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禽畜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_冯雷

禽畜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_冯雷

禽畜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_冯雷
禽畜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_冯雷

布鲁克液质联用操作规程

布鲁克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1.1 检查液氮罐和高纯氮的出口压力,保证在正常范围 1.2检查洗针溶液和流动相 1.3流动相须现配并超声,缓冲盐溶液过0.22μm微孔滤膜(或者使用色谱纯的盐溶液和酸溶液)1.4 如使用溶融石英进样管,操作前应检查石英管是否拉长,确保其未超出ESI探针尖端。 1.5 检查系统真空度,电离真空计读数(分析仪区域)应小于5×10-6 Torr。 1.6 检查废液液位,及时清空废液。 1.7检查液氮罐和氦气钢瓶是否有一定压力,以便为测试样品提供符合流速和压力要求的氮气(喷雾气体和干燥气体)和氦气(碰撞气体)。 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查并打开干燥气(Dry gas) 和雾化气(Nebulizer Gas)所需的氮气源; 1) 如配备液氮罐,则需打开增压阀及供气阀阀门,使罐体压力保持在100 psi 以上,并调节减压阀出气口压力至0.6 Mpa; 2) 如配备氮气发生器,则提前半小时打开氮气发生器电源,以便使氮气能够达到99.99%以上的纯度,再调节氮气流量至20 L/min; 2.检查并打开碰撞气(Collision Gas) 高纯氮气N2或高纯氩气Ar钢瓶(纯度要求99.999%),并调节减压阀出气口压力至0.4 Mpa; 3.检查机械泵泵油的水平线,需在小窗口的1/2~2/3 之间; 4.打开计算机,显示器电源; 5.打开质谱仪主机电源(仪器左侧最下方); 6.启动micrOTOFcontrol 控制软件,务必保持仪器一直处在shutdown状态,待真空度达到≤1×10e-6mbar后,才可切换至standby状态待机;为了保证良好稳定的实验结果,待真空度下降至 10e-7mbar以下后,再operate仪器开始测试。

液质联用知识

如何利用LC-MS/MS,更快更好的建立生物样品分析 方法? 前言:以前曾在实验室的seminar上,做过一次关于如何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工作 报告。时隔两年,恰逢仪器信息网举办第一届网络原创作品大奖赛,在这里将这几年来对于生物样品分析的一点点感受总结一下,与大家交流、分享。 首先明确一下文中提到的“生物基质”,主要指的是血浆、血清、唾液、尿液或者器官组织等。 药物透过机体的各种生理屏障,进入到这些基质中,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样品” (Biosample)。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极低,我们如何利用灵敏度高的仪器如LC-MS/MS,更好的建立测定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呢?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色谱-质谱条件的确立 1、质谱条件的确立 当使用液质联用仪对某一个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时,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质谱分析方法。虽然仪器的型号不尽相同,但原理却是一致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我们在确定方法时,主要 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化合物的性质:包括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极性及化合物的pKa值。首先了解化合物的结构,我们可以大概的推断其碎片离子的断裂方式,选择较为稳定的碎片离子作为定量反应的子离子,也可以根据经验判断选用哪种source更为合适;根据化合物的极性大小,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恰当的溶剂作为溶媒,既能保证完全将样品溶解,又能提高化合物的质谱响应;而清楚化合物的pKa值,有助于我们选择流动相的添加剂及其pH值,从而 提高质谱响应。 (2)流动相添加剂的选择:在液相-紫外检测中,我们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可以是挥发性的酸或者碱(如甲酸、乙酸和氨水等),也可以是不易挥发的缓冲盐(如磷酸二氢钠-磷酸缓冲液、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盐)。但是在液质分析中,基于质谱检测的原理,我们只能使用可挥发的酸碱或缓冲盐,那么种类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日常分析中使用到的添加剂主要有甲酸、乙酸、三氟乙酸、氨水和甲酸铵、乙酸铵等缓冲盐,见图一。三乙胺在紫外检测中,常作为扫尾剂,但是在液质检测中是绝对禁止的。因为三乙胺进入质谱后不易清除,残留及其严重,能够抑制离子的响应。一旦三乙胺用量增加,时间延长,那么慢慢地质谱就不能灵敏的检测化合物了,所以这点大家要注意,尤其对于液质的初期使用者。 图一

MMFSCNJ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5 MM_FS_CNJ_01出口肉 肉制品 氯霉素 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 外标法定量 MM_FS_CNJ_0110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出口猪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验。 2. 原理概要 用乙酸乙酯提取试样中的氯霉素, 然后将乙酸乙酯蒸发至干, 用正已烷净化, 氯霉素经硅烷化衍生后, 溶解于正已烷中, 用带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 行测定,外标法定量。 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主要试剂 乙酸乙酯:重蒸馏; 甲醇:重蒸馏; 正已烷:重蒸馏; 丙酮:重蒸馏; 硅烷化试剂:3mL 六甲基二硅烷(HMDS 片1mL 三甲基氯硅烷(TMS )+ 9mL 比啶; 氯化钠水溶液: 1mol/L ; 氯霉素标准品:含量》% 氯霉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氯霉素标准品,用丙酮配成mL 的贮备液, 根据需要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 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有电子俘获检测器 (ECD ); 快速混匀器; 离心机: 3000r/min ; 多功能微量化学样品处理仪或其他相当的仪器; 具塞离心管: 5mL ; 离心管: 15mL ; 尖嘴吸管; 微量可调移液管:50卩L 、200卩L 、1000卩L ; 微量注射器:10卩L 。 4. 试样的抽取与制备 . 检验批 以不超过 2500 件商品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具有相同特征, 如: 包装、标记、产地、规格和等级等。 . 抽样数量 最低抽样数,件 26? 100 101 ? 250 251?500 501?1000 1001?2500 批量,件 1?25 10 15 17 20

.抽样方法 按规定的抽样件数,随机抽取,逐件开启。从每件内取一袋作为原始样品,其总量不少于2kg,放入清洁容器内,加封后,标明标记,及时送交实验室。 如每件中无小包装或有小包装但每袋重量超过2kg者,则可用锋利刀(用酒精灭菌后)在抽出的包件中,每件割取不少于100g,混合后置于清洁容器内,作为混合原始样。混合原始样的重量不少于2kg。加封后,标明标记,及时送交实验室。 .试样的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分取出约1kg,充分绞碎混匀,装入清洁的容器内,作为试样,加圭寸并标明标记。 .试样保存 将试样于—18C以下冷冻保存。 注:在抽样和制样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5. 过程简述 .提取与净化 称取均匀试样(精确至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2mL乙酸乙酯,在混匀器中快速混匀1min,离心3min,用尖嘴吸管将乙酸乙酯提取液转入另一具塞离心管中,再用2mL 乙酸乙酯提取一次残渣。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于多功能微量化学样品处理仪(60 C )或其他相当的仪器上通氮气吹干。加入200卩L甲醇溶解残渣,再加入 2mL1mol/LNaCI水溶液和1mL正已烷,快速混匀1min,离心3min,弃去正已烷层。再用2X 1mL正已烷洗涤,弃去正已烷。加入2mL乙酸乙酯,混匀1min, 离心3min。吸取乙酸乙酯溶液于5mL具塞离心管中,在多功能微量化学样品处理仪上(60 °C )或其他相当的仪器通氮气吹干。 .硅烷化 向盛有残余物的具塞离心管中,力卩200卩L硅烷化试剂,混匀30s,于60C 反应15mi n,用氮气吹干,加正已烷,供气相色谱分析。取氯霉素标准工作液于5mL具塞离心管中,于60C通氮气吹干,按上述步骤硅烷化后,作为标准溶液,供气相色谱测定。.测定色谱条件 色谱柱:农残U #柱,25n X (内径); 进样口温度:280C; 柱温:240C; 检测器温度:300 C; 氮气:纯度》% 载气流量15mL/min,尾吹气30mL/min。 色谱测定 根据样液中氯霉素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硅烷化氯霉素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硅烷化氯霉素保留时间约为。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6. 结果计算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下列公式计算试样中氯霉素残留量: X= h? c ? V h s ? m 式中:X ----- 试样中硅烷化氯霉素含量,mg/kg ;

安捷伦气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Agilent 7890 A/ 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1. 开机 1)打开载气钢瓶控制阀,设置分压阀压力至0.5Mpa 。 2) 打开计算机,登录进入Windows XP系统,初次开机时使用5975C的小键盘LCP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使用新地址重起,否则安装并运行Bootp Service 。 3)依次打开7890AGC、5975MSD电源(若MSD真空腔内已无负压则应在打开MSD电源的同时用手向右侧推真空腔的侧板直至侧面板被紧固地吸牢),等待仪器自检完毕。 4)桌面双击GC-MS图标,进入MSD化学工作站 5)在上图仪器控制界面下,单击视图菜单,选择调谐及真空控制进入调谐与真空控制界面, 在真空菜单中选择真空状态,观察真空泵运行状态,此仪器真空泵配置为分子涡轮泵,状态显示涡轮泵转速涡轮泵转速应很快达到100 %,否则,说明系统有漏气,

应检查侧板是否压正、放空阀是否拧紧、柱子是否接好。 2. 调谐 调谐应在仪器至少开机2个小时后方可进行,若仪器长时间未开机为得到好的调谐结果将时间延长至4小时。 1)首先确认打印机已连好并处于联机状态。 2) 在操作系统桌面双击GC-MS图标进入工作站系统。 3)在上图仪器控制界面下,单击视图菜单,选择调谐及真空控制进入调谐与真空控制界面。 4) 单击调谐菜单,选择自动调谐调谐MSD,进行自动调谐,调谐结果自动打印。 5) 如果要手动保存或另存调谐参数,将调谐文件保存到atune.u中。 6) 然后点击视图然后选择仪器控制返回到仪器控制界面。 注意: 自动调谐文件名为ATUNE.U 标准谱图调谐文件名为STUNE.U 其余调谐方式有各自的文件名. 3. 样品测定 3.1 方法建立 1)7890A配置编辑 点击仪器菜单,选择编辑GC配置进入画面。在连接画面下,输入GC Name:GC 7890A;可在Notes处输入7890A的配置,写7890A GC with 5975C MSD。点击获得GC配置按钮获取7890A的配置。

岗位技能——临床用药的配制

岗位技能——临床用药的配制 一、危害药物的配置 定义:(理解) 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危害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物和细胞毒药品。 特点: 遗传毒性; 致癌性; 致畸作用或生育损害; 低剂量下就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的毒性; 可透过皮肤、呼吸道造成生殖、泌尿、肝肾毒害; 损伤生殖功能。 (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 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 1.人员基本要求 负责人:药学专业本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审方人:药学专业本科、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 摆药核对:药士以上专业技术 2.房屋、设施和布局、仪器和设备基本要求 十万级: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 万级: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 百级:层流操作台 百级生物安全柜,抗生素类、危害药品 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 3.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 各道工序与记录有完整的备份输液标签,并保证与原始输液标签信息相一致,备份文件保存1年备查。

(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操作要点 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 2.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 3.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4.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 二、肠外营养(少考) (一)肠外营养支持的意义、重要性和进展(不考) 定义: 肠外营养(TPN)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于特定的配液袋中,通过静脉途径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改善其营养状况。 意义(了解) 营养支持已成为重危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营养支持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展 ①营养支持的目的 已从维持氮平衡,发展到维护细胞代谢、改善与修复组织、器官的结构,调整生理功能,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 ②营养支持的同时可以获得特殊治疗效果 在肠内肠外营养液中加入特殊营养物质,如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精氨酸、生长抑素、核苷酸、膳食纤维等,可获得特殊的治疗作用。 (二)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 1.肠外营养的种类(了解): a.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碳原子):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要求)、果糖、麦芽糖,醇类如山梨醇、木糖醇、乙醇等; b.脂肪(提供高热量、必需脂肪酸、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根据脂肪乳中甘油三酯碳链的长短,分为长链脂肪乳(LCT,14~24个碳原子)、中链脂肪乳(MCT,6~12个碳原子)及短链脂肪乳(2~4个碳原子)。 c.氨基酸(是氮源,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乐凡命、安肝平、肾必安、小儿氨基酸; d.电解质(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机体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10%氯化钠、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等; e.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等; f.微量元素:安达美,内含铁、锌、锰、铬、铜、硒、钼、氟、碘等10种元素; g.水。 2.肠外营养的配制(了解): 环境:配制室万级净化;工作台下百级;人员无菌操作培训。 顺序: a.微量元素和无磷酸盐电解质加入氨基酸溶液中; b.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液中; c.将上述两液转入3L静脉营养输液袋中(葡萄糖、氨基酸);

液质联用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 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的区别: 气质联用仪(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得到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 液质联用(LC-MS)主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对比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 目前的有机质谱和生物质谱仪,除了GC-MS的EI和CI源,离子化方式有大气压电离(API)(包括大气压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大气压光电离APPI)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前者常采用四极杆或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统称API-MS。后者常用飞行时间作为质量分析器,所构成的仪器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API-MS的特点是可以和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离手段联用,扩展了应用范围,包括药物代谢、临床和法医学、环境分析、食品检验、组合化学、有机化学的应用等;MALDI-TOF-MS的特点是对盐和添加物的耐受能力高,且测样速度快,操作简单。 质谱原理简介: 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所作的条状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质谱图。

常见术语: 质荷比: 离子质量(以相对原子量单位计)与它所带电荷(以电子电量为单位计)的比值,写作m/Z. 峰: 质谱图中的离子信号通常称为离子峰或简称峰. 离子丰度: 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 基峰: 在质谱图中,指定质荷比范围内强度最大的离子峰称作基峰. 总离子流图;质量色谱图;准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多电荷离子;同位素离子 总离子流图: 在选定的质量范围内,所有离子强度的总和对时间或扫描次数所作的图,也称TIC图. 质量色谱图 指定某一质量(或质荷比)的离子其强度对时间所作的图. 利用质量色谱图来确定特征离子,在复杂混合物分析及痕量分析时是LC/MS测定中最有用的方式。当样品浓度很低时LC/MS的TIC上往往看不到峰,此时,根据得到的分子量信息,输入M+1或M+23等数值,观察提取离子的质量色谱图,检验直接进样得到的信息是否在LC/MS上都能反映出来,确定LC条件是否合适,以后进行MRM等其他扫描方式的测定时可作为参考。 1.0 指与分子存在简单关系的离子,通过它可以确定分子量.液质中最常见的准分子离子峰是[M+H]+ 或[M-H]- .

液质联用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设备配备ACQUITY UPLC液相色谱仪、TQS MS/MS 质谱仪,适用于食品、药品中各种有机物得定性、定量分析,就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得检测仪器,仪器由主机、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2、职责 2.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认真填写实验使用记录、 2、2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 2.3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规程得执行。 3.操作程序 日常操作步骤: 准备UPLC —→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注:如果一个星期内不运行样品请不要关质谱仪,使其保持真空。 建立新方法与project得操作步骤: 准备UPLC-→建立新得project —→用标准品调谐—→编辑质谱方法-→编辑UP LC方法—→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3。1开机: 3.1.1彻底开机顺序(仪器已关闭) 确定MS及其它仪器电源电缆已连接,开氮气发生器、开氩气,小表〈0。1mpa。打开计算机电源〉等待windows正常启动>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红叉。打开UPLC自动进样器电源,等到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出现感叹号!、 打开UPLC泵电源,等约30s或者就是有响声。 打开质谱电源,等待5min,离子源透视镜里面亮。 打开Masslynx软件,masslynx主界面—-——-左侧instrument—--—Mass tune---界面菜单栏vacuum——-pump同样界面左侧偏上diagnostic s—--vacuum—--analyser MS1turbo speed[%]要在5分钟内升到80。至少抽真空4个小时〉查瞧真空状态主界面mass console--—界面左侧xe vo tq ms detector加号展开——-ms display > 碰撞室真空度〉达

jiank

1.红霉素软膏,治脸上开放性或者封闭性的痘痘比较管用。含有抗生素,见效快,但不能长期使用 2. 金霉素软膏,是一种眼药,涂在脂肪粒上可以消脂肪粒 3. 白糖,少量白糖加在洗面奶里洗脸,对去黑色痘印非常有效,有磨砂膏的效果 4. 橙子,晚上洗脸后用橙子皮或橙子果泥涂脸上,可以使皮肤防干燥,令皮肤水当当的很舒服 5. 酸奶+香蕉泥,敷脸可以缩毛孔 6. 氯霉素注射液,用于擦脸可使皮肤平滑 7. 白煮蛋的蛋白,在鼻子上搓,可以祛除鼻子上的黑头,坚持一段鼻头会很细很嫩, 可以替代去死皮膏 8. 婴儿油,可以用来卸妆,效果好又实惠 9. 生姜,削成笔状,用来涂抹淡而稀的眉毛,天天涂一次,渐渐会长浓 10. 茶包,泡完以后用来敷眼睛,可以消眼袋和黑眼圈,对大眼袋的人很有效,最好在起床的时候做,最好是绿茶或红茶 11. 洗完头赶时间可以用毛巾包着头发整个吹,干得更快 12. 指甲油涂完后把指甲浸泡在冷水中,会干的很快速 13. 食用醋,用来洗烫染受损的头发,洗发冲净后用醋兑水(1:5左右)浇在头发上过5分钟冲掉,再上护发素冲洗,头发就没有那么柴了 14. 食用醋,双手容易变得干燥粗糙,用食用醋泡手十分钟可护肤 15. 洗米水,用第2道洗米水洗脸,早晚各一次.5天后皮肤会变得雪白雪白,而且很水嫩 16. 豆腐,每天早晨用豆腐搓揉面部几分钟,坚持一个月,面部会变得很滋润 17. 细盐,洗完脸后先不擦干,用细盐搓鼻子,可以去黑头 18. 草莓,用来涂牙能使牙变白 19. 鱼肝油,在眼睫毛根部涂抹,可以刺激睫毛生长 20. 苹果皮,能够治眼部的脂肪粒,用贴的 21. 葱白薄膜,取出来贴在痘痘上,约15分钟,能去痘印. 22. 痔疮膏,治疗痘痘,抹平眼角小细纹很有效,原理是痔疮膏的成分和眼霜成分相同,只是工艺和精细程度不同而已 23. VE,晚上睡觉前涂满嘴唇,第二天早上嘴唇就会粉嘟嘟的,很好用 24. 红糖+蜂蜜,一勺红糖加半勺蜂蜜磨鼻头,一至两分钟,不可太久,然后洗掉,严重的好象是一星期两次,很有用 25. 番茄,多吃可以治黑眼圈,吃习惯了熬夜再辛苦都绝对不会有黑眼圈,也不会面有菜色。 26. 画眼线用眼线液不好掌握的话,可以先用眼线笔画出大概的样子,再用硬头的眼线液描一下,就会很顺手 27. 长痘痘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蜂蜜,因为蜂蜜会刺激痘痘的生长 28. 在珠宝盒中放上一节小小的粉笔,即可让首饰常保光泽 29. 近视眼造成的眼睛突出,可以采用RGP眼镜来遏制,同时配合一种简单的按摩,坚持一年,可以让眼睛恢复到正常的情况。这种按摩就是把四个手指并起来,让前面一般齐,然后闭上眼睛,在上眼球和眼眶衔接的位置轻轻的往下按,按下去后保持5秒,然后反复。每天按上半小时。效果明显。 30. 涂增长睫毛的各种增长液也好,油也好,在晚上10点以后涂更有效,因为是睫毛生长的旺盛期。另外,只涂在上半截就可以了,不要涂睫毛根,不然容易长脂肪粒哦。涂

液质联用实验报告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实验目的 1、了解液质联用的原理及作用; 2、了解该液质联用仪器适用的样品种类及注意事项; 2、实验原理 液质联用(HPLC-MS)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去质量。电喷雾电离(ESI)是质谱方法中的一种“软电离”方式,它的原理是:在强电场的作用,引发正、负离子的分离,从而生成带高电荷的液滴。在加热气体(干燥气体)的作用下,液滴中溶剂被汽化,随着液滴体积逐渐缩小,液滴的电荷密度超过表面张力极限时,引起液滴自发的分裂,即“库仑爆炸”。分裂的带电液滴随着溶剂的进一步变小,最终导致离子从带电液滴中蒸发出来,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进入质谱仪。由于ESI的电离方式可以产生多电荷离子,大大拓宽了测定物质的分子量的范围。四级杆(Quadrupole)主要起选择离子的作用,其后的碰撞池可以将通过四级杆选择的母离子碎裂成子离子,从而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气相离子能够被适当的电场或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按照荷质比的大小进行分离有赖于质量分析器。与其他质量分析器相比,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质量范围宽等优点(因为大分子离子的速度慢,更易于测量),分辨率也可达到万分之一。 3、实验仪器 Aglient 6510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LC/MS 4、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样品的LC-MS图如下图1所示,结合表1前可知,该物质为软骨藻酸。

液质联用(LCMS)原理简析.

液质联用(LCMS)原理简析 1.质谱法 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质谱的样品一般要汽化,再离子化。不纯的样品要用色谱和质谱联用仪,是通过色谱进样。即色谱分离,质谱是色谱的检测器。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综合作用下,按照其质量数m和电荷数Z的比值(m/z,质荷比)大小依次排列成谱被记录下来,以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所作的条状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质谱图。 2.质谱仪 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数据及供电系统 ┏━━━━┳━━━━━╋━━━━━━┓ 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接收器 ┗━━━━━╋━━━━━━┛ 真空系统 质谱仪一般由进样系统、离子源、分析器、检测器组成。还包括真空系统、电气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辅助设备。 (1)离子源:使样品产生离子的装置叫离子源。液质的离子源有ESI,APCI,APPI,统称大气压电离(API)源,实验室常用液质的离子源为ESI源。

电喷雾(ESI)的特点 通常小分子得到[M+H]+ ]+,[M+Na]+ 或[M-H]-单电荷离子,生物大分子产生多电荷离子。 电喷雾电离是最软的电离技术,通常只产生分子离子峰,因此可直接测定混合物,并可测定热不稳定的极性化合物;其易形成多电荷离子的特性可分析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通过调节离子源电压控制离子的碎裂(源内CID)得到化合物的部分结构。 (2)质量分析器: 由它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m/z分开。离子通过分析器后,按不同质荷比(M/Z)分开,将相同的M/Z离子聚焦在一起,组成质谱。 质量分析器有:磁场和电场、四极杆、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等。实验室目前液质的质量分析器类型:三重四极杆(QqQ): 离子源→第一分析器→碰撞室→第二分析器→接收器 MS1 MS2 Q1 q2 Q3 QqQ仪器可以方便的改变离子的动能,因此扫描速度快,体积小,常作为台式进入常规实验室,缺点是质量范围及分辨率有限,不能进行高分辨测定,只能做到单位质量分辨。 在液质联机中使用的碎片化手段,能量都是以碰撞的形式输送

氯霉素

氯霉素 生科院制药081 李志200811806128 氯霉素(INN)在1949年发现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它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广谱抗生素,因为它是既便宜又容易制造,经常被发现在第三世界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氯霉素,也称为Chlornitromycin,是有效对抗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 很多厌氧生物的抗生素。由于耐抗性和安全问题,它已不再是一个在发达国家中任何感染的第一线药物,虽然它有时被用于眼部感染的外用。尽管如此,推进新的药物和细菌耐药性提高的全球性问题,已导致其使用的兴趣降低。在低收入国家,氯霉素仍然广泛使用,因为它是价格低廉和容易获得。 与氯霉素相关治疗最严重的不良影响是骨髓毒性,其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骨髓抑制,这是药物直接毒性作用,通常是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特质(罕见,不可预知的,与剂量无关),一般是致命的。 因为它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功能,氯霉素有一个非常广泛的应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大多数的MRSA菌株),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但不对绿脓杆菌,衣原体,或肠杆菌属作用。它有一些对鼻疽的活动,但不再被经常用来治疗这个有机体(已取代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引起的感染。在西方,氯霉素主要限于局部用途,因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的担忧。 治疗用途 最初的迹象是氯霉素治疗伤寒,但现在几乎是普遍的多重耐药伤寒杆菌的存在意味着它很少用于此适应症当生物体被称为是敏感的除外。氯霉素可作为二线剂在治疗耐四环素霍乱。由于其出色的血脑屏障渗透(远远优于头孢菌素),氯霉素仍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脓肿的首选治疗。它在治疗脑脓肿也是有用的,不知道是否混合有机体或致病微生物。氯霉素是有效的对三个主要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在西方,氯霉素仍然是严重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和GPS患者治疗脑膜炎的首选药物,在他们国家一般进行静脉注射氯霉素。在低收入国家,世卫组织建议,油性氯霉素可用于第一线治疗脑膜炎。 在以往经验看氯霉素用于儿童发烧时的鉴别诊断包括两个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以及洛基山斑疹热和点状皮疹,已在美国使用氯霉素,等候诊断的调查结果。 氯霉素也是对肠球菌,从而导致其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认为有效。 虽然未公布,氯霉素也被广泛应用到青蛙,以防止真菌感染。最近的研究表明氯霉素最近被发现用于两栖动物的壶菌病的救生治疗。壶菌病是一种真菌病三分之一失去了生命自1980年以来的120蛙物种灭绝的罪魁祸首。 不良影响 1.再生障碍性贫血 最严重的副作用是氯霉素治疗出现罕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是致命的。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办法预测谁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得到这种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效果,通常会出现数

QTRAP3200型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QTRAP 3200型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应检查仪器室内电、气的供应情况及空调机的工作状态是否稳定,检查真空机械泵泵油是否需要更换。只有当UPS工作正常,Curtain Gas、Exhaust Gas 和Source Gas1/Gas2的压力分别稳定在0.4、0.4和0.7MPa,环境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小于70%时才能开机。 二、开机 1、打开真空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 2、真空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15分钟后,打开MS电源主开关。 3、等真空度达到2×10-5Torr(绿色指示灯不闪)后,打开PC计算机电源开关。 三、仪器调谐 进行调谐校准,使得到的标准谱图的质量准确度、质量稳定性、扫描分辨率和灵敏度达到要求的指标。 四、建立分析方法 1、双击Analyst图标打开软件,建立或选择Project,在Configure 模式中双击Hardware Configuration,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激活Mass Spectrometry Only。 2、双击Tune and Calibrate 模式中的Manual Tuning,用针泵进样,然后手动优化DP、EP、CE、CXP、CEP、CAD等Compound-dependent

参数,保存质谱方法。 3、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激活LC-MS,在Acquire 模式中双击Build Acquisition Method,在File菜单中点击Open,打开保存的方法,在Acquisition Method右上角,点击鼠标右键出现Add/Remove Device Method,添加ekspert ultraLC 100。根据液相色谱仪上确定的分离条件设置相关参数,选择采集模式:No Sync,然后保存该方法,在方法名上加入“LC”以示区别。 4、双击Tune and Calibrate模式中的Compound Optimization,然后用FIA 进样方式自动优化Curtain Gas、Gas1、Gas2、TEM等Source-dependent参数,此时不用接色谱柱,优化完成后保存方法。 5、连接色谱柱,试运行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分析样品 1、双击Analyst图标打开软件,选择Project,在Configure模式中双击Hardware Configuration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激活LC-MS。 2、在Acquire模式中双击Build Acquisition Batch,打开Batch Editor,添加Set,然后添加sample,选择检测方法,更改样品名称,选择样品盘类型,设置样品瓶在样品盘上的位置,这样就建立了一个Batch。 3、进入Submit选项卡,选择要提交的样品,点击Submit提交。 4、点击View Queue图标,打开Queue Manager窗口,查看提交

氯霉素的合成

中国矿业大学 有机合成与设计A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氯霉素的合成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XXX班 学号:xxx 姓名:XXX 2014年6月

氯霉素的合成 姓名:XXX 化工学院化XXX班 摘要:氯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抑菌抗生素,因其对伤寒病等有疗效,早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和发展但是现在医学证明它也存在不小的副作用。简要的综述了部分经典的合成路线,并分析了各合成路线的优缺点。 关键字:氯霉素、合成路线、立体结构 前言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的化学名D-苏式-(-)-N-[a-(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 (1-1)(1-2) 本品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熔点149-153。本品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 氯霉素(1-1)是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对多种厌氧菌感染有效,亦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本品有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付能,长期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新生儿、早产儿用量过大可发生灰色综合症*用约期间必须注意检查血象,如发现轻度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时,应立即停药。 氯霉素(1-1)发现于1947年,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含硝基的天然药物。1948年用于治疗斑疹伤寒及伤寒。由于氯霉素的疗效显著,结构较简单,所以发现后就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确定了结构,并根据其结构进行了人工合成及大规模工业生产。

氯霉素(1-1)的化学结构特点是分子中C —1和C —2是两个手性中心,因而它的光学异构体共有4种。这4种异构体为两对对映异构体,其中一对的构型D —苏型(或称1R ,2R 型,1-2)和L —苏型(或称1S ,2S 型,1-3);另外一对为D-赤型(或称1R ,2S 型,1-4)和L —赤型(或称1S ,2R 型,1-5)。未经拆分的苏型消旋体即为合霉素,抗菌活性为氯霉素(1)的一半.现已不用。药典收载的本品为D —苏型(1) ,其他三种立体异构体均无疗效。 (1-3) (1-4) (1-5) 近年来,由于氯霉素(1)本身的毒副作用以及其他抗生素迅速发展的影响,使氯霉素(1)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由于氯霉素(1—1)的疗效确切,尤其对伤寒等疾病仍是目前临床首选药物,所以该药仍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抗生素品种。本品的片剂、胶建、眼膏、滴眼液和滴耳液,棕构氯雷素混悬液、颗粒剂,琥珀氯霉素注射液等均收载在删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二部)。 1、氯霉素的结构分析及合成路线 2.1氯霉素的立体结构分析 从立体化学的角度分析,氯霉素(2-1)中C-1和C-2是两个手性中心,因而它的光学异构体共有四种。这是种异构体为两对对映异构体,其中一对的构型为D-苏型(1R,2R 型)和L-苏型(1S,2S 型);另一对为D-赤型(1R, 2S 型)和L-赤型(1S,2R 型)。未经拆分的苏型消旋体为合霉素。 O 2N C C H NHCOCHCl 2 CH 2OH 12 2-1 氯霉素的碳架具有苯丙基结构,根据此结构推测合成氯霉素的方法可能有两种:(1)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为原料:苯甲醛或对硝基苯甲醛;(2)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为原料: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

MMFSCNJ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MM_FS_CNJ_0110出口肉肉制品氯霉素残留量气相色谱法外标法定量 MM_FS_CNJ_0110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出口猪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验。 2.原理概要 用乙酸乙酯提取试样中的氯霉素,然后将乙酸乙酯蒸发至干,用正已烷净化,氯霉素经硅烷化衍生后,溶解于正已烷中,用带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 3.主要试剂和仪器 3.1.主要试剂 乙酸乙酯:重蒸馏; 甲醇:重蒸馏; 正已烷:重蒸馏; 丙酮:重蒸馏; 硅烷化试剂:3mL六甲基二硅烷(HMDS)+1mL三甲基氯硅烷(TMS)+9mL吡啶; 氯化钠水溶液:1mol/L; 氯霉素标准品:含量≥99.5%; 氯霉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氯霉素标准品,用丙酮配成0.10mg/mL 的贮备液,根据需要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3.2.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有电子俘获检测器(ECD); 快速混匀器; 离心机:3000r/min; 多功能微量化学样品处理仪或其他相当的仪器; 具塞离心管:5mL; 离心管:15mL; 尖嘴吸管; 微量可调移液管:50μL、200μL、1000μL; 微量注射器:10μL。 4.试样的抽取与制备 4.1.检验批 以不超过2500件商品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具有相同特征,如:包装、标记、产地、规格和等级等。 4.2.抽样数量 批量,件最低抽样数,件 1~25 1 26~100 5 101~250 10 251~500 15 501~1000 17 1001~2500 20

4.3.抽样方法 按规定的抽样件数,随机抽取,逐件开启。从每件内取一袋作为原始样品,其总量不少于2kg,放入清洁容器内,加封后,标明标记,及时送交实验室。 如每件中无小包装或有小包装但每袋重量超过2kg者,则可用锋利刀(用酒精灭菌后)在抽出的包件中,每件割取不少于100g,混合后置于清洁容器内,作为混合原始样。混合原始样的重量不少于2kg。加封后,标明标记,及时送交实验室。 4.4.试样的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分取出约1kg,充分绞碎混匀,装入清洁的容器内,作为试样,加封并标明标记。 4.5.试样保存 将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 注:在抽样和制样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5.过程简述 5.1.提取与净化 称取2.00g均匀试样(精确至0.01g)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2mL乙酸乙酯,在混匀器中快速混匀1min,离心3min,用尖嘴吸管将乙酸乙酯提取液转入另一具塞离心管中,再用2mL乙酸乙酯提取一次残渣。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于多功能微量化学样品处理仪(60℃)或其他相当的仪器上通氮气吹干。加入200μL甲醇溶解残渣,再加入2mL1mol/LNaCl水溶液和1mL正已烷,快速混匀1min,离心3min,弃去正已烷层。再用2×1mL正已烷洗涤,弃去正已烷。加入2mL乙酸乙酯,混匀1min,离心3min。吸取乙酸乙酯溶液于5mL具塞离心管中,在多功能微量化学样品处理仪上(60℃)或其他相当的仪器通氮气吹干。 5.2.硅烷化 向盛有残余物(5.1)的具塞离心管中,加200μL硅烷化试剂,混匀30s,于60℃反应15min,用氮气吹干,加1.00mL正已烷,供气相色谱分析。取1.00mL 氯霉素标准工作液于5mL具塞离心管中,于60℃通氮气吹干,按上述步骤硅烷化后,作为标准溶液,供气相色谱测定。 5.3.测定 5.3.1.色谱条件 色谱柱:农残Ⅱ#柱,25m×0.53mm(内径); 进样口温度:280℃; 柱温:240℃; 检测器温度:300℃; 氮气:纯度≥99.99%,载气流量15mL/min,尾吹气30mL/min。 5.3.2.色谱测定 根据样液中氯霉素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硅烷化氯霉素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硅烷化氯霉素保留时间约为8.7min。 5.4.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6.结果计算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下列公式计算试样中氯霉素残留量:

液质使用操作规程

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CG-YF1358-2010 1操作前检查 1.1 检查氮气和氩气的出口压力,压力分别为0.5~0.6MPa和0.1~0.2MPa 1.2检查洗针溶液和流动相 1.3 流动相须现配并超声,缓冲盐溶液过0.22μm微孔滤膜(或者使用色谱纯的盐溶液和酸溶液) 1.4 如使用溶融石英进样管,操作前应检查石英管是否拉长,确保其未超出ESI探针尖端。 1.5 检查系统真空度,电离真空计读数(分析仪区域)应小于5×10-6 Torr。 1.6 检查废液液位,及时清空废液。 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1 开机 2.1.1 打开UPS电源 2.1.2 打开质谱电源,即打开质谱主电源开关(Main Power Switch)至On(/)位置;打开真空开关(V acuum Switch)在Operational状态;用密封垫或者放电针堵上离子传输毛细管;真空开关开启约10小时后,打开电子开关Electronics Service Switch)在Operational状态; 2.1.3 打开计算机(此时液相和质谱内置的CPU会通过网线与电脑主机建立通讯联系,这个时间大约要1~2分钟) 2.2双击Quantum tune图标,进入质谱界面,点击Quantum Tune Master界面上图标,查看质谱状态,确认Fore Pump Pressure为1.0~1.5 mTorr,Ion Gauge Pressure小于6e-6 Torr。 2.3 打开自动进样管理器和液相泵的电源 2.4 化合物ESI/MS/MS质谱条件优化建立 2.4.1. 双击桌面图标,打开Quantum Tune Master 界面; 2.4.2. 在Tune Master 中界面上,选择菜单Workspace,选择Compound Optimization Workspace 按钮,显示Compound Optimization 工作界面; 2.4. 3. 设置优化参数: A. 选择Optimization Modes (优化模式):MS Only按钮; B. 在Optimization Mass 列表中,输入母离子质量数; C. 在优化参数列表中,选择() 优化的参数(Spray V oltage,Sheath gas pressure,Aux gas pressure,Tube lens offset,Skimmer offset); D. 单击Start 按钮,开始优化;优化结束后, 选择Accept按钮; E. 选择Optimization Modes (优化模式):MS+MS/MS按钮; F. 在Optimization Mass 列表Num product 列中,输入子离子个数(1~8); G. 在优化参数列表中, 选择() 优化的参数(Collision energy); H. 单击Start 按钮,开始优化;优化结束后,选择Accept按钮;

临床常见配伍

临床常见配伍禁忌、不合理用药分析 一、与溶媒方面有关的: 1、不能用GS做溶媒的药物: 青霉素类(除苯唑西林)、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唑啉、头孢哌酮钠、伊曲康唑、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泮托拉唑、复方苦参注射液、灯盏细辛、鸦胆子、长春瑞滨。 2、不能用NaCl做溶媒的药物: 奥沙利铂、吡柔比星、多烯磷脂酰胆碱、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 3、不能与含钙输液配伍的药物: 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阿糖腺苷、磷霉素、硫酸镁。 4、其他禁忌: 脂肪乳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破乳)、果糖注射液或葡萄糖+奥美拉唑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10%GS+维生素C(可导致胰岛素失活)+胰岛素、 RL+维生素C、维生素C(具还原性)+核黄素(具氧化性)。 二、与配制浓度有关的: 1、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1.0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Bid,iv 注明: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法为0.5g药物用100ml

溶剂,配成5mg∕ml,充分溶解及澄清方可使用。本组输液中泰能浓度为10mg∕ ml,溶液出现浑浊。 2、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3g∕ ml 注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制浓度应≦1mg∕ ml,本组输液浓度大于1mg∕ ml,浓度过高,引起ADR几率增加。 3、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依托泊苷注射液100mg 注明:依托泊苷注射液配制浓度每ml不得超过0.25mg,本组输液浓度为0.4mg∕ ml与要求不符。 4、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氯霉素注射液0.75g 注明:氯霉素水中的溶解度为0.25g,氯霉素注射液添加了潜溶剂,本品0.25g至少用100ml溶媒稀释,超过浓度可能会析出结晶。 5、18AA250ml+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20g(100ml) 注明:本品是一种高浓度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必须与可配载体积1:5比例配制,而本组输液比例不符合要求。 6、其他: 多西他赛≤0.9mg/ml 依托泊苷≤0.25mg/ml 长春西汀≤0.06mg/ml 氯化钾≤3mg/ml 氨茶碱≤1mg/ml 银杏达莫10--25 ml→500 ml 磷霉素钠先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250--500 ml 环磷腺苷葡胺→200--500 ml 甘油磷酸钠10 ml→500 ml 怡新力→500 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