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8.14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请写出下列汉字或拼音。
菜qí 轻jié 窜攒2.如果你是鲁迅童年的伙伴,看到他因为拔何首乌根弄坏泥墙而被父亲训斥,你想要帮他开脱,你会对他的父亲说些什么?(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人们的各种礼仪,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1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闺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抵yù 帖子竹竿(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文中“看书”不相同的一项是()A.礼仪B.朗诵C.睡觉D.作揖(3)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奉陪舍妹小儿光临敬辞:谦辞:(4)语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朵美丽又香甜。
B. 天空中的白云像羊群一样飘动。
C. 鸟儿在树上唱着歌儿。
D. 海边的沙滩上有许多贝壳。
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小明,你在做什么?B. 妈妈说:“我们要出去玩。
”C. 弟弟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D. 爸爸说:“你做得很好。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
C. 我们一直走到了山顶。
D. 他的话像一把小刀,刺痛了我的心。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花儿(huār)B. 羊群(yánɡqún)C. 唱歌(chànɡɡē)D. 树叶(shùyè)答案:A5.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开心B. 飘动C. 梦乡D. 遥远答案:B二、填空题1. 春天里,百花争______。
答案:艳2. 天空中的白云像______一样飘动。
答案:羊群3. 孩子们在树下唱着______。
答案:歌儿4. 他用一把小刀刺痛了我的______。
答案:心5. 在海边的沙滩上,有许多美丽的______。
答案:贝壳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春天的景色。
答案:春天的景色多姿多彩,百花争艳,树木绿意盎然,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春天的景色给人一种美好和希望的感觉。
2. 请用一句话总结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答案:本单元研究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认识了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并研究了如何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感受。
以上是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与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人教版测试题目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同,音、义不同的一项是:A. 风风光光B. 千千万万C. 早早晚晚D. 一一对对答案:B2. “脾气好,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句话中,“好”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脾气好,活泼好动B.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C. 脾气好,好奇心强D.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答案:C3.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铁锤B. 铁锤C. 铁锤D. 铁锤答案:A4. “五十步笑百步”这句话中,其中一个成语的意思是:A. 看似胜利的一方对失败的一方嘲笑B. 被比自己差劲的人嘲笑而不自知C. 看似比别人更好,实际上差劲D. 自以为是而不自知答案:C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铁筷子、鸟笼、鱼缸B. 铁筷子、鸟笼、鱼缸C. 铁筷子、鸟笼、鱼缸D. 铁筷子、鸟笼、鱼缸答案:A二、填空题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中,“足”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够2. “虽千万人吾往矣”中,“吾”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3.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中,“擒”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qín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倍”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更加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疑”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yí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成语“井井有条”的意思。
答案:指事物井然有序,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混乱和杂乱的状态。
2. 请简要解释词语“愚公移山”的寓意。
答案:指意志坚定,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精神。
3. 请简要解释成语“一见钟情”的意思。
答案:指第一次见面就产生强烈的爱慕之情,非常喜欢对方。
4. 请简要解释词语“百发百中”的意思。
答案:指射击或投掷等动作百次中全部命中目标,形容技艺高超,准确无误。
最新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共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最新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5X2=30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调(tiáo) 节泪潸潸(shān)B. 挪(nuó) 移优雅(yǎ)C. 刹(cà) 那间英俊(jùn)D. 追悼(dào)会蜷(quán)2、缩下面四组词语中,都正确的是( )A.崎岖哺育诱或安然无恙B. 飘拂糟糕誉写一如即往C.销毁眺望胁助再接再厉D. 告诫爆炸谨慎玲珑剔透3、与带点词语的意思最相近的是低头折节……… ( )A、低人一等B、低声下气C、低三下四D、低头认罪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
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的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陈逸飞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ɡ)殷.红(yān)草率.(shuài)兀.兀穷年(wù)B.涉.猎(shè)阖.眼(hé)校.对(xiào)当之无愧.(kuì)C.彷.徨(pánɡ)选聘.(pìn)赫.然(hè)锲.而不舍(qì)D.迭.起(dié)署.名(shǔ)澎湃.(pài)深恶.痛绝(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竭力笼罩薪金如释众负B.两鬓迸溅颠沛毛骨悚然C.墨契吩咐咳嗽仙露琼浆D.累赘抹杀姣肉血气方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明那段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可歌可泣的。
B.史铁生在病重期间仍然锲而不舍....地进行创作,写出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俩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却不以为然....,照旧乱停乱放。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某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某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常与重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一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是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B.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窠巢(kē)发髻(jì)吝啬(lìn)莅临(wèi)B. 酝酿(niàng)黄晕(yùn)静谧(mì)碣石(jié)C. 高邈(miǎo)抖擞(sǒu)菜畦(qí)棱镜(líng)D. 卖弄(lòng)朗润(rùn)着落(zhuó)水藻(zǎ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淅淅沥沥翻来复去。
B. 各得其所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油然而生。
C. 不求甚解美不胜收晃然大悟截然不同。
D. 饥肠辘辘威风凛凛迫不急待煞有介事。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令人很不舒服,大家都不喜欢他。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
D.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C.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二、阅读理解(40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人教版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窠巢(kē)发髻(jì)静谧(mì)吝啬(lìn sè)B. 莅临(wèi)菜畦(qí)棱镜(léng)淅淅沥沥(xī)C. 确凿(zuó)倜傥(tì tǎng)论语(lún)人迹罕至(hǎn)D. 秕谷(bǐ)黄晕(yūn)宿儒(sù)恍然大悟(huǎng)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决别翻来覆去B. 瘫痪烂漫分歧喜出忘外C. 取诀搓捻奥秘各得其所D. 淡雅抖擞央求截然不同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B. 春天的公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真是花团锦簇。
C. 小明平时不努力,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结果不言而喻。
D. 他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D. 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
C. 《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D. 以上三项都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班里组织去故宫参观“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
初一某班同学着手制作宣传手册。
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书与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精深,在不断传承、汇流、容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与宇宙观。
在中国古代,书房不仅是藏书、读书和立言的地方,更是文脉延续和文化昌盛的象征。
我站在宽敞的展厅中,望着【甲】美不胜收的艺术品,身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乙】油然而生。
“弱龄寄事外①,委怀在琴书。
”在古人的心目中,书房与读书人关系十分密切。
它们小者只可容膝,大者高堂广厦,但只要有图书插架、古琴悬壁,便可以营造出一片【丙】人迹罕至的静()天地。
在书房里,读书人既可实现“耽书是宿.缘②”的追求,又能达成“琴筑任遥情③”的愿望,更和着诗文意趣和雅韵弦.音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
注:①弱龄寄事外:弱龄指弱冠之年,古时候男孩子20岁称为弱冠。
20岁时已经成年,但还没到壮年所以称“弱”。
这句诗的意思是“青少年年龄还小,还不太关心世事”。
②耽书是宿缘:耽是喜好、沉迷的意思,耽书就是“沉迷读书”。
宿缘是佛教术语,指前定的因缘。
这句诗的意思是“沉迷读书是文人与书前世定好的因缘”。
③琴筑任遥情:任是听凭、随着的意思,遥是遥远、高远的意思,任遥情就是“随着高远的情趣志向”。
这句诗的意思是“琴音随着高远的情趣志向而发”。
(1)在田子格中用正楷字体规范书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8个汉字,不得涂改。
(2)在上面文段括号处填入的汉字和给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博密宿(xiù)弦(xián)B.搏谧宿(xiù)弦(xuán)C.博谧宿(sù)弦(xián)D.搏密宿(sù)弦(xuán)(3)文段中甲乙丙三个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是( )(4)同学们就文段中“委怀在琴书”的意思展开了讨论。
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蜿蜒(wān yán)剔透(tītòu)澎湃(péng bài)B. 酝酿(yùn niàng)窠巢(kēcháo)嘹亮(liáo liàng)C. 静谧(jìng mì)莅临(chéng lín)吝啬(lìn sè)D. 粗犷(cūkuàng)淅沥(xīlì)黄晕(huáng yùn)(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B. 春天的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佼佼者。
(答案:D)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获益匪浅(非,不)B. 恍然大悟(明白,清楚)C. 锐不可当(抵挡)D. 随声附和(和谐,和睦)(答案:D)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想吃点什么?”B.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红楼梦》。
C. 他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D.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答案:C)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作者是刘义庆。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小说,选自《朝花夕拾》。
(答案:D)6、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朗润喉咙宛转花枝招展B. 宽敞干躁抖擞咄咄逼人C. 澄清凄冷蓑衣翻来复去D. 娇媚诱惑决别喜出忘外(答案:A)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演讲时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及答案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晒(shài) 眺(tiào) 贮(zhù) 爆发(bào)B. 脏(zāng) 沮(jǔ) 鄙(bǐ) 庇(bì)C. 亘(gèn) 寥(liáo) 苍(cāng) aggregate(ˈæɡrɪˌgeɪt)D. turtle(ˈtɜːrtl) 潺(chán) 磷酸(huàn)答案:B二、填空题1. 《散步》一文中,"我"在文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作者通过这个角色传递了______的情感。
答案:儿子,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无奈。
三、简答题1. 《春》一文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描绘了春天的特点?答案:作者用"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描绘了春天的特点。
在"盼春"中,作者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在"绘春"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在"颂春"中,作者赞美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晒(shài) 眺(tiào) 贮(zhù) 爆发(bào)B. 脏(zāng) 沮(jǔ) 鄙(bǐ) 庇(bì)C. 亘(gèn) 寥(liáo) 苍(cāng) aggregate(ˈæɡrɪˌgeɪt)D. turtle(ˈtɜːrtl) 潺(chán) 磷酸(huan)答案:B二、填空题1.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答案:父亲为"我"写了信、买了橘子、送"我"上火车。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1.用原文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2)临水驻足,“,”(《〈论语〉十二章》),让人喟叹时光易逝。
(3)2023年亚运会在杭州举办,杭州喜迎各国嘉宾,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表达这份喜悦。
(4)《〈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5)《〈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要谦虚地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3.《江南逢李角年》(杜甫)中,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4.《峨眉山月歌》(李白)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5.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花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6.朗读经典语段,体会思想感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朗读时,同学们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准。
最新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实用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篇一1.以下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 a.婉转黄晕(yùn)抖擞精神(dǒu)b.娇媚贮蓄(zhù) 繁花嫩叶(nèn)c.化装花苞(bāo) 咄咄逼人(duō)d.碣石莅临(lǐ) 淅淅沥沥(xī)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a.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广阔青年工人的技术业务程度正在呈下降趋势,这是一个迫不及待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b.他为宋庆龄基金会雕刻宋庆龄像时,采用了光洁细腻的长线,干净利落地把宋庆龄高贵、和蔼、典雅的气质表现了出来。
c.红红点点的火焰花布满凤凰树的枝头,漫步在火焰花一条街,落英缤纷,枝繁叶茂的黄花树也花枝招展地与火焰花争奇斗艳。
d.在奥运会上,他面对欧美选手咄咄逼人的挑战,沉着、自信,一举跃过了横杆,夺得了冠军,并创造了当年世界上最好的成绩。
3.以下句子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b)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拟人、夸张)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比喻)d.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拟人)4.仿照《春》的三段,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对象写三个句子,要求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三个季节的特征。
(6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强健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夏天像__一个精力旺盛的壮年,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进发__。
秋天像__一个梦寐的牧羊女,背着丰硕的瓜果,栖息在农家里__。
冬天像__一个慈祥的老人,在暖暖的冬阳下,迎接着冬天的到来(只要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可)__。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脑髓 (suǐ ) 花圃 (pǔ ) 骊( l )歌倜傥(ttǎnɡ)B、沮(jǔ)丧讪(sn)笑菜畦(q) 鸡毛掸(dǎn )子C、嫉(j)妒丑陋(lu) 蝉蜕(tu) 弥漫( m )D、书塾(sh) 环谒(y) 瞬(shn)息收敛(li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攒成桑葚人迹罕至情不自禁B、恐惧脑髓勇往直前荒草萋萋C、肿胀丑陋人声鼎沸兴高采烈D、书塾嫉妒气势汹汹来历不名3.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5.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我们在生活中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7. 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式是( )A、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B、你就像一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C、多可惜呀!前两天还好好的书,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D、你把书弄成这个样子,别想我再借书给你。
第一、四单元测试题语文积累与运用(70分)一、字形、字义、字音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yùn niàng()静mì() xiāng qiàn()lìn sè() chóu()劳 tān tā()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迎燕》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飞入寻常百姓家。
”(1分)11.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1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2分)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30分)三、文言文理解。
(共8分)(一)阅读《范式守信》,回答12-15题。
范式守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③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
”乃共克⑤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
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告:告假。
④过:拜访。
⑤克:约定。
⑥白:告诉。
⑦馔(zhuàn):饭食。
⑧升堂:登上大厅。
13.解释下列语句中画横线的字。
(2分)式谓元伯曰:至其日: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2分)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15.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答:1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2分)答:四、阅读理解。
(22分)乡野高人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不全的一项是:A. 学校(xué xiào)B. 手表(shǒu biǎo)C. 这次(zhè cì)D. 电影(diàn yǐng)- 正确答案:C2. “妈妈说我今年春节不热络,像以往一样每天都要给我发过年礼金。
”句子中“像以往一样”表达的意思是:A. 还是像以前那样B. 想像以前那样C. 不像以前那样D. 没有像以前那样- 正确答案:C3. 划线的“必需品”在句中用作:“坐飞机出远门,带点儿有的没的,那可不行。
永远少不了几样,比如唇膏、纸巾、梳子等必需品。
”A. 名词B. 动词C. 形容词D. 代词- 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4. 下划线的词语可以用来填空:“魅力的机场,快乐的passport!”是某旅游节目主题曲的歌词,passport在此表示 ___________ 。
- 正确答案:护照5. 根据课文填空:荒漠里最常见的 ___________ 是仙人掌,它们会吸取沙中的水分,用 ___________ 储存起来。
- 正确答案:植物、肉质茎三、解答题6. 用两句话概括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 该题自由发挥,无标准答案。
四、判断题7.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A. 作者在沙漠中发现了大片的仙人掌。
(√)B. 仙人掌是动物的一种。
(×)C. 仙人掌适应了沙漠的特殊环境。
(√)五、补充句子8.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下面的句子:(1个空)沙漠的昼夜温差非常 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大。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18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酝酿()()应和() keng qiang( )( )竹wu( ) 清che( ) 沏() sui ()道山麓()2.将下列对应项连线。
(2分)《春》屠格涅夫《老舍文集》《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文丛》《竹林深处人家》老舍《猎人笔记》《树林和草原》黄蒙田《朱自清全集》3.按课文内容填空。
(5分)(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的像雪。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看着看着,这样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跟美的山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________,微微露出点粉色。
4.造句(3分)⑴嘹亮::⑵澄清:⑶名副其实:5.名著阅读(4分)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______,斗杀__________,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______,在水泊梁山火并王伦。
6.请在下面一段话划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3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一声真诚的问候,,,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平朴中愈发熠熠夺目。
二、现代文阅读〈一〉春(节选)(20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江苏南京初一语文第五单元试卷**一、基础知识(共4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狡黠(xiá)嗔怪(chēn)汲取(jí)锲而不舍(qì)B. 彷徨(páng)诓骗(kuāng)脊梁(jǐ)根深蒂固(dì)C. 停滞(zhì)聒噪(guō)陨落(yǔn)孜孜不倦(zī)D. 拮据(jū)亵渎(xiè)妖娆(ráo)强聒不舍(qiá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诓骗阔绰刻骨铭心轻而一举B. 睿智颓唐脑羞成怒重蹈覆辙C. 狡黠烦燥莫衷一是张皇失措D. 慰藉蝼蚁通宵达旦恪尽职守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 如果我们的学习方法正确,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这是一篇议论文。
B. 《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中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C.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初一语文单元测试题
初一语测试题姓名:班级: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瘦骨()lín()xún ()qíng天()hàn地仙()lù琼()iāng ()diàn()w ū()xiǎn象()dié生二、解释下列词语(10分)小心翼翼:肃然起敬:忍俊不禁:可望不可即:具体而微:三、古诗(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5分)1、兴正浓 2、方出神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二)默写(5分)《童趣》第一自然段(3分)《论语》十则第六则(2分)(三)翻译(5分)1、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分)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分)四、阅读理解(35分)(一)一棵树(节选)我说的一棵树,不是指森林,小树林、树丛,也不是指一排排街道绿化树中的某一棵树,而是指旷野山梁上孤独长着的一棵树。
它离群索居○1,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不知什么原因,是同类抛弃了它,还是它自己逃离了群体?反正上帝在造就它时,便已安排了它必然孤独的命运。
这样的一棵树你肯定见过。
这样的一棵树你见着时,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震。
这样的一棵树你见过之后,必然会铭记永生。
二十年前登华山,见到东峰顶上长着的一棵华山松。
二十年后,登山游玩
的一切细节渐次模糊,惟这棵树镌刻于脑际,如我保存着的在它身旁拍摄的黑白照片一样清晰。
这是与遍布华山的华山松绝不雷同的一棵华山松。
以华山命名的这种松树,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挺拔伟岸○2的躯士。
沟涧里,山坡上,满是棵棵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茏苍郁的树冠,竭力向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充满了一种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有的奋进向上的精神。
是的,在密密匝匝的林木中,谁想得到多一点的阳光雨露,谁就得这么端直地向上长,再向上长,一点不敢歪斜了身躯。
所以,满沟满坡的华山松都让自己立得端正,站得挺直,最后都长成了栋梁之材。
东峰顶上的那棵却截然不同……显而易见,它是从石缝中硬挣出的。
一出世,便挣脱了压力,获得一个广阔的天地,无拘无束,一味地自由放任,伸胳膊蹬腿。
故而,那身躯就失去了华山松特有的端庄挺拔,从最底部起就分枝杈,歪歪扭扭,曲曲弯弯。
偌大的峰顶上,只它一棵树木,无须跟同类抢阳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
似乎是上天过于对它宠爱,太少了约束,太多了放任,其结果造就了这么一棵不端正的华山松,虽居位优越,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
初次见它,不由不拿它与满涧满坡的同类相比,生出一番深远的遗憾。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4分)(1)离群索居:(2)伟岸:2、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绘“一棵树”孤独的句子,并写在横线上。
(2分)3、让作者难忘的华山东峰顶上那株华山
松的外形特征:(2分)形成这种外形特征的原因是:(3分)4、作者赞美的华山松奋进向上的精神表现在:(2分)5、结合人生,简要谈谈你对“一棵树”的认识:(二)○1明媚的三月三日如期临。
然而,三月三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2“三月三,砍枣儿士……”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亮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3“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抵御冰雪的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4“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5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
惊悸和疑惑当然是有的,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6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7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
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是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悄一层层地洒落下,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8“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9“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10“那有什么不好呢?”○11“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12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13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
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14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15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意,为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字母依次填入括号内(2分)A、虔诚 B、侥幸、真诚 D、庆幸2、第○7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答:3、第○8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4分)谜:底:4、在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2分)5、根据语境,解释第○13段中加点词“芬芳”的意思。
(3分)芬芳:6、根据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似无情的刀,去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
B、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
、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受到伤害的思想准备。
五、作(50分)1、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些事使人感到新鲜;有些事使人感到奇妙;有些事使人感到气愤;有些事使人感到快乐……请将题
目“这事,真”补充完整。
写一篇记叙,字数500字左右。
2、上中学后,我第一次提示:记叙上中学后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字数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