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46 KB
- 文档页数:1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窃窃私语B. 纵情任性惟妙惟肖C. 翠色欲流狂风暴雨D. 美中不足震耳欲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深受感动。
B.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C. 这个工厂里有许多工人,他们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D. 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歌声优美动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B. 他一心一意地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C. 我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让人百读不厌。
B. 他做事粗心大意,经常出错。
C. 这位老师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喜爱。
D. 我虽然年纪小,但胆子很大。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苍白,像是生病了。
”(苍白:颜色不健康)B. “他这个人很吝啬,从不肯帮助别人。
”(吝啬:过分节俭)C. “她做事很有条理,井井有条。
”(井井有条:非常有序)D. “他的话让人感到很奇怪。
”(奇怪:不寻常)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他学习成绩很好,是我们班的佼佼者。
B. 这个苹果很甜,可以吃。
C. 他很勇敢,敢于面对困难。
D. 这本书很有趣,值得一看。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
B. 我很喜欢看电影。
C.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D. 他明天要去北京。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成绩很好,是我们班的榜样。
B.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趣,引人入胜。
C. 他工作很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这个地方风景优美,值得一游。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洪亮,可以传遍整个教室。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潮湿(cháo shī)B. 悲叹(bēi tàn)C. 沉默(chén mò)D. 振奋(zhèn f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B. 为了这次比赛,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3.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喜出望外B. 欣喜若狂C. 焦急万分D. 精益求精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轻松愉快B. 奋发图强C. 众志成城D. 振聋发聩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里盛产苹果,就像金色的海洋。
B. 他的成绩越来越好,犹如芝麻开花。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夜晚的星空,就像一张银色的画布。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类的书籍。
B. 我问:“你今天有什么打算?”他回答:“我想去公园散步。
”C. 这本书非常有趣,值得一看再看。
D. 她站在那里,静静地望着远方。
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睿智(ruì zhì)B. 振奋(zhèn fèn)C. 奋发(fèn fā)D. 奋进(fèn jìn)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不断提高,这是他勤奋学习的结果。
B. 这个公园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C. 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D.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9.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遵守纪律B. 勤奋学习C. 勇往直前D. 井井有条10.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火焰一样燃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一)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90分钟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朗读《春》,让我们感受到山的lǎng润和小鸟嘹亮的歌声;朗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zhù蓄绿色的水藻和橙清的河水;朗读《雨的四季》,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骄媚;朗读《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北海菊花的淡雅、高洁……(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嘹亮()淡雅()(3)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ǎng润() zhù蓄()(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应运而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B.秋天的杏林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D.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4.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分)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太阳,驱散黑暗,留下光明。
5.古诗文默写。
(10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论语>》十二章》(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山B.水C.木D.火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温故知新B.不耻下问C.见义勇为D.三人行必有我师3.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4. 下列哪个故事是出自《西游记》?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沙僧取经D.唐僧骑马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人D.心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
()4.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出自《静夜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简要介绍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5.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来阐述你对学习的态度。
2. 请用唐代诗歌中的诗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受。
3. 请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解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来描述一次你自己的经历。
5. 请用李白的诗句来描绘一次美丽的景色。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沉默缄默B. 精卫填海精卫补天C. 美轮美奂美轮美奂D. 青出于蓝青出于兰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B.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出乎意料地失败了。
C. 她虽然很努力学习,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D. 他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颗明珠。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
C. 那本书很厚,有几百页。
D.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
答案:A4. 下列词语中,与“欢天喜地”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喜出望外B. 欢欣鼓舞C. 心花怒放D. 欣喜若狂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C. 河水清澈见底。
D. 那片云彩像棉花糖。
答案:A二、填空题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是:()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易混淆的一项是:()答案:差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答案: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9.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的一项是:()答案:做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答案:他读书如饥似渴。
三、阅读题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答案:李白(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为了救世人,吞下了仙丹,结果变成了仙女。
从此,她飞上了月亮,成为月宫的仙女。
(1)这段文字属于哪种文体?()答案:说明文(2)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答案:介绍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6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夏天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风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也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的水藻将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
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美好。
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的分歧.时,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泰戈尔和冰心借大自然诗意地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给语段中加点词语注音。
粗犷.分歧.(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jué) 别(zhù) 蓄(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句“是”是动词。
B.第②句“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C.第②句“看”“上”“顶”都是动词。
D.第②和③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C .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D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3.(3分)下列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 .朱自清《春》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的人们,让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生机;老舍《济南的冬天》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的美的享受。
B.《荷叶•母亲》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金色花》则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24分,每小题3分)1.依次给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在那遥远而人迹罕至的山谷之中,隐藏着一处被时光温柔zhù蓄的秘密花园。
春日晨曦初照,花园花枝招展,宛如大自然最精致的化妆作品,竞相展示着它们独有的娇艳与妩媚,却又不失和谐,不显得咄咄逼人。
日头渐高,山谷外的世界开始人声鼎沸,而这里却依然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静mì。
我独自徘徊在这片被山石环绕的花园小径上,心中思绪万千,如同夜里的梦境,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偶尔,一阵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我仿佛能听到花儿们的匿笑,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让这份宁静与美好深深烙印在心底。
此刻,在大自然的垂爱中,我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着落,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困。
在这片幽静的天地间,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了在喧嚣之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宁。
而这一切美好,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与升华。
A.伫秘 huái zhuóB.贮谧 huái zhuóC.贮秘 huí zhuóD.伫谧 huái zháo2.上面文字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花枝招展 B.咄咄逼人 C.人声鼎沸 D.翻来覆去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在这片幽静的天地间,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句中的“幽静”“倾听”“声音”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我仿佛能听到花儿们的匿笑,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句中用到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而这一切美好,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与升华”,句中的“升华”是一个多义词。
D.“在大自然的垂爱中”,句中“垂爱”是敬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搞好班级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语文试卷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菜畦.(qí)搓捻.(niǎn)踉踉..跄跄(liàng)B.竹筛.(shāi)静谧.(mì)黄晕.(yùn)竦峙.(sì)C.菡.萏(hàn )咄咄..逼人(duō)惭.愧(cán)斟.酒(zhēn)D.莅.临(lì)分岐.(qí)熬.过(áo)瘫痪..(tān huàn)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观瀑亭周围绿树成荫,碧草如茵,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B.为了举办元旦晚会,教室内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纸,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
C.这个公式如果不以具体事实证明,学生怎会明白!至多只是让学生像鹦鹉学舌一样,做不求甚解....的强记。
D.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生物大致相似,容易混为一谈....。
3.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把“只有”改为“只要”,或把“就”改为“才”)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语序不当,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改为“建书香校园,读经典作品”)C.全校师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做的关于“争做文明好青年”的报告。
(词语排序不当。
“讨论并听取”改为“听取并讨论”)D.在我们分别多年后,班主任赵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词语搭配不当。
把“音容笑貌”改为“谆谆教导”)4.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未来的博物馆在哪里,长什么样? 。
;;一个个博物馆形象IP开发,让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②一件件珍贵文物移步线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③数字化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答案④近年来,博物馆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一个个文物保护研究项进驻互联网,拉近与公众的距离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 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炊烟(chuī)B. 梦寐(mèi)C. 摇曳(yè)D. 畸形(j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最优秀的。
B. 因为天气原因,本次比赛推迟到下周六举行。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用电。
D. 我把老师送给我的礼物弄丢了,心里非常愧疚。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融化(融:融解,融汇)B. 沉浸(浸:浸泡)C. 崇高(崇:推崇,尊崇)D. 沮丧(沮:沮丧,灰心)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天空,像一块洗净的蓝宝石。
B. 他唱歌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C. 小明的成绩像火箭一样上升。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B.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只石猴,后来拜唐僧为师。
D. 《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6.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惊讶惊慌惊叹惊喜B. 耐心耐力耐烦耐用C. 欢快欢呼欢乐欢聚D. 坚强坚定坚硬坚守7.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春天景色的诗句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8.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漫步(bù)稳重(zhòng)B. 轻盈(yíng)美轮美奂(huàn)雅俗共赏(yǎ)C. 拼搏(bó)精湛(zhàn)喜闻乐见(yuè)D. 妩媚(mèi)璀璨(cuǐ)蹦蹦跳跳(bèng)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要想学好七年级的语文,多做语文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语文的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1. 根据要求写出画线字的拼音(4 分) 在初中第一个半期的学习中,我跟随作者的笔墨,聆听了《春》与轻风流水应和( )的鸟鸣,在《雨的四季》中接受了热烈而又粗犷( ) 的夏雨的洗礼,想要看看《秋天的怀念》中那盛开在作者和母亲诀( ) 别时的菊花,神游了《济南的冬天》中令人心中有了着( )落的小山,领略了四季变迁,体会了万般情感。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A 蓑衣屋檐徘徊箫瑟憔悴B 嘹亮并缔铃铛哄托斑蝥C 遮蔽萌发搏学娇媚和蔼D 干燥蝉蜕天涯朗润菡萏3.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读书生活,院子,老师读书的样子都记忆深刻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对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示厌恶。
这也是鲁迅先生值得怀念的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C. 《雨的四季》选自《刘湛秋散文选》,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 《天净沙秋思》仅用28 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乡的悲哀之情。
4. 下列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自从参加了学校文学社,小李的作文水平进步很大,行文泼泼洒洒,深受老师好评。
B. 小学毕业了,即将和相处六年的老师同学诀别,我万分不舍。
C. 周末有同学来我家玩,我非常开心,开门迎接他们说:欢迎莅临寒舍!D. 这是一位端庄,静谧的大家闺秀。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B. 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C.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D. 美国女演员莎朗斯通恶毒攻击中国的言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① 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写文章有深造的方法,,_作文也如此,修改旧的文章,重写旧的题目,才能不断深造。
①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就完全出来了。
②如还是写不好,再过几个月还是写这个题目,一定有更好的语句出现。
③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过几个月再重写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优美的语句出现。
④这就像加工玉石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以看到一点玉;明天又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
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7. 认真分析例句,仿写句子。
(4 分)生活中,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世界就小了;,8. 综合性学习(7 分)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初一新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请你根据下列要求答题。
(1)你是学生会干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用到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表达清晰。
(2 分)(2)王老师为了提高你的语文能力,让你参加语文兴趣小组,但是你想参加的是电脑兴趣小组,你准备怎么说服老师(3 分)(2) 为了参加播音社,小刚每天晚上都练习得很晚。
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刚,你练习真刻苦,每天我们都睡了,你还在大声念书。
小刚说: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很远,还需要继续努力! 你觉得小刚正确理解张伯伯的意思了么?如果你是小刚,你怎么说。
(2 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一)古诗文积累。
9. 古诗文默写填空。
(10 分,每空1 分)(1) 《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2) 夜发清溪向三峡,(3) 我寄愁心与明月,。
(4) 江春入旧年(5) 不知何处吹芦管,(6) 《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普通人也能志向坚定的句子是:子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5 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0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 分)(1) 俄而雪骤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3)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4)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 )11. 翻译下列句子(4 分)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B 待君久不至,已去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3. 《咏雪》中两位少年对雪的比喻各有千秋,请简要分析。
你能综合二者优点,再写一个更好的比喻句么?(4 分)答:三、现代文阅读(40 分)春(20 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 本文的作者是(),我还知道他的散文集()。
(2 分)15. 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并分别再用一句古诗来形容这三幅图。
(6 分)第①段:图;第②段:图;第③段:图。
16. 第②段是从、、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3 分)17. 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 分)(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8.. 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 分)四季分明(20 分)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
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9.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含义。
(6 分)(1) 淡妆素裹:(2) 转瞬即逝:(3) 欲说还休:20. 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体现南京四季特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8 分)(1)春天:(2)夏天:(3) 秋天:(4) 冬天:21. 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
例如:用来比喻春;用来比喻夏;用来比喻秋。
(3 分)22. 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得当,为什么?(3 分)四.作文。
(55 分)从下面两个命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1.同学们已经是初中生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幼稚不懂事的小朋友了。
你们告别了童年,即将迎来青少年时期。
这几个星期的学校生活一定丰富多彩,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同学。
这一切让你在各方面都成长了吧。
也许你学会了交朋友,也许你学会了努力拼搏,也许你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也许你学会了感恩,也许你还学会了其他很多很多。
请以我成长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2. 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不管是人也好,物也罢,都有美的一面。
学会发现美,学会欣赏美,做一个美的伯乐。
请以生活中的美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 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 略2-6.D C A B D7.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见识就少了。
冬日的梅,你傲雪盛放时,品质就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