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调整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调整方案】A.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将分别提高从10月1日起,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
具体办法是,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减少额度为基数,按现行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在规范津贴补贴中所占比重,确定各自的减少额度,并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B.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标准相应提高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提高后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毕业生每月134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
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
在提高上述人员试用期工资标准的同时,规范津贴补贴相应减少,具体按其执行规范津贴补贴对应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予以扣减。
C.提高工人学徒期、熟练期工资标准适当提高机关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标准为:技术工人。
招工前为普通初中、高中毕业生学徒期待遇:第一年每月1160元,第二年每月1180元。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2.08•【文号】•【施行日期】2001.02.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工资标准办法从2001年1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
固定部分调整后,活的部分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一)适当提高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期、初期的工资待遇。
提高后的见习期工资待遇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360元(含见习期津贴,下同);高中、中专毕业生每月375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39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41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465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515元。
新进入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试训运动员,临时体育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315元。
(二)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和机关临时人员的工资待遇如何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从2001年起执行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规定。
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对象是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人员,奖金标准为当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资,下一年1月份兑现。
三、经费来源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属于财政负担的,分别由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属于单位负担的,由本单位自行解决。
对于部分困难地区,中央财政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对策建议>的通知》(中发[1999]12号)规定的办法给予补助。
2014退休金调整方案2014年退休金调整方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退休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每年的退休金调整方案备受关注。
2014年,国家出台了最新的退休金调整方案,旨在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
本篇文章就此对该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背景2014年,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严峻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复杂形势,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退休金调整方案。
二、方案内容2014年的退休金调整方案分为两级调整。
第一级调整是根据物价上涨程度,调整工人、职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缴费和待遇水平。
第二级调整是在第一级调整基础上对退休人员实施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并行动态调整。
对于第一级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当年调整的比例为6.5%。
而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退休人员,其本次调整比例为10%。
对于第二级调整,其具体执行方式为:将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进行统计,根据这笔账户余额和缴费年限按照一定比例在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
当下降幅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国家也会给予资助,确保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开支不受影响。
三、分析2014年的退休金调整方案体现了国家保障人民生活的政策导向。
在第一级调整中,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退休人员进行了缓慢的调整,考虑到这些退休人员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基础。
而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退休人员则获得了更多的调整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其生活需求。
在第二级调整中,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实现了个性化的调整,更好地反应了退休人员的个人贡献和应得到的补偿。
同时,公司和国家对于退休金的动态调整也更好地保障了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四、总结2014年退休金调整方案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态度和责任担当。
从方案内容来看,第一级调整在帮助一些退休人员渡过难关的同时,第二级调整更好地反映了个体差异的影响。
2014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
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具体方案由人事部、财政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经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
2.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3.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调程度的一次性奖励。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
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2014年10月起调整工资标准办法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3号文件)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人社部函[2015]73号、人社部发[2015]28号、教人司[2015]150号)等文件精神,调整编制内人员工资标准,将部分绩效工资(职务津贴)纳入基本工资,预扣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个人负担部分,并自2014年10月起补发10个月工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月增资计算方法1、用调资前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确定岗位等级和薪级参照下表:2、用岗位等级和薪级套入新表,得出新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护士10%工资3、新岗位工资+新薪级工资+新护士10%工资-旧岗位工资-旧薪级工资-旧护士10%工资=调标增资额4、根据岗位等级参照下表得出职务津贴扣减额5、根据岗位等级参照下表(2015年度)得出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基数,缴费基数*8%=养老保险个人负担部分,缴费基数*4%=职业年金个人负担部分6、月实际增资额=标准增资额-职务津贴扣减额-养老保险个人负担部分-职业年金个人负担部分补发额计算:1、大部分人员的补发分两个阶段:2014年10月至12月按照2014年的岗位等级、薪级,2014年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职务津贴扣减额不变。
2015年1月至7月按照照2015年的岗位等级、薪级和缴费基数,扣减额不变。
2、2014年12月起晋升职称人员,分三个阶段计算。
2014年10月、11月计算方法同上,2014年12月按照新的岗位等级计算,三个月的扣减额和缴费基数不变。
2015年1月至7月计算方法同上。
3、2015年1月起调整岗位工资人员,2015年1月至7月按照新的岗位等级计算。
4、2014年10月后调整工作岗位人员,调整前按照原岗位计算,调整后按照新岗位计算。
5、2014年10月1日后调入人员,自起薪之日起按实际调入月数计算补发额6、新参加工作人员,按照新工资标准执行。
河北省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办法2016按照《河北省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从2016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河北省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一)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按照其转正定级时对应的职级减少额度相应减少,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二)适当提高机关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标准。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按照其转正定级时对应的技术等级(职务、岗位)减少额度相应减少,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三)调整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水平和各职级标准。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2014年9月30日规范津贴补贴水平对应的新标准执行。
三、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公务员法要求,建立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定期开展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
建立定期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制度。
今后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依据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
人社部2014年工资调整方案最新2014工资调整方案解读(样例5)第一篇:人社部2014年工资调整方案最新2014工资调整方案解读人社部2014年工资调整方案最新2014工资调整方案解读【人社部2014年工资调整方案最新2014工资调整方案解读】最新2014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上海白领平均月薪最高北上广深仍是求职热门地。
据调查,中国各城市薪酬水平总体仍然呈现东部领先的趋势,中部城市的薪酬水平呈现渐趋落后于西部重点城市,如重庆、成都、昆明等态势。
从各城市的薪酬水平来看,上海以7214元的月薪高居中国各城市薪酬排行榜榜首,超出位居第二位的北京(6947元)约300元,深圳以6819元的月薪位居第三位。
其后均为东部沿海城市,如宁波、杭州、苏州等,均位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内。
广州以5694元仅居第六位,低于深圳1000余元。
太原、石家庄、哈尔滨位居榜单最末位。
10省份公布2014年工资指导线北京市人社局近日发布了该市201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确定今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般水平(即基准线)为12%,最高水平(即上线或预警线)为16%,最低水平(即下线)为4.5%。
据悉,企业工资指导线由基准线、上线(又称为预警线)和下线构成。
它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其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可作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的参考依据。
(2014全国平均工资表)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7日,全国共有北京、天津、湖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新疆、四川、辽宁等共10个省(区、市)发布了2014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
在这14个地区中,河南和新疆的基准线最高,均为15%;湖北的基准线最低,为10%。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李金磊)北京近日公布了201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7日,今年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发布了2014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河南和新疆的基准线最高,均为15%。
人社部2014年工资调整方案1. 背景工资是员工劳动所得的主要来源,也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和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人社部决定在2014年对工资进行调整。
2. 目的调整工资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经济收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通过这一方案,人社部希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励员工创新和提高工作质量•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薪酬制度3. 调整范围和对象人社部的工资调整方案适用于全行业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
调整对象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4. 调整原则和方法人社部的工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4.1 工资按岗位分类调整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和职责,人社部将工资分为若干个级别等级,对各级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
调整的具体幅度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困难程度、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
4.2 工资调整与绩效挂钩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人社部将工资调整与绩效挂钩。
具体来说,绩效优秀的员工将得到更高幅度的薪酬调整,绩效较差的员工则薪酬调整幅度较低或不调整。
4.3 薪酬透明和公正为了保证薪酬制度的透明和公正,人社部将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机制,并公布各级别岗位的工资标准和调整方案。
通过公开透明的薪酬制度,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资构成和调整幅度。
5. 保障措施为了保障工资调整的顺利实施,人社部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5.1 建立工资调整咨询机制人社部将组建专门的咨询机构,负责咨询工资调整方面的问题。
员工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该机构咨询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
5.2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人社部将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确保工资调整方案得到正确实施。
对于违规操作和欺诈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5.3 提供培训和指导人社部将在工资调整实施过程中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和员工理解和适应新的薪酬制度。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请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关系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与其它各项配套改革密切相关,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精心组织实施。
要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其实施办法,严肃组织人事和财经纪律,一律不得突破国家政策。
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解决好本地区和本部门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改革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年06月15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适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改革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改革的原则(一)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力度。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河北省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河北省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和《河北省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
各市、县和省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要严格执行实施办法,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严格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确保各项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6月24日河北省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3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4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件1)。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见附件5),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19⽇⼈社部表⽰,机关事业单位⼯资改⾰⽅案已下发。
⽬前部分中央部委公务员⼯资已调整,其中部级⽉⼯资涨2400元,局级1800元,普通科员1000元左右,且为“同城同酬”。
对于养⽼⾦并轨后机关单位是否会“吃”企业结存基⾦,⼈社部回应将单独建账,不会和企业混⽤。
昨天上午,⼈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就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制度改⾰回应提问。
1⽉14⽇,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作⼈员养⽼保险制度改⾰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1⽇起,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养⽼⾦制度实现并轨。
发布会上,胡晓义明确,改⾰后绝⼤多数⼈缴费之后收⼊不降低,还可以略有增加。
昨天,向⼈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求证,港媒报道机关事业单位⼯资改⾰⽅案已经下发是否属实?何时会向社会公布?胡晓义证实,改⾰⽅案已经下发。
“配合这次养⽼保险制度改⾰,确实要完善⼯资制度。
”他介绍,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下发1个⽂件、3个具体政策,3个政策包括公务员基本⼯资调整、事业单位基本⼯资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员待遇的调整。
“这个⽂件已经发到各单位,我也在上看到了,但是我没有进⾏对照,没有办法评价是否发的⽂件。
但我想说的是,各单位在执⾏时,是要按照正式印发的⽂件执⾏的。
”根据了解,⽬前已有部分中央部委公务员⼯资开始调整。
⼀位部委正局级⼲部说,2015年1⽉份⼯资已下发,扣完税9000余元,相⽐过去增加了1800元。
上述正局级⼲部透露,其所在部门部级⼲部⽉⼯资上涨2400元,局级为1800元,普通科员则在1000元左右。
另⼀中央机关的主任科员介绍说,⾃⼰每个⽉涨了1000多元。
本⽉除了领到当⽉⼯资,还领到从去年1⽉份算起的上涨部分的⼯资。
⼏个部委的公务员还表⽰,据他们了解,部委公务员⼯资将实⾏“同城同酬”,也就是说,中央部委机关与北京市直机关公务员⼯资将持平。
2019年北京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及调整最新方案政策解读北京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及调整最新方案政策解读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其他工资四类构成。
由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实行的是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制度,而由于不同事单位之间“绩效工资”评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太强;因而,绩效工资改革提上日程。
2019年北京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如何规定的?北京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新方案是什么?本文整理了一些关于北京事业单位工资的相关知识,各位读者务必以官方发布文件为主,本文仅供参考!事业单位的工资分为3个系列:行政管理系列、技术职称系列和工勤系列。
干部如果没有职称或是职称比较低,一般都是走行政管理系列,有职称或是职称比较高,一般都是走职称系列。
事业单位中的工人走工勤系列。
每个系列都有各自的工资级别,由人事部门负责定级或是调整工资。
基本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150元至3810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390元至4850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150元至3770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390元至4770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130元至1640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360元至2010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70元至579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15元至6355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50元至185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85元至2047元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是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
)四部分组成。
下面是《现行最新事业单位工资一览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从2014年10月1日起,定期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事业单位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
没有实施绩效工资的,从应纳入绩效工资的项目中纳入。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濮阳市调整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07•【字号】濮政办[2014]20号•【施行日期】2013.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濮阳市调整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濮政办〔2014〕20号)市直各有关单位: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濮阳市财政局制定的《濮阳市调整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水平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5月7日濮阳市调整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水平实施方案(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濮阳市财政局)根据《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人事局等部门濮阳市市直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通知》(濮政〔2009〕49号)、《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濮阳市市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通知》(濮政办〔2010〕123号)、《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直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濮政办〔2012〕56号)和《关于市直机关提高津贴补贴水平有关问题的通知》(濮纪发〔2014〕3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调整市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基本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标准和执行时间本次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水平调整后达到年人均27600元;自2013年7月1日起执行。
(详见附件)离休人员生活补贴按同职级在职人员绩效工资基本水平的90%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仍为同职级在职人员绩效工资基本水平的70%发放。
二、试用期人员执行标准自2013年7月1日起,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期间,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工资基本水平统一执行1075元/月;工勤人员绩效工资基本水平统一执行940元/月。
三、在职人员职务变动在职人员执行调整后绩效工资基本水平以2013年6月30日的职务为准,2013年7月1日以后变动职务的,从变动职务的下月起执行相应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