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王延飞pdf新祥旭考研辅导
- 格式:pdf
- 大小:141.01 KB
- 文档页数:4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北大信息管理系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必答部分(100分)一、名解1信息资源2IA3信息素养4物联网5组织知识二、简答1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主要流派及热点领域2ZF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3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4信息与咨询的关系三、论述数字媒体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挑战与机遇自选模块(50分)略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2017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考研试题
简答
1.信息/知识交流在社区中的作用
2.大数据下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
3.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4.云计算对信息资源共享产生的影响
论述
1.在大数据环境下,分析用户的阅读行为,应该分析哪些数据,分析后能得出哪些结论
2.大数据的特点和?作用?对传统IRM的?影响??(记不清…)情报模块
1.期刊影响因子怎么计算什么作用
2.情报源分析原则
3.情报工作的内容问题挑战(这道题真的是…)
情报学
名词
1.收录范围
2.决策信息流
3.数据独立性
4.本体
5.知识异常态(ASK)【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异常我盯了这个词好久好久,虽然只能查到非常态但是题真的是异常…好吧虽然这个我不会但是真的记得是异常!】
简答
1.网站信息架构组织中,基本元素有哪些
2.数据模型的优化具体方法
3.在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中,参数估计与非参数估计的应用情景是
4.JCR的主要服务
5.在确定研究分析报告主题的过程中,可能有的环节
论述
1.瀑布流模式,迭代进化式开发,敏捷开发的优缺点
2.说出两种情报学专业的核心期刊并比较和介绍。
《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教授》篇一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我有幸访问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教授。
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深受学生敬爱的导师。
在这次访谈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信息管理领域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李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见解。
一、初识李广建教授李广建教授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重要一员,他在信息管理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的研究方向涵盖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等众多领域,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信息管理领域的现状与挑战在谈到信息管理领域的现状时,李教授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强调了信息管理的核心作用,即在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为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李教授也指出了当前信息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如信息过载、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关于信息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李教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信息管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他提到,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数据挖掘、知识图谱、语义计算等方向,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组织和知识管理。
此外,李教授还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认为信息管理应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以推动信息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四、李广建教授的学术研究见解在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时,李教授表示,他一直致力于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解决现实问题。
他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管理领域的发展。
此外,李教授还提到,他非常关注年轻学者的培养和成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信息管理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五、结语在访谈的最后,李广建教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他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领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他希望广大信息管理领域的学者和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创新,为推动信息管理领域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信息管理系考博经验分享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信息管理系考博经验分享选校对刚开始考博的我,没有考虑选择学校的问题。
毕竟第一次很多东西都不会考虑。
但回顾下,还是得考虑。
对于一个有家庭有小孩的考生来讲,最好是选择离家乡近的或是火车方便的城市。
太远,回家很不方便,将来就苦了。
北京大学是名校,一直是我向往的,对她很感兴趣,所以目标明确,奋斗也就有了动力,作到有的放矢。
复试北京大学的招生简章以及对博士录取的要求与众不同,初试只考英语,然后综合评审,综合材料包括科研经历/课题/发表的文章/学习经历等等占据60%,英语成绩占40%.而英语是自主命题,不考听力。
所以对我这个听力不好的考生来讲还是适合的。
在这里,要提的就是自己分析下,除了英语外,有其他砝码或资本来提高你的竞争力吗?我06年曾在日本留学了一年,发了一篇SCI,还有国内普通杂志上发了几篇文章。
有过科研经历,自己也有两个省及课题。
当然,对应届生可能不会要求那摸多,其他方面好的话没有发好文章也有可能录取的,所以不必灰心。
但对于一个工作了几年的同志来讲,单纯英语好的话不见得会录取。
北大考博辅导班个人觉得你这几年没有进步,没有文章也没有课题,导师看不到你追求上进的精神风貌或是培养的潜力。
今年我也选择了中南大学,也上线了,但放弃了复试。
对那里的导师也很敬佩和崇拜,学校离家乡也近,英语也不考听力。
网上报名时需要上传博士科研计划书,所以大家要提前考虑这个问题,并撰写好计划书(也就是自己想个课题)。
这很重要的,临时来搞可能来不及,也是考评是否有复试资格打分的一个重要项目。
备考专业上自己平时看看。
英语备考还是很要时间的。
北大的英语还是很难的,去年我考完后头痛,单词太多不认识的了,四个选项没有一个认识的,不过成绩出我意料,58分。
今年看了马思德星火考研词汇,做了往年真题,感觉好多了,66分。
另外,主观题分量重(书面表达和中翻译英文的一段),占40%,所以平时我也练练手,有空写写句子,或是英语写日记,或根据其他学校真题练写书面表达。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院系师资介绍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院系前身名图书馆学系,始建于1947年。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王重民、赵万里、于光远、傅振伦、王利器、刘国钧等一批著名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或授课,为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院系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五、六十年代,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院系除招收本科生外,还招收研究生和函授生,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深人才和业务骨干。
八十年代以来,学科专业逐步扩大,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充实。
本系目前有图书馆学(本、硕、博),情报学(硕、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编辑出版学(硕、博士点为自设)两本科专业与三个硕、博士点,另图书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院系自建系起,就逐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或从国外留学归来,或具深厚的国学根基,为本系构建了厚实的学术基础。
八十年代以来,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他们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55岁以下有博士学位者占70﹪),大多数都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
他们锐意进取,秉承求真务实的学术传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成为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
教师聘用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
本系目前正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共2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
主要研究领域有: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存储、组织、检索、传播与数据挖掘,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文献目录学,阅读文化,出版产业、政策与管理,政府与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产业,网络技术与应用,情报分析与咨询,信息政策与法规等。
本系教师承担了一系列有分量的科研项目,近五年承担国家与教育部的立项有20余项,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院系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奖项。
重视教学网络化、课件多媒体化、资料数字化。
一直控制招生数量,追求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1.()年诞生了第一台全光数字计算机。
199019921980198219912.MRPII和ERP的核心内容都是()。
MRPIIERPMRPSCMOA3.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
信息资源的全部者政府信息官员信息资源运用者特地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政府管理人员4.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目的是()。
保藏与运用结合保藏开发传播分类5.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资源以()形式的信息资源为主。
电子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模型库图画6.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重点在于()。
传播利用保藏开发执行7.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5千米10千米15千米20千米100千米1.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分别是()载体特征技术特征经济特征效应特征管理特征2.常见的系统软件有()等。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3.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可将其分为()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战略层次的信息管理战术层次的信息管理4.常见的应用软件有()等。
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网络应用软件嬉戏软件5.信息技术体系包括4个基本层次:()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支撑技术层次客体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6.信息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重要的子过程,分别是()信息产生的过程信息获得的过程信息再生的过程信息施效的过程信息搜集的过程7.一般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
操作系统存储器中心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U盘8.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劳动的场所信息劳动的对象信息劳动的设备信息劳动的技术信息劳动者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的4项智能是()。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协助决策启发民智的文化教化10.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范围可划分为()。
局域网城域网市域网广域网州域网11.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主要是指()。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WANG,TieminWANG,TieminStrategicManagementAssistantProfessorTEL:Email:twang@BiographyPublicationsCurrentResearchTeachingTieminWangjoinedtheGuanghuaSchoolofManagementatPekingUniversityinAutumn2006.Sherecei vedherPh.D.atLondonBusinessSchool,withspecialityintheStratetgicandInternationalManagementfi eld.Tiemin'sresearchinterestsareinthefollowingareas:(1)inter-firmcooperativestrategyandrelationalperf ormance,(2)controlandcoordinationmechanismsininternationalmanagement.TieminhastaughtthreecoursesatGuanghuaschoolofmanagement.TheyareStrategicManagement(MB Acorecourse),GlobalStrategy(MBAelective),andStrategy:DomainandIssues(IPhDcorecourse).She wasthewinnerofthe"LiYiNing"teachingawardofGuanghuamanagementschoolin2010andtheteachin gexcellenceawardofPekingUniversityin2008.ResearchAreascooperativestrategyandrelationalperformance coordinationandcontrolininternationalbusinessEducation2006Ph.D.ManagementLondonBusinessSchool1995MA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ciences1992BADepartmentofEngineeringMechanicsTsinghuaUniversityProfessionalExperiences2006-presentAssistantProfessorofStrategicManagement,GuanghuaSchoolofManagement,PekingUniversity1999-2001AssistantProfessor,SchoolofPublicPolicyandManagement,TsinghuaUniversitySelectedPublications:Wang,T.&Chen,X.B.2013.Acquiringfirst-moveradvantagesinanemergingmarket:AcasestudyofVolk swageninChina,GuoJiJingJiHeZuo(Chines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Cooperation),Issu e2.Wang,T.,Li,P.,Zou,J.&Wu,Y.2013.Developingambidexteiryintheimplementationofa"dual-model "strategy:AcasestudyofLenovoGroupCo.,QiYeGuanLi(ChineseJournalofBusinessManagement),Iss ue2.Yu,K.&Wang,T.2008.Openinnovationandthedevelopmentoffirm'sinnovationcapabilities:Acase studyofNanjingAutomobile'sacquisitionofMGRover,GuanLiShiJie(Chinesemanagementjournal),Is sue4,pp.150-159.Wang,T.&Zhou,J.2005.Strategicchoicesforfirmsinexpandingoverseasbusiness:Ac asestudyofPfizer'sproductionscopevolutioninChina(1993-2002),GuanLiShiJie(Chinesemanagemen tjournal),Issue10,pp.123-138.(EnglishversionofthepaperreprintedinFrontiersofBusinessResearchin China,2008,Vol.2,No.1,pp.67-97.)Lu,F.,Zhang,H.&Wang,T.2002.Seekingthesourcesofcompetitive advantageforChinesefirmsafterWTOaccession:AprocessanalysisofBaoSteel'sentryandsuccessinthe sedanbodysheetmarket,GuanLiShiJie(Chinesemanagementjournal),Issue2,pp.110-127. Conferences: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hineseManagementResearch,“IPOandtheimpactonSmall-MediumEnterprises’innovation:thecaseofWeihaiGuangtai(002111)”(co-author)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ManagementinChicago,“CorporatecontrolmechanismsinglobalaccountmanagementofMNCs”(Presenter) 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InternationalBusinessinSanDiego,“Managerialspillovers:HowFDIfacilitatesthedevelopmentofmanagementcapabilitiesinatransitiona leconomy”(Presenter) 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hineseManagementResearch,“Cross-borderM&AandOpeninnovation:thecaseofNanjingAutomobileGroup’sacquisitionofMGRover”(co-author) 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ManagementinPhiladelphia,“Whendofirmsimitate:AstudyondiversificationchangesofChinesepharmaceuticalproducers,1998-2001”(Presenter) 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ManagementinPhiladelphia,“Strategicorientationinexecutive'sperceptionoffirmpriorities:Anattention-basedview”(Presenter) 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ManagementinAtlanta,“Executiveturnoverandsubsequentfirmperformance:TheroleoftransactivememorysystemsinTMTs ”(Presenter)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ManagementinHawaii,“Imitationordistinction?Strategicresponsestosocialreferencegroups”(Presenter) AnnualMeetingoftheAcademyofInternationalBusinessinQuebecCity,“Isaccountmanagers’decision-makingautonomygoodorbadforglobalaccountmanagement?Examiningthemoderatingroleo fcommunications”(Presenter)AdhocReviewer: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Asian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ManagementDivisionofNSFChinaAffiliations:Member,AcademyofManagementMember,AcademyofInternationalBusinessFoundingmember,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hineseManagementResearchWorkingpaper:1、王铁民、路江涌、武常岐,“关系专用性投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汽车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双边关系的实证分析”2、王铁民、黄振雷、蔡寅,“研发投入、产业集群及企业创新——对中国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500强的实证分析”3、王铁民、蔡曙涛、黄振雷,“复杂产品制造业系统集成能力的构成及培育——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案例研究”4、路江涌、何文龙、王铁民、刘颖,“外部压力、自我认知与企业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贯标”5、Wang,T.,Birkinshaw,J.,Toulan,O.DelegationandControlinGlobalAccountManagementofMultinatio nalCorporations.6、Feng,M.,Lu,J.,Chung,C.,Wang,T.DoesBetterFitMeanBetterPerformance?AnAssessmentofStrategy -StructureAlignmentinBusinessGroupsinTaiwan.CoursesTaught:1.StrategicManagement(MBACoreCourse)2.GlobalStrategy(MBAElective)3.Strategy:DomainandIssues(IPhDCoreCourse)TeachingCases:1.GoldRushtoIndonesia(PKUCaseCenterNo.20121210),ShengJ.,Wang,T.&Huang,T.2012.2.Dongfeng-Nissan(A)&(B)(PKUCaseCenterNo.T1103-169&T1103-170),Wang,T.&Liu,X.2010。
情报研究方法构建的关系基础
王延飞;何芳;闫志开
【期刊名称】《情报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情报工作的本质是要解决管理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完备的问题。
对照将情报机构建设成新型智库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从研究方法构建的关系基础和关系生态入手,在理顺关系、保证关系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创新情报研究方法,建设信息融通平台,以项目合作研究为纽带,加强理论、实践和教育诸环节、诸部门的协同与协作来实现关系生态和谐,以迎合和应对国家安全和发展形势对情报研究机构所提出的新要求。
【总页数】4页(P1-3,26)
【作者】王延飞;何芳;闫志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0
【相关文献】
1.图书情报学中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基础及双重整合原理探析 [J], 叶鹰
2.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医学情报研究方法》教学中的应用 [J], 崔雷;江秀兰
3.一种值得推荐的情报研究方法——MBB公司情报中心的情报研究工作 [J], 邱祖斌
4.大情报观下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思路刍议 [J], 吴剑泽;朱庆华
5.大情报观下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思路刍议 [J], 吴剑泽;朱庆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echnology Choice of Relation Extra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Objects 作者: 刘秀磊[1];王延飞[2];刘思含[1];李红臣[3]
作者机构: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情报分析实验室,北京100101;[2]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北京100013
出版物刊名: 情报工程
页码: 39-4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关系抽取;科技情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摘要:科技情报数据与日俱增,呈现海量、多源、异构的特性。
针对上述特点,知识图谱能较深入地分析科技情报,实现对科技情报对象的感知和刻画。
科技情报对象关系的抽取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步骤。
本文在总结分析现有关系抽取技术和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深度机器学习的关系抽取技术,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其他运用神经网络的关系抽取技术相比,该技术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均有提高,运用该技术有利于增强对科技情报对象关系的感知刻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