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格式:doc
- 大小:748.50 KB
- 文档页数:3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5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0·重庆高考·T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实验探究和分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支架固定在暗室内缓慢匀速旋转→排除重力影响;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茎的同一部位接受单侧光刺激→表现向光性。
【规范解答】选B。
尽管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但由于固定植株的支架匀速旋转,使得根、茎每一部位都均匀接受重力的作用,因此重力对根、茎都不起作用,根将水平生长。
但茎还具有向光性,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茎的同一部位接受单侧光刺激,因此装置回到原位时,茎将向光(下)弯曲,B 正确。
【类题拓展】匀速旋转类试题解题方略此类型是通过旋转器的匀速旋转,改变或抵消地心引力对植物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解题方略:(1)旋转器水平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地心引力同时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度高,根将向着受到的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的合力方向生长。
(2)旋转器垂直旋转:可抵消地心引力引起的植物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效应,而使生长素在向地侧与背地侧均匀分布,植物水平生长。
但本题在旋转的同时又涉及到“暗箱开孔”,应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二、非选择题2.(2010·全国卷Ⅰ·T31)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人教选择性必修1单元核心知识点总结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1.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P91)2.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P91)3.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P92)4.向光性原理: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与光照无关);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并将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先横向运输,再向下极性运输,从而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生长得慢。
即向光性外因是单侧光刺激,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P92“相关信息”)6.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7.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有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跨膜运输中的主动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P93)8.生长素多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P93)9.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P93)10.生长素首先与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P93“小字内容”)第2节其他植物激素1.列表比较几种植物激素2.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笔记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笔记22:植物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的向光性(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现代解释):单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①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分析。
►原因:►总结:外因:单侧光照射。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学生批注:C.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由植物遗传决定的,不受重力的影响D.失重条件下,生长素不会横向运输,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各部分怎么放怎么长。
E.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的例证:a.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低浓度的顶芽→高浓度的侧芽);b.缺氧时,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影响。
科学家实验结论达尔文_胚芽鞘的尖端_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由于_单侧光_的作用造成_背光_面比_向光_面生长快。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琼脂块_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分布不均匀_造成的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_化学物质_,后来被命名为_生长素_(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提示:①生长素的合成与光无关(即有光无光均能合成)②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
③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成分是蛋白质。
(注意区分)②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原因: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_发育中的种子_。
(2)运输(2)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生长旺盛_的部分。
极性运输也就是主动运输。
总结:(1)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条件分析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产生部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单侧光和重力、离心力等。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一.知识梳理(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概念:植物不能整体移动,但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2)分类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
茎会背着重力的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向水性: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
向化性: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2、植物的感性运动概念:植物的运动是由外界的某种因素或内部机制引起的,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举例(1)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2)凤凰木、酢(zuò)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3)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3、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比较相同点(1)都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不同点(1)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刺激;而引起感性运动的刺激对方向没有要求。
(2)向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相关;而感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3)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
4、植物激素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后,在向下运输过程中,因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生长素背光一侧分布多,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1)达尔文实验说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2)温特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2025版新高考新教材版选考总复习生物专题1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1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五年高考考点1植物生长素1.(2023全国甲,2,6分)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D)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2.(2023山东,10,2分)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
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D)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甲不切断正常弯曲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丁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3.(2023重庆,15,3分)某小组以拟南芥原生质体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IAA)、组蛋白乙酰化及R基因对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
野生型(WT)和R基因突变型(rr)的原生质体分别经表中不同条件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培养材料中R基因表达量,并统计愈伤组织形成率,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编号原生质体培养条件①WT培养基②WT培养基+合适浓度的IAA③rr培养基④rr培养基+合适浓度的IAA⑤WT培养基+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A.组蛋白乙酰化有利于WT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B.R基因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提高愈伤组织形成率C.组蛋白乙酰化通过改变DNA碱基序列影响R基因表达量D.若用IAA合成抑制剂处理WT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形成率将升高考点2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考向1其他植物激素4.(2024全国甲,3,6分)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5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2010·重庆高考·T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实验探究和分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支架固定在暗室内缓慢匀速旋转→排除重力影响;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茎的同一部位接受单侧光刺激→表现向光性。
【规范解答】选B。
尽管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但由于固定植株的支架匀速旋转,使得根、茎每一部位都均匀接受重力的作用,因此重力对根、茎都不起作用,根将水平生长。
但茎还具有向光性,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茎的同一部位接受单侧光刺激,因此装置回到原位时,茎将向光(下)弯曲,B 正确。
【类题拓展】
匀速旋转类试题解题方略
此类型是通过旋转器的匀速旋转,改变或抵消地心引力对植物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解题方略:
(1)旋转器水平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地心引力同时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度高,根将向着受到的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的合力方向生长。
(2)旋转器垂直旋转:可抵消地心引力引起的植物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效应,而使生长素在向地侧与背地侧均匀分布,植物水平生长。
但本题在旋转的同时又涉及到“暗箱开孔”,应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二、非选择题
2.(2010·全国卷Ⅰ·T31)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
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
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
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
化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以实验和图像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
【思路点拨】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可知,内侧生长较外侧快,则可能的原因有:
(1)由于内切导致内侧生长素浓度较高;
(2)内切后内外生长素浓度虽相等,但生长素更适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3)外侧生长素分解等。
但题目已经明确“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可排除第三种情况。
【规范解答】题目要求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明确了解题思考范围。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种现象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
由题中条件排除了干扰实验的其他因素,且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在水中两边浓度也没有升高。
半边茎都向外生长,说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内侧的细胞生长比外侧快。
因此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开始内侧和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就不同,内侧比外侧的浓度高些,更促进内侧细胞生长;二是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而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不一样,该浓度更促进内侧细胞生长。
【参考答案】
原因1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细胞中的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是: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该浓度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