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45
目录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2)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 (2)第二节TMIS子系统 (13)复习思考题 (27)(五) 体系结构P14上有图要修改。
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主要内容] TMIS总体目标与体系结构、TMIS的数据组织,TMIS的子系统:确报系统、货票信息综合应用系统、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路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重点掌握]TMIS的建设目标、应用目标,TMIS的体系结构和数据组织,TMIS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等。
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一、TMIS建设目标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TMIS的应用目标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
1.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2.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3.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4.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1 系统目标在全路所有货车、机车安装标签的基础上,通过在所有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的出入口、分界站安装地面识别设备(AEI),建立一个铁路车号车次信息自动实时采集报告体系,实现全路货车局级资产管理,技术站到发列车的自动核对,为TMIS系统提供详实信息,实现铁路运输点到点成本的精确计算等。
2需求分析中国铁路对客车和一部分货车实行固定配属制度。
实行固定配属的货车包括机械冷藏车,标记载重90吨和90吨以上的长大货车,固定装卸地点循环使用的专列罐车、矿石车或煤车,以及少数专用货车。
大部分货物车辆都是全路共用,在全路的个局、站间来回运用。
由于大部分站存在装卸量不平衡的情况,要分配车辆,需要从其他调车或向其他站排空,这是铁路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铁路运营效率有极大影响。
因而,合理的在全路配置车辆至关重要。
要想合理配置车辆,首先,必须实时掌握车辆的动态信息,了解车辆的分布。
2010年机车保有量达到19000台左右,动车组配置达到1000列左右,客车保有量达到4.5万辆左右,货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含企业自备车10万辆)。
如此多的机车车辆,要人工掌握其实时情况,需要很大工作量。
采用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车站、分界站通过该系统自动采集列车编组,在编组站通过该系统自动进行车辆追踪,快捷、方便、及时,极大地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效率。
3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如图3-1:图3-1 ATIS系统原理图4 设备的功能4.1 系统的基本组成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设备从原理上说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部分:1电子标签:包括车辆标签和机车标签;2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器(编程器):包括车辆标签编程器及编程网、机车标签固定信息编程器,以及机车标签在线动态信息编程器(板);3地面读出装置(电子标签信息阅读器):简称AEI设备。
其中,电子标签是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编程器和AEI设备的设计均围绕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进行。
ATIS系统中,机车、车辆的标识信息—标签信息(20位字符)的传递流程如图“铁路自动设备识别系统信息流程图”所示。
火车车号自动识别智能称重系统产品简介保定中电创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简介:本系统是由我公司应用射频识别技术专门为电厂翻车机称重研制开发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电厂现有翻车机称重系统中,火车车号靠运行人员手工抄录后录入计算机,效率低,容易出现差错。
目前国铁车厢均已经安装电子标签,可以由车号自动识别装置读取,准确性达到99.99%。
因此本系统在现有的火车翻车衡上增加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构成智能称重系统,实现火车衡的智能化计量,为生产调度、运行分析提供重要原始数据。
二、原理: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
该系统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 (人员、物品) 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目前国内应用RFID最早、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是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 本系统结合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电厂翻车机称重系统中进行应用。
三、系统组成:1、车号自动识别智能称重系统:铁路车号读出器、铁路微波天线、射频电缆、轨边专用箱、车轮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专用继电器2、智能称重系统主控中心:专用工控主机、显示器、静态轨道衡智能称重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界面:四、系统性能特点:1)系统能够在安装有铁道部货车电子标签的国铁车辆过衡时自动识别货车标签内的车号、车型等车辆信息。
2)系统能够在货车计量载重和自重后,与自动识别到的每辆货车车号形成关联的打包数据。
在点击查询该辆车过衡信息时出现对应的车号、自重信息,供计量人员查询。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管理检修运行办法第一章总则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以下简称车号系统)是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铁路信息的基础设施。
车号地面识别设备(以下简称AEI设备),是车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贯彻落实《规程》,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的管理、检修和运行工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满足我局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依据《规程》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细则》第二章综合管理第三条管理基本原则AEI设备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维护检修模式,建立现场维护、专业检修、专家支持的系统设备维护保障体系;实行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比照车辆段负责AEI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落实AEI设备“四定三包”(定岗、定员、定量、定责和包人、包机、包修)制度;实现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基础管理、作业程序、置场文明达标。
1.设备管理维护分工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负责车号系统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日常管理和检修维护。
2.相关部门职责界定(1)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负责AEI设备、列检复示的管理与维护。
(2)供电部门与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分界:探测站、复示站机房用电以电力电缆引入室内配电箱端头为界,端头以外由供电部门负责,端头以内(包括配电盘)由车辆部门负责。
第四条帐册表簿管理制度1.部、局、段制定颁布的各种帐册表簿须纳入到集团公司台帐、报表领用发放和技术资料管理体系中进行严格管理。
2.每年由帐册表簿的使用部门计划下一年度使用的种类和用量,上报集团公司办公室,由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印刷,红外检修组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和发放。
3.帐册表簿由使用班组分期领用并按照使用规定和要求配发到作业岗点,由帐册表簿的使用者按照规定填写、保管;使用完毕后,按照技术资料的管理规定送交资料室存档。
4.资料室保存帐册表簿的时间应不低于帐册表簿各自要求的保存时间。
第五条维修值班制度1.维修工区应昼夜值班,负责临故抢修使用备品、备件、工具的保管、交接和技术状态的检查。
概述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简称LKJ),是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机车司机(含动车组司机,下同)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
LKJ是机车、动车组的组成部分。
本LKJ操作手册适用于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基于“1127”版控制模式和客车固定径路“xa20090831”版数据。
术语及定义1.1.TAX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的简称。
IS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的简称。
1.3.ATIS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简称。
1.4.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由LKJ固定基础数据源文件编译生成的,存储在LKJ车载设备中的固定基础数据文件。
1.5.线路允许速度值线路允许速度取线路、道岔、曲线、桥梁、隧道、长期慢行地段等各项允许和限制速度的最低值。
1.6.特定限速值铁道部、铁路局文电规定或LKJ逻辑需要,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特别规定的限制速度值。
1.7.固定模式限速值固定模式限速值取线路允许速度、接触网限制速度、机车最高运行速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和特定限速等的最低值。
1.8.恒速区监控列车按固定模式限速值运行的区域。
1.9.常用固定模式限速值列车在恒速区运行,LKJ达到输出常用制动指令的速度值。
1.10.紧急固定模式限速值列车在恒速区运行,LKJ达到输出紧急制动指令的速度值。
1.11.计算模式限速值为防止列车越过关闭的信号机或超速运行,LKJ计算产生的限速值。
1.12.减速区列车在减速地点或减速信号(含停车信号)前,LKJ监控列车从恒速区开始下降直至目标点的运行区域。
1.13.车载数据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LKJ车载控制文件及LKJ临时数据文件的内容。
1.14.控制曲线1.语音提示控制曲线:LKJ根据车载数据和输入条件,计算产生输出语音提示时机的速度值连成的曲线。
2.解除牵引力控制曲线:LKJ根据车载数据和输入条件,计算产生输出解除牵引力时机的速度值连成的曲线。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介绍目 录1.公司简介 (3)2.产品介绍 (3)2.1.标配设备 (3)2.1.1.GU980C简易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标配装置 (3)2.1.2.GU980D标准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标配系统 (5)2.2.简配设备 (7)2.3.铁路专用天线 (8)2.4.铁路车号标签 (9)2.4.1.铁路车辆标签 (9)2.4.2.无源高速铁路车号标签 (10)2.5.车辆检测控制器 (11)2.6.磁钢(车轮检测传感器) (11)2.7.铁路车号专用电源适配器 (12)3.成功案例 (12)3.1.静态轨道衡应用 (12)3.2.动态轨道衡应用 (13)3.3.铁路超偏载测试仪应用 (13)3.4.编组站和微机联锁 (14)3.5.铁路抑尘剂喷淋系统 (14)3.6.核辐射检测仪 (15)3.7.煤炭运输快装线 (15)3.8.城市轨道交通 (16)4.系统服务 (16)1. 公司简介深圳市国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自动识别设备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研发的产品包括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轨道衡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汽车衡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汽车衡无人值守系统、UHF RFID读写器、电子标签、RFID天线、RFID应用方案等。
其中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以其优越的性能和对铁路苛刻环境的适应性大量应用于动态轨道衡器、静态轨道衡器、超偏载、铁路运输抑尘剂喷淋系统、铁路货检、编组站、分界口等系统。
UHF RFID读写设备以其超远的读写距离和可靠的性能用于车辆管理、人员管理、汽车衡无人值守系统等。
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列产品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不仅实现对车号识别系统标签的高速读取性能,而且大大提升产品的抗震动性、抗强电磁干扰性和高低温等铁路现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确保国宇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的成功应用。
2. 产品介绍2.1. 标配设备2.1.1. G U980C简易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标配装置GU980C简易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装置采用了全新的电路、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在传承了国内现有的车号识别系统的标签高速读取基础上,大大提升了产品对铁路苛刻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和长时间工作可靠性,其综合性能居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之榜首。
概述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简称LKJ),是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机车司机(含动车组司机,下同)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
LKJ是机车、动车组的组成部分。
本LKJ操作手册适用于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基于“1127”版控制模式和客车固定径路“xa20090831”版数据。
术语及定义1.1.TAX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的简称。
IS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的简称。
1.3.ATIS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简称。
1.4.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由LKJ固定基础数据源文件编译生成的,存储在LKJ车载设备中的固定基础数据文件。
1.5.线路允许速度值线路允许速度取线路、道岔、曲线、桥梁、隧道、长期慢行地段等各项允许和限制速度的最低值。
1.6.特定限速值铁道部、铁路局文电规定或LKJ逻辑需要,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特别规定的限制速度值。
1.7.固定模式限速值固定模式限速值取线路允许速度、接触网限制速度、机车最高运行速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和特定限速等的最低值。
1.8.恒速区监控列车按固定模式限速值运行的区域。
1.9.常用固定模式限速值列车在恒速区运行,LKJ达到输出常用制动指令的速度值。
1.10.紧急固定模式限速值列车在恒速区运行,LKJ达到输出紧急制动指令的速度值。
1.11.计算模式限速值为防止列车越过关闭的信号机或超速运行,LKJ计算产生的限速值。
1.12.减速区列车在减速地点或减速信号(含停车信号)前,LKJ监控列车从恒速区开始下降直至目标点的运行区域。
1.13.车载数据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LKJ车载控制文件及LKJ临时数据文件的内容。
1.14.控制曲线1.语音提示控制曲线:LKJ根据车载数据和输入条件,计算产生输出语音提示时机的速度值连成的曲线。
2.解除牵引力控制曲线:LKJ根据车载数据和输入条件,计算产生输出解除牵引力时机的速度值连成的曲线。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简称为ATIS(Automatic Train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铁路运输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道部经过多年酝酿,反复论证方案、考验系统设备之后决定启动建设的一个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目前该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目标:铁路车号识别系统(ATIS)是一个能实现自动识别并存储铁路车次和车辆车号的系统,包括车号标签、地面读出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机车和车辆都安装了车号标签,车号标签中存储了车厢上印刷的车号或机车车次信息。
当安装了车号标签的车辆通过车号识别装置时,车号信息将会自动被读取并上传到数据处理单元,为各种系统实时提供准确可靠的车号数据。
完全替代人工抄录车号,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准确性,已经广泛用于我国铁路系统。
二、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需求分析: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个重要部门, 在加大基础建设的同时,加快铁路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真正形成铁路经济、技术实力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铁道部决定开展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以下简称A T IS ) 的建设。
A T IS 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列车车次、车号和到发信息, 能增加信息、采集的科技含量, 能加快实现全路货车、机车、列车、集装箱追踪管理,满足T M IS 等管理系统对列车、车辆等基础信息的需求,最终实现运输作业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 使铁路运输早日实现现代化管理。
在全路所有货车机车安装标签的基础上 ,通过所有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的出入口、分界站安装地面识别设备(A EI ) , 建立一个铁路车号、车次信息自动实时采集报告体系,实现全路货车局级资产管理,技术站到发列车的自动核对, 为T M IS 提供详实信息,点到成本精确计算等。
工程建设采用在总体规划和总体方案指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采用工程管理方式, 分项目管理、分阶段建设、分路局负责,边投资、边建设、边投产、边受益的建设方针。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应用——深圳远望谷公司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中国铁路线上,南来北往飞驰着几十万辆货车,承担着国内50%以上的运输量。
为了及时掌握这些车辆的动态使用情况,在全国各地车站上有几万名车号员,无论白天黑夜,不管风雪雨霜,他们都要在规定的极有限的时间内以口念、笔记的原始方法记录、核定每一节车辆的车况与编号,然后用人力、电话和电报等方式一层层地向各级调度机构报告。
很显然,这种管理方式较落后,效率很低,差错也多,大大制约着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
为了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管理,远望谷与铁路部门合作,采用RFID技术,历时多年研制出了“XC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解决了以上问题,使中国铁路货车管理一跃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中国应用RFID最早、规模最大、最成功的案例。
它成功的应用于全国十八个铁路局,七万多公里的铁路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系统组成XC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TIS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
系统包含以下组成部分:图1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框图1.硬件部分(如图2所示)1)电子标签:分为机车电子标签和车辆电子标签,分别安装到机车和车辆底部,内存机车和车辆的识别信息。
2)读出装置:又称为AEI设备或地面AEI设备,包括天线、主机等,用于读取标签中的数据。
除了地面AEI设备之外,还有手持式电子标签读出装置。
3)编程器:用于向标签中写入数据信息。
4)传输系统:用于各种信息传递。
图2 系统的硬件设备2.软件部分1)XC型AEI设备机务应用程序: 为适应机车出入库时自动读取机车标签中的信息而开发的一组程序。
2)XC型AEI设备车辆应用程序:为适应列车进入车站、局间分界口,编组站出入口自动采集整列过车标签(机车和车辆)信息的一组程序。
3)后台数据收集、处理系统:车站集中控制与处理系统(CPS系统)及列检复示、局监控和转发软件。
如图3所示。
图3 XC铁路车号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核心软件三、工作原理电子标签安装于机车或车辆底部,地面读出装置(AEI设备)天线则安装于轨枕之间,开机传感器安装于来车方向前方钢轨内侧,地面读出装置主机安装于路边AEI设备小房内。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使用说明书北京北铁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0-11目录1. 概述 (1)2. 功能简介 (2)3. 通讯协议 (3)3.1.通讯协议1 (4)3.2.通讯协议2 (6)3.3.通讯协议3 (7)3.4.数字I/O控制功放开关 (8)3.5.读取备份数据 (9)4. 工作原理 (9)5. 性能指标 (10)5.1.工作环境 (10)5.2.接口描述 (11)5.3.功能描述 (11)5.4.性能指标 (11)6. 配套软件 (13)6.1.软件安装 (13)6.2.配置文件说明 (13)6.3.使用说明 (15)7. 安装调试 (17)7.1.开箱检查 (17)7.2.敷设射频电缆 (17)7.3.安装天线 (18)7.4.安装车号主机 (19)7.5.安装车轮传感器 (20)7.6.调试过程 (21)7.7.注意事项 (22)8. 结合轨道衡称重软件 (22)8.1.车号读取区间 (22)8.2.匹配车号数据的时刻 (23)8.3.功放开关控制 (24)8.4.关于“重号” (24)9. 标签编码 (26)9.1.机车电子标签编码格式 (26)9.2.车辆电子标签信息编码格式 (26)10.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26)10.1.电源指示灯不亮 (26)10.2.功放无法打开 (27)10.3.轨道衡主机应该在什么时间打开和关闭功放 (27)10.4.轨道衡主机应该在什么时间匹配车号数据 (27)10.5.识别不到标签信息或识别距离很小 (27)10.6.液晶屏有收到标签的显示,串口没有数据 (28)10.7.串口打开失败 (28)10.8.串口通讯时好时坏 (28)10.9.波特率检测失败 (29)10.10.每次启动程序都需要重设串口号 (29)1.概述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是一种铁路货车和机车电子标签读出装置,由主机、天线、射频电缆和车轮传感器(磁钢)四部分组成。
作者:北铁高科声明:此稿件为北铁高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是一种铁路货车和机车电子标签读出装置,由主机、天线、射频电缆和车轮传感器(磁钢)四部分组成。
主机内包含线性电源、射频组件的解码板和磁钢板等部件。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易用的通讯协议和良好的可靠性。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提供了一块液晶显示屏和4个LED指示灯,可以实时的显示车号主机的工作状态,包括功放的开关、标签的读取情况、以及标签的内容等等。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提供两个RS-232串行接口,实现四种通讯协议,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一种通讯协议是实时解码、实时采集车轮传感器信息,然后实时上传,即当标签在读取区域时不断的进行解码并通过串口1实时输出标签信息,并实时上传采集的车轮传感器通过时间信息;第二种通讯协议是当列车通过后,将列车的车号信号和车轮时间信息生成报文再通过串口1上传;第三者通讯协议是只实时解码车号标签,通过串口2以固定的115200波特率上传。
这三种协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选译。
系统还支持车号数据备份功能,可以保存上次过车的车号数据,直到下车列车到达之前都可以读取出来。
关于通讯协议的具体说明,请参考下文“通讯协议”部分。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各串口的通讯速度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设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串口通讯速度的配置信息保存在主机内的存储器内,仅设置一次即可。
如果记忘记了以前设置的通讯速度,本机附送的软件可以自动测试各串口的通讯速度,并可以方便配置各串口通讯速度。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可以通过通过车轮传感器识别列车到达和离开,然后自动打开和关闭功放。
在不工作时,可以把功放关闭,以减少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微波辐射。
本车号识别系统也可以提供TTL电平的功放控制接口,以适应特殊的应用场合。
BT-210型车号识别系统可以根据主机内的温度自动控制冷却风扇的启停,不需人工干预,使用方便。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管理检修运行细则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 设备管理检修运行规程》,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 TIS,以下简称车号系统)是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铁路信息的基础设施。
车号地面识别设备(以下简称AEI设备),是车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贯彻落实《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管理检修运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的管理、检修和运行工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满足我局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依据《规程》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 设备管理检修运行细则》第二章综合管理第三条管理基本原则AEI设备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维护检修模式,建立现场维护、专业检修、专家支持的系统设备维护保障体系;实行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比照车辆段负责AEI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落实AEI设备“四定三包”(定岗、定员、定量、定责和包人、包机、包修)制度;实现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基础管理、作业程序、置场文明达标。
— 1 —1.设备管理维护分工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负责车号系统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日常管理和检修维护。
2.相关部门职责界定(1)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负责AEI设备、列检复示的管理与维护。
(2)供电部门与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分界:探测站、复示站机房用电以电力电缆引入室内配电箱端头为界,端头以外由供电部门负责,端头以内(包括配电盘)由车辆部门负责。
第四条帐册表簿管理制度1.部、局、段制定颁布的各种帐册表簿须纳入到集团公司台帐、报表领用发放和技术资料管理体系中进行严格管理。
2.每年由帐册表簿的使用部门计划下一年度使用的种类和用量,上报集团公司办公室,由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印刷,红外检修组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和发放。
3.帐册表簿由使用班组分期领用并按照使用规定和要求配发到作业岗点,由帐册表簿的使用者按照规定填写、保管;使用完毕后,按照技术资料的管理规定送交资料室存档。
AEI-S1型车号自动识别设备技术问答1.AEI-S1型车号自动识别设备主要具有哪些功能?答:采用标准工控机为硬件平台、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新型AEI设备;强化自检,增强动态实时检测,方便人机对话,使现场使用人员的维护工作上了新的层次;计轴判辆采用DSP+AD 的方式,实现了磁钢信号的数字化采集与分析,设计了专门针对AEI 运用要求的算法,改变原有磁钢信号的简单处理方式,提高了计轴判辆的准确性;局口采用双套AEI设备同时工作,数据综合利用的方式,实现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同时提高了设备探测的准确性;系统具有远程监控、远程维护和远程管理等功能。
2.AEI-S1型车号自动识别设备系统构成?答:AEI-S1型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地面设备由天线、车轮传感器、环路线圈、工控机(AEI主机)、AEI前置设备、KVM(键盘、鼠标和显示器)、低速探测装置(选装设备)、信号防雷单元、温控箱、UPS 电源等部分组成;车轮传感器、环路线圈和天线等安装在室外线路上,设备结构如图所示。
室外设备结构示意图AEI主机、KVM、低速探测装置、信号防雷单元、温控箱和UPS 电源等设备放置在室内的机柜中,RF射频模块安装在AEI前置设备中,Reader卡和磁钢板安装在工业控制计算机中,室内设备结构如图所示。
图2室内设备机柜前视图3.请简述AEI-S1型车号自动识别设备通讯过程?答:AEI设备与集中管理机(CPS)程序实时保持通讯联络,CPS计算机向地面AEI设备发查询信息,地面AEI设备收到后,经确认是查询本设备,立刻发送应答信息,如果此时AEI设备有过车报文需要传送,则向CPS计算机发送过车报文。
4.请简述AEI-S1型车号自动识别设备采集过车信息工作流程?答:(1)检测列车到来当列车到来时,首先经过距离天线约50米处的开机磁钢,车轮经过开机磁钢时,开机磁钢产生开机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AEI主机,AEI主机立刻进入接车状态,进入接车状态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将系统初始化,设置定时器,初始化变量、参数等;启动RF射频模块,将上传信息加载到微波信号中,通过天线发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