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18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时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认识时间》。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认识时钟的构成,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学会识别时钟的数字和指针位置,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当前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能够认识时钟的构成,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认识时钟的构成,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难点:让幼儿学会识别时钟的数字和指针位置,并能用语言表达出当前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实物钟、时钟图片、教学卡片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手表或时钟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电子钟,引导他们注意钟面的数字和指针。
2. 讲解时钟的构成:教师向幼儿介绍时钟的三个主要部分——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分别代表的时间单位。
3. 学习识别时钟数字:教师出示时钟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钟面的数字,并教会他们顺时针方向阅读时间。
4. 动手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调整手表或时钟玩具的指针,模拟不同的时间。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卡片,示范如何用语言表达出卡片上的时间。
例如:“现在是5点10分”,“3点钟快到了”等。
6.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时间表达练习,每个小组轮流扮演提问者和回答者的角色。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认识时间构成:时针、分针、秒针数字:112表达:顺时针方向阅读时间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玩具,练习表达不同时间的说法。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天中重要的时间点,例如:起床、吃饭、上学等,并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时钟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出简单的时间。
但仍有部分幼儿对时间的认识较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自己的时钟,用纸板剪出钟面的数字和指针,然后进行粘贴和组合。
人教版二上数学《认识时间》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练习:一、仔细填一填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每个大格有()格小格。
2.分针走1小格是()分;分针走1大格是()分;分针走一圈是()分,也就是()时。
3.时针走1大格是()时;时针走一圈是()时。
时针每天要走()圈。
4.分针从1走到6,走了()分;时针从1走到5,走了()时;5. 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分,也就是();6. 分针指着9,时针快指向6,这时是()时()分。
7. 分针指着6,时针在9和10之间,这时是()时()分。
8. 分针指着8,时针过了6,没到7,这时是()时()分。
9.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一节课的时间是45()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7()做60道口算大约10()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20()读300个字大约2()二、选择题1.一节课的时间是()。
A.40小时B.4分钟C.40分钟2.钟面上分针指着5,时针在5和6之间,这时电子表上是()。
A.5:25B.5:05C.6:054.时针只在7和8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的时间是()。
A.7:25B.8:25C.7:30课件:教案: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时、分是常用的时间单位,实用性非常强,和小学生活有密切联系。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培养幼儿看懂钟表,能正确说出整点、半点的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时间,知道时间的单位,能看懂钟表。
2.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准备1.钟表模型、挂钟、电子表等实物。
2.时间主题课件。
3.时间卡片。
四、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关注时间(1)教师出示挂钟,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的构造,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用吗?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代表什么?2.认识时间单位(1)教师讲解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你们觉得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3.学习看懂钟表(1)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整点、半点的时间。
(2)教师讲解整点、半点的特点,如:整点时,分针指向12;半点时,分针指向6。
(3)教师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尝试说出整点、半点的时间。
4.培养时间意识(1)教师讲解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意识到时间是不能倒流的。
(2)教师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
(3)教师与幼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如:按时作息、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等。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钟表,尝试说出整点、半点的时间。
2.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按时作息、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六、教学反思优点:1.教学内容丰富,引导幼儿关注时间,培养时间意识。
2.教学方法灵活,结合实物、故事、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1.部分幼儿对时间单位的概念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教师在课堂上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够,需要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时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认识时间》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时钟的构成,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学会读取整点时间,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规律作息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认识时钟的构成,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功能,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2. 技能目标:幼儿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小时与分钟的关系,提高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时与分钟关系的理解,读取非整点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的构成,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磁性教具、PPT课件。
学具:幼儿用时钟操作盘、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构成,提问:“时钟上有什么?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教师操作时钟模型,演示整点时间的读取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读取整点时间的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答案,然后讲解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幼儿用时钟操作盘,让幼儿动手操作,读取整点时间。
5.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时间观念。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强调珍惜时间、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
2. 读取整点时间的方法。
3. 小时与分钟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制作一个时钟,并标注一个整点时间。
2. 答案:时钟作品,标注整点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观察日常生活,发现时间的存在,培养时间观念。
例如:观察钟表,记录起床、吃饭、睡觉等时间,学会珍惜时间。
CHAPTER时钟定义及作用01时钟是一种用于计量时间的装置,通常由表盘、指针和刻度等部分构成。
02时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安排时间、规划行程和提醒重要事项。
时钟的表盘通常是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平面,上面标有数字和刻度,用于显示时间。
表盘指针表盘数字与刻度时钟的指针通常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指示小时、分钟和秒的时间。
表盘上标有12个数字和相应的刻度,用于表示时间的整点和半点。
030201时钟结构组成指针时针指示当前的小时数,分针指示当前的分钟数,秒针则指示当前的秒数。
当所有指针都指向12时,表示整点;当分针指向6时,表示半点。
刻度时钟的刻度通常分为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分别代表小时和分钟。
每个大格代表5分钟,每个小格代表1分钟。
特殊刻度与指针一些时钟还具有其他特殊功能,如闹钟、计时器等,这些功能通常通过额外的刻度或指针来表示。
刻度与指针含义CHAPTER整点表示方法在时钟上,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某个数字时,即为整点。
例如,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时,表示3点整。
整点特点整点时,分钟数为0,小时数则对应时钟上的数字。
整点易于辨认和记忆,是时间表示的基础。
半点表示方法在时钟上,当分针指向6,时针位于两个数字之间时,即为半点。
例如,当时针位于2和3之间,分针指向6时,表示2点半。
半点特点半点时,分钟数为30,小时数则对应时钟上较小的那个数字。
半点相对于整点稍微复杂一些,但仍然有规律可循。
实例演示与操作练习实例演示通过PPT展示不同时间的时钟表盘,让学生观察并辨认出整点和半点。
同时,可以用动画效果展示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逝。
操作练习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例如,可以让学生使用模拟时钟道具,根据教师的指令调整时钟指针到指定的整点或半点位置。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CHAPTER时钟面上有60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一分钟。
(1)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2)每个大格有里多少个小格呢?我们来看从数字12到1之间的大格有几个小格?(课件演示,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从数字1到2有几个小格呢?从5到6呢?小结: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
(3)用一格数的方法数。
那么,从数字12到1之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之间有几个小格呢?到3呢?(课件演示)刚才是一格数的。
(4)用5格数的方法数。
如果5格数你会吗?从数字12数到3,请同学们打开书到81页,接着数一数并填一填。
(5)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突出5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认几时几分打基础。
)小结并板书: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1)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
时针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时针走这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板书:1小时)(2)那么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从几走到6是1小时?你还能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吗?2、认识分(1)认识1小格是一分。
课件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
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走过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1分)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分。
(2)识一大格是5分。
课件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3)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走到9、11呢?你是怎么想的?那分针走一圈呢?(分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板书:60分。
3、认识时分的关系请你仔细看(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你发现了什么?1小时=60分板书:=(读一读)(三)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几时几分:(1)8:008:20(2)4时多小结:认识不是整时的时间时要先看时针是“几多一些”,数数分针过了多少分就是几时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