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_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54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表演能力。
- 通过音乐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和演唱经典童谣和儿歌。
2. 研究常见的乐器名称与音色。
3. 研究基本的节奏感和音阶。
4.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三、教学重点1. 掌握经典童谣和儿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2. 熟悉常见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阶认知能力。
4. 研究和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四、教学方法1. 听觉法:播放经典童谣和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聆听,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唱歌法:指导学生研究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并进行集体或个人演唱。
3. 模仿法:模仿常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4. 舞蹈法:指导学生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舞蹈编排和表演。
五、教学步骤1. 播放经典童谣和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聆听并跟随节奏拍手。
2. 研究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演唱。
3. 引导学生模仿常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进行乐器表演。
4.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舞蹈编排和表演。
5.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表演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演能力,评价其音乐研究的积极性和成果。
2. 针对学生的听觉、唱歌、模仿和舞蹈能力,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
3. 综合考察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评价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以上就是本次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研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全案目标本音乐教学全案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掌握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全案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和节奏等知识。
2. 音乐欣赏: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音乐。
3. 声乐训练:通过声音发音、唱歌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准和音域。
4. 乐器演奏:介绍常见的乐器及演奏技巧,让学生能够简单演奏一些乐曲。
5.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教学全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听、说、唱、演:结合听音乐、说音乐、唱歌和演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3. 创造性研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
2. 知识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和节奏等知识。
3. 欣赏活动: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4. 声乐训练:进行声音发音和唱歌练,培养学生的音准和音域。
5. 乐器演奏:介绍常见的乐器,并教授一些简单的演奏技巧,让学生能够简单演奏一些乐曲。
6.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全案的有效性,本教学全案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学生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情况。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全册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音乐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奏、音域等。
2. 唱歌技巧:发声、调音、节拍等。
3. 舞蹈表演:节奏感、舞姿等。
4. 乐器演奏: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唱歌、跳舞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合舞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视听教学法:利用音乐录音、视频等媒体材料,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基本知识:介绍音符、节奏、音域等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练习。
3. 学习唱歌技巧:教授发声、调音、节拍等唱歌技巧,并进行歌曲的学习和练习。
4. 学习舞蹈表演:教授节奏感、舞姿等舞蹈技巧,并进行简单舞蹈的学习和表演。
5. 学习乐器演奏:介绍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教授基本演奏方法,并进行简单乐曲的学习和演奏。
6. 综合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合舞等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所学技能。
7.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和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和自评,帮助他们反思并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音乐录音、视频等媒体材料。
2. 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
以上是全册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安排,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湘教版_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内容概要第一课:音乐基础知识。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至第四课:中国民族音乐概览。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民间、民族音乐等,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五课至第七课:西方经典音乐入门。
介绍西方经典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交响乐、古典音乐等,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八课至第十课:音乐与情感表达。
探讨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如何通过音乐传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
第十一课至第十二课:音乐创作与实践。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实践能力。
本教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1. 介绍教材名称及版本本次教学方案所依据的教材名称为《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该教材是由湖南省教育部门组织编写,并由湘教版出版社出版的。
该版本教材是依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地方特色,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的。
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此版本教材具有地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是适合六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
2. 简述六年级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六年级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音乐课程在六年级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在六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发展独特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观。
音乐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歌唱、乐器演奏和音乐鉴赏等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湘教版全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了解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掌握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单元一:音乐和声音-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 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单元二:旋律与节奏- 旋律的组成和表现形式- 调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节奏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 节奏的分析和演奏技巧单元三:乐器与乐器家族- 常见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介绍- 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鉴赏- 乐器家族的合奏和交响乐队的组成单元四:音乐欣赏- 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和辨识- 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 名曲赏析和音乐家介绍-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教学方法- 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和演出- 合唱、合奏和独奏的实践活动- 分组合作的小项目和创作任务- 音乐游戏和互动活动- 讨论和分享音乐体验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作业和小项目的完成情况- 音乐演奏和创作的质量- 音乐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态度教学资源-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和教辅资料- 音乐视频和音频资源- 乐器和器材- 课堂展示和演出的场地和设备教学安排- 单元一:音乐和声音(2周)- 单元二:旋律与节奏(3周)- 单元三:乐器与乐器家族(4周)- 单元四:音乐欣赏(3周)- 复习和总结(1周)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教学方法和资源的有效性- 可改进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以上是《湘教版全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指导,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能够提供一份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教案,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湘教版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要素的定义和作用。
2. 音阶、和弦的概念及应用。
3. 音乐节奏的分类和练习。
4. 简单乐谱的读写和演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基本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音阶、和弦的练习,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创作。
3. 欣赏法: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基本要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2. 教授音阶、和弦的概念及应用,进行相关练习。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创作。
4. 学习简单乐谱的读写和演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要素。
2. 学生能正确演奏音阶、和弦。
3. 学生能独立完成音乐节奏的创作。
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
2. 著名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
3. 民族音乐特色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欣赏法:欣赏著名民族音乐作品,感受其魅力。
3. 讨论法:分析民族音乐的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如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祭祀音乐等。
2. 欣赏著名民族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赛马》等。
3. 分析民族音乐的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
2. 学生能欣赏和喜爱著名民族音乐作品。
3. 学生能分析民族音乐的特色,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第三章:合唱与合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唱合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共34课时)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XXX、曲作者XXX。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XXX 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甚么样的生活?(学生自在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XXX师:歌唱家XXX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军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群众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
换来了祖国的平安和朝鲜群众的自在、独立。
(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教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研究《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僻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产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地皮上。
湘教版完整音乐教案:六年级上期一、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音乐表演: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表演技巧,如唱歌、舞蹈等。
3. 音乐创造: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等。
三、教学方法1. 听课法: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亲身体验法: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造能力。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 音乐欣赏:- 选择几首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 播放音乐,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讨论音乐的特点和感受。
- 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音乐术语来描述音乐。
2. 音乐表演:-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如正确的唱歌姿势、节奏感等。
-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或舞蹈表演,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3. 音乐创造:-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
-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2. 观察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造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评价合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欣赏录音或视频。
2. 音乐教材和乐器。
3. 音乐创作工具,如歌词和旋律创作工具。
以上是湘教版完整音乐教案:六年级上期的简要概述。
教案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全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音乐常识课时一:音乐与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能够简单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 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音乐常识2.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3. 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介绍音乐常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是什么。
3. 讨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情绪、环境等的影响。
4. 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并进行简单描述。
5. 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列举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学生对音乐常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的描述能力;-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单元:声音和音乐课时二:什么是声音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 通过实验和活动,感受声音的特性和变化。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和变化3. 区分不同的声音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
2. 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3. 实验:利用不同材料制作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变化。
4. 讨论声音的特性和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5. 分组活动:给出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进行分类和区分。
6. 分享分组活动的结果,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评价:- 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声音的特性和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
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第一课歌曲的旋律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旋律的概念;2.学习简单的旋律;3.通过唱歌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内容1.什么是歌曲旋律;2.《小燕子》歌曲的旋律;3.《小燕子》唱歌游戏。
教学步骤1.通过展示图画示范情境,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的概念;2.带领学生一起唱《小燕子》歌曲,加深对旋律的认识;3.通过唱歌游戏,让学生巩固在前两个环节中所学到的内容;4.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习题。
第二单元乐理基础第三课乐理符号的认知教学目标1.认识乐理符号;2.学习乐理符号;3.能够用简单的乐理符号表示旋律。
教学内容1.乐理符号的认知;2.单一音符的表示;3.旋律的表示。
教学步骤1.通过图画示范,让学生认知乐理符号;2.带领学生学习单一音符的表示;3.通过唱歌让学生理解乐理符号在旋律中的作用;4.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乐理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5.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习题。
第三单元古代音乐第五课古乐器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音乐;2.认识古代乐器;3.能够识别并模仿古代乐器的声音。
教学内容1.古代音乐的概念;2.古代乐器的认知;3.古乐器声音的模仿。
教学步骤1.展示古代乐器,让学生认知并了解古代音乐;2.让学生模仿古乐器的声音,感受并体验古乐器的魅力;3.通过学唱古代歌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的特点;4.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习题。
第四单元民族音乐第七课民族器乐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音乐;2.认识民族器乐;3.能够欣赏并模仿民族器乐。
教学内容1.民族音乐的概念;2.民族器乐的认知;3.民族器乐的欣赏与模仿。
教学步骤1.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民族器乐;2.欣赏民族器乐的演奏,感受其中的情感;3.让学生模仿器乐演奏,加深对器乐的理解;4.通过学唱民族歌曲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5.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习题。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个单元,分别是音乐基础知识、乐理基础、古代音乐和民族音乐。
六年级上音乐教学计划(湘艺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音乐课程规范》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乐感与音乐创造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我的祖国”;第二单元“爱心的奉献”;第三单元“西南音韵”;第四单元“丰收乐”;第五单元“音乐家贝多芬”;第六单元“京调”;第七单元“海峡两岸”;第八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九单元“马车和雪橇”;第十单元“新年音乐会”。
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倍粗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熟悉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熟悉乐器埙、古琴、马头悄岈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似和乎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陪养学生倍粗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陪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陪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蓝措、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熟悉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残缺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通过学习,掌握相观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餗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则正确的演唱方式倍粗音乐。
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陪养学生综合的音乐倍粗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
学生组骓体验,陪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陪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陪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习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倍粗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餗,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
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
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倍粗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奋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陪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七、教学进度:1—2周第一课 3—4周第二课5—6周第三课 6—7周第四课8—9周第五课 10—11周第六课12—13周第七课 14—15周第八课16—17周第九课 18—19周第十课20周选唱选听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 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郭兰英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
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
(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4)介绍田汉第二课时 2一、学习《国歌》旋律1.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学生观看电影。
2. 认识三连音(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学生视唱以下乐句:1.35565 3.1555301051 3.1555301051515 110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1)唱一唱学生视唱乐句:5 1.1 3.35-(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1)视唱旋律第一遍(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二、演唱《国歌》1.齐唱《国歌》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师: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
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3. 演唱《国歌》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
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老鸟,小鸟》教案 3教学目标: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你们看:(课件一出示:)(说明: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么精彩美观,这一幕幕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啾啾啾)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3 3 啾啾| 3 3 啾啾| 6 6 6 啾啾啾| 6 6 6 啾啾啾||1 1 啾啾| 1 1 啾啾|2 2 2 啾啾啾| 2 2 2 啾啾啾||师: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课件二出示:出现歌谱)全曲视唱重点练习:(1)、1=F 4/45 3 3 3 3 3 0 | 3 2 2 2 2 2 0 | 2 1 1 1 1 1 1 1 | 1 1 2 1 0||3 1 1 1 1 1 0 | 1 6 6 6 6 6 0 | 6 5 5 5 5 5 5 5 | 5 5 6 5 0||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
(2)、1=F 4/453 33 30 30| 0 0 55 55 | 3 - 0 0 |33 33 20 20 | 0 0 32 32 |25- -||22 22 10 10| 0 0 22 22 | 1 - 0 0 |11 11 60 60 | 0 0 16 16 |12 - -||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2、歌词学习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啊。
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1)熟悉歌词师: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课件五出示)绕口令:老鸟小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师: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师: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歌)(课件六出示:出现歌单)(2)唱词师: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表现1、歌曲艺术表现师: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