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认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归纳等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强烈感受到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2)学生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生自觉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学习难点】如何防治水体的污染。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学习笔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观看水资源的现状视频。
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是什么原因呢?2.明确学习目标,由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阅读课本P68~P70的内容。
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知识模块二爱护水资源阅读课本P70~P72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1.如何节约用水?如何预防和治理水污染?2.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知识模块三防治水体污染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了解水体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1.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1)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2)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3)生活:采取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爱护水资源》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2、假如没有水,你想世界将是什么样?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水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P70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请谈谈有关海水的成分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知识?2、你如何看待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不久将出现水危机?3、阅读课本第70页图4-4、图4-5及水资源紧缺指标说一说你获得哪些信息?[归纳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初中九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孔城初级中学胡爱军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利用学过的理论知识会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⑴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
⑵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难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4.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5.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授课过程:
布置作业:习题2、3、4
板书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可利用的不到总水量的1% 。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篇6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而许多地区水资源浪费、污染很严重,污水任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用水和生活环境。
那么,利用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关于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教育,因为如何节约用水不仅是工农业生产研究的问题,也直接联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每个学生自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是本课题的一再强调的中心。
另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也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第一,地球上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很缺乏的;另一方面,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通过大量的生动、写实的录象、图片等有关水的概况、水资源污染等材料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受很深,在此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留有不少的遗憾。
下面简要谈一下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
一、引入有震憾力。
通过“新闻调查”节目的一段片断,抛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一个原本依傍淮河的美丽的村庄为什么变成了如今令人恐惧的癌症村?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可能会想到与水源、空气、食物等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关,那么再看到问题的答案,令学生感到触目惊心,由于水质污染给人类已经带来了惨重的灾难,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爱护水资源!二、教学环节清晰自然。
整堂课环环相扣,过渡较流畅,有条不紊,引入过后,由一段视频:地球上水资源概况,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水资源很丰富,储量很多,分布也很广泛的印象,再提出了一个疑问:那么地球上水资源如此丰富,下段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在影片《荒岛余生》片断中,男主人公身处海洋,走向孤岛时,那种口渴的样子,苦苦找水以及喝树叶上的露珠的艰难景象,让学生又感到淡水资源如此短缺!这样的设计,十分清晰,又富有辩证的思想,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水,形成鲜明的对比。
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2.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3.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
1.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
2.水的净化和处理方法
3.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引导学生带来身边的物品,可以是一张照片、一瓶纯净水、一个化妆品、一只植物等,让学生讲述它与水的关系。
2.概念解释
解释水的定义,水的来源、组成等,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例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对水的严重危害。
4.教学互动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包括减少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加强水资源管理、重视环保等方面。
5.小组讨论
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分组讨论掌握到的水的净化和处理方法,并汇报讨论成果。
6.总结
通过讨论和学习,总结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计划,落实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四、教学重点
1.重点论述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落实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五、教学扩展
引导学生到自然环境或社区参观考察,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管理情况,并采取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六、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成果进行评价,重视行动计划的表述和落实。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篇1一、课题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说明淡水的分布不均匀和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强化学生的爱惜水、节约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内容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
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
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有关水资源图片的观看、在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收获的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上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2)让学生从理论提高到实践的高度去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1、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城市水污染程度大,但农村学生体会不够深切;农村的水资源比较短缺,但水的污染程度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整体感性认识。
三、教法和学法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采用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爱护水资源》教案1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工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介绍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能直接利用的淡水量说明水的短缺。
水资源保护从节约用水和水体污染两方面加以介绍。
本课题主要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题主要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了解水资源的情况。
2、在水资源保护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要手段,结合书本分析得出水污染的原因及如何防治。
并形成节水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五、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教师拿两杯水(其中一杯放了大量氯化钠)边喝边进教室,问:一个人在沙漠中探险,他最需要带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请大家来品尝我带来的水,感觉一下水的滋润。
学生品尝发现其中一杯水苦涩难咽。
2、据书本和资料,了解资源沙漠中,水尤其可贵。
那么,整个世界的水资源是什么情况?那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了解来讲述一下。
学生发言:水的储量是丰富的。
看来,大家都有所准备。
该用怎样的一句话来概括水资源?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发表各自的看法。
那淡水资源又如何呢?我们现在利用水方面存在什么现象?水资源是丰富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又不断的污染水源。
3、节约用水从上面的事实看出,水资源的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是短缺的。
我们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水资源呢?学生讨论回答。
我们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
我们要节约用水。
我们该如何做呢?在我们书上,有一个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表,请同学们再课外进行详细调查,并和你的家长、同学讨论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如何改进?(学生讨论交流)4、了解关心污染情况我们虽然注意到了节水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水污染日益严重。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二、教学重点: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氢气的制取和性质三、教学难点:1、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氢气的性质四、课时设计一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巩固案1、地球表面71%被谁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人均水量。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另一方面。
3、水污染物: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的不合理施用;生活中的任意排放。
4、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生活污水要;合理施用,提倡;加强水质监测。
5、我省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 )A.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D.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6、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局部地区水体污染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因此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来保护本水资源,不让其受到污染。
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地后再予以排放⑤控制能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④⑤7、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A、第二位B、第四位C、第六位D、第八位8、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4日D、7月4日9、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
请结合下表回答:(1)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300 m3/a ,居世界第80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2)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在防止水污染的方面,你有什么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试举两例、。
初三化学疼惜水资源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的我为您带来的初三化学疼惜水资源教案【优秀3篇】,期望大家可以宠爱并共享出去。
初三化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依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和对学问形成规律性生疏的力量,在课堂练习中培育巩固同学应用概念生疏新事物的力量。
情感目标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学问中,对同学进行实事求是,敬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生疏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化合价是学校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学问,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学问,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学问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
同学把握本节学问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格外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
本节课是学校化学学问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
同学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 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同学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肯定的。
假如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肯定的简洁整数比。
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
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2. 了解水资源的分类和循环;3. 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4. 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重点:1.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难点:1. 理解水资源的循环过程;2. 掌握良好的用水习惯;3. 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习水资源的分类和循环(15分钟)1. 学生听取讲解,了解地表水、地下水和淡水资源的概念;2. 学生观看介绍水资源循环过程的视频,并学习水资源的循环过程。
三、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并汇总各组的意见;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节约用水的常见方法,并讨论其意义。
四、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自觉遵守用水规定,开展一天的“节约用水环保行动”,记录用水情况并反思节水效果。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强调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水资源。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节约用水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节水活动,并在下节课上分享经验。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性,掌握了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培养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将保护水资源的理念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共同为建设美丽的家园做出贡献。
爱护水资源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2.认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3.掌握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内容:
1.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2.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3.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话题,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15分钟)
1.教师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紧缺情况。
2.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紧缺现状。
三、讨论(15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交流思考。
四、实践(15分钟)
1.教师给学生提供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例子和方法。
2.学生模拟实践,体验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过程。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思考。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建议。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文章。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缺情况,明白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理解水的特性和水的循环过程。
3. 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水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水的特性和循环过程;
3.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和重要性的介绍;
2. 水的特性和循环过程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入水资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学习水的特性和循环过程: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水的循环过程和水的重要性。
3. 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4. 总结和评价: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并评价学习效果。
五、课堂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思考并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
六、板书设计:
1. 水资源的重要性;
2. 水的特性和循环过程;
3.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水的特性和循环过程。
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共同构建美好的环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水资源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但不一定了解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以及如何具体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让学生掌握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分析水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水资源数据和实例。
2.准备投影仪和投影材料。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我国水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美丽和宝贵。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水资源的重要性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价值。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通过数据和实例,展示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每组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卫浴产品、收集雨水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1、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及环境状况;2、知道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自然资源;3、初步掌握节约用水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水资源及其污染状况,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等信息处理的能力;2、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正确地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3、通过参观访问,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了解水资源的丰富和淡水资源的短缺,感受到淡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遥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2、通过设计家庭的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坚定信念;3、通过对水资源与文明起源之间关系的介绍,让学生深刻感受“地球是人类家园”的美好情感。
二、课前准备提前一星期让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
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查询、访问包头自来水公司、去黄河及水库采访等途径搜集必要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视频播放】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及其环境状况(或播放有关水资源与节水知识的录像片或科教片)。
【引课】有人说我们生活的地球应当叫做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71%的地表被水覆盖。
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
地球上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离开了水将不复存在。
生命从海洋中诞生,走上陆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产生于大江大河,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文明。
【讨论】设想,如果缺了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激发学生想象,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水,我们无法洗脸、刷牙,无法解渴,餐桌上没有了鱼虾,看不到花草树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舰船全部报废,混凝土搅拌不成,高楼无法建筑,连小娃娃哭泣也没有了眼泪啊??还是不要往下想的好!工业用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进行纺织、造纸、炼钢、发电、生产化肥及各种化工产品。
农业用水灌溉,粮食、水果、蔬菜的丰收就有了保障。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习写调查报告一、提出问题,强调水资源的重要,引出新课: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你将如何形容?补充:地球上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离开了水将不复存在。
生命是从海洋中诞生,走上了陆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产生于大江大河: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位于东亚黄河流域。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文明。
设问:水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水资源呢?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二、投影展示问,学生自主学习(人类拥有水资源情况)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最少的省是哪个省?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师生互动,知识小结:1、概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情况: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2、给我们哪些启示?(1)关于海洋水你有哪些认识?(2)什么原因造成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3)我们应如何去做?(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三、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设问】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每一个用水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1)自我中心者:我交了水费,用多少水是回答:重要,不可或缺…倾听各抒己见:应爱护水资源…。
自主学习教材59页----61页内容,找到问题答案学生活动总结。
交流回答:①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②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③探究方向:淡化海水讨论回答: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
课题
4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资源得了解,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通过对节约用水及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节约用水及防止水污染;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调查、阅读、实验、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
课题4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 、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来看问题。
: 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 、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3)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状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 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从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来理解事物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水平, 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水资源的保护:从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
内容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培养学生节水、爱水的意识俄及关心社会、 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策略分析1、 本课题主要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自 去体验,了解本地水资源情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
并配合收集的资料、图片, 加深印象;2、 在爱护水资源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收集相关水污染的资料、图片、漫画以及 污水样品,然后经讨论、分析得出相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3、 综合上述两点,让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在家庭用水调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 识。
4、 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可组织学生出墙报、写论文、演讲 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识,培 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实行社会调查;2、 制作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示意图和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3、从网上下载节水标记和水污染漫画等图片。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人教版教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人教版教案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水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面对当今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和严重的水污染,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的将来会怎样我们在没有可以利用的水以后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又会怎样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作为中学生你们应该如何做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
同时还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让生活更加美好,国家才能富强,人类才可以持续发展。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人教版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水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水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重难点节约用水与水污染的防治。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空气、氧的知识。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学习与我们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另一种常见的物质--水,并且由此引出另一种新物质--氢气,然后学习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讲解]:对于水来说,它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动植物体内的必需的物质。
同样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那么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分布的水与动植物,人类与工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自然这节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第44-47页课文。
[提问]:水是如何在自然界分布的[总结板书]: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1.主要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2.在人体、动植物体内。
3.地层里、大气里也有存在。
[讲解]: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二.水对动植物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讲解]: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另外,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
工农业生产中也不能离开水,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知道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加强节水和爱水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
【难点】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知识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世界水资源概况:
(1)地球上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
(2)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3%,其中大部
分还分布在冰川和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可见,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0.77%。
2.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八十几位,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合作探究】
你如何理解“人类如果不珍惜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答: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人类的活动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造成了有限淡水资源的污染。
所以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地球是一个水球,水资源取之不尽
B.21世纪,全球应节约用水
C.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会下降
D.当务之急是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
2.科学家预言,“水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其根据是(D)
A.地球上的水太多,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B.地球的温室效应使水大量蒸发
C.人类的生产发展过快,消耗大量的水
D.淡水有限、分布不均和淡水资源的破坏
知识点二爱护水资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70~72页,完成下列填空:
1.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体污染又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2.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3.节约用水的措施:
(1)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农业和园林浇灌水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通过重复利用可以达到节水目的;个人如果在生活上能做到节约用水或一水多用,就能大大节约用水。
4.水体污染的含义、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
(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①工业污染:如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渣任意排放;②农业污染:如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③生活污染:如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3)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主要有:①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防止产生“赤潮”或“水华”现象。
【合作探究】
海洋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能否将海水淡化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什么?
答:海水淡化是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主要方法。
但就目前而言,海水淡化处理的成本还比较高,在推广应用方面还有一些不顺。
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处理工艺改善和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海水淡化行业将是前途无量的。
【跟进训练】
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
A.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B.尽量不洗脸、不洗脚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水生态环境的是(D)
A.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
B.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
C.向河水中倾倒84消毒液杀毒
D.合理使用农药
3.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每户家庭都安装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方法浇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问题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