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作业1(第1-3章,权重2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1.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是()a.退休b.升职c.委任d.调任2.下列有关行政法特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行政法通常是具有很强的协商性b.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广泛且易于变动c.行政法内容单一d.行政法律规范有统一、完整的法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b.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c.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d.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4.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P16a.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b.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c.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d.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5.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被称为()。
a.行政机构b.行政相对人c.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6.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地方政府规章b.行政解释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7.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d.行政相对人总是公民8. 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P73a.无效的行政行为b.有效的行政行为c.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d.可撤销的行政行为9.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a.与委托的行政机关共同承担b.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c.自己承担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来承担10. 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是()A.调任B.退休C.升职D.委任答案:退休2.下列有关行政法特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广泛且易于变动B.行政法内容单一C.行政法律规范有统一、完整的法典D.行政法通常是具有很强的协商性答案: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广泛且易于变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B.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C.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D.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答案: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4.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答案: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5.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被称为()。
A.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C.行政机构D.行政相对人答案:行政主体6.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部门规章B.地方政府规章C.行政法规D.行政解释答案:部门规章7.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人总是公民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答案: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8.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A.有效的行政行为B.无效的行政行为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D.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答案:无效的行政行为9.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作业1解答提醒:第1小题:本题要结合工作实际,但不是搞行政执法工作旳同学可以结合生活中碰到旳状况进行论述,不过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照搬书本。
要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论述。
可参照教材17—21页内容,在理论论述旳同步着重结合本职工作实践谈应用。
第2小题:参照教材24—25页内容,要将成为行政主体旳三个要点讲全面,并举例阐明。
重要是弄清行政主体旳概念,分清行政委托和行政授权。
要举例阐明,这样才能对问题进行深刻旳理解,没有例子旳可以参照作业2 旳案例分析进行。
第3小题:参照教材201—202页内容,须举例阐明。
要结合书本好几种章节旳内容论述,在论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时要举例阐明。
作业2一1993年3月28日,李某和关某一起去河边钓鱼,后二人回家。
路上没走多远,李某变化主意,对关某说,不如到主河去摸鱼,关某同意,二人折回主河流处。
在通过一片树林时,二人进入玩耍。
玩耍中二人都吸了烟,并玩了弹火柴游戏。
在走出树林时,关某见树林边有一队枯草,即划火柴将枯草点着。
火苗迅速升起,并向树林里蔓延。
二人匆匆扑打,但因火势越烧越大,未能扑灭,二人惊恐离开现场跑回家。
某市林业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某乡人民政府为原告,以李某与关某放火烧毁该乡果园村旳树林50亩,导致经济损失达4000元为由,于1993年4月3日作出惩罚决定:对关某罚款500元,并令其赔偿经济损失2500元,令李某赔偿经济损失1500元。
李某对惩罚决定不服,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案谁是行政行为旳主体?乡人民政府是行政行为旳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属于被授权旳组织,被授权旳组织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旳特定旳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
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具有惩罚旳权力,能以自己旳名义行使惩罚权,能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旳法律责任,是行政行为旳主体。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解答提示:第1小题:本题要结合工作实际,但不是搞行政执法工作的同学可以结合生活中遇到的情况进行阐述,但是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照搬书本。
要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论述。
可参考教材17—21页内容,在理论阐述的同时着重结合本职工作实践谈应用。
第2小题:参考教材24—25页内容,要将成为行政主体的三个要点讲全面,并举例说明。
主要是搞清行政主体的概念,分清行政委托和行政授权。
要举例说明,这样才能对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没有例子的可以参考作业2 的案例分析进行。
第3小题:参考教材201—202页内容,须举例说明。
要结合书本好几个章节的内容阐述,在论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时要举例说明。
作业2一 1993年3月28日,李某和关某一起去河边钓鱼,后二人回家。
路上没走多远,李某改变主意,对关某说,不如到主河去摸鱼,关某同意,二人折回主河流处。
在经过一片树林时,二人进入玩耍。
玩耍中二人都吸了烟,并玩了弹火柴游戏。
在走出树林时,关某见树林边有一队枯草,即划火柴将枯草点着。
火苗迅速升起,并向树林里蔓延。
二人急忙扑打,但因火势越烧越大,未能扑灭,二人惊慌离开现场跑回家。
某市林业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某乡人民政府为原告,以李某与关某放火烧毁该乡果园村的树林50亩,造成经济损失达4000元为由,于1993年4月3日作出处罚决定:对关某罚款500元,并令其赔偿经济损失2500元,令李某赔偿经济损失1500元。
李某对处罚决定不服,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案谁是行政行为的主体?乡人民政府是行政行为的主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属于被授权的组织,被授权的组织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
乡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具有处罚的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处罚权,能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行为的主体。
2024年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1-4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无效的行政行为9.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正确答案: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10.行政行为己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o正确答案:废止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A.宪法和法律B.行政法规与规章C.地方性法规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正确答案:ABCD12.下面选项属于行政的特征的是()A.行政具有国家意志性B.行政具有执行性C∙行政具有法律性D.行政具有国家强制性正确答案:ABCD13.关于行政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以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B.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C.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中,行政主体的意志和行为具有单方性D.行政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正确答案:ACD14.我国地方行政机关包括()。
A.一般地方行政机关B.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C.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D.边远山区正确答案:ABC15.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是()oA.选任B.委任C.聘任D.考任正确答案:ABCD16.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以下选项属于职权行政主体资格取得条件的有()oA.依法成立B.拥有法定职权C.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D.拥有独立行政经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正确答案:ABCD17.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
A.行政主体的设立必须合法B.行政职权的行使应当合法C.行政程序也应当合法D.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和救济应当合理正确答案:ABC18.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主体B.客体C.内容D.形式正确答案:ABC19.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oA.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B.国家强制力做保障C.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D.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正确答案:ACD20.被授权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主要有()A.被授权组织属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即作业1参考答案--------------------------------------------------------------------------------答: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在深圳的出现公安机关对于嫖客、卖淫、拉皮条和妈眯的游街示众的处罚,本人也是一个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妥当,严重违反了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的规定。
(1)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授权,是可以管理社会治安的部门,但是,并没有规定到,作为公安机关对于卖淫嫖娼等人员有进行游街示众的处罚的权力。
仅仅是规定到罚款或者行政拘留、警告的处罚手段。
作为公安机关不可以自己发明相关的处罚种类来进行处罚,仍然必须是强调法律自身的规定、法律自身的授权。
(2)该行为的产生,恰恰表白公安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没有依照法律的,而是依照我们传统上的道德来执法,来进行对对方进行处罚。
第二小题:要将成为行政主体的三个要点讲全面,并举例说明。
答:那作为大家,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是一个行政主体?那我们就要把握住行政主体的基本特性:1、行政主体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行行政活动的组织这样的一个特性与其他国家组织进行了区分。
人大不是行政主体。
由于人大依照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享有的是立法权力,它显然不是行政主体,而是立法主体;那作为法院、检察院这样的国家机关同样也不是。
由于作为法院、检察院根据宪法的规定,享有的是司法权力,也不是行政主体,而是司法主体。
2、行政主体是依法可以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重要是说作为行政主体应当是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比方说,作为碰到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就是公安局内部的治安科来进行处罚的,那作为汕头市公安局治安科是不是一个行政主体呢?这里仍然不是,要成为行政主体必然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在处罚决定书上,上面的印章其实是汕头市公安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1论行政法基本原则在我国行政诉讼中旳合用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旳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则是指导行政机关详细行为过程旳最基本准则,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和行政领域全面膨胀旳现代社会,怎样更有效地控制行政权成为各个国家面临旳共同课题。
老式旳通过立法机关制定详细法律规范来约束行政行为旳努力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通过规定行政行为旳基本原则来限制行政机关旳滥权行为成为众多国家旳新诉求。
而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间旳关系,司法是控制行政旳最为有效旳途径,正如有旳学者所言,"行政诉讼制度确实立是行政法产生旳本质象征",怎样在详细旳司法审查中运用行政法基本原则自然成为关注旳焦点。
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基本原则司法合用旳重要意义运用行政法基本原则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早已为众多国家所采用,以比例原则为例,在英国,16世纪就有该原则旳判决,到20世纪初,该原则已经发展到相称成熟旳程度。
"今天,该原则几乎出目前每星期所公布旳判例中,在大量案件中该原则得到了成功运用。
"在法、德、日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原则被公认为是行政法旳渊源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并广泛运用到司法过程中。
成文法旳局限性使得合用基本原则成为需要,尤其是在行政法领域,当今社会行政事务复杂多变,无论立法者多么高明,也不也许事先预见此后所有旳问题;无论法条制定得多么精细都不免千疮百孔,而通过立法者事后补充立法漏洞或者修改法律去衡平个案中旳不公由于过于迟钝而显得不切实际。
而另首先,司法机关旳法律解释和法律合用对弥补法律漏洞具有极为重要旳意义,基本原则就是法官用以弥补法律漏洞旳重要武器之一。
法律原则是法律共同体基于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旳信念而形成旳比较一致和稳定旳行为准则,原则往往是有弹性旳,这一点使它不一样于必须合用旳规则。
法律原则也许载于法条中,但诸多状况下只体现在教科书和论著中,甚至只存在于人们旳意识中。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行政许可权的行使, 应当以( 行政相对方) 申请为前提。
2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 实施行政活动的( 组织) 。
3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 能够分为( 中央) 行政机关和( 地方) 行政机关。
4 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能够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 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 公务行为) , 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 民事行为) 。
5 从法律意义上讲, 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 民主原则) ( 效率原则) 。
6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 书面) 审查的办法。
7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能够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8 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 损害赔偿) 。
9 ( 行政侵权行为) 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10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和( 诉讼代理人) 。
11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
在第二审程序中, 称为( 上诉人) 和( 被上诉人) 。
12经审查, 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 应当在( 7) 日内立案, 并通知原告。
13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 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
可是, ( 行政赔偿) 诉讼能够适用调解。
14行政判决分为( 维持判决) 和( 依法改判) 。
1、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 必须承担的( 法定义务) 。
2、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 ( 选任) ( 委任) ( 调任) ( 聘任) 。
3、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经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 权利) 和( 义务) 表现出来的。
4、从法律意义上讲, 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 民主原则) 二是( 效率原则) 。
5、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主要有招标( 拍卖) ( 邀请发价) ( 直接磋商) 等方式。
6、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 对财产) ( 行为) ( 人身) 三种执行方式。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行政法原则在实践中运用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 符合法律要求, 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 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 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 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 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
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
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
程序法则一般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 没有偏私, 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
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 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 二) 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 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 三) 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 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
行政合法性原则一般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 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具体讲, 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 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 二) 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但应遵循实体法规范, 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 二者不能偏废。
( 三) 任何行政职权的授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 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 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
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不但仅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法律, 还有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 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室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乡法规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室以上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 1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参见教材 p17-21,可打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参见教材 p17-21, 。
( 印出来按照作业册空白出的尺寸粘贴上去) 印出来按照作业册空白出的尺寸粘贴上去)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 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
主要表现在:(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 的依据(2)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 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小论文范例: 行政法原则在实践中运用 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 则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 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 不得享有行政法规 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 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 的内容。
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
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
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 没 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
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二)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三)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
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 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具体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的要求: (一)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
(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 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二者不能偏废。
(三)任何行政职权的授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 行政管理活动应 有法可依, 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
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不仅仅只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法律,还有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 规章、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室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乡法规 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室以上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 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 意图和精神, 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1行为准则的法理。
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
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 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
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
(二)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处理。
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 无策。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其具体要求主要有: (一)行政行为 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的目的。
(二)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总之, 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事符合常理。
自由裁量权赋予行政机关更多的权 力,因此应受到更多的限制。
既要防止对自由裁量限制过严,使自由裁量变成羁束决定;又 要防止对自由裁量的放任, 使之变成专横行为, 破坏行政法治。
一般来说, 具有不政党动机、 不考虑相关因素或内容不合理的相关因素内容要合理是相互联系的, 共同形成对行政自由裁 量的实质控制,使行政法治得以完善。
在现实生活中,行政合法性原则贯彻得非常不好。
如有的行政机关没有职权的情况下, 却要行使所谓行政权力。
如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样的案件: 一城管大队执法人员拦截大货车, 要求罚款。
罚款的理由为,该车拉散装建筑废弃铁丝,没有罩蓬布。
违法嫌疑人进行申辩, 执法人员不但不听申辩,并强行扣了大货车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不交罚款,就不发还机动 车驾驶证。
很显然城管大队无权扣机动车驾驶证, 但就是这听起来象个笑话事情在现实中的 确发生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嫖娼最高被处罚 5000 元。
然而在现实中, 被处罚多少数额的都有,大多数被处罚 10000 元,7000 元、6000 元情况不等。
往往这种处 罚是以公安派出所名义进行作出的, 并且罚款不出具任何收据占了不小的比例。
事后当事人 想起诉到法院,却连个收条也拿不出来。
嫖娼,不但违法,而且影响家庭,影响工作,影响 一个人的仕途升迁。
所以某些公安干警抓住违法嫌疑人的这一心理弱点,不仅仅是罚款,简 直是有 “敲诈” 嫌疑, 使用精神逼迫的手段迫使违法嫌疑人主动交纳高额罚款。
象这样执法, 不但执法主体不正确,即公安派出所无权行使象这样的大额罚款,而且罚款数额过高,直接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
另外行政行为程序不合法。
最基本应给违法嫌疑人出 具一张收据,告知违法嫌疑人违反了什么法律,有哪些行政救济手段。
所以行政合法性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不够顺利。
行政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也非常不利。
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双方发生欧斗,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之规定可以实施拘留。
当事人常反映“为什么只拘留我, 不拘留对方?”我们或许常做这样的解释,法律只是说“可以”拘留,而没有说应当拘留。
所以说只要拘留合法即可, 被拘留的人不能强行要求公安机关拘留对方。
这种解释只是对行 政合法性进行的, 没有解释行政行为为什么经常合法但不合理。
拘留斗殴一方, 不拘留对方, 显然不合理,不公平,不能说服人。
行政机关应一视同仁,同等情况,应给予相同的行政处 罚。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非常好,但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非常不利。
实现依 法行政的梦想,还有待时日,有待于努力。
2、如何确定一个组织是否能成为行政主体?(须举例说明)(参见教材 P24—25,要 如何确定一个组织是否能成为行政主体?(须举例说明)(参见教材 P24—25, ?(须举例说明)( 将成为行政主体的三个要点讲全面,并举例说明。
) 将成为行政主体的三个要点讲全面,并举例说明。
) 答:行政主体具有的特征:2(1) 行政主体享有国家行政权力, 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这样的一个特征与其他国家组 织进行了区分。
人大不是行政主体。
因为人大依照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 享有的是立法权力, 它显然不是行政主体,而是立法主体;那作为法院、检察院这样的国家机关同样也不是。
因 为作为法院、 检察院根据宪法的规定, 享有的是司法权力, 也不是行政主体, 而是司法主体。
(2)行政主体是依法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主要是说作为行政主体应该 是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比方说,作为遇到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一般情况下 就是公安局内部的治安科来进行处罚的,那作为汕头市公安局治安科是不是一个行政主体 呢?这里仍然不是, 要成为行政主体必然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在处罚 决定书上,上面的印章其实是汕头市公安局。
所以,作为治安科不是行政主体,在该行政处 罚的法律关系当中,真正的行政主体应该是汕头市公安局。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1)治安联防队不能够成为行政主 体。
因为它不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最终,作为法院仍然是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以公安机关为被告.(2)公安局治安科同样也是不能够成为行政主体。
因为它不能够独立承 担行政责任。
最终, 法院仍然是将公安局列为被告。
作为原告如果是要求对方进行国家赔偿, 仍然是将汕头市公安局列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3、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须举例说明)(参见教材 P201—202,须举例说明) 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须举例说明)(参见教材 P201—202,须举例说明) ?(须举例说明)( 答: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1)行政机关救济。
是指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法向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请求对行政主体 的行政违法或者行政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纠正或者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救济途径。
在 我国,这里主要是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来实现。
如某人对于某区公安局的处罚不认可,认为 其行为是一个违法的行政行为, 可以向其上一级的机关提出复议, 如向汕头市公安局或者区 政府提出,由其来审查相关的决定的是否合法。
(2)司法机关的救济。
也就是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接受行政管理 相对方的诉讼请求,依照法定的审判职权和诉讼程序,通过处理和裁决行政争议,纠正行政 违法,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
作为法院主要是对具体行政行为 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也就是说作为行政主体的行为, 审查过程中只是审查涉及到行政违法行为的部分, 作为法院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行政责 任。
当然,这里也有例外,就是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的行政行为,这里就可以进行合理 性审查。
最后可以直接判决变更。
(3)行政赔偿也是行政救济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 法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且造成损害时, 受害者有权依照 《国家赔偿法》取得国家赔偿。
如被公安局违法拘留,被拘留者可以要求实施该行为的公安 局予以国家赔偿。
所以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作为当事人如何寻求行政救济,主要两 种手段,一种就是向法院打官司,就是司法机关救济,另一种手段称之为行政机关救济,主 要是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为主。
当然,还可以专门提出或者附带与诉讼、复 议中提出行政赔偿的请求。
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 2 一、案例分析题(P45、55、57) 案例分析题(P45、55、57) 答:本案行政行为的主体是林业局。
本案的关键在于文中授权的含义。
如果属于授权,则由接受授权的组织承担责任;如果 属于委托,则由作出“授权”的组织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