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选项课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10.51 KB
- 文档页数:14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健康、健美的追求日益增强。
健美操作为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然而,当前高校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二、改革目标1. 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健美操技能水平。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4. 建立健全健美操专项课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1)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增设多种健美操课程,如有氧操、街舞、拉丁舞、瑜伽等。
(2)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健美操理论知识、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健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3)引入国内外先进健美操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引进高水平的健美操教练,充实师资队伍。
(3)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视野。
4.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健美操专项课评价指标体系。
(2)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教学效果。
(3)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2. 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调整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4.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的健美操教练。
6.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创新探析[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新课标下的体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笔者根据健美操项目自身的发展特点及新动向,结合创新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定来研究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创新新模式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对新课标下的体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体育选项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满足不同爱好和发展个性的机会,而且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笔者根据健美操项目自身的发展特点及新动向,结合创新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定来研究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一、明确教学目的高校健美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健美操的锻炼价值有所认识,对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完善动作的协调性、优美性,以提高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几套健美操动作,还应将有关健康知识融入健美操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练习和控制运动强度,从而对身体健康更有利。
同时,注重对大学生终身健身观念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大学生不仅在校期间拥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能积极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终身受益。
二、创新教学内容传统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技术动作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当前应该改变过去传统健美操以练习为主、模仿为主、成套动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力求做到基础性与时尚性、科学性与生活性、普及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使健美操教学更富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健美操创新发展路径一、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通过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健美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此外,健身和健康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种趋势下,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和推广应该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学生对于健美操的认识以及体育锻炼的意义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他们无法全面理解和接受健美操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一些老师对于健美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存在一定的落后和不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效果和推广效果。
三、分析四、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因素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推进教学改革尤其是健美操教学的改革,积极倡导多元化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教学活动中集中引入多元化的教育因素和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水平。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开展师训活动,让教师在不断拓广知识面、扩大教学思路的同时,能够得到新教育模式的支持和指引,教学效果会更受学生欢迎。
3. 注重对学生心理及身心健康的关注:对于高校学生,精神、心理和身体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高校健美操恰好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健康要求的项目之一。
因此,学校可以大力发扬健美操在精神、心理和身体健康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保护和关爱。
五、结论高校健美操教育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宣传、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和提高。
这些探索和改进的实践,将会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重新修改健美操教学大纲,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持续一学期的健美操教学改革显示,融入思政元素的健美操教学,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塑造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展现了学生互帮互助、高效协作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课程思政;健美操教学;教学改革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1]这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体育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是时代的召唤,是国家的嘱托,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高地。
健美操融体操、舞蹈、音乐等多种文体内涵于一体,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过程中,高校健美操课程同样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
本文从课程思政视角研究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
在健美操教学中,把规则意识、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尊师重教及集体荣誉感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环节,实现体育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运动技能与思想教育相互衔接,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笔者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0 级健美操专选课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 70 名学生(男生36 名、女生 34 名)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和特点,决定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展开研究。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 7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0 份,问卷效度和信度符合研究要求。
177当代体育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邱琳玲随着我国教育发展和进步,教育体系得到了完善和优化,并且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丰富化。
其中,健美操在体育活动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而高校思政教育也正在逐步的落实和开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健美操课堂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健美操的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充实,实现对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健美操教师需要深刻的意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并且还需要思考出最为合理、自然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进行深入的、有效的引入。
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校健美操课堂渗透思政元素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体育课程在高等院校各类课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地位。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和发展,各个教师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而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有作为各高校教学内容的主流内容。
因此,将思政元素落实到体育课堂中,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
健美操这一体育项目,深受各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因此,我们便可以从这门课程入手,将思政元素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引入,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对其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健美操课程所起到的教育作用达到最大化,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思政相关的知识和思想,进而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1 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高等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高等院校进行学习时,不仅需要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填充,还需要拥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因此,各高校应该大力支持体育运动与思想建设的巧妙融合,使其共同促进学生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需要充分的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将思政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引用。
以健美操为例,在进行这类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健美操课程内容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思考,挖掘出这门课程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在此项训练的过程中,而产生较强的思想意识。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身和健美的关注也日渐增加,在教育方面,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学校也开始重视体育课程。
健美操是一种以体操动作和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旨在强身健体的课程,目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原因,对健美操教学而言,很多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重新探究健美操课程的教学问题,研究改革措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服务。
首先,在改革健美操课程教学时,应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健美操教学当中,让学生从运动中体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将重要的健康理念融入其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其次,要重视健美操课程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先进的安全教学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以防止受伤,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评价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程的实施效果,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使健美操更有针对性。
此外,重视健美操课程的教师教学素养,首先应从理论知识的培训入手,让教师掌握专业的健美操知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教师教学技巧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外训力度,及时补充专业知识,把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入教师的教学中,从而推动健美操教学的更新换代。
最后,学校也要重视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确保运动器材的质量和安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资深的健美操教练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知识;同时,要探索互联网资源,将互联网等新媒体带入健美操教学,利用网络和移动技术,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健美操。
以上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探究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运用新媒体技术,对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55当代体育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孙 童 孙振杰 魏永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对我国基础性建设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而言,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要素,结合我国高职院校以及高校的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而结合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进行教学理念上的革新。
目前,我国课程思政理念较为完善,那么如何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能够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整改优化,是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1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方式1.1 改良课程教学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还是执行传统的日常训练,结合理论学习,只进行很少的实践活动,甚至是忽略实践活动。
此外,很多教师没有挖掘健美操课程的真正内涵和育人价值,只重视学生的健美操课程成绩和技术动作的掌握,这很明显违背了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师应该接受现代化健美操体育运动理念学习,加大对健美操课程的内在意义的挖掘,进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健美操课程的内在美,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和技术动作的掌握。
明确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的健美操教学目标单一且含糊,很多健美操课程教学教师现代化意识不足,教学课程内健美操教学动作过于简单和老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观赏性和科学性,很难提起学生对健美操课程学习的真正兴趣,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勉强联系健美操。
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教师应该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前提,确立培养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全方面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
1.2 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基础性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方式不完善,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设计没有专门的针对性,很难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一、课程设计创新1.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传统的健美操课程通常只有一两个固定的课程内容,而且往往比较单一。
随着人们对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健美操课程的设计也需要更加多样化。
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和内容的健美操课程,包括有氧健美操、力量健美操、拉伸健美操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同时也可以设置专业性课程,如竞赛健美操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3. 强化教学理论知识除了健美操动作的训练,课程设计中还可以融入一些健身理论知识,例如运动生理学、营养学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健身的原理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方法创新1. 个性化教学在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中,往往是一种标准的动作和节奏,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在教学方法中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美操基础水平的不同,量身定制不同的训练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锻炼效果。
2. 强调团队合作健美操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项目,而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往往注重个人表现,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方法创新中,可以引入团队合作的元素,设计一些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健美操课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方法中可以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健身设备等,提升教学效果,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 引入专业教练传统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中,往往是由普通的体育老师来进行教学,而这些老师往往并非健美操的专业人士。
可以引入一些健美操专业教练,他们具有丰富的健美操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2. 丰富健美操教学设施在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中,健美操教学设施往往比较简单,只有简单的器械和音响设备。
为了创新教学模式,需要丰富健美操教学设施,增加一些先进的健身器材,以及音响灯光设备,提升教学的舒适度和效果。
3. 创新教学场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健美操课程往往是在室内进行教学,而现在可以进行创新,将健美操课程移到户外进行教学,选择一些特色场地进行教学,如校园操场、景观广场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文章编号:1673-2103(2008)05-0139-04菏泽学院公体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3韩文祥(菏泽学院体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摘 要:随着公体健美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影响教学发展的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校健美操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健美操教学的特点、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方法等方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中图分类号:G 807.01 文献标识码:A1 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现状菏泽学院公体健美操选项课始于1998年,至今已近10年.10年来,公体健美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初具规模的历程,至今已发展成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主选课目.在2004级全体学生范围内随机抽查800人,进行选项意愿调查显示:首选健美操的642人,占抽查人数的80.25%;首选篮球的65人,占抽查人数的8.125%;首选排球的57人,占抽查人数的7.125%;首选武术的36人,占抽查人数的4.5%;健美操位居篮球、排球、武术等传统选项课之首。
健美操选项课,现已拥有近30个教学班级,1000余人;四位公体健美操专选教师.公体健美操的教学已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发展到多手段、多内容、多方法的综合教学模式.形成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方式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教学课程.特别是,随着全国第二套《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在我校的推广,我校公体健美操的教学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于健美操在我校起步较晚,与国内外的其他院校相比,我们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还是在教学体制上都存在着差距.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现有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健美操发展的要求,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彰显突出。
1.2存在的问题1.2.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单一,是制约健美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现阶段我校的公体健美操课程只有徒手操一类,像球操、踏板操、哑铃操等学生喜闻乐学的操类都无法进行.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每一位健美操老师每周14~18学时,每年平均500多学时),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很难及时把健美操发展的新成果应用到教学之中;往往是,别人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我们才刚刚起步,老是跟在别人的后头.教学场地简陋也限制了公体健美操教学内容的选择,现在我们所推广的全国第二套《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中,所有的地面力量性动作都不能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另外,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是教学内容选择单调的因素之一。
PHYSICAL OBSERVATION体育观察中图分类号:G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1)-04-119-2-ZQ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实践教学中创新探讨郑晶(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摘要:近些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丰富多彩的课程。
其中,健美操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论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近些年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对健美操所表现出的实际问题,进行各种理念的创新解决。
从课上实践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为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更好地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健美操公共体育课实践教学创新前言近些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普及,教育部岀台了各种体育课教学的实施建议。
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各种各样的健美操教学,并在实际的公共体育课过程中进行教授遥学校所设置的健美操课程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健美操的练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在实际的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课时量减少。
学生在每个学期所进行的健美操课程有限,学生很少能够通过健美操课程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公共体育课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上对健美操课程所遇到的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促使了高校对课程改革不断创新的决心。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们对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非常期待。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授课过程中,岀现了很多问题。
学校方面和教师教学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都是促进公共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
本文从近些年高校教师对于竞技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岀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未来公共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创新提岀一些策略。
1、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实践教学现状1.1、教材聚焦性差从实际的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中可以看岀,大多数学校课上所练习的健美操教程,主要是以大众健美操1-4级系列为主。
附件3
年度
编号
(以上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立项申请·评审书
学科分类体育卫生美育
课题类别省级一般资助课题
课题名称高校健美操选项课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课题主持人盛彦
主持人所在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填报日期2011年9月28日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单位法人代表的承诺:
我保证对申请人填写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接受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人才、时间和配套经费,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及时汇报研究进程,保证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单位签章: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6份,其中1份原件,5份复印件。
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律打印,单独装订,一式6份。
三、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四、本表所附活页(设计论证书)供初评入围用,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六、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七、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
地址:海口市流芳路16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联系人:谢炜联系电话:36652758(办)邮编:571100 邮箱: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
主题词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之间空一格。
学科分类请按以下学科选项填写。
限报1项。
例如:
1、教育基本理论。
2、教育心理。
3、教育信息技术。
4、比较教育与教育史。
5、德育。
6、教育经济与管理。
7、教育发展战略。
8、基础教育。
9、高等教育。
10、职业技术教育。
11、成人教育。
12、体育卫生美育。
13、民族教育。
14、国防军事教育。
课题类别请按以下类别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A.省级重点资助课题
B.省级一般资助课题
C.省级自筹经费课题。
D.青年专项资助课题
研究类型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
所属系统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E│中小学校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B.其他高等院校
C.省教育厅直属研究机构
D.其他科研机构
E.中小学校(包括职业学校、技校、幼儿园等)
F.军事机关及院校
G.省教育厅各处室
H.省委、省政府机关
I.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J.其他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
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栏目不够时可加另页。
预期最终成果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属必须填写的最终成果,其他选项填写,最多限报2项。
例如: D│研究报告 C│论文 A│专著
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经费类别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A│申请资助经费
A.申请资助经费
B.自筹经费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自筹经费者,不填此栏。
一、数据表
二、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
四、课题设计论证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七、经费
八、推荐人意见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