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 格式:docx
- 大小:58.41 KB
- 文档页数:8
逻辑学基础知识逻辑学基础知识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它通过分析和评估命题、论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逻辑学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不仅对于学术研究和科学推理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沟通非常重要。
在逻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命题。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它可以被判断为真或者假。
例如,命题“太阳是热的”可以判断为真,而命题“地球是平的”可以判断为假。
命题是逻辑推理的基础,其他的命题可以通过对已知的命题进行逻辑操作而得出。
逻辑学主要关注的是论证和推理。
一个论证由一个或多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前提是用来支持结论的命题。
通过逻辑推理,可以通过前提推出结论的真实性。
例如,如果我们有以下两个前提:“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和“约翰是人类”,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约翰是哺乳动物”。
通过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评估一个论证的有效性。
逻辑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推理形式,帮助我们评估论证的有效性。
其中一个常见的推理形式是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通过已知的真实前提和逻辑规则来推理出结论的真实性。
例如,如果前提是“所有人都会死亡”和“约翰是人”,那么结论“约翰将会死亡”是十分合乎逻辑的。
演绎推理是一种强有力的推理形式,它可以产生确定性的结论。
除了演绎推理,还有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通过一组特定的观察结果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
例如,如果我们观察到一只猫是黑色的,另一只猫也是黑色的,那么我们可以归纳出“所有猫都是黑色的”这个结论。
与演绎推理不同,归纳推理并不能提供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它基于有限的观察结果。
逻辑学也涉及到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之间可以是相容的,也可以是相矛盾的。
如果两个命题可以同时为真,那么它们是相容的。
例如,命题“我喜欢冰淇淋”和“你喜欢巧克力”是相容的,因为它们可以同时为真。
相反,如果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那么它们是相矛盾的。
例如,“这个苹果是红色的”和“这个苹果不是红色的”是相矛盾的。
绪论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1、逻辑: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
2、逻辑的分类:传统(形式)逻辑、现代逻辑。
3、传统逻辑的产生:发源地有古代中国(明辨之学)、印度(因明)和希腊(主要诞生地,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演绎..逻辑系统)。
演绎是指必然性推理,正确的前提、形式必然推出正确的结论。
3、传统逻辑的发展:培根提出了归纳法“真正的归纳法”;1662年《波尔·罗亚尔逻辑》;康德“形式逻辑”。
第二节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
2、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即内容的形式。
例:所有(常项)S(变项)都是(连接项)P(变项)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两个组成部分:逻辑常项、变项。
第三节推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在一个演绎推理中,当所有的前提为真时,其结论必然为真。
这样的演绎推理形式就是有效的,否则便是无效的。
2、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或无效,它只是与推理形式有关,而与推理前提的内容的真或假是无关的。
第四节逻辑与语言1、自然语言是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各民族语言都是自然语言。
2、人工语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人工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又称为符号语言。
3、普通逻辑是一门具有较高抽象性的科学,在这一点上,它和语法很相似。
普通逻辑的抽象性质使它与数学更相似。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概念1、概念的定义:是对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
2、概念的形成: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经过验证、阶段性成立、发展(客观事物的变化也会带来概念的发展变化)。
二、概念与语词、词项1、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但概念和语词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①任何概念都必须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如虚词不表达概念。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论证的科学。
论述一:逻辑逻辑是英语logic的音译词,它起源于古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原意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到了近代,欧洲用“逻辑”一词来指称研究推理或论证的学科,一直沿用至今。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语义大致有如下几种:(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3)指某种特别的理论或观点(往往含贬义)。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4)指逻辑学。
例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学习逻辑。
论述二:思维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
人的认识活动,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的认识发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味道;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质感。
人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认识到的不只是某种颜色,而是一个具有颜色、香味、硬度...的苹果,这就是知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一、逻辑一词的来源逻辑一词是英文单词“logic”的音译,英文“logic”源于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其原意是思想、言辞、理性、规律等。
二、逻辑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可以表达以下四种含义:(1)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3)思维的规律;(4)指逻辑学这门科学。
三、逻辑学的定义广义: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逻辑方法的科学;狭义: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的科学。
四、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用其构成判断(命题)、推理和论证。
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又称为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在抽象掉具体内容之后具有的共同结构。
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
逻辑常项是指思维形式中的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逻辑变项是指思维形式中的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例如:所有金属是导电的。
所有大学生是公民。
所有鲸是哺乳动物。
思维内容不同但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结构所有S 是P (常项)(变项)(常项)(变项)第二节逻辑、思维、语言一、逻辑、思维、语言三者的关系逻辑语言思维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自然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日常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特点:语义的丰富性和模糊性。
人工语言:人为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即符号语言。
特点:语义的单一性和精确性。
如:自然语言“如果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
”可用人工语言“p→q”表示。
传统逻辑用自然语言,现代逻辑用人工语言。
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对象语言:作为讨论对象的那种语言。
对象语言一般指称客观事物。
元语言:用来讨论对象语言的那种语言。
常指称语言本身。
例如:一本用汉语写的英语语法或日语语法书。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逻辑学中的“形式逻辑”主要研究的是:A. 逻辑规律B. 逻辑方法C. 逻辑关系D. 逻辑推理答案:A2. 命题逻辑中,下列哪个命题是必然真的?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B. 如果下雪,那么地面会干。
C. 如果太阳从西边升起,那么地球是圆的。
D. 如果太阳从东边升起,那么地球是方的。
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例子?A. 所有的鸟都会飞,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会飞。
B. 有些鸟不会飞,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不会飞。
C. 所有的鸟都会飞,企鹅不会飞,所以企鹅不是鸟。
D. 所有的鸟都会飞,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不会飞。
答案:C4. 归纳推理的特点是:A. 从个别到一般B. 从一般到个别C. 从个别到个别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5. 以下哪个是有效的三段论?A. 所有的人都是动物,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动物。
B. 所有的动物都是人,苏格拉底是动物,所以苏格拉底是人。
C. 所有的人都是动物,苏格拉底是动物,所以苏格拉底是人。
D. 所有的人都是动物,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植物。
答案:A6. 以下哪个是逻辑谬误的例子?A. 偷换概念B. 同一律C. 矛盾律D. 排中律答案:A7. 以下哪个命题是自相矛盾的?A. 我正在说谎。
B. 我从不说谎。
C. 你正在说谎。
D. 我正在吃饭。
答案:A8.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不可能的?A. 所有的人都会死。
B. 有些人不会死。
C. 所有的人都不会死。
D. 有些人会死。
答案:C9.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可能的?A. 所有的人都是动物。
B. 所有的人都是植物。
C. 所有的人都是无机物。
D. 所有的人都是有机物。
答案:A10.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必然的?A. 明天会下雨。
B. 明天会下雪。
C. 明天会是晴天。
D. 明天会是今天之后的那一天。
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从一般到个别B. 从个别到一般C. 必然性D. 或然性答案:AC2. 以下哪些是归纳推理的特点?A. 从一般到个别B. 从个别到一般C. 必然性D. 或然性答案:BD3. 以下哪些是逻辑谬误?A. 偷换概念B. 同一律C. 以偏概全D. 排中律答案:AC4. 以下哪些命题是自相矛盾的?A. 我正在说谎。
逻辑学一、逻辑与概念1、形式逻辑把思维的形式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2、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3、概念有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4、概念的种类:(1)根据概念的外延是一个还是多个事物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1949年10月1日;北京;杜甫;;抗日战争;汉朝第一个皇帝等等;普遍概念:国家;商品;动物等等。
(2)集合概念:由个别事物所化成的集合体的概念。
如:森林,舰队,工人阶级等等;非集合概念:反映非个别事物的集合体的概念。
如:树木,军舰,工人等等。
(3)肯定概念:反应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否定概念:反应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4)实体概念:反映各种具体事物的概念;属性概念:反映事物或现象具有的属性的概念;关系概念:反应具体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概念。
5、概念间的关系:(1)相容关系:A.同一关系:指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重合。
同一概念可以彼此说明,交替使用。
B.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外延部分相同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D.相容并列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三个以上的种概念,他们的外延部分相同,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就是相容并列关系。
(2)不相容关系:A.矛盾关系:在同一个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其相加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B.反对关系:两个包含于同一属概念之中具有全异关系、并且其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全部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概念“黑”与“白”同是属概念“颜色”之下的两个种概念,“黑”与“白”具有全异关系,其外延之和小于“颜色”的外延,因此,“黑”与“白”具有反对关系。
C.不相容并列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三个以上的种概念,他们的外延完全不同,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就是不相容并列关系。
6、形式逻辑的性质和作用:性质:基础性:人类一切思维活动和知识领域都离不逻辑。
逻辑学入门88个逻辑学常识1.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科学。
2. 推理是一种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命题推出未知的结论或命题的过程。
3. 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但它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 逻辑学中的命题是一个陈述性语句,可以被判断真或假。
5. 逻辑学中的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6. 演绎推理是从一些已知前提出发,通过逻辑规则推出一些新的命题。
7. 归纳推理是从已知的一些例子或情况中推出一般性结论。
8. 逻辑学中的关键词包括命题、真值、命题连接词、量词、谓词等等。
10. 真值是除了命题真假本身以外的事实真假,即某个命题在给定的情境中的真假情况。
11. 命题连接词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的词语,例如“与”、“或”、“非”等等。
12. 量词是用于表达命题涉及的对象数量的词语,例如“全部”、“存在”等等。
14. 逻辑学中的推论规则包括假言推论、模态三段论、单取式三段论等等。
15. 假言推论是根据一个条件语句的真值和另一个命题的真值推出一个结论的推论规则。
16. 模态三段论是基于模态逻辑的推论规则,用于推出一个含有模态词的命题的真值。
18. 逻辑学中的演说规则包括排中律、矛盾律、归谬规则等等。
19. 排中律是一个经典逻辑原理,它指出任何命题或它的否定必然为真。
21. 归谬规则是一个演化规则,用于判定一个推理是否归于谬误。
22. 逻辑学中的一些常见谬误包括陈词滥调、非真正二选一、虚假假设、拉格朗日中间情况等等。
23. 陈词滥调是一种无意义的语言形式,常常用于误导听众。
24. 非真正二选一是一种谬误,通常用于在两种不同的选择之间强制进行选择。
25. 虚假假设是一种谬误,它基于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来推导结论。
26. 拉格朗日中间情况是一种谬误,它指出两种事物之间的中间情况是基于一个假设的,这个假设并没有得到充分证明。
27.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语言推理,还包括非语言推理。
28. 非语言推理是指不使用语言的思维方式,如图像推理和空间推理。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逻辑学的定义,哪个是正确的?A.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方式和思考规律的学科。
B. 逻辑学是研究数理逻辑和哲学逻辑的学科。
C.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
D. 逻辑学是研究语言表达和符号运算的学科。
答案:A.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方式和思考规律的学科。
2. 下列命题推断中,哪个是正确的?命题1:所有人类都是动物。
命题2:狗是动物。
推断:狗是人类。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3. 诸位家长有空的就来听海报表演,为演出者鼓鼓劲。
无空的就作自己的事儿,别在那碍眼,也别发牢骚。
请问该命题句中,表达了什么关系?A. 充分必要关系B. 充分非必要关系C. 必要非充分关系D. 不强调因果关系答案:B. 充分非必要关系二、填空题1. 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归纳思维、演绎思维2. “所有A都是B”是一种_____________。
答案:命题3. “如果A成立,则B成立”是一种_____________。
答案:条件命题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逻辑学,并指出逻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方式和思考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清思维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思考、推理和论证。
在日常生活中,逻辑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思维能力:逻辑学训练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分析问题、推理和做出决策。
- 提升表达能力:逻辑学教会我们如何合理地组织、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 避免逻辑谬误:了解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论证或争辩时犯下常见的逻辑错误,提高我们的思维准确性。
- 增进批判性思维:逻辑学鼓励我们质疑和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解释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
答案:充分必要条件是指一个概念或命题A对另一个概念或命题B的成立起到了必要且充分的条件作用。
逻辑学基本知识一、概念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他是一个学生.学生:在学校读书的人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二概念用语词来表达概念与语词有区别 :首先,概念和语词的本质不同.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具有全人类性和共同性;语词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其次,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有三种情况(1)同一语词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他在上课----------------听课和讲课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偷”与“盗”“诉讼”与“打官司”多词一义“妈妈”与“母亲”外宾宴会上的什锦汤,客人看着里面洁白、光滑、滚圆的鸡蛋,就问这是什么“这是公鸡夫人的孩子”巧用概念的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写文章,文章生动.可以据此鉴赏文章,赏析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判定逻辑推理是否正确.3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不表达概念.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包括:介词、副词、感叹词.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内涵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说明对象是什么样的;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范围,说明对象有多少.学生内涵是“在学校读书的人”;外延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据刑法第14条的规定,“已满18岁”的内涵是指实足年龄,应以日计算,即过了18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才认为是已满18岁.“已满18岁”的外延是所有已经过了18周岁生日的人.本案被告人是在18周岁生日这一天作案的,不在“已满18周岁”的外延之内,所以不适用死刑.练一:以下是从内涵还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1.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分.三、概念的种类一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具体事物,分为:1、实体概念如饭、菜、铜钱2、属性概念如香味、声音等一天阿凡提外出,路过一穷人家.穷人见到阿凡提,就请他帮助. 巴依说我闻了他饭店里饭菜的香味,叫我付钱 .你能去帮我说几句公道话吗”阿凡提把钱袋放在老板面前摇一摇,钱声摇一摇,走了.“闻了饭菜的香味 ,要付钱, 听了钱袋里钱的响声,收到钱了.”逻辑问题:他们混淆了概念的种类,把实体概念混为属性概念.有意混淆的叫“偷换概念”二据所反映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为:1、集合概念反映由一定数量思维对象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概念如联合国、第三世界、共产党、陪审团、中华民族集合概念反映的是整体属性,这个整体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2、非集合概念如国家、法律、共产党员、陪审员非集合概念不具备整体属性,只具备个体属性注: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逻辑问题.中国的河流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长江是中国的河流,所以,长江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第一个“中国的河流”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中国的河流”是“非集合概念”混淆偷换概念就是混淆偷换内涵练二:区分下列的概念:2.①中国人民具有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力.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3.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4.人贵有自知之明.5.某学生经常不做作业,老师批评他偷懒,他辩解说:“中国人是勤劳的,我是中国人,谁说我不是勤劳的”所以我是勤劳的,四概念6.甲对乙说:“我今天上午到王府井书店买了三本书籍,回来时路过天安门,看到广场上摆放了二十多万盆花卉.”四、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1、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如: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歧义①清政府:“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②德方:“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 60里.”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2、混淆概念:由于“不知”导致的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运用.例:有人把“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理解为“抨击”甚至“打倒”,歪曲了“理性批判思维”的本意.甲:北京的长城景点是一天游览不完的.乙:八达岭是北京的长城景点,一天完全可以游览完.1英里=华里3、偷换概念:把本质不同的概念故意当作“同一”概念来理解和运用.例: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可战胜.人都有隐私权,所以我隐瞒罪行.——由偷换概念导致转移偷换论题五、概念的周延性一概念的“周延”与“不周延”若概念的语义所指断定肯定或否定了概念的全部外延,该概念的外延就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如:1、“马”是动物.2、有的“称为马的动物”不是“马”.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两个“马”的外延都是周延的,而“称为马的动物”则没有断定概念所指的全部,是不周延的.一般地,表达判断的全称概念是周延的.如:1、“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2、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着作”其中的“公民”和“着作”都是周延的.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如:1、女人不是老虎.2、有的学生不是河北人.这里的“老虎”和“河北人”都断定了概念的全部外延,因而是周延的. 若语义所指仅断定了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那么该概念的外延就是不周延的.如:1、有些鹤会跳舞.2、仙人骑鹤.其中的“鹤”、“仙人”、“会跳舞”都是不周延的,它们仅仅断定了概念所指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一个表达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如:1、所有的山羊是羊.2、有的农民养羊.这两个判断的谓项“羊”都只断定了“所有羊”中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羊”的外延是不周延的.七、概念关系推理三段论前提1:所有公民M都应守法P,前提2:马明S是公民,结论:所以,马明应守法.再如:前提1:所有的企业都纳税,前提2:有些单位不纳税,结论:所以,有些单位不是企业.再看这样的例子:前提1:所有猴子都是满身毛,前提2:金丝猴就是满身毛,结论:所以,金丝猴是猴子.同样形式的另一个推理如下,它们都正确吗为什么前提1:所有猴子都是满身毛,前提2:毛孩就是满身毛,结论:所以,毛孩是猴子.三)三段论推理规则的使用前提1:逻辑学是科学中项M;前提2:科学是有用的;结论:所以,逻辑学主项S是有用的谓项P.三段论具有固定格式.这个三段论的格式是: SAMMAP∴SAP可以运用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检验三段论推理的有效性.规则一、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规则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规则四、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规则五、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规则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必然结论规则七、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前五个是基本规则,后两个是导出规则.规则一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及违反规则一的逻辑错误有心人M1是不怕困难的;凡活着的人都是有心人M2;所以,凡活着的人都是不怕困难的.——犯了“四词项”的逻辑错误规则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及违反规则二的逻辑错误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PAM李某是故意犯罪; SAM所以,李某是贪污罪∴SAP——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推不出必然结论.律政俏佳人1的有罪推定中如根据:A 犯罪分子必有作案时间,嫌疑人无法证明自己在案发时间内究竟在干什么,就断定她是作案人.或者根据B 犯罪分子应该出现在凶杀现场,嫌疑人正好出现在犯罪现场,就断定她是作案人.这样的推理过程,实际上也在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其结论是不可靠的.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及违反规则三的逻辑错误违反这条规则的情况有两种:其一是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称作“大项不当周延”如:凡是想做律师的人都需要学习法律;我不想当律师;所以,我不需要学习法律MAPSEM∴SEP其二是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称作“小项不当周延”.如:罪犯是有作案动机的人;罪犯是去过作案现场的人;所以,所有去过作案现场的人都是有作案动机的人MAPMAS∴SAP规则四: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如:逻辑学不是数学;心理学不是逻辑学;所以,规则五: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所以,他不必负刑事责任.MEPSAM∴SEP规则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必然结论规则七: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练四:请指出下列三段论推理是否有效1、有的情杀案件是合谋,这个案件是情杀,所以,这个案件是合谋.2、凡是律师都熟悉法律,老陈不是律师,所以,他不熟悉法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他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4、缓刑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张犯被处死缓,所以张犯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5、小偷小摸不是犯罪行为,小偷小摸不是合法行为,所以,合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6、有些雇员是知识分子,有些雇员工作得卓有成效,因此,有些知识分子工作得卓有成效.7、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行为规范都有强制性.8、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带电.六、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一同一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如: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角三角形.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1、北京是大城市2、可持续发展观是后现代思潮三交叉关系: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重合赫尔岑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宴会.在宴会上,他被一种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主人过来解释道:“现在演奏的是流行曲.”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东西就一定高尚吗”主人一听,很反感地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赫尔岑笑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这里,“流行的”和“高尚的”两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重合,一部分不重合.逻辑问题:主人把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混同于同一关系,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流行性感冒”与“流行的”是什么关系交叉关系上面说的同一关系属种关系都属于相容关系交叉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此外,还有不相容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是互相排斥(四)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一个属概念之下的两个邻近的种概念的外延全异都不同,并且这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即等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2、反对关系:指一个属概念下的两个邻近的种概念的外延全异,并且这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如:蓝色与青色自杀与他杀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一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概念或命题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概念的同一:内涵与外延的同一性、确定性命题的同一:对某一思维对象所做的断定是确定的,不能用另外的命题代替.错误1混淆概念邮局里的营业员把信称了称说:“小姑娘,你的信超重了,请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小姑娘惊奇地说:“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信不是更重了吗”2偷换概念甲:我们应该为中国的四大发明而骄傲.乙:不能那样说,骄傲会使人落后.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经常发生在辩论过程辩题:闲事该不该管正方:闲事该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应该弘扬.反方:不该管,要管就管正事,闲事是无关紧要的皮毛琐事,没意义.3偷换论题比如,一个青年犯了罪,他的母亲包庇他,就采用了偷换论题的方式.下面是公安人员与她的对话:问:“你儿子犯了罪,你有什么说的”答:“我希望政府释放我儿子.”问:“贩毒是不是违法”答:“还有人在贩”这个母亲的最后一句偷换了论题.因为公安人员的问题是“贩毒是不是违法”,她不回答公安人员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说“还有人在贩毒”.很明显,“贩毒是不是违法”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是同一个论题,并且,证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等于证明她儿子贩毒不违法,同时,还在贩毒的人尚未受到处罚也不能说明她儿子贩毒不应受到处罚.这种答非所问就是一种偷换论题的诡辩.达尔文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威尔勃福斯滔滔不绝讲了一大通进化论的坏话,指责达尔文违背圣经和神意,最后他指着赫胥黎说:“赫胥黎先生就坐在我的身旁,他是想等我一坐下就把我撕成碎片,因为照他的信仰,人是由猿猴变的嘛不过,我倒要问问,究竟是你的祖父由猿猴变来的,还是你的祖母由猿猴变来的”讲到这里,那些反对进化论的人拼命地拍手哄笑.大主教故意把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人”当作在非集合意义上的概念来使用,把人类与某一个人祖父或祖母混为一谈,从而得出赫胥黎的祖父或祖母是从猿进化来的,这是违反同一律,结论是极其荒谬的.汪伦巧妙地将“十里桃花潭”偷换成“十里桃花”,将“姓万人家开的酒店”偷换成“万家酒店”,从逻辑上说,这是违反同一律的. 汪伦犯的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而且手法十分高明,竟然使聪明绝顶的李白上当,这在文坛上也是少有的趣事.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必须保持确定和同一.即每个思想必须是确定的,而且前后要保持一致.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两种:混淆或偷换概念,转移或偷换论题.二矛盾律否定型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否定的词项,“A”和“非A”指称同一对象.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同时确认为真,必须指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矛盾律要保持思维的前后一贯性.湖南拥有世界上没有的张家界.捐款达到了近6000多元我们不能同时说张三既是“犯罪嫌疑人”,又是“非犯罪嫌疑人”;在命题方面,矛盾律的要求是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同真,必须肯定其中有一个是假的.例3 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例4 本案有的材料不是可信的.例5 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例6 本案所有的材料都不是可信的例3与例4是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例5与例6是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根据矛盾律的要求,都不能同时加以肯定.正确理解矛盾律指同一思维过程而言,如不是同一思维过程,允许不一致.如果不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不同时间或从不同方面或对不同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则不违反矛盾律,因而不构成逻辑矛盾.如臧克家同志有一首诗叫有的人.诗的开头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三排中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鲍西娅的肖像莎士比亚的名着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有非常卓越的才能.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但是,鲍西娅自己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里规定要猜匣为婚.鲍西娅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三只匣子上分别刻着三句话.在这三只匣子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鲍西娅许诺: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这三句话,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他.金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同时,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聪明而英俊的巴萨尼奥来求婚了,朋友们,他应该选择哪一个匣子呢解题思路2:金匣上的话与银匣上的话是互相矛盾的,其中必有一真.因为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铅匣子的话是假的.因此肖像在铅匣中.解题思路3:金匣和铅匣都有这句话:肖像不在此匣中,两句至少有一句为真.因为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匣子的话必为假.金匣子的话必为真.铅匣子的话必为假.因此肖像在铅匣中.解题思路4:思路2、3综合考虑,金、银匣上的话,必有一真;金、铅匣上的话,必有一真;则金匣上的话必真.因此肖像在铅匣中.参考答案:肖像在铅匣中1996年,李登辉散布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在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后,有记者问:"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于是,沈国放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可谓得体之极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有能考上清华."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卷纸考试科目数据与知识工程培养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或专业领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方向生物信息级别2015学年2015-2016学期第二学期姓名傅广垣学号112015*********类别②(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2016年6月25日研究生院制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浅析计算机与逻辑学及交叉应用摘要:数理逻辑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大脑与骨干,在计算机及其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硬件设计到计算机语言架构,甚至软件设计工程都与数理逻辑密不可分,本文介绍了数理逻辑以及逻辑学在计算机各类关系,并简单探讨了数理逻辑在人工智能中一些应用。
关键字: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人工智能目前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成就背后,逻辑学是推动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动力。
软件大师迪杰斯特拉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现在年纪大了, 搞了这么多年软件, 错误不知犯了多少, 现在觉悟了。
我想假如我早在数理逻辑上好好下点功夫的话, 我就不会犯这么多错误。
不少东西逻辑学家早就说了, 可我不知道。
要是我能年轻20岁的话, 就要回去学逻辑。
”可见计算机科学与逻辑学相互关系多么密切。
数学与计算机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数学功底,就很难在计算机这个行业里有所作为的。
单纯依靠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应用开发,如图片处理、小系统的开发,这还不是很大的问题。
但是,要完成更深层的开发,如系统集成、动画制作如3D 游戏等,没有数学理论作为基础是很难完成这些工作的。
以上说的还只是软件层面的,在硬件层面上,数理逻辑更加是其中的支柱。
电子数字计算机系统的逻辑设计,基本单元就是各类0-1高低电位的门电路,也就是基于数理逻辑中的布尔代数进行描述。
而重要的逻辑部件和各种运算电路—触发器、寄存器、计算器、半加器、全加器等的设计分析也离不开布尔代数;至于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综合及简化, 更需要运用布尔代数。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几个不同方面,详细介绍计算机与逻辑学的渊源。
逻辑与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仅仅研究那些在真理前提得出的结果的古典逻辑推理方法是不够的。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信息的环境里,为了建立真正的智能系统,研究那些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的非单调推理、模糊推理等就变得越来越必要了。
因此,非经典逻辑应运而生。
非经典逻辑指的是直觉逻辑、模糊逻辑、多值逻辑等,这些也可以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基础是形式语言、自动机与形式语义学,数理逻辑的推理理论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思想和方法。
推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工作,逻辑的思想就是通过一些已知的前提推理出未知的结论。
符号逻辑与程序正确性验证、程序分析、程序综合以及程序设计环境及工具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弗洛伊德提出对框图程序使用归纳断言法证明程序正确性后,曼纳即用一阶谓词演算将这方法形式化[1],同时霍尔提出了他的程序逻辑,用以刻画程序的语义及程序正确性的形式证明。
曼纳还提出了对任意程序尸和相应的入口、出口条件机械地生成验证条件(诸路径条件的合取)的方法。
霍尔的程序逻辑把基本语句和说明语句的语义定为公理, 结构性语句和说明语句定为推理规则.其系统内公式形如:A {P } B (A 、B 为一阶公式, P 为程序)。
意指:A 在P 执行前成立, 且P 终止, 那么B 在P 执行后成立.从霍尔的方法还发展出了程序正确性证明的最弱前置谓词方法。
设WP (P ,B)为满足下列条件的最弱语句:为了使P 终止且在P 完成后公式B 为真,那么证明A {P } B 由步骤( 1 )找出WP ( P , B ),和( 2 )证明A-> WP ( P , B ) 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 由最弱前置谓词方法发展出来的程序形式推导技术,是程序自动生成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同时,程序设计工具和环境的研究也离不开规范的形式描述以及语义的形式表示。
显然,这些工作都与逻辑学相关。
举一个著名的算法例子:著名的n 皇后问题是:是否可以将n(n 为正整数)个皇后放在的棋盘上,使得每行每列都有且仅有一个皇后,并且每条对角线上如果有皇后且仅有一个。
解答:可以用数理逻辑中的命题逻辑来描述皇后问题,为此引进2n 个命题变项(1,1)ij p i n j n ≤≤≤≤,其中变项ij p 为真表示在第i 行、第j 列有一个皇后,需要满足的命题公式包括如下子句:每行至少有一个皇后:对每个(1)i i n ≤≤,有12...1i i in p p p ∨∨∨= 成立;每行最多只能有一个皇后:对任何i,j 和k (1,1)i n j k n ≤≤≤≤≤,有1ij ik p p ⌝∨⌝=成立;每列至少有一个皇后:对每个(1)j j n ≤≤,有12...1j j nj p p p ∨∨∨=成立;每列最多只能有一个皇后:对任何i,j 和k (1,1)i k n j n ≤≤≤≤≤有1ij kj p p ⌝∨⌝=成立;每条对角线上最多只能有一个皇后:对任何i,j 和k (1,,,)i j k n k i ≤≤≠,(1)如果,那么,11ij k j k p p +-⌝∨⌝=成立;(2)如果1j i k n ≤+-≤,那么,1ij k j i k p p +-⌝∨⌝= =1成立。
按照上述处理方法,3皇后问题模型中的正文字:12,2133{,}p p p 。
模型可以解释为:第1行第2列、第2行第1列、第3行第3列可以放置皇后。
4皇后问题模型中的正文字:12,243143{,,}p p p p 。
模型可以解释为:第1行第2列、第2行第4列、第3行第1列、第4行第3列可以放置皇后。
5皇后问题模型中的正文字:12,24314355{,,,}p p p p p 。
模型可以解释为:第1行第2列、第2行第4列、第3行第1列、第4行第3列、第5行第5列可以放置皇后。
同理,可以推导出n 皇后问题的排列规则。
通过上述实例的验证,会发现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把计算机科学中表面上看似不相干的内容通过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作为前提,利用数理逻辑中的推理理论得到结论。
计算机语言中的数理逻辑2000 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建立起了逻辑科学,首先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逻辑思维。
17 世纪,德国的逻辑学家莱布尼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提出建立一套通用语言,他把逻辑加以数学化,再设计一套演算法则作为工具来处理通用语言,试图消除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语言的局限性和不规则性,使逻辑演算能够按一定的规则进行。
莱布尼茨认为,这样推理错误就变成了计算错误。
莱布尼茨把推理变成计算的思想改变了逻辑发展的方向,为后来计算机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莱布尼茨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之后许多逻辑学家都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弗雷格和罗素基本完成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他们用形式语言表达的公理系统,也是数理逻辑最基础的部分。
还有关于逻辑的语义和语法关系的模型理论的研究,可计算性和可判断性的递归理论的研究,形式系统无矛盾的证明与公理集合论的研究等也都开始发展。
这些逻辑研究的理论是计算机语言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
计算机刚出现的时候,程序员都是用机器代码来直接进行操作,这样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其复杂性暂且不论,而且编程会非常慢。
后来为了更好的操作和符合人们阅读的习惯,一些程序员把机器代码写成英文字符串的形式,这样就出现了最早的汇编语言Basic。
Basic 语言是最基本的计算机语言,也是最受欢迎的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模块化,抽象化和封装的过程。
计算机语言中最初是把0 和1 表示的二进制值,抽象为整型、长整型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接着,由于更复杂数据表达的需要,就出现了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除了计算机的数据需要抽象外,计算机的指令也经过了从表达式和语句到函数的抽象的过程。
如20 世纪70 年代初出现的结构化语言,Pascal 语言和C 语言。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不断抽象化的表现,它主张数据和和代码分开,这种思想和计算机硬件的逻辑处理机制也是相符合的。
结构化语言出现后,人们又根据20 世纪60 年代面向对象的思想在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了添加了类,继承等对象概念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如C++等。
计算机语言系统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系统的可靠和完全性,结构的相似性说明了计算机语言与逻辑语言是相通的,所以逻辑学研究取得的方法和成果可以用到计算机中,为计算机语言的发展铺平道路。
我们可以把推理过程看成是一个符号变换过程,以pΛ(p→q)→q 为例,我们可以把这个肯定前件的假言推理,看成一个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用计算机语言表示,它就是一个计算机中的算法,而且因为这个逻辑表达式是有效且可靠的,所以这个算法同样也是可靠的,如下面这个比较两值大小的C 语言的程序:Main(){Float c, d;Scanf(“%f%f, &c, &d”);if( c > d)printf( “% f \ n “, c);elseprintf ( “% f \ n”, d );}这个程序中说,如果判定了两个输入数值c > d 成立,则输出c 的值,否则输出 d 的值。
逻辑学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完成能表现出人类智能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归纳推理方法等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计算机的人工智能问题。
人工智能的研究中,知识表示、知识推理和知识运用问题不仅是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而采用谓词逻辑语言的演绎过程的形式化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理解人工智能知识表示及推理中的某些子命题。
在许多方面,逻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相当类似,他们都关心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推理的某些方面的形式化问题。
确实,逻辑学家传统上一直关心具有某种哲学意义的推理,于是,关于必然性、可能性、时间、认识和相信等概念的逻辑发展起来了。
而这些方面也正是对知识表达感兴趣的人工智能专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人工智能研究理解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
它始终处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3]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获取知识后,重要的是如何将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知识以计算机内部代码的形式加以合理的描述、存储,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这便是知识表示。
知识表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运用它的系统的质量、能力和问题求解的效率,正因为如此,知识表示的研究成为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热门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