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74.70 KB
- 文档页数:2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分析陈丽茹【摘要】尿液自动分析仪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和速度,但各种仪器又有其优点和不足.现将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查法对尿红细胞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01【总页数】2页(P135-136)【关键词】红细胞,尿液;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显微镜检查【作者】陈丽茹【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21.2尿液自动分析仪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和速度,但各种仪器又有其优点和不足。
现将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查法对尿红细胞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LX2000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与配套试剂、质控物。
Mejer-600Ⅱ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深圳市美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配套试纸条。
OLYMPUS光学显微镜。
1.2 标本来源本院2009年7月至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段尿标本675份。
1.3 实验方法 LX2000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Mejer-600Ⅱ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每日先做质控品分析,质控合格后再进行标本的检测,标本用前充分混匀。
显微镜检查法:取混匀尿液10ml,离心5min,相对离心力(RCF)为400 × g,剩余沉淀为0.2ml,混匀后吸沉淀物约20 μl,滴在玻片上,用18 mm ×18 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1]。
LX2000分析仪检测以男RBC>12/μl,女 RBC >25/μl为阳性;显微镜检查以 RBC >3/HP 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LX2000分析仪、Mejer-600Ⅱ分析仪、显微镜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5.7%、14.5%、10.2%。
检验科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解读在现代医学中,实验室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的准确解读是确保医疗决策正确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检验科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的解读进行详细探讨,从常见的血液、尿液和组织标本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血液标本分析结果解读血液样本是最常见的一种实验室标本,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1. 血象分析血象是指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的结果解读。
其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程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则评估了患者的贫血状况。
2. 凝血功能分析凝血功能分析主要通过评估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来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可能暗示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3. 电解质分析电解质分析是用来检测血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方法,包括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等。
正常的电解质水平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其异常变化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代谢紊乱或肾功能异常等问题。
二、尿液标本分析结果解读尿液分析是评估患者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结石等问题。
1. 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和比重等参数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
同时,尿液中的酮体、葡萄糖和白细胞等指标也能反映出患者的代谢状况和是否存在感染。
2. 尿沉渣涂片检查尿沉渣涂片检查通过观察尿液镜检结果,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细菌等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或其他尿路疾病。
三、组织标本分析结果解读组织标本分析是通过对组织样本的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染色,来评估细胞形态、组织病理学和肿瘤等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两个方面。
1.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切片、石蜡包埋和染色等步骤,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组织的细胞学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比较4种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方法目的:对临床尿液中红细胞检验的四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检的患者400例,选取其中段尿液,分别采用尿沉渣镜检方法、干化学法以及uf-500I的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尿液样本,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抗体隐血法进行检测,对4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讨论。
结果:采用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的尿液,其阳性率为9.25%,采用干化学法进行检测的尿液,阳性率为11.50%,采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的尿液,阳性率为10.75%,3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11例尿液样本,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抗体隐血法进行检测,结果为7例阳性,4例阴性,假阳性率为36.36%。
结论:4种对尿液红细胞进行检测的方法之间无可比性,其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情况允许,可以将其联合起来使用,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而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样本,应再次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临床检验项目中,血尿检验非常普遍,它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方式,正确的检验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泌尿系统的疾病的状况[1]。
但在实验过程中,不合格标本对整个检测的结果影响比较大,这就必须对标本的采集进行严格的控制,促使其质量的良好和有效性[2],而对检测方法的选择,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到底哪种方法是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最佳选择,为了对这4种检测法更了解,本院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将门诊及住院部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液检查的400例患者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检的患者400例,男218例,女182例,年龄21~73岁,平均(47±2.1)岁。
四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
白垚;程大林;刘劲松
【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32)5
【摘要】目的:对DiaSys(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法、Fast Read_(102)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改良牛鲍氏血细胞计数池法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四种尿沉渣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方法:尿液标本经标准化方法处理后,分别用上述四种方法进行定量计数分析,并比较结果。
结果:四种方法重复性均较好;以Fast Read_(102)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为标准,仅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的参考范围也与其余3组不同。
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于尿沉渣检测的筛检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
【总页数】3页(P518-520)
【关键词】尿液;尿沉渣分析;尿沉渣分析仪
【作者】白垚;程大林;刘劲松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相关文献】
1.尿沉渣检查方法的不同及结果比较 [J], 应超军
2.三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评价分析 [J], 罗远忠
3.四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的比较 [J], 钟瑞红;台虹;曹研;孙武;牛华
4.三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J], 李爱香;朱保忠;刘俊英;岳晓华
5.3种尿沉渣检查方法测定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比较 [J], 石青峰;罗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假阴性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针对K NF-100型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产生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取清晨中段晨尿标本,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对564例患者全为阴性的标本用尿沉渣显微镜法进行确认。
结果564例经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标本,经尿沉渣显微镜法确认后,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28例,假阴性率约为5.0%,白细胞镜检阳性数为67例,假阴性率约为11.9%。
结论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结果时,为了避免造成漏诊和误诊,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镜检标准,选择性进行显微镜复查确认,这样有利于临床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
【中图分类号】R44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60-02尿液干化学法是临床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
随着高科技及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尿液分析仪已逐步由原来的半自动分析发展到全自动分析,干化学的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项分析发展到多项分析。
但是,由于尿干化学法检验本身检测原理上的局限性和尿液成分的复杂性,尿液干化学法检验结果可出现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尿液的显微镜镜检仍是尿液检验的金标准。
尿液干化学红细胞和白细胞任何之一出现阳性结果必须用显微镜法进行确认。
对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全阴性的标本是否应该镜检一直成为尿液检查争议的论点[1]。
因此,本文对564例干化学法检测全阴性的尿液标本进行镜检,同时对假阴性结果的原因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本院 2011年8~12月住院患者晨尿标本,随机挑选经干化学检测结果为全阴性的尿液标本564例,其中男 292例,女272例,年龄1~85岁,平均42±9岁。
1.2 标本采集收集住院患者中段晨尿l0-12 mL立即送检,2h内检测完毕。
1.3 试剂与仪器 KNF-100型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尿11联试纸条(购自长春市曼特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引言概述: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尿路感染标本采集对于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标本采集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正文内容:一、尿液标本采集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
2.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使用尿袋收集尿液样本;对于不能排尿的患者,使用尿管取样。
3. 尿液采集过程:患者用清水清洗外阴部,用干净的膜盖收集尿液,避免污染,收集约20至30毫升的中段尿液。
4. 标本的处理: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采集后的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
二、尿液镜检1. 标本准备:将尿液标本充分摇匀,取出适量标本转移到清洁的玻片上。
2. 镜检过程: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沉渣中的细胞、细菌、结晶等物质,并记录相应的数量和形态。
3. 结果解读:根据镜检结果,评估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出现等。
三、细菌培养1. 标本处理:将尿液标本转移到消毒的培养皿中,避免污染。
2. 细菌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恰当的温度和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
3. 结果观察和鉴定:观察培养皿中是否出现细菌生长,记录菌落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4. 鉴定和药敏试验:通过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细菌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四、病原体检测1. 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尿液标本中的病原体进行快速筛查,如荧光定量PCR、免疫层析试纸等。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于复杂的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实时荧光PCR、基因芯片等。
五、结果分析和报告1. 结果解读:综合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分析病原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2. 报告撰写:将结果编写成标准的实验报告,并及时交给主治医师。
3. 临床应用:根据标本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策略,以提高治愈率。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白细胞及红细胞的对比分析孙永太【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白细胞及红细胞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48例患者晨尿标本,分别使用Uritest-500B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结果:Uritest-500B 干化学分析法、尿液显微镜检查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2.79%(134/1048)、14.60%(153/1048);红细胞阳性率17.75%(186/1048)、11.07%(116/1048);与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果相比,红细胞检测:Uritest-500B干化学分析法结果符合率为91.22%(956/1048),假阴性率为1.15%(12/1048),假阳性率为7.73%(81/1048);白细胞检测:Uritest-500B干化学分析法结果符合率为93.70%(982/1048),假阴性率为4.39%(46/1048),假阳性率为4.58%(48/1048).与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果相比,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假阴性、假阳性均较高.结论:可将尿液干化学分析作为镜检的筛选条件,如发现异常,可通过尿液显微镜检查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与纠正.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不但能提高尿液检测的速度,还能保证尿液检测的质量.【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7(023)013【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尿液显微镜检查;尿液干化学分析;白细胞;红细胞【作者】孙永太【作者单位】鞍钢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院检验科辽宁鞍山 114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2尿液分析是临床检验的三大常规之一,是泌尿系统疾病以及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诊断依据。
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尿流式细胞分析法、尿液干化学法以及尿显微镜检分析法进行检测[1]。
尿显微镜镜检虽然操作较为复杂且费时,但其对尿液有形成分的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中以尿显微镜镜检作为尿液检查的金标准。
临床探索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张佩华(上海市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1) 摘要:目的:对采用人工显微镜检查和干化学法检测两种方法检测尿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结果的差异进行探讨。
方法:在上海市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336例,采集患者尿液,使用人工显微镜以及干化学法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后患者尿液当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果。
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对尿白细胞进行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 > 0.05) ;应用两种方法对尿红细胞进行检测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
结论:采用干化学检测法检测尿液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但是检测结果中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相对较高,所以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
可在必要时用干化学法与人工显微镜结合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人工显微镜;干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液检测临床检测尿液红细胞(WBC)、白细胞(RBC)的方法相对较多,人工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法检测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
临床普遍应用干化学分析仪有效提升了检验工作的效率,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因为过度依赖智能仪器而忽视了传统人工显微镜检查,临床误诊、漏诊发生率不断升高。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截止当下尚未出现一台可以将人工显微镜检查完全取代的智能化仪器,智能化仪器只能起到过筛的作用[1]。
干化学法检测速度非常快,但是检测中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极易出现检测假阴性、假阳性结果。
人工显微镜是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检查“金标准”,此种检测方式虽然比较复杂,但是检测结果相对准确[2]。
合理应用人工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3]。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336例尿液进行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市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336例,男性患者170例,女性患者166例,年龄2~82岁,平均年龄(38.23±7.00) 岁。
三种尿沉渣检测方法的比较作者:郑瑞卿陈德东林丽珍【摘要】目的比较IQ200尿沉渣分析仪、AX 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方法的尿沉渣检测结果。
方法分别检测已确诊为肿瘤患者的新鲜尿液1 080份,对尿液中RBC、WB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与尿干化学法无显著差异(P>0.05),与显微镜镜检法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镜检。
【关键词】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对比经典的尿沉渣检测方法为显微镜镜检,由于它的不足为速度慢,目前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
我院引进了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一套使整个尿液分析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系统,具有检测快速、准确、直观的优点。
我们将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方法及尿干化学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对该仪器的性能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美国IRIS公司的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IRIS公司,美国),AX 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尼康电光学显微镜。
1.2 标本采集随机抽取2006年1~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胃、肝、肺等肿瘤患者1 080例,采集新鲜晨尿,分别进行3种方法的检测。
1 080例中男性678例,女性402例,年龄30~70岁,平均52.8岁。
用一次性无菌尿样采集杯收集新鲜晨尿,充分混匀后分为二管,每管10 ml,一管用于AX 4280尿干化学法和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另一管用尿常规沉渣显微镜镜检。
1.3 方法每日工作前对IQ200分析仪进行清洗,调焦并进行高低两种质控检测,确保其在控后,进行标本检测,全部标本必须在收到后2 h内完成。
显微镜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方法操作,取尿10 ml,1 500转/min,相对离心力400 g,离心5 min,吸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为0.2 ml,轻轻摇动,混匀后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