习,增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
2.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和建议,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节约与合理利用水的重要性,以及水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难点】养成节水习惯,积极投身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水资源的实践中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趣味导入]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答案:水。
[提问]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但我们真的熟悉水、了解水吗?如:(1)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如何?(2)水除了供人饮用以外,还有什么用途?(3)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吗?(4)水是无穷无尽的吗?[分析]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3/4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冰川,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壳中。
其中海水约占水的总量的97%,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8~103页。
[提问]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分布的?[总结]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1.主要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2.存在于人体、动植物体内。
3.地壳中、大气里也有存在。
[过渡]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如此广泛,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节约用水了呢?二、珍惜水资源[讲解]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中。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4.1 我们的水资源(第1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4.1 我们的水资源(第1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4.1 我们的水资源(第1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我们的水资源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教材及学情分析学生非常熟悉水,也了解水的作用,但由于本地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基本上也没有污染,所以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及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不到,节水意识不足,因此需通过一些图片和事例来加深学生的认识,本节的知识内容很简单,关键是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及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4、通过对水资源得了解,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5、通过对节约用水及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6、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7、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重点1、水资源的节约和防止水体污染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节用水的意识2、水的净化、纯化方法,硬水的成分.难点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方法的操作.教法学法指导阅读法、自学法等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体会水的重要性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
课题4.1 我们的水资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常识性介绍水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了解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3.了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途径。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水资源、水污染的资料,分析、整理、概括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的原因,提出缓解水资源危机、治理水污染措施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水平, 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
2.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增强节约用水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情感,重视和爱惜水资源。
四、教学资源课文内容、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生活实例等五、教学方法课外调查、情境教学、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六、教学环节与活动【课前准备】搜集相关水污染的知识、家庭用水情况调查【问题导航】1.假如你们想到沙漠中去探险,你们最需要带什么?2.为什么科学家把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存有作为探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突破口? 【学生回答,教师评析】生命离不开水。
【自学、讨论】水在实际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用途。
【小结过渡】一定要珍惜水资源。
【阅读课文思考】1.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如何?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如何?【提问】为何说地球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总储量大,可利用淡水不到1%【展示资料、图片】1.世界约有15亿人淡水不足2.世界、我国人均水量统计图【小结】水资源的储量丰富,但淡水资源短缺。
并且分布不均匀。
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展示资料、图片】海水淡化为世界淡水供应带来希望。
【阅读课文,交流课前调查搜集的资料】1.你家的节约用水状况。
2.江门市存有缺水问题吗?3.你知道我国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吗?【分组汇报,教师点评】【小组讨论】请同学们谈一谈节约用水的方法。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爱护水资源【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结合教材P82,分析下图,说一说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
【总结】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和咸水,人类不能直接使用。
淡水只占全球水资源的2.53%,而且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
所以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大,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请结合资料和图表,分析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我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香港、澳门、台湾资料暂缺)【总结】我国的淡水资源现状是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水量极少,是严重缺水型国家,而且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省市之间分布严重不均。
【问题】分析上述的水资源状况,你有什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吗?【讲解】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想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即海水淡化,古代就有从海水中去除盐分的故事和传奇。
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干旱的中东地区,但并不局限于该地区。
由于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离海洋120公里以内的区域,因而海水淡化技术近20多年迅速在中东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应【过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体污染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使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状况,我们该怎么做呢?【总结】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又要防治水体污染。
【讲解】应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改变用水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图像的含义: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了节约用水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用心去呵护,节约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
工业上开发水替代能源和节水技术,保证水的重复利用;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推广使用节水用具;生活中一水多用等,都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1 我们的水资源第1课时水资源水污染及其防治科粤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2.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3.了解水的污染及其防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
因为水和空气一样,都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这个节课我们学习本章的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的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导学]:学生阅读课本98-10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阅读思考]1.地球表面水所占的面积大还是土地所占的面积大?2.有人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水的用途有哪些?4.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5.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在节约用水方面你是怎样做的?6.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危害性是什么?怎样防治水污染?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板书]一、人类离不开水1.我们的水资源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江、河、湖、海。
2.生命离不开水①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水占人体重的65%,鱼体含水量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到90% 以上。
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板书]二、珍惜水资源1.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
2.自然界中的水:江河、湖泊、海洋、地层、大气层、植物体等。
3.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1%。
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
4.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
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88位。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地理知识,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的?我国是缺水国吗?[讲述]我国水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但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分布不均,我国东南部地区湖泊河流较多,而西北部地区就较少。
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北方仅占20% 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