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_API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json使用场景及使用方法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常用于Web应用中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以下是JSON 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1. 数据传输:JSON常用于前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前端可以将数据序列化为JSON格式,通过AJAX请求发送给后端,后端则可以解析JSON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返回相应的数据。
2. 存储配置信息:JSON可以用来存储和配置应用程序的设置和参数。
通过将配置信息保存为JSON文件,可以实现动态修改和更新配置,而无需修改源代码。
3. API接口:许多Web服务和API都使用JSON作为数据交换的格式。
前端通过调用API接口获取JSON数据,然后解析和展示数据。
4. 数据存储:JSON也可以用来存储数据,特别适用于非关系型数据库或文档数据库。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JSON作为文档的格式,存储和检索数据。
使用JSON的方法如下:1. 序列化:将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的过程称为序列化。
可以使用编程语言中提供的JSON库或API来将对象转换为JSON格式。
2. 解析:将JSON字符串转换为对象的过程称为解析。
同样,可以使用JSON库或API来解析JSON字符串,并将其转换为对象或其他数据结构。
3. 访问和修改:一旦将JSON数据转换为对象,就可以通过点号或方括号来访问和修改其中的属性和值。
例如,对于以下JSON数据:```{"name": "John","age": 25,"email":"****************"}```可以使用``或`object["name"]`来访问和修改`name`属性的值。
总之,JSON在Web开发中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交换和存储,通过序列化和解析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处理JSON数据。
json协议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以易读的文本格式存储和表示数据。
JSON协议由键值对组成的数据集合组成,可以用于在不同的平台和语言之间传输数据。
JSON协议的使用非常简单,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提供的JSON库进行解析和生成。
JSON的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数字、布尔值、数组、对象和null。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数据类型的表示方法。
字符串类型的数据使用双引号括起来,例如:"name": "Tom"。
可以表示人名、地址、文本等。
数字类型的数据可以是整数或浮点数,例如:"age": 20。
可以表示年龄、价格等。
布尔值类型的数据只有两个取值:true和false,例如:"isStudent": true。
可以表示逻辑判断的结果。
数组类型的数据用方括号包围,每个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例如:"hobbies": ["reading", "music", "swimming"]。
可以表示多个值的集合。
对象类型的数据用花括号包围,每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例如:"person": {"name": "Tom", "age": 20}。
可以表示一个个体的属性集合。
null类型的数据表示空值,例如:"address": null。
可以表示某个属性的不存在或未定义。
JSON协议的优点是可读性好、易于理解和编写,与多种编程语言兼容。
它适用于在不同系统之间传输数据,例如Web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等。
具体使用JSON协议的一个例子是在Web开发中的前后端数据交互。
前端通过Ajax技术向后端发送请求,并以JSON格式的数据作为请求参数传递给后端。
APIJSON简单使⽤作者:原⽂地址:apijson简单使⽤介绍APIJSON 是⼀种专为 API ⽽⽣的 JSON ⽹络传输协议以及基于这套协议实现的 ORM 库。
为简单的增删改查、复杂的查询、简单的事务操作提供了完全⾃动化的万能 API。
能⼤幅降低开发和沟通成本,简化开发流程,缩短开发周期。
适合中⼩型前后端分离的项⽬,尤其是 BaaS、Serverless、互联⽹创业项⽬和企业⾃⽤项⽬。
Gitee:⽰例Java端:运⾏准备数据库DemoSQLConfig.java这个⽂件中提供了数据库的配置信息需要配置:数据库的Schema数据库Version数据库连接的URI数据库的⽤户名密码将/sql⽬录下的脚本⽂件导⼊数据库中。
增加依赖将/libs⽬录下的jar包增加到项⽬的classpath中启动项⽬运⾏DemoApplication测试在Postman中新增⼀个POST请求,请求的URL是:请求的Body是:{"Moment": {"id": 12}}返回的结果是:{"Moment": {"id": 12,"userId": 70793,"date": "2017-02-08 16:06:11.0","content": "APIJSON,let interfaces and documents go to hell !","praiseUserIdList": [70793,93793,82044,82040,82055,90814,38710,82002,82006,1508072105320,82001],"pictureList": ["/uploads/img/201604/22172508_eGDi.jpg","/uploads/img/201604/22172507_rrZ5.jpg","https:///788c0a7e11a4f5aadef3c886f028c79b4808613a/687474703a2f2f696d61676573323031352e636e626c6f67732e636f6d2f626c6f672f3636303036372f3230313630342f3636303036372 "/uploads/img/201604/22172507_Pz9Y.png","https:///c98b1c86af136745cc4626c6ece830f76de9ee83/687474703a2f2f696d61676573323031352e636e626c6f67732e636f6d2f626c6f672f3636303036372f3230313630342f3636303036372 "https:///f513fa631bd780dc0ec3cf2663777e356dc3664f/687474703a2f2f696d61676573323031352e636e626c6f67732e636f6d2f626c6f672f3636303036372f3230313630342f3636303036372 "https:///c98b1c86af136745cc4626c6ece830f76de9ee83/687474703a2f2f696d61676573323031352e636e626c6f67732e636f6d2f626c6f672f3636303036372f3230313630342f3636303036372 "https:///f513fa631bd780dc0ec3cf2663777e356dc3664f/687474703a2f2f696d61676573323031352e636e626c6f67732e636f6d2f626c6f672f3636303036372f3230313630342f3636303036372 ]},"ok": true,"code": 200,"msg": "success","sql:generate|cache|execute|maxExecute": "1|0|1|200","depth:count|max": "1|5","time:start|duration|end": "1611279884442|12|1611279884454"}更多的接⼝功能和查询语法见:新增⼀个接⼝需求:假设我们需要新增⼀张数据表,并把数据表的数据快速发布出来假设要增加的数据表如下:-- 原⽯CREATE TABLE `b_stone`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cost` int(10) NULL COMMENT '成本',`price` int(10) NULL COMMENT '卖价',`length` int(10) NULL,`width` int(10) NULL,`height` int(10) NULL,`weight` float(8,1) NULL,`creationdate` datetime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创建时间',`modifydate`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修改时间',`modifier` varchar(80) NULL,PRIMARY KEY (`id`))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我们需要在model包下增加⼀个类:package apijson.demo.model;import apijson.MethodAccess;@MethodAccess(POST = {UNKNOWN, ADMIN},DELETE = {ADMIN})public class Stone {}在DemoSQLConfig中增加:TABLE_KEY_MAP.put(Stone.class.getSimpleName(),"b_store");配置表和实体类的映射还需要在这个类中注册权限:AbstractVerifier.ACCESS_MAP.put(Stone.class.getSimpleName(),getAccessMap(Stone.class.getAnnotation(MethodAccess.class)));为了防⽌登录错误,我们可以提前先增加如下代码,DemoParser中,在每个构造⽅法执⾏完super()后增加:setNeedVerify(false);重启应⽤,POST请求:body{"Stone": {"id": 1}}返回{"Stone": {"id": 1,"cost": 2,"price": 3,"length": 4,"width": 5,"height": 6,"weight": 7.0,"creationdate": "2021-01-22 10:00:56.0","modifydate": "2021-01-22 10:01:00.0","modifier": "8"},"ok": true,"code": 200,"msg": "success","sql:generate|cache|execute|maxExecute": "1|0|1|200","depth:count|max": "1|5","time:start|duration|end": "1611282106759|10|1611282106769" }⾼级查询数据修改接⼝地址:{"Moment": {"content": "今天天⽓不错,到处都是提拉⽶苏雪","userId": 38710},"tag": "Moment"}因为可以修改数据,所以这⾥涉及到和登录的问题登录接⼝的查询可以可以配置是否需要登录,登录接⼝:发送请求{"phone": "130********","password": "666666"}账号和密码,可以到apijson_user表⾥⾯查询⽣成接⼝⽂档参考资料。
apijson 用法apijson 是一个用于处理 JSON 数据的 Python 库。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用法示例: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apijson。
如果尚未安装,可以使用pip进行安装:pip install apijson然后,你可以使用apijson来解析和生成 JSON 数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pythonimport apijson# 创建一个 JSON 对象json_obj = apijson.JSONObject()json_obj['name'] = 'John'json_obj['age'] = 30json_obj['city'] = 'New York'# 将 JSON 对象转换为字符串json_str = json_obj.to_string()print(json_str) # 输出: {"name": "John", "age": 30, "city": "New York"}# 将字符串转换为 JSON 对象parsed_json = apijson.parse(json_str)print(parsed_json) # 输出: {'name': 'John', 'age': 30, 'city': 'New York'}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JSON 对象,并为其添加了几个字段。
然后,我们使用 to_string 方法将 JSON 对象转换为字符串。
接着,我们使用 parse 方法将字符串转换回 JSON 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apijson 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例如处理JSON 数据中的日期、时间、数字等。
根据知识文章格式,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撰写文章:一、概述二、axios 解析json的基本用法1. 使用axios发送API请求2. 解析JSON数据3. 将JSON数据展示到页面上三、axios 解析json的高级用法1. 设置请求头2. 处理错误信息3. 使用拦截器对请求和响应进行处理四、结论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上述结构撰写文章。
一、概述在前端开发中,常常需要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而axios作为一种网络请求库,被广泛应用于前端开发中。
在使用axios发送API请求时,经常需要解析后端返回的JSON数据,并将其展示到页面上。
本文将介绍axios解析JSON数据的基本用法以及高级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axios进行后端数据交互。
二、axios 解析json的基本用法1. 使用axios发送API请求在使用axios发送API请求时,我们首先需要引入axios库,并使用其get或post等方法发送网络请求。
在发送GET请求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javascriptimport axios from 'axios';axios.get('/api/data').then(response => {console.log(response);}).catch(error => {console.error(error);});```2. 解析JSON数据当后端返回的数据是JSON格式时,我们可以通过axios的response.data来获取并解析JSON数据。
例如:```javascriptaxios.get('/api/data').then(response => {const jsonData = response.data;console.log(jsonData);}).catch(error => {console.error(error);});```3. 将JSON数据展示到页面上在获取并解析JSON数据后,我们常常需要将其展示到页面上,可以使用JavaScript和HTML来实现:```javascriptaxios.get('/api/data').then(response => {const jsonData = response.data;const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ata-list');jsonData.forEach(item => {const li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li.textContent = ;list.appendChild(li);});}).catch(error => {console.error(error);});```三、axios 解析json的高级用法1. 设置请求头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发送请求时设置特定的请求头,例如Content-Type等。
python调⽤API接⼝获取和解析Json数据任务背景:调⽤API接⼝数据,抽取我们所需类型的数据,并写⼊指定mysql数据库。
先从宏观上看这个任务,并对任务进⾏分解:step1:需要学习python下的通过url读取数据的⽅式;step2:数据解析,也是核⼼部分,数据格式从python⾓度去理解,是字典?列表?还是各种嵌套?step3:连接mysql数据库,将数据写⼊。
从功能上看,该数据获取程序可以分为3个⽅法,即step1对应⽅法request_data(),step2对应⽅法parse_data(),step3对应data_to_db()。
第⼀轮,暂不考虑异常,只考虑正常状态下的功能实现。
1、先看request_data():import requestsdef request_data(url):req = requests.get(url, timeout=30) # 请求连接req_jason = req.json() # 获取数据return req_jason⼊参:url地址;return:获取到的数据。
2、然后看parse_data():不同的API接⼝下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需要先理清,打开之后密密⿇⿇⼀⼤串,有的可能连完整的⼀轮数据间隔在哪都不知道,这时候可以巧⽤符号{ [ , ] }辅助判断。
梳理之后,发现本接⼝下的数据格式为,最外层为字典,我们所需的数据在第⼀个key“data”下,data对应的value为列表,列表中的每个元素为字典,字典中的部分键值即为我们需要的内容。
这样,就明确了我们的数据结构为字典套列表,列表再套字典的格式,最后⼀层的字典还存在⼀键多值(⽐如“weather”)的情况。
当然,还有懒⼈⽅法,就是百度json在线解析格式化。
摘取部分数据如下:{"data":[{"timestamp_utc":"2020-08-31T08:00:00","weather":{"icon":"c02d","code":802,wind_dir":336,"clouds_hi":0,"precip":0.0625},{"timestamp_utc":"2020-08-31T08:00:00","weather":{"icon":"c02d","code":802,},wind_dir":336,"clouds_hi":0,"precip":0.0625],"city_name":"Dianbu","lon":117.58,"timezone":"Asia\/Shanghai","lat":31.95,"country_code":"CN"} def parse_data(req_jason):data_trunk = req_jason['data']# 获取data键值下的列表time_now = 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Y-%m-%d %H:%M:%S") #获取当前时刻for i in range(len(data_trunk)):data_unit = data_trunk[i] # 依次获取列表下第i个元素即字典del data_unit['weather'] # 删除该字典中不需要的⼀键多值的key和value,不删除的话会影响后续的dataframe转换,但是,如果该键值需要的话,需要采取其他处理⽅式df = pd.DataFrame([data_unit]) # 将删除键值后的字典转为datafrmelist_need = ['timestamp_utc', 'wind_dir', 'precip','clouds_hi'] # 列出我们需要的列df_need = df[list_need] # 保留df中需要的列 10 df_need.insert(0, 'update_time', time_now) #表格中还需额外增加获取数据的当前时间,并且需要放在dataframe的第⼀列备注:数据插⼊数据库,有两种⽅式,⼀种是采⽤insert的sql语句,采⽤字典的形式插⼊,另⼀种是采⽤dataframe的⽅式,采⽤pandas中的to_sql ⽅法。
json协议JSON协议。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JavaScript语言的子集,但可以独立使用。
JSON格式在互联网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它的简洁性和易读性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数据交换格式。
本文将介绍JSON协议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首先,JSON协议采用了键值对的形式来表示数据。
每个键值对中,键表示属性或字段的名称,值则表示对应的数据。
这种结构使得JSON数据易于解析和生成,同时也方便了数据的查找和处理。
例如,一个简单的JSON对象可以表示为{"name": "John", "age": 30, "city": "New York"},其中"name"、"age"和"city"是键,而"John"、30和"New York"则是对应的值。
其次,JSON协议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与XML等其他数据格式相比,JSON的语法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编写。
这使得它成为了网络传输中的首选数据格式之一。
同时,JSON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JavaScript、Python、Java等,这使得它在不同平台和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另外,JSON协议还支持数组的形式。
数组是一种有序的值的集合,可以包含多个值。
在JSON中,数组使用方括号[]来表示,其中的值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例如,[1, 2, 3, 4, 5]就是一个简单的JSON数组。
这种结构使得JSON可以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包括嵌套对象和数组等。
此外,JSON协议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它允许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例如,可以使用自定义数据类型来表示日期、时间等特殊类型的数据。
apijson用法-回复什么是API JSON?API JSON指的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与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的结合。
API是一种允许不同软件之间相互通信的协议。
它定义了交流的标准规范和数据格式。
而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以易读的文本格式表示结构化的数据。
API JSON的使用,使得不同平台和编程语言之间能够简单快速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API JSON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网页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后端服务以及跨平台通信等等。
在网页开发中,常常会用到API来请求服务器端的数据。
服务器会以JSON格式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并且客户端能够解析这些JSON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展示。
在移动应用开发中,API JSON可以使得应用程序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帮助应用程序快速获取所需的数据。
对于后端服务来说,API JSON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使得不同的服务能够相互调用和交流。
而跨平台通信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JSON数据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编程语言中进行解析和处理。
那么,怎么使用API JSON呢?第一步是了解API的设计和文档。
不同的API会有不同的设计和数据接口,因此你需要先从相关文档中了解API的使用方式和提供的数据。
常见的API文档会给出请求的URL、参数、请求方法和返回的数据结构等信息。
通过仔细阅读文档,你能够对API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步是发送API请求。
在使用API JSON之前,你需要先选择一个适合的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
常见的选择包括JavaScript、Python、Java、C#等。
根据你的选择,你可以使用相应的API库或框架来发送API请求。
通常,这些库或框架已经封装了API请求的细节,你只需要提供请求的URL和参数即可。
第三步是解析API响应。
一旦你发送了API请求,服务器会返回一个JSON 格式的响应。
通过使用相应的库或框架,你可以轻松地解析这个JSON响应并取出你所需要的数据。
文档返回值:节点列表返回值类型:Json[{[ID](int):编号,[NodeName](string):节点名称[NodeNo](int):节点编号,[ProductID](int):产品编号,[Remark](string):备注,[GatewayNo](string):网关编号,[AreaID](int):区域编号,[X]:,[Y]:,[Longitude](string):经度,[Latitude](string):纬度,[Extern](string):备用字段,[Type](string):类型,[Installation](string):安装地点,[Color](string):颜色,[CropsNames](string):作物,[GreenhousesID](int):大棚编号},....]返回值:传感器列表返回值类型:Json[{[SENSOR_ID](int):传感器编号,[SENSOR_SHOW_NAME](string):传感器名称, [PORT_SHOW_NAME](string):传感器显示名称,[UNIT](string):单位,[Accuracy](string):准确性,[ParentID](int):父节点编号,[Code](string):代码,[Level](int):层级,[Color](string):颜色},….]返回值类型:Json[{[ID](int):编号,[SRC_NAME](string):节点名称,[TIME_STAMP](datetime):时间,[NODE_ID](int):节点编号,[CHANNEL](int):,[SENSOR_ID](int):传感器编号,[DATA](double):数值,[LIVE](int):层级},....]返回值类型:Json (该数据适宜用反射处理)[{[节点编号](int):,[安装地点](string):,[更新时间](datetime):,[湿度](string):,[温度](string):,[气压](string):,[降雨量](string):,[风向](string):,[风速](string):,[温度1号](string):,[湿度1号](string):,[温度2号](string):,[湿度2号](string):,[PH值](string):,[氧溶量](string):,[氨氮](string):,[一号PH值](string):,[二号PH值](string):,[溶解氧饱和度](string):, [溶解氧相位](string):, [电导率](string):,[土壤水分](string):,[土壤温度](string):,[土壤水分1号](string):, [土壤水分2号](string):, [土壤水分3号](string):, [土壤水分4号](string):, [地温](string):,[二氧化碳浓度](string):, [二氧化碳传感器](string):, [一氧化碳传感器](string):, [一层水温](string):,[二层水温](string):,[三层水温](string):,[一层地温](string):,[二层地温](string):,[三层地温](string):,[钠离子浓度](string):, [钾离子浓度](string):, [盐度](string):,[ORP电极](string):,[光强度](string):,[光辐射](string):,[光照1号](string):,[果实大小](string):,[茎直径](string):,[叶面湿度](string):,[茎流量](string):,[叶面温度](string):,[环境温度](string):,[电池电量](string):,[电池电压](string):,[总流量1](string):,[流量1](string):}....]返回值:传感器类型列表返回值类型:Json[{[SENSOR_ID](int):传感器编号,[SENSOR_SHOW_NAME](string):传感器名称, [PORT_SHOW_NAME](string):传感器显示名称, [UNIT](string):单位,[Accuracy](string):准确性,[ParentID](int):父节点编号,[Code](string):代码,[Level](int):层级,[Color](string):颜色},….]返回值:节点实时数据返回值类型:Json同4请求url:/API/APIData/DataList/DataList.ashx?nodeno=[nodeno]&userkey=[userke y]返回值:节点当日24小时数据返回值类型:Json同4返回值:指定时间段内每隔10分钟数据返回值类型:Json同4返回值:指定时间间隔数据返回值类型:Json同4key=[userkey]返回值:节点指定天24小时数据返回值类型:Json同4/API/APIUserKey/Data.ashx?usercode=[usercode]&password=[password]返回值:UserKey返回值类型:string/API/APIData/NodeData/get10MData.ashx?userkey=[userkey]返回值用户节点10分钟平均数据返回值类型:json[{[节点编号](int):,[安装地点](string):,[更新时间](datetime):,[湿度](string):,……….}]。
JSON数据格式介绍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常用于前后端数据交互和存储。
它以简洁、易于理解的文本格式来表示结构化数据。
以下是对JSON数据格式的详细介绍。
1. 数据结构:JSON数据格式由键值对(key-value pairs)构成,其中键(key)是一个唯一的字符串,值(value)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
键和值之间使用冒号(:)分隔,多个键值对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键值对被包含在大括号({})中,表示一个对象。
若存在多个对象,以逗号(,)隔开,整个JSON数据包含在方括号([])中,表示一个数组。
2.数据类型:JSON支持以下几种数据类型:- 字符串(String):由双引号("")包裹起来的Unicode字符序列。
- 数字(Number):可以是整数或浮点数。
- 布尔(Boolean):可以是true或false。
- 空值(Null):表示空值。
- 对象(Object):由大括号({})包裹起来的键值对列表。
- 数组(Array):由方括号([])包裹的值列表。
3.示例:- 字符串:"name": "John"- 数字:"age": 30- 布尔:"isStudent": true- 空值:"address": null-对象:```"person":"name": "John","age": 30,"isStudent": true,"address": null}```-数组:```"fruits": ["apple", "banana", "orange"]```4.嵌套:JSON允许对象或数组的嵌套,通过在对象或数组中使用键值对或值来实现。
json常用方法一、JSON简介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解析和生成。
在前端开发中,经常会使用到JSON来传输和处理数据。
本文将介绍JSON常用的方法。
二、JSON的解析与生成1. JSON.parse():将JSON字符串解析为JavaScript对象或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JSON字符串作为参数,返回对应的JavaScript对象或数组。
2. JSON.stringify():将JavaScript对象或数组转换为JSON字符串。
该方法接受一个JavaScript对象或数组作为参数,返回对应的JSON字符串。
三、JSON对象的常用方法1. Object.keys():返回一个包含对象所有属性名称的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包含对象所有属性名称的数组。
2. Object.values():返回一个包含对象所有属性值的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包含对象所有属性值的数组。
3. Object.entries():返回一个包含对象所有属性键值对的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包含对象所有属性键值对的数组。
四、JSON数组的常用方法1. Array.isArray():判断一个变量是否为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变量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该变量是否为数组。
2. Array.from():将一个类数组对象或可迭代对象转换为真正的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类数组对象或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数组。
3. Array.prototype.forEach():对数组的每个元素执行指定操作。
该方法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对数组的每个元素执行指定的操作。
4. Array.prototype.map():对数组的每个元素执行指定操作,并返回操作后的新数组。
该方法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对数组的每个元素执行指定的操作,并返回操作后的新数组。
.json的用法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常用于前后端数据传输、存储和配置文件。
它易于阅读和编写,并且易于解析和生成,因此它在互联网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JSON的使用方法非常灵活,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JSON 的用法。
1. JSON的数据结构JSON的数据结构由键值对组成,键(也称为属性名)是字符串,值可以是字符串、数值、布尔值、数组、对象或null。
键和值之间使用冒号(:)分隔,多个键值对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键值对的集合通过花括号({})表示,称为对象;多个对象之间使用逗号分隔,通过方括号([])表示,称为数组。
例如,以下是一个包含数组和对象的JSON示例:JSON{"name": "张三","age": 20,"isStudent": true,"hobbies": ["篮球", "音乐", "旅游"],"address": {"province": "广东","city": "深圳"},"languages": [{"name": "JavaScript", "level": "高级"},{"name": "Python", "level": "中级"}]}2. JSON的编码与解码在应用程序中,我们经常需要将数据转换为JSON格式(编码),或将JSON格式转换为数据(解码)。
apijson用法1. 什么是apijson?apijson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数据交互协议,它通过简洁的语法和规范,使得客户端可以方便地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并且服务器可以以统一的格式返回数据给客户端。
apijson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数据交互方式,使得前后端开发变得更加快速和便捷。
2. apijson的特点2.1 简洁的语法apijson的语法非常简洁,使用JSON格式来描述请求和响应的数据。
客户端只需要通过一个URL发送请求,而不需要编写复杂的接口调用代码。
例如,客户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请求用户信息:GET /user?id=12.2 强大的查询功能apijson支持强大的查询功能,客户端可以通过在URL中添加查询参数来实现数据的过滤、排序、分页等操作。
例如,客户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用户信息:GET /user?age>202.3 安全的数据访问控制apijson支持灵活的数据访问控制,客户端可以通过在URL中添加权限参数来限制数据的访问范围。
例如,客户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只获取自己的用户信息:GET /user?userId=12.4 支持事务操作apijson支持事务操作,客户端可以通过在URL中添加事务参数来实现多个操作的原子性执行。
例如,客户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同时创建多个用户:POST /user?transaction=[{"method":"POST","table":"user","values":{"name":"user1"}},{"method":"POST","table":"user","values":{"name":"user2"}}]3. apijson的使用步骤3.1 定义接口文档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接口文档,描述请求和响应的数据结构。
.json 文件是一种纯文本文件,用于存储结构化数据。
它经常用于与Web服务和API进行交互,以及在Web开发中存储和传输数据。
以下是关于.json 文件的一些基本用法:
数据格式化: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使用类似JavaScript的对象字面量语法来表示结构化数据。
数据由键值对组成,可以使用逗号分隔的列表表示。
数据解析: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中的JSON解析器将JSON数据转换为本地数据结构(如对象、数组等)。
解析器将JSON字符串转换为可操作的数据。
数据序列化:与解析相反,序列化是将本地数据结构转换为JSON格式的过程。
这通常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或保存到文件中。
文件操作: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或专门的JSON编辑器打开和编辑.json文件。
这些文件通常用于存储配置信息、应用程序设置或应用程序的数据。
API交互:许多Web服务和API使用JSON作为请求和响应的格式。
当调用这些服务时,您通常会发送一个包含JSON数据的POST请求,并接收一个包含JSON数据的响应。
数据验证:由于JSON具有严格的语法规则,因此可以使用工具来验证JSON 数据的格式是否正确。
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传输:JSON经常用于在不同系统之间传输数据,特别是在Web开发中。
它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阅读和编写,并且可以被机器解析和生成。
总之,.json 文件在许多方面都非常有用,特别是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时。
通过使用JSON,您可以轻松地共享、存储和传输数据,而无需担心格式和兼容性问题。
apijson使用方法
apijson的使用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配置apijson:首先,你需要下载并解压apijson的jar包,然后将其中的application文件拖拽到本地进行修改。
修改完成后,将修改后的application文件覆盖jar包中的原文件。
2. 启动程序:将修改后的jar包上传到服务器,然后使用命令行工具启动程序,命令如下:java -jar 。
3. 访问apijson接口:访问
4. 使用Navicat工具连接MySQL数据库,创建表并增加字段。
注意表名首字母需要大写。
5. 在第一步页面查看数据,即可查询到刚才创建的表和数据。
以上是apijson的基本使用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在使用时参考官方文档或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grafana jjson api fields的用法-回复Grafana JSON API Fields的用法Grafana是一个流行的开源数据可视化和监控平台,它允许用户通过仪表盘来展示和分析各种数据源的指标。
Grafana JSON API是Grafana提供的一种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的API。
在使用Grafana JSON API时,可以利用Fields来定义需要查询或操作的特定字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Grafana JSON API Fields的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该功能实现数据查询和操作。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Grafana JSON API Field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在Grafana中,数据源以时间序列的方式存储,每个时间序列包含多个字段,例如时间戳、值和标签。
通过Fields,用户可以选择性地查询或操作这些字段,以获得所需的数据或执行特定的操作。
Fields可以帮助用户提高查询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提升系统性能。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Grafana JSON API Fields的用法。
在使用Grafana JSON API进行数据查询时,可以通过Fields参数来指定需要返回的字段。
例如,假设我们要查询某个数据源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只关注其中的值字段,可以使用以下的API请求:GET/api/datasources/{datasource_id}/query?query={query}&fields=val ue上述的API请求中,{datasource_id}是数据源的唯一标识符,{query}是查询语句,而Fields部分则通过fields=value来指定只返回值字段。
使用这种方式,Grafana仅返回查询结果中时间序列的值字段,节省了传输和处理的资源。
除了查询时的使用,Fields还可以在其他操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使用Grafana JSON API进行数据的写入或修改时,可以通过Fields参数来指定需要设置或更新的字段。
APIJSON 是一种基于 JSON 格式的接口描述语言和数据交换格式,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和使用 RESTful API。
下面是 APIJSON 的基本用法:1. **定义 API 接口**在 APIJSON 中,可以使用类似 JSON 的格式来定义 API 接口,包括 URL、请求方法、参数、返回结果等信息。
例如:```json{"User": {"POST": {"id{}": 123,"name":"user123"},"GET": {"id@":"/User/POST/id"}}}```上面的例子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User 的 API 接口,包括了 POST 和 GET 两种请求方法,并定义了相应的参数和返回值。
2. **发送请求**使用 APIJSON 定义的接口信息,可以向相应的 API 服务发送请求。
通常可以使用HTTP 客户端工具(如 Postman)或者编程语言中的 HTTP 请求库来发送请求。
例如,在 JavaScript 中使用 fetch 函数发送请求:```javascriptfetch('', {method: 'POST',body: JSON.stringify({"id": 123,"name": "user123"}),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then(data => console.log(data));```3. **解析返回结果**APIJSON 服务端会返回符合定义的 JSON 格式的数据作为响应,开发者可以解析和处理返回的数据。
自定义JSON数据格式详解:手机APP侧使用说明Requset ?{“KeyId” : “string”}此数据格式,为客户端请求与服务器建立交互密钥连接使用,使用明文传输,不需要加密。
KeyId : 为插在设备上面的标识Id号码获取KeyId需要调用的函数依次如下:Java_cpk_com_jni_TCard_Open 打开外接TF卡设备(JNIEnv *jenv, jclass jc, jint pinType, jbyteArray jpin, jint pinLen)输入参数如下:pinType : 1 超级用户2 普通用户使用普通用户打开设备jpin : 8个0x31pinLen : 8JNICALL Java_cpk_com_jni_TCard_GetCertId(JNIEnv *jenv, jclass jc, jint keyId)输入参数如下:keyId的序列号:统一传入0x00返回值:KeyId号码调用如上两个函数就可以获取到外接TF卡设备的KeyId号码Request_result ?{“Public_key” : “string”,“Private_key” : “string”}当客户端发送Request请求过来时候,服务器会生成一个随机数a,利用随机数a作为标识Id,生成随机数a的公私钥对,Public_key字段为随机数a的公钥,Private_key字段为随机数a的私钥,此数据通信的时候,使用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标识Id的公钥加密。
解密上面格式的数据使用如下函数:JNIEXPORT jbyteArray JNICALL Java_cpk_com_jni_TCard_Decrypt(JNIEnv *jenv, jclass jc, jint keyId, jbyteArray jcipher, jint cipherLen)输入参数解释如下:keyId: 序列号统一传入0x00jcipher: 从服务器获取到的密文数据cipherLen: 密文数据的长度返回值为:解密后的数据Register ?{“KeyId” : “string”,“username” : “string”,“passwd” :“string”}此数据格式为客户端向服务器注册用户名和密码使用,通信的时候使用Request_result?中的随机数a的公钥加密通信。
加密上面的数据使用如下函数调用:JNIEXPORT jbyteArray JNICALL Java_cpk_com_jni_TCard_ECCEncrypt (JNIEnv *jenv, jclass jc, jbyteArray key, jbyteArray jcipher, jint cipherLen)输入参数解释如下:key : 为发起建立连接时候从服务器下发的Request_result?{“Public_key”:”string”,“Private_key”:”string”}中Public_key字段数据Jcipher:需要加密的数据cipherLen:需要解密的明文数据长度返回值:加密后的数据Register_result ?{“result” : “string”,“aes_key” : “string”,“reason” : “string”}此数据为服务器告知客户端注册情况,如果通过注册,即result为Ok,那么就会有aes_key字段,aes_key字段为后续数据交互的对称密钥,后续数据交互就使用ase_key作为密钥进行加密。
如果为Failed,那么就会有reason字段,告知注册失败的原因。
解密如上数据调用如下函数:JNIEXPORT jbyteArray JNICALL Java_cpk_com_jni_TCard_ECCDecrypt (JNIEnv *jenv, jclass jc, jbyteArray key, jbyteArray jcipher, jint cipherLen)参数解释如下:Key: 为服务器下发的数据Request_result?{“Private_key”:”string”}中的Private_key字段数据Jcipher:需要解密的数据cipherLen:解密的数据长度返回值:解密后的数据Auth, Auth_result, Query, Query_result使用的方法同上,此不做详细介绍!!发向服务器加密,服务器传回到手机侧,使用解密算法。
Auth ?{“KeyId” : “string”,“username” :“string”,“passwd_hash” : “string”}服务器验证客户端账号和密码信息,密码信息使用密码的Hash值替代,Hash算法使用SHA1算法。
此数据通信的时候使用Request_result中的随机数a的公钥加密通信。
Auth_result ?{“result” : “string”,“aes_key” : “string”,“reason” : “string“}告知客户端账号和密码验证的情况,如果通过验证,服务器会产生随机数b,作为后续通信的加密密钥。
后续的数据通信,全部使用随机数b作为加密密钥。
在数据格式中的result字段的取值为:OK/FailedQuery ?{“username” : “string”}此数据为客户端向服务器查询,账号是否被绑定为某一台被控设备上面。
Query_result?{“result” : “string”,“device_id” : “string”,“reason” : “string”}告知客户端,查询的结果,看账号是否和某一台被控设备进行了绑定,如果绑定了,就会有被控设备的device_id号码。
后续的加密数据和解密数据统一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数据的API如下:JNIEXPORT jbyteArray JNICALL Java_cpk_com_jni_TCard_AESEncrypt (JNIEnv *jenv, jclass jc, jbyteArray key, jbyteArray jcipher, jint cipherLen)参数解释如下:Key:为从服务器下发的对称密钥Jcipher:需要加密的明文数据cipherLen:需要加密的数据长度返回值:加密后的数据解密数据的API如下:JNIEXPORT jbyteArray JNICALL Java_cpk_com_jni_TCard_AESDecrypt (JNIEnv *jenv, jclass jc, jbyteArray key, jbyteArray jcipher, jint cipherLen)参数解释如下:Key:为从服务下发的对称密钥Jcipher:需要解密的数据CipherLen:解密的数据长度返回值:解密后的数据从服务器获取下发的对称密钥:可以从Register_result数据字段中aes_key获取到或者Auth_result数据字段中aes_key获取到如果用户有用户名和密码,就不用注册,就可以从Auth_result字段中获取到aes_key如果用户需要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从Register_result数据字段中获取到从服务器下发的对称密钥aes_keyGetLan_info ?{“device_id” : “string”}客户端获取被控设备的Lan侧信息。
GetLan_info_result ?{“device_id” : “string”,“ifname” : “string”,“proto” : “string”,“ipaddr” : “string”,“netmask” : “string”}告知客户端被控设备的Lan侧信息GetWan_info ?{“device_id” : “string”}GetWan_info_result?{“device_id” : “string”,“ifname” : “string”,“proto” : “string”,“ipaddr” : “string”,“netmask” : “string”,“gwaddr” : “string”,“dns” : “string”}GetWireless_info ?{“device_id” : “string”}GetWireless_info_result ?{“device_id” : “string”,“ssid” : “string”,“disable” : “string”,“mode” : “string”,“hwmode” : “string”,“htmode” : “string”}SetLan_info ?{“device_id” : “string”,“ifname” : “string”,“proto” : “string”,“ipaddr” : “string”,“netmask” : “string”}SetLan_info_result ?{“device_id” : “string”,“result” : “string”,“reason” : “string”}SetWan_info ?{“device_id” : “string”,“ifname” : “string”,“proto” : “string”,“ipaddr” : “string”,“netmask” : “string”,“gwaddr” : “string”,“dns” : “string”}SetWan_info_result ? {“device_id” : “string”,“result” : “string”,“reason” : “string”}SetWireless_info ?{“device_id” : “string”,“ssid” : “string”,“mode” : “string”,“channel” : “string”,“hwmode” : “string”,“htmode” : “string”}SetWireless_info_result ? {“device_id” : “string”, “result” : “string”, “reason” : “string”}Quit ?{“quit” : “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