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doc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2019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我校候选人名单公示各培养单位: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有关文件要求,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学生个人申请、培养单位评审推荐、学校最终评审,拟择优推荐下列同学申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
现将候选人名单公示如下:1、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候选人名单(38人)刘赫郭阳赵又琳张昊庞先凯黄文刚胡丹刘薇栾蝶周昊徐强柴元方胡妹林张楚陈黎玮王舒野陆昊龙力张雨廷张爽马乐原周辉项彬彬陈凯刘稳军杨义辉胡彪宋远陶春杰王艳请杨一凡王浩徐梦菲宋紫烨梅妍汤初凉陈梓杨莫靖君2、公派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候选人名单(231人)马小川高爽孙雅洁向洁茹王路宁吕兴但昌武梁桂蓉孙濛戈汪雪张萌刘海成丰雅鑫李欣田燕斋郎希萌舒艾徐漪张晓迪赖彤贺国秀陈思菁董晶李樵赵海平马亚雪唐旭丽王嘉昀刘齐进石宇孙晶琼王佳敏赵洋王宏宇陆柳杏张国标徐阳杨海霞叶青陈文嫚张皓张婷王薇张哲桑远棵施瑶陈南睿徐文韬李珏洪小东曹夏天郭玉新田蒙蒙许偲张阳朱丹黄非也林宁孙冰樊奇李学睿但业星杜志杰柯尊健边苓竹吴主昊汪进明王易刘玉娇漆斌王林娟杨甫林郭勃予崔佳鑫于芳张志然郭晓嘉黄佳王煜淼信睿洪永胜聂刚苏禹铭杨家鑫冯璐玮屈赛赵程吕宜卫邵雅璐杨涵廖震农翕智倪玉芳于浕王頔刘玉娇胡小龙郭梦瑶李雨晨马祺瑞何绍坤孙鹏昌沙松王一凡谭杰朱国亮黄泉水周星漆天奇梁斌李祎蔡昌松陈达畅谢仕炜崔兆仑朱远哲刘浴霜徐祎张引夏方舟罗毅兰天楷槐青谢一鸣钱根杨黎明敏高霄仲怀玉蒲想军沈威黎小峰高建树孙昊刘一苇胡晓兰高焌栋陈静孟晓宇刘乳燕赵贵涛丁鲁强谢倩倩廖良王丹心李瑞引夏振厂郭峻材夏有华林啟锋余利刘鳌张文洵王金旺李雅贤洪志明徐源泉李林泽吴昭炎丁轩焦伟曾诗瑜肖卓辉尚晓东李冠青蔺小虎陈发德王趁香陶武勇熊亚波林慧娟刘欣权大君卞合涛张博方庞湘力付秀娟刘瑾杨瑞夏可周胡雪袁腾飞朱少明孟冠南程世乐余金成松桃张继波王梅李亚庆毛雨坤邓玲珑刘洋杨夏晴陈睿莹颜惠宜王曼杨银梅周晖李静邓倩贺培南阳武曙光王路遥吴凯张程袁昆筱佳沈高云董广胜张源赵霞乔梦玲时洪涛马宏亮杨志爽王月峰任畅冯鹏刘山洪蔡毅王冬许磊赵茜左丹丹李梦琴杨文毅钱宇明李婧胡华天蔡耀对以上结果若有异议,请于3月15日17:30之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至研究生院培养处王老师(wangpeng@)。
武汉大学国家公派学生导师推荐意见表
被推荐人
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出生地
姓名
学院/系所学号专业/学科
前往国家
出访期限月
(地区)
留学目的□联合培养□攻读学位留学专业
邀请单位名称:
是否属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是,名称□否
是否属于“985工程”二期基地和平台□是,名称□否
是否属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名称□否
是否属于国家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是,名称□否
推荐意见(国内导师推荐信主要内容包括:对申请人推荐意见;重点对申请人出国学习目标要求,国外学校的评价及合作情况、导师评价等)
推荐人姓名:签字:日期:。
武汉大学2015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材料清单*需要在2015年3月2日之前提交培养单位材料:1)武汉大学公派研究生登记表2)武汉大学公派研究生申报表3)武汉大学公派研究生导师推荐意见表4)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需提交)5)国内导师推荐信(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需提交)6)邀请信/入学通知书复印件7)收取学费明细表(攻读博士学位申请学费资助人员需提交)8)学习计划(外文)9)国外导师简历10)成绩单复印件(自本科阶段起)11)两封专家推荐信(攻读博士学位申请学费资助人员需提交)12)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13)有效身份证复印件14)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请按以上顺序准备一份纸质申请材料,不用装订,只需用票尾夹夹住即可。
《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和《国内导师推荐信》由受理单位统一上传)。
如提供的材料中有英语以外语种书写的,需另提供中文翻译件。
申请材料一律使用A4复印纸打印或复印。
如申请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高校/机构合作渠道对申请材料有特殊要求,则根据具体合作渠道规定执行。
备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研究生类)和《单位推荐意见表》是在学校公式名单之后,2015年3月20日网上申报开始之后提交,申请人在2015年3月2日之前的材料清单中暂时不包括这两项。
2武汉大学公派研究生申报表3 武汉大学公派研究生导师推荐意见表4 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需提交)2015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申请人姓名:填写博士所在年级及博士毕业时间:写清楚是博士几年级并说明毕业时间国内所学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和方向都需要填写拟留学专业/研究方向:和邀请信中的专业和方向一致拟留学国别、单位:邀请信中的国家及学校名称推选院校名称:写武汉大学校内主管部门(盖章):以下由专家填写―――――――――――――――――――――――注:该表供校内评审参考,并作为后续专家评审录取时的重要参考。
武汉大学近期开展研究生出国境交流资助工作的通知武汉大学近期开展研究生出国(境)交流资助工作的通知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为加快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决定调整研究生出国(境)交流资助方式和内容,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武汉大学关于近期开展研究生出国(境)交流资助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一、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资助对象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武汉大学普通在籍研究生(除定向生以外),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应与资助对象专业及研究方向紧密相关。
2、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应符合出国要求。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品行。
4、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出国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资助:1、在校期间受过处分,或有学术不端行为的。
2、已获得各类出国奖学金资助及正在境外学习的人员。
3、未经学校批准出国(境)交流学习的。
(三)资助对象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必须在当年培养单位提交且经审核通过的国际学术会议列表范围之内(详见附件1,部分单位的国际学术会议列表正在校外评审中,评审完成后将陆续更新)。
(四)资助对象应获得会议主办方的正式录用通知或邀请函,且以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会议上做口头宣读或主题报告;每篇论文原则上只资助一名研究生参会;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武汉大学。
二、出国(境)短期研修(一)资助对象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武汉大学在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2、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出国要求。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品行。
4、拟留学单位应为世界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留学学科、专业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外方导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5、出国(境)研修计划应与本人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研修时间至少3个月。
CSC公派留学出国研修计划中文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提升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加强对我国各领域人才的培训和提升,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特设公派留学出国研修计划,旨在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二、基本内容1.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2.选派范围:面向我国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科研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官员、科学家、教育家、医生和企业管理者等。
3.出国研修时间:根据不同学习计划,一般为3个月至1年的出国研修时间。
4.出国学习地点:根据专业和学习计划,确认派遣国家或地区以及合作机构。
三、主要内容与安排1.培训项目:根据参训人员的需求和学习目标,定制专业培训项目,包括学术研究、实践交流、职业技能等。
2.导师指导:为每位参训人员配备导师,提供专业指导和个性化辅导,确保学习进度和效果。
3.学习课程:参训人员可参加国外高校或机构的正规学习课程,获得学历或证书。
4.学术交流: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国际会议等,增进彼此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
5.实践项目:根据参训人员的专业背景和需求,组织参训人员参与实践项目,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6.实地考察:安排参训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派遣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行业现状。
四、申请和选拔1.申请流程:参训人员需提前准备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研究计划、推荐信等。
2.选拔标准:根据参训人员的学术背景、工作经历、学习计划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审和选拔。
3.选拔结果:选拔结果将在规定时间内公布,被选派人员需签署相关协议,确保按照计划完成学习项目。
五、资助和待遇1.经费资助:CSC将提供参训人员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医疗保险等经费资助。
2.生活待遇:参训人员将获得与当地合作组织员工相当的生活待遇,包括食宿、交通等。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材料清单及要求(2010年2月份提交申请,院系和学校评审选拔时使用)1、浙江大学2010年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表申请者登录浙江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网上报名后,系统自动生成该表。
报名系统将于2010年1月开通。
2、外方院校正式邀请函或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模板见表格下载)具体要求:使用留学院校专用信纸,应是无条件的邀请函或PhD录取通知书。
仅以下条件性的邀请函或录取通知书可视为符合要求:申请人得到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才能生效;申请人需另行提供本科/硕士毕业证书才能生效;明确申请人在拟留学院校须完成硕士课程后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1)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者的外方院校正式邀请函,内容一般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国内院校等),留学身份,留学起止时间,外方导师,留学专业或受邀人在国外要从事的课题研究,费用情况(具体要求详见第3条),须注明申请人外语水平情况并说明符合国外院校的要求,外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及发函者的签字。
(2)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者,录取通知书由外方院校正式签发,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国内院校等),留学身份(PhD/MS-PhD/Mphil-PhD Student),留学起止时间,外方导师,留学专业,费用情况(具体要求详见第3条),外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及发函者的签字。
如因拟留学院校行政审批手续规定限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无法出具正式入学通知,则须出具使用拟留学院校专用信纸打印并由对方主管部门负责人或导师签字的意向性录取通知,内容要求同上。
(3)如邀请函或录取通知书为英语以外语言,应附中文翻译件并由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并加盖所在院系公章。
(4)专项项目渠道对邀请函/入学通知有特殊要求的,按项目简章执行。
3、免学费证明、其他费用说明如相关内容已体现在邀请函或录取通知中,此项材料可不再附。
内容应包括:是否收取学费,是否提供奖学金,是否收取其他费用(如:联合培养博士生是否收取注册费及其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