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格式:ppt
- 大小:358.50 KB
- 文档页数:77
中枢神经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言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假丝酵母菌(Candida)感染最常累及脑膜。
然而,也可出现颅内脓肿,既可为单纯表现或也可与脑膜炎并存[1,2]。
脓肿通常为小型微脓肿,呈多发性,并且在免疫低下宿主中还伴有播散性感染[3]。
假丝酵母菌脑膜炎可以是播散性假丝酵母菌病(该情况最常见于早产儿)的一种表现[4-6],可发生于留置脑室引流装置的情况下[7-10],也可为单纯的慢性脑膜炎[3,11,12]。
除通过血行播散外[4,5,13],假丝酵母菌也可在进行颅骨切开术时[7]或者通过脑室分流[7-10]进入CNS。
本文将总结假丝酵母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及其他CNS感染。
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概述详见其他专题。
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及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也见其他专题。
流行病学假丝酵母菌脑膜炎最常见于早产新生儿和神经外科手术后[4,5,7-10,14]。
而且与其他大多数部位的假丝酵母菌感染一样,发生CNS感染的患者通常免疫功能低下[3,12,13]。
(参见“成人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关于‘危险因素’一节和“新生儿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和“儿童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及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关于‘危险因素’一节)微生物学CNS假丝酵母菌感染几乎都由白色假丝酵母菌(C. albicans)所致[3,4],但也可由其他菌种引起,例如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 parapsilosis)和热带假丝酵母(C. tropicalis)[9,13]。
光滑假丝酵母菌(C. glabrata)偶可引起CNS感染[4,9]。
(参见“成人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关于‘流行病学’一节)临床特点假丝酵母菌脑膜炎的症状常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一样,例如发热、颈僵硬、神志改变及头痛。
(参见“成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可能只有发热表现,而新生儿常以脓毒症及多脏器衰竭的征象为主。
文件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电子文件编码YFGL-02-024 页码3-1一、细菌性脑膜炎1.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1)发热,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婴儿前囟张力高、意识障碍之一),脑膜刺激症(颈抵抗、布克氏征阳性、角弓反张之一),加上脑脊液(CSF)化脓性改变。
(2)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加上CSF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CSF 恢复正常。
(3)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内高压症状体征,CSF白细胞轻度增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CSF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IgM达诊断标准,或IgG 呈4倍升高,或CSF涂片找到细菌。
②有颅脑操作(如颅脑手术、颅内穿刺、颅内植入物)史,或颅脑外伤或腰椎穿刺史。
③脑膜附近有感染灶(如头皮切口感染、颅骨骨髓炎、胆脂瘤中耳炎)或有脑脊液漏者。
④新生儿血培养阳性。
2.病原学诊断(1)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①CSF中培养出病原菌。
②CSF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阳性。
(2)说明①一岁以内婴儿有发热(>38℃)或低体温(<36℃),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暂停或抽搐,如无其它原因可解释,应疑为脑膜炎并立即进行CSF检查。
文件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电子文件编码YFGL-02-024 页码3-2②老年人反应性低,可仅有嗜睡、意识活动减退、定向困难表现,应及时进行CSF检查。
③细菌性脑膜炎与创伤性脑膜炎、脑瘤脑膜反应的区别要点是CSF糖量的降低,C-反应蛋白增高等。
二、颅内脓肿1.范围包括脑脓肿、硬膜下和硬膜外脓肿2.临床诊断发热,颅高压症状之一,颅内占位体征(功能区定位征),并具有以下影像学检查证据之一:(1)CT。
(2)脑血管造影。
(3)核磁共振。
(4)核素扫描。
三、无脑膜炎的椎管内感染1.范围包括硬脊膜下脓肿和脊髓内脓肿。
2.临床诊断(1)发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
②局限性腰背痛和脊柱运动受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据患儿为学龄期儿童,急性起病,病史5天,以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伴发热,查体:颈抵抗(+),双巴氏征阳性,应考虑本病,具体分析如下:(1)病毒性脑炎多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感染所致,该患儿学龄儿童,急性起病,有头痛,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血常规白细胞、CRP正常,脑脊液细胞数增高,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蛋白升高,考虑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
进一步行脑脊液五病毒抗体,必要时复查脑脊液协诊。
(2)化脓性脑膜炎多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本患儿有头痛,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应注意本病可能。
但该患儿感染中毒症状不重,未见化脓性感染灶,既往无反复感染,免疫力低下,查脑脊液示细胞数增高,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结合入院前白细胞正常,CRP不高,考虑本病目前可能性不大。
可入院后复查血常规、CRP、血沉,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协诊。
(3)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无结核接触史,已接种卡介苗,卡疤阳性,急性起病,无明显情绪改变,无典型呼吸道症状,查脑脊液糖氯化物正常,考虑本病可能性不大,可入院后行PPD试验,行脑脊液抗酸染色,予胸片,胸部CT检查协诊。
鉴别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患儿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血象正常,应注意本病可能。
但患儿起病急,有发热,无颅内局灶病变神经系统体征,既往无反复发作头痛,目前诊断依据不足。
入院后头颅CT协诊除外。
1、予头孢曲松静点抗感染。
2、于能量合剂静点保护脏器功能,古拉定、促肝细胞3、保护肾功能,于能量合剂静点。
4、对症利尿治疗5、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6、向家长交代病情,入院后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可能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理想。
7、请上级医师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