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省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4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一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暨国赛选手遴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17•【字号】晋人社办函〔2018〕188号•【施行日期】2018.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一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暨国赛选手遴选的通知晋人社办函〔2018〕188号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技工院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18〕29号精神要求,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省赛阶段比赛并遴选参加全国大赛选手,经研究,决定于2018年5月至7月举办山西省第一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现将大赛有关事项印发给你们,请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大赛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协办。
大赛设9个竞赛项目,7月中旬完成省赛阶段比赛和遴选参加全国大赛选手。
本次大赛成绩作为我省技工院校教师系列职称申报评审必备条件之一,即申报职称评审必须是省赛合格的教师。
同时,依据我省技工教育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办法,评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技工院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调动本地区技工院校教师参赛积极性,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切实提高教师职业能力,要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好院校初赛和选手推荐、参赛资料审核报送工作。
同时,为保证省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请各技工院校做好大赛评审专家的组织推荐工作,并为评审专家参与评审培训活动提供便利(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所推荐评审专家经组委会审核合格将作为我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并从中选拔本次大赛评审专家和推荐全国大赛评审专家。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方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附件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方案一、总体思路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结合我省实际,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共设思政课(德育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实训教学比赛、中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等五个赛项,比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中职类初赛由市州教育(体)局自行组织,高职高专类初赛由学校自行组织,决赛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并根据决赛成绩确定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和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拔赛名单。
二、组织机构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并成立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组委会,下设仲裁委员会和秘书处。
1.组委会主任:应若平副主任:余伟良、邱德、谭知和、王雄伟委员:周韶峰、王俊良、王江清、隆平2.仲裁委员会主任:余伟良副主任:周韶峰、王江清成员:汪忠明、刘婕、彭文科、刘彦奇3.秘书处秘书长:周韶峰副秘书长:王江清、隆平成员:刘彦奇、蒋书同、彭文胜、舒底清、田伟军、周洪波、吴甚其、刘琴三、赛项设置及分组本次比赛共设思政课(德育课)教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比赛、中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五个赛项,按中职学校、高职高专院校两类进行分组如下:1.思政课(德育课)教学比赛。
重点考察高职高专思政课和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实施能力。
参赛教师应紧扣高职高专思政课和中职德育课大纲和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要求,根据教学安排选取教学主题,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
中职类设德育课一组(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德育课二组(其它德育课程)。
2018年浙江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述评作者:丁大朋刘锐丁磊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第20期摘要 2018年浙江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是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组委会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中职组和高职组教学能力比赛数据进行汇总和概述,从参赛人数、职称、地区、性别等维度对2018年参赛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教师提交的作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透析教学能力比赛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带来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信息化教学;互联网+教育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0-0048-04Comments on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of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s in 2018//DING Dapeng, LIU Rui, DING LeiAbstract The 2018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aken by the Zhejia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organizingcommi-ttee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First through to the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group teaching ability to match data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d the summary, second from the number, title, region, gender and other dimensions of changes on participating in 2018 was analyzed, and the works sub-mitted by teachers, from two aspects:the content and form of dialysisfor th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for competi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to ascend brings far-reaching influence.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ternet + education1 引言全国教育大会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
xx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着力点,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
二、比赛要求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二)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
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
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应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
(三)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合理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技能)课程应积极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件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拟获奖项目名单
一、中职组教学设计赛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中职组课堂教学赛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中职组实训教学赛项一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二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三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四、高职组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五、高职组课堂教学赛项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六、高职组实训教学赛项一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二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三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七、军事职业组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注:*属技工学校
—41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的缺失及措施孙德延(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强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广发关注的问题,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对日后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5-0235-0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社会就业压力急剧增大。
不仅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展现能力。
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缺失分析(一)强化专业技能,弱化文化知识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过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文化知识教育的现象。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文化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只占较少的课时,从而导致当今高职院校出现“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
(二)学习动力不足,专业知识有待加强首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在入学前,进行数月的绘画速成培训,对艺术设计认识、创作灵感以及审美能力都比较匮乏。
同时,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是单纯的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的学习,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有效利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
其次,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学生本身才是教学的主体,还在沿用传统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对艺术设计缺乏学习兴趣。
最后,学生应以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为主,但是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对考试知识与设计理论过于重视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
附件: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一、比赛名称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力比赛
二、比赛项目
教学设计
比赛要求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遵循职业教学教学规律,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建设满足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求的教学团队,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展现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风采。
教学设计要求
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教学单元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
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基于准确的学情分析和人才培养需求选取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
所选教学内容须符合参赛要求,教学设计已应用于实际教学。
四、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元月日;
.比赛地点:深圳海曙凯丰酒店(深圳福田区上梅林八一路号)
五、比赛组别
设:、视觉传播设计组;、产品设计组;、环境艺术设计组;、其它综合组:数字媒体(含动画)服装、工艺美术、绘画等)。
六、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先报名后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
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分钟,答辩分钟。
参赛教师团队回答所有问题并阐述个人观点,确定比赛成绩。
七、参赛资料与要求
.各赛项参赛作品均需提交不超过分钟的视频,由主讲人讲解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等(不加片头片尾)。
教学设计解说稿(课堂教学除外)、教案以及本课程授课计划表、学校本专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档资料规范、完整、简朴、实用,不过度包装、装帧,以格式提交。
.参赛材料及其文件名、现场答疑和展示资料等,均不得出现学校和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故意透露相关信息的,取消其参赛资格。
.参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或课程教学大纲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有关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应与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有关内容相应对。
.参赛教师可选用比赛秘书处提供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学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相关资源可从比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智慧职教、爱课程网)获取,或登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官方网站()有关连接。
.参赛作品应为原创,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八、报名方式与要求
本次比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在比赛邮箱进行
.各组别均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同一院校在职教师)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成员不超过人,主讲人为第一人完成人;小组中限报件参赛作品,每位教师限报件参赛作品。
.每校根据规模大小报送参赛作品限报个。
.请各参赛队于年月日前完成报名工作,填写报名表(详见附表),发送至比赛秘书处邮箱。
年月日前完成教学能力比赛讲解视频、解说稿、教案、报名表盖章扫描版以及本课程授课计划表、学校本专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提交工作。
.除报名表外,各赛项提交的参赛材料不得出现学校和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为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 可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官方网站()的赛事视频栏目中的比赛作品进行制作。
九、评审与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评委从教指委委员中抽取。
按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三等级占参赛总数的%。
优秀奖若干名。
十、比赛秘书处联系方式: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室
联系人:黄珏靖电话—,手机:
邮箱:
对本方案如有不清楚的,请与省高职教育艺术设计教指委秘书处联系,联系人:廖荣盛,联系电话:。
附件:
. 比赛报名表
.比赛评分表
.视频制作要求
附件:
比赛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