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格式:dps
- 大小:826.00 KB
- 文档页数:25
LOGO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高多红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早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钙血症体温调节无效❖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保暖:每日监测体温2-4次。
体重>2000g在暖箱外保暖者,使用热水袋(注意避免烫伤)及戴绒帽,或让母亲抱于怀中。
必要的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防止散热:护理人员的双手需温暖,各种操作应集中。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拍背、吸氧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用面罩或机械正压通气给氧。
❖随时备好氧气、吸痰器、新生儿呼吸复苏气囊、直接喉镜、气管导管和急救药品等,若发生异常情况可配合医师及时进行抢救。
❖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早产儿切忌常规吸氧。
婴儿喂养困难❖有吸允和吞咽能力者,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
❖对有吸允能力差,甚至不能吞咽者,用鼻胃管喂养或鼻肠管喂养,如果仍有困难可应用静脉或部分静脉营养。
喂奶后应竖抱小儿,轻拍背部,然后取右侧卧位,并观察有无青紫、溢奶和呕吐的发生。
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称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补充营养。
有感染的危险❖对早产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尤其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发现微小病灶立即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治疗。
❖注意消毒隔离,特别是医疗器械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
❖工作人员或新生儿患感染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自主呼吸受损❖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及量;保持氧气的湿度;每1-2小时变换新生儿体位一次以促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吸痰。
气体交换受损❖氧气头罩:流进氧气头罩的氧气不得少于5L❖呼吸道维持正压呼吸(CPAP):压力5-10cmH2O。
❖间隙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压力4-6cmH2O有感染的危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根据医嘱合理用抗生素体温调节无效❖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体温在36.5-37℃。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常见病护理
1. 儿童疾病预防
儿童疾病预防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了解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量,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并记录接种情况。
•卫生教育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向家长传授儿童个人卫生、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和孩子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境保护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协助医院做好儿童病房的环境消毒和通风,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2. 常见病护理
•儿童感冒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病症,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帮助家长正确判断孩子的感冒症状,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治疗建议。
包括保持室内通风、提供充足的水和营养、控制体温等。
•儿童肺炎
儿童肺炎是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体温和心率等指标变化,及时给予氧气治疗、吸痰和抗生素等护理措施。
•儿童腹泻
儿童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监测孩子的排便情况、水分摄入和尿量等,及时纠正脱水,提供适当的护理和饮食建议。
结语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和常见病的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疫苗接种、卫生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
对于常见病的护理,护士要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儿科护理应根据医疗机构和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进行。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窒息过程中,新生儿会出现晕厥、口周围涎液多、肌肉张力减弱、面容改变、皮肤有紫红色斑点、呼吸变得缓慢而深,但是容易暂停,甚至
无法呼吸,如果一直没有妥善护理,很容易导致死亡。
3、一旦窒息症状出现,婴幼儿护理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新生儿头位
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减少胸部的紧张度,促进吸入空气;然后使用手掌轻
拍新生儿的背部,帮助新生儿完成呼吸;同时要立即对新生儿提供有效的
复苏护理。
4、如果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以采用吸入空气的方法,让新生儿
吸入空气,这样也能恢复新生儿的呼吸。
二、腹泻
1、婴幼儿腹泻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是指比正常排便次数多,比正
常排出的粪便量多,或排出的粪便质量发生变化,呈泥状水样或液流状的
病症。
2、腹泻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足够的液体,有助于恢复水分,以防
止脱水;及时给予止泻药,如果有严重的腹泻,那么应采取调理肠系膜通
道的手段来预防细菌滋生;保证婴幼儿维持良好的卫生清洁,以防止寄生
虫的滋生。
三、病毒感染。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wei)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 能量的供给2) 蛋白质的供给3)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4) 鼓励母乳喂养5) 鼻导管喂养的应用6)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 A 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6、健康教育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 3%过氧化氢溶液或者 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
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
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者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 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对不能进食者,应赋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者压力灭菌消毒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 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赋予药物降温。
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wei)险5、知识缺乏1、调整饮食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 4~6 (不禁水) 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儿科常见疾病涵盖了婴儿和儿童时期的各种疾病。
无论是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疾病,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于儿童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和胃肠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1.感冒感冒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热和乏力。
护理诊断:-呼吸道清晰度受限-发热-疼痛和不适感护理措施:-给予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鼓励儿童经常洗手,避免传播病毒-鼓励儿童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和鼻子,以防止病毒传播-使用婴儿鼻涕吸管或盐水滴鼻,以帮助清除鼻塞-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热药物2.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高热、肌肉疼痛、咳嗽、喉咙痛和乏力。
护理诊断:-发热-疼痛和不适感-水分不足护理措施:-给予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鼓励儿童经常洗手,避免传播病毒-使用婴儿鼻涕吸管或盐水滴鼻,以帮助清除鼻塞-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热药物-提供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3.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幼儿中特别常见。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和发热。
护理诊断:-呼吸困难-咳嗽和气喘-发热-疼痛和不适感护理措施:-给予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暴露在吸烟和其他刺激性气体或物质的环境中-保持儿童保暖,以避免细菌感染-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氧气治疗或雾化吸入药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稀释和排出痰液-温和地敲击背部和胸部,以帮助儿童排出痰液4.胃肠病胃肠病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常见的胃肠病包括胃肠炎和食物中毒。
护理诊断:-水分不足-发热-恶心和呕吐-腹泻和腹痛护理措施:-提供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鼓励儿童经常洗手,以避免传播细菌-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止吐药物-避免食用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物。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病症,表现为鼻塞、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
在护理诊断方面,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诊断:呼吸道清晰,咳嗽减轻,鼻塞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在护理措施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室内湿度,给孩子充足的休息,饮食上应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并避免碳酸饮料。
腹泻是指每天大便次数超过3次、大便稀溏的情况。
护理诊断方面,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诊断:消化功能逐渐恢复,大便逐渐稠固,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保证孩子充足的饮水,补充盐和水分,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注意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护理诊断方面,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诊断:体温逐渐下降,咳嗽、呼吸困难减轻,肺部听诊音逐渐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勤换洗衣物和床单被罩,保持室内清洁和湿度适宜,充足饮水和休息。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为出现红色丘疹,接着变成水疱,然后结痂。
护理诊断方面,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诊断:疱疹逐渐减少,皮肤红肿消退,皮肤瘙痒感消失。
护理措施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可以给孩子擦抗病毒药膏缓解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表现为口腔中出现溃疡、手脚出现红斑等症状。
护理诊断方面,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诊断:口腔溃疡逐渐减轻,皮肤红斑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保持室内清洁,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适当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
综上所述,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呼吸道清晰、消化功能恢复、体温下降、疱疹减少、口腔溃疡减轻等方面的观察和护理。
在护理措施上,主要包括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适当增加室内湿度,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饮食和休息,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适时给予药物治疗等。
NICU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4、合理喂养建议母乳喂养,无法喂养者可使用小于胎龄儿专用配方奶粉。
采用小分次、频次、少量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和呕吐。
同时,注意观察吸吮和吞咽能力,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
5、预防感染加强手卫生,控制入室人数,定期更换消毒室内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对出现感染症状的患儿及时进行处理。
6、心理护理给予患儿温暖、安全的环境,减少刺激和干扰,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发育和健康。
健康教育: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喂养、如何观察患儿的情况、如何预防感染等,以提高父母的护理水平和对患儿的关注程度。
同时,对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和改善,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氧疗方式,确保有效的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3.注意保暖和饮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4.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脏迅速增大等症状,可能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应立即进行氧疗,按医嘱给予强心和利尿药物,控制补液量和速度;如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等症状,可能提示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立即准备胸腔穿刺和闭式引流。
健康教育方面,向家长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要点,及时告知家长患儿的病情,进行心理护理。
4.护理诊断:1.呼吸道清理无效,与呼吸急促、咳嗽反射不良、无力排痰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4.营养失调,与摄入困难和消耗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
2.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60~80mmHg(7.9~10.6kPa);对于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给予正压通气。
3.维持体温正常。
4.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水分。
5.密切观察病情。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诊断: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炎、脓疱疮等感染性病灶有关。
NICU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N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呕吐有关。
2、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有关。
4、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护理常规:1.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检测。
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合理喂养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
提倡母乳喂养,无法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间歇鼻饲喂养、持续鼻饲喂养,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
每天详细记录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喂养方案,满足能力需求。
3.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安排小的软枕,避免颈部曲折、呼吸道梗阻。
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6.7~9.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
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安排水囊床垫,使用水振动削减呼吸暂停的发生。
反复发作者可遵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4.密切窥察病情注意窥察患儿的进食情形、肉体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形。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按时巡回记实,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5.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
安康教育:指点怙恃如何冲调奶粉、如何沐浴、什么时候防备接种、什么时候门诊随访等,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信息支持和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1小于胎龄儿护理诊断1、窒息的危险与宫内慢性缺氧有关。
2、体温调节无效与皮下脂肪缺乏有关。
LOGO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高多红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
❖早产儿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钙血症
体温调节无效
❖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保暖:每日监测体温2-4次。
体重>2000g在暖箱外保暖者,使用热水袋(注意避免烫伤)及戴绒帽,或让母亲抱于怀中。
必要的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防止散热:护理人员的双手需温暖,各种操作应集中。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拍背、吸氧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用面罩或机械正压通气给氧。
❖随时备好氧气、吸痰器、新生儿呼吸复苏气囊、直接喉镜、气管导管和急救药品等,若发生异常情况可配合医师及时进行抢救。
❖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早产儿切忌常规吸氧。
婴儿喂养困难
❖有吸允和吞咽能力者,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
❖对有吸允能力差,甚至不能吞咽者,用鼻胃管喂养或鼻肠管喂养,如果仍有困难可应用静脉或部分静脉营养。
喂奶后应竖抱小儿,轻拍背部,然后取右侧卧位,并观察有无青紫、溢奶和呕吐的发生。
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称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补充营养。
有感染的危险
❖对早产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尤其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发现微小病灶立即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治疗。
❖注意消毒隔离,特别是医疗器械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
❖工作人员或新生儿患感染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自主呼吸受损
❖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及量;保持氧气的湿度;每1-2小时变换新生儿体位一次以促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吸痰。
气体交换受损
❖氧气头罩:流进氧气头罩的氧气不得少
于5L
❖呼吸道维持正压呼吸(CPAP):压力5-
10cmH2O。
❖间隙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压力4-6cmH2O
有感染的危险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根据医嘱合理用抗生素
体温调节无效
❖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体温在36.5-37℃。
集中护理,减少对新生儿的干扰。
低效性呼型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患儿缺氧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可给予鼻导管或头罩吸氧。
❖如缺氧严重,可考虑气管插管及机械辅助通气。
体温调节无效
❖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体温在36.5-37℃。
集中护理,减少对新生儿的干扰。
婴儿喂养困难
❖有吸允和吞咽能力者,直接奶瓶喂养。
❖对吸允能力差,甚至不能吞咽者,用鼻胃管喂养或鼻肠管喂养。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升高
❖保持安静:患儿应绝对静卧直到病情稳定。
保持头
肩部抬高15°-30°。
一切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并做到动作轻柔,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
❖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做到给药准确无误,注意药
物配伍禁忌。
❖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测量头围大小,注
意有无面色苍白或青紫;有无全身或面部肌肉的小
抽动;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意识状态;前囟门紧张
度和肌张力变换。
及时记录阳性体征与医生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自主呼吸受损
❖协助医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通畅气道,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药并做好记录。
❖根据患儿缺氧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可给予鼻导管或头罩吸氧。
❖应用呼吸机的患儿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尿量、肤色和窒息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做好记录。
营养失调
❖一般在氧需要量>40%时不经口喂养。
静脉注射葡萄糖液60-80ml/(Kg.d)维持水的平衡及基础热量。
光疗时每日需增加20ml/Kg液量。
病情严重,摄入热量不足时应予静脉内营养(TPN)。
❖可按每次5%NaHCO23-5ml/Kg加等量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入,避免给纳过多或静脉推注速度过快,以免引起高血钠及颅内出血。
体温节无效
❖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
体温在36.5-37℃。
集中护理,减少对新生儿的干扰。
婴儿喂养困难
❖有吸允和吞咽能力者,奶瓶喂养。
❖对吸允能力差,甚至不能吞咽者,用鼻胃管喂养或
鼻肠管喂养,如果仍有困难可应用静脉或部分静脉
营养。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升高
❖保持安静:患儿应绝对静卧直到病情稳定。
保持头
肩部抬高15°-30°。
一切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并做到动作轻柔,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
❖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做到给药准确无误,注意药
物配伍禁忌。
❖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测量头围大小,注
意有无面色苍白或青紫;有无全身或面部肌肉的小
抽动;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意识状态;前囟门紧张
度和肌张力变换。
及时记录阳性体征与医生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低效性呼吸型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困者难给氧,出现频繁呼吸暂停者应用人工呼吸机,根据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
有窒息的危险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体温调节无效
❖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体温在36.5-37℃。
集中护理,减少对新生儿的干扰。
婴儿喂养困难
❖有吸允和吞咽能力者,直接奶瓶喂养。
❖对吸允能力差,甚至不能吞咽者,用鼻胃管喂养或鼻肠管喂养。
清理呼吸道无效
❖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应采用雾化吸入。
❖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翻身、叩背。
气体交换受损
❖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给氧。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合理喂养:尽早开奶
❖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37℃之间,避免低体温❖进行蓝光疗法的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预防低血糖、低体温、缺氧、感染、酸中毒的护理
❖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哭声大小、吸允力、肌张力,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进展速度,有无抽搐,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知识缺乏(家长)
❖向家长讲明黄疸原因和患儿的病情,使家长进一步配合治疗
营养失调
❖生后能进食者应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葡萄糖或奶粉喂养。
❖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输注葡萄糖。
活动无耐力
❖遵医嘱用药及喂养
潜在并发症:呼吸暂停
❖观察患儿神志、哭声、呼吸、肌张力及抽搐情况,如发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拍背、弹足底等初步处理。
❖根据患儿缺氧程度,合理给氧。
体温调节无效
❖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体温在36.5-37℃。
集中护理,减少对新生儿的干扰。
有窒息的危险
❖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抢救物品。
❖遵医嘱静脉输注10%葡萄糖酸钙。
有惊厥发作的可能
❖遵医嘱静脉输注10%葡萄糖酸钙。
❖备好抢救物品。
知识缺乏(家长)
❖提倡母乳喂养,乳母要注意补钙。
❖无条件母乳喂养着,应予母乳化配方奶喂养。
❖新生儿应于生后1周开始补钙剂和维生素D,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或患病儿应提早补充。
LOGO
/mo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