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234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6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果微小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再在上面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A.脱脂棉纤维B.白糖C.食盐2.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可选用的隔热材料有( )。
A.泡沫板B.铝板C.铁片3.手持式简易显微镜上的调节旋钮,主要用来调节物体成像时的()。
A.图像大小B.图像位置C.图像亮度D.图像清晰度4.下面是实验室里几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标注情况,放大能力最大的是()。
A.5×,15×B.5×,20×C.10×,40×5.下列物质中,传热最快的是( )。
A.铜B.木条C.塑料条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1.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的人。
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从物体(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
3.在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眼睛看到视野里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哪里?()。
4.在我们课堂观察的显微镜上有两个凸透镜,它们名称分别是()、()。
5.显微镜的目镜:12×,物镜:16× ,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用被子把冰棍包起来,冰棍融化的速度会减慢。
()2.如果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比较脏,应直接用手去擦拭。
()3.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4.很多昆虫拥有复眼,但是它们的视力远远不及人类,但对于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5.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结构都是一样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其在制作标本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1.放大镜的镜片和其他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六.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很小的,需要放大5~10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单个病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公转产生。
2.夏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
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5.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二、判断题6.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7.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占据了,海洋占比大约是71%。
()8.用橡皮泥模拟地球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9.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0.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1.我们全国的小朋友看到且出的时间是相同的,也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坐在教室内上第一节课。
12.在我们的家乡,同一根电线杆夏天正午的影子比冬天正午时的影子长很多。
13.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4.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每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15.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生物钟。
生物钟是影响生物生理的节律。
三、单选题16.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17.“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地球是球形的18.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9.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20.“傅科摆”可以证明()。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2.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装置,它的南北极方向与有关。
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点。
4.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5.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和的结构特点。
6.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二、判断题7.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9.腾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0.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1.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2.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3.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4.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是一样的。
()15.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16.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是1度。
()17.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三、单选题18.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B.植物体不同部分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C.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酸奶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B.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C.水中的草履虫、蚊子、使面包发霉的霉菌都是微生物D.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20.昆虫的触角相当于“鼻子”,小明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蚕蛾的触角是()。
A.B.C.D.21.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节日,校园的旗杆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儿童节B.劳动节C.元旦D.中秋节22.下列最适合制作地球模型的物体是()。
A.长方体B.透明球体C.正方体D.不透明球体23.以下对活字印刷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B.刷墨、检字、拓印、晾制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24.如图所示,人们用撬棍撬起重物时,手作用在()点最省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公转产生。
2.夏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
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5.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二、判断题6.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7.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占据了,海洋占比大约是71%。
()8.用橡皮泥模拟地球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9.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0.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1.我们全国的小朋友看到且出的时间是相同的,也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坐在教室内上第一节课。
12.在我们的家乡,同一根电线杆夏天正午的影子比冬天正午时的影子长很多。
13.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4.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每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15.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生物钟。
生物钟是影响生物生理的节律。
三、单选题16.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17.“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地球是球形的18.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9.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20.“傅科摆”可以证明()。
科学试题 第1页(共32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3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 A. 温暖潮湿 B. 温暖干燥 C. 温度较低2.微生物对人类是( )。
A. 有害的B. 有益的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 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 )。
A. 微生物B. 青霉素C. 细胞D. 乳酸菌5.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B. 少C. 一样6.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到花的这些结构必须使用的工具是( )。
A. 放大镜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D. 扫描隧道显微镜7.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老花镜 B. 一滴水滴 C. 近视镜8.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是一致的 B. 正好相反 C. 没有关系9.上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①④②③ 10.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蚕蛹观察得更加清楚的是___________。
科学试题 第1页(共26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26页)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放大镜的镜片有( )的特点。
A 中间薄、边缘厚B 中间厚、边缘薄且不透明C 中间厚、边缘薄且透明2. 下列工具中,具有放大特征的是( )。
A 汽车反光镜 B 装满水的圆形鱼缸 C 近视眼镜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越大,放大效果越明显B 放大镜越小,放大效果越明显C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4.请把下列简易显微镜的组装步骤按顺序排好( )。
①准备两个放大镜 ②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③找到最清晰的像 ④将两个放大镜固定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5. 在科学课上为了能将观察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我们可以用两个( )用纸筒固定,做成最简易的显微镜。
A 平面镜 B 凹透镜 C 凸透镜6.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对比观察同一物体,我们发现( )。
A 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大,图像越来越清晰,亮度越来越大B 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小,图像越来越清晰,亮度越来越大C 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小,图像越来越清晰,亮度越来越小7. 昆虫头上的触角好比他们的“鼻子”,蝴蝶的触角形状是( )。
A 镰刀状 B 丝状 C 棒状8. 下列生物中,没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是( )。
A 大肠杆菌B 蘑菇C 新型冠状病毒 9. 哪位科学家第一个发现了细胞并命名( )。
A 列文虎克 B 培根 C 罗伯特.胡克10. 下列生物细胞中形状类似于小圆饼状的是( )。
A 人体血液红细胞 B 人体白细胞 C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1. 在实验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裝片时,我们通常用( )进行染色。
A 红墨水B 碘酒C 蓝墨水12. 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B、复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二、多项选择题1.()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2.杠杆有三个点:()。
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3.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公转产生。
2.夏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
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5.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二、判断题6.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7.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占据了,海洋占比大约是71%。
()8.用橡皮泥模拟地球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9.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0.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1.我们全国的小朋友看到且出的时间是相同的,也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坐在教室内上第一节课。
12.在我们的家乡,同一根电线杆夏天正午的影子比冬天正午时的影子长很多。
13.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4.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每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15.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生物钟。
生物钟是影响生物生理的节律。
三、单选题16.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17.“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地球是球形的18.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9.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20.“傅科摆”可以证明()。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 ___。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 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 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我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2升国旗时,用到了()。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A斜面 B 轮轴C、杠杆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A大于 B 小于C、等于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 )A变快 B 变慢C、不变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A杠杆B轮轴C、滑轮9、螺丝钉的是属于()的运用.A杠杆 B 轮轴C、斜面10、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A羊角锤B螺丝刀C、小刀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B、复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C、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滑轮组合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B、不等臂秤C、等臂杠杆秤D、指针式弹簧秤二、多项选择题1.()等都是机械。
A、杠杆B、滑轮C、斜面D、平面2.杠杆有三个点:()。
A、用力点B、中心点C、支点D、阻力点3.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A、平面B、轮轴C、斜面D、杠杆三、填空题1.()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4.()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5.定滑轮和动滑轮合在一起构成(),()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可以省力。
7.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8.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10.我们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来。
这是我们身体里()在起作用。
11.小臂骨像是一根(),一端是肘关节处,是();另一端与手部连接,是();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它有一端连着小臂骨,这点就是()。
四、连线题。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慢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五、判断题。
1.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5.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6.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7.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8.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9.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10.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11.摩托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
()1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B、亮度C、硬度D、形状2.()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B、长方体框架C、三角形框架D、四边形框架3.()的物体稳定性好。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B、上小下大C、上重下轻 D 、上大下小、上重下轻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B、“L”C、“U”D、“T”E、“工”字二、多项选择题1.()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V”B、“L”C、“U”D、“T”E、“工”字三、填空题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和“()”,()比()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和向()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的材料(柱子)和()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9.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四、连线题。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五、判断题。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4.球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球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5.桥面在拱上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6.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
吊起桥面的主缆绳,每根都由两万多根钢丝组成。
钢缆要承受6·4万吨的拉力。
()7.把钢材横切面做成一些特殊形状,这样的钢材叫做型钢。
除“工”字钢外,还有槽钢、角钢、“口”形钢,等等。
所有这些型钢的抗弯曲力都比同质量、同长度的钢条强。
()8.空心管不但抗弯曲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以输送气体和液体。
()六、看图回答问题。
1.(37页上图)(1)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2)组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的?这是为什么?2.(38页左下图)(1)塑料瓶怎样放置最容易倒?(2)塑料瓶怎样放不容易倒?(3)怎样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二、填空题1.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说明通电的导线周围会产生。
2.像这样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它通电时产生,断电后磁性。
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和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有无铁芯等因素有关。
4.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改变,小电动机包括、、和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转子上有、、换向器,后盖上有。
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
5.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6.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充电时把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
7.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煤、石油、天然气是再生能源。
8.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三、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A回形针 B玻璃杯 C、铝锅2、改变()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A电池的正负极 B线圈绕线方向 C 线圈的圈数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
()A两端 B中间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没有关。
A线圈圈数 B线圈的缠绕方向 C 线圈中电流的强度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A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 B磁铁的数量 C 电池的数量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A化学能 B 机械能 C光能7、电池是把()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A声能 B热能 C化学能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A植物 B 动物 C太阳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A光能 B 机械能 C、磁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A电磁铁有南北极 B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四、我的探究(32分)12.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关系的研究计划表四、我的调查:填写家用电器调查表(10分)五、我的思考(8分)1、请你至少举出5例说出能量的形式有哪些?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珍稀生物有:()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A、扬子鳄B、珙桐C、白鳍豚D、大熊猫E、藏羚羊2.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A结果 B不结果 C开花 D不开花3.()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