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血清ALT活性测定1
- 格式:ppt
- 大小:688.00 KB
- 文档页数:17
实验十一血清ALT测定(赖氏法)【目的】1.了解血清ALT活性测定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掌握血清ALT 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在反应到达规定时间时,加入2,4-二硝基苯肼-盐酸溶液以终止反应。
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后者在碱性条件下显棕红色。
根据颜色的深浅,求得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反应式如下:【器材】试管、刻度吸管、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1. 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AR)11.928g,磷酸二氢钾(KH2PO4,AR)2.17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ml。
2.ALT底物液称取α-酮戊二酸29.2mg,DL丙氨酸1.79g于烧瓶中,加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80ml,煮沸溶解后冷却,用1mol/L NaOH调节pH至7.4(约加入0.5ml),再用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在容量瓶内加至100ml,混匀,加氯仿数滴,置冰箱可保存数周。
3.丙酮酸标准液(2μmol/ml)精确称取丙酮酸钠(AR)22.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
4.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4-二硝基苯肼19.8mg,用10mol/L盐酸10 ml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NaOH溶液称取16gNaOH溶于适量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 000ml。
【操作】取2支试管按下表操作:表3-15 血清ALT测定(赖氏法)操作步骤加入物(ml)测定管对照管血清0.1 0.1ALT底物液0.5 -混匀,置37 o C水浴,保温30分钟2,4-二硝基苯肼0.5 0.5 ALT底物液-0.5混匀,置37 o C水浴,保温20分钟0.4mol/L NaOH 5.0 5.0混匀,静置10分钟,用505nm 波长比色,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用测定管吸光度值减去对照管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得ALT活力单位。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实验报告测定转氨酶活力的实验报告引言:转氨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力,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力,探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 试剂:包括转氨酶检测试剂盒、生理盐水、麻醉剂等。
3.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实验组小鼠经过麻醉后,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
3. 对照组小鼠同样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
4. 使用转氨酶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血清中转氨酶的活力。
5.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样本的吸光度值,并计算相应的转氨酶活力。
6.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转氨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
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讨论:转氨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小鼠中,转氨酶的活力明显增强。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小鼠受到了某种刺激,导致转氨酶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转氨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重要过程,其活力的增强可能与这些代谢通路的活跃有关。
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肝功能异常常常伴随着转氨酶活力的改变。
通过测定转氨酶活力,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转氨酶活力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肝毒性,指导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活力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实验条件的控制、样本的保存和处理等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力,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血清ALT活性检测结果及其分析作者:柴连明来源:《商情》2014年第31期【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新生HBV感染情况。
方法用赖氏法(Reitman)测定ALT活性。
结果:检出ALT活性升高者157人,阳性率为2.30%,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该校三年来入校新生HBV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应重视入校后ALT活性复检和进一步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以预防和控制HBV在校内及社会的传播。
【关键词】入学新生 ALT活性检测ALT即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谷丙转氨酶,ALT是诊断肝炎尤其是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敏感性指标,也是判断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通过对入学新生进行ALT活性检测,可以了解大学生新生HBV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室从2008~2010年连续三年承担新生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检测项目,现就检测结果作以报告和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我校2008~2010年入学一月新生6852人,其中男生2225人,女生4627人。
年龄18~23岁之间,平均18.8岁。
(二)方法按照目前国家推荐的首选方法-赖氏法(Reitman)测定,仪器为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制造),试剂全部由平凉市仁和医院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4℃保存。
采用重复实验以证实方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二、结果三、分析(一)乙肝对大学生新生有较大的危害性。
ALT即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谷丙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
各组织器官中酶含量不等,其中以肝组织中含量最高。
正常时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血清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或细胞破坏时,则酶可以大量释放入血,造成血清中酶活性明显升高。
所以,ALT升高几乎总是由肝病引起的。
一般以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ALT升高明显,如病毒性肝炎病人中,酶活性可以升高至1,000-4,0000单位;无黄疸和黄疸性肝炎的早期阳性率可达20%-100%;中毒性、酒精性肝炎ALT升高亦表现于其他肝功检验之前。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氨基转移酶,能催化氨基酸的氨基与酮基酸的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其中,谷丙转氨酶(AL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之一,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如肝炎、心肌梗死等,血清中ALT活力常显著增加,因此在临床诊断上,ALT活力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通过检测ALT催化丙氨酸与酮戊二酸反应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的生成量,来计算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1.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2. 药品与试剂:丙氨酸、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NaOH、标准ALT溶液、血清样本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有药品与试剂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置,确保实验所需的药品与试剂质量合格。
2. 标准曲线制作:将标准ALT溶液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分别取等体积的标准溶液和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后加入NaOH,进行显色反应。
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以ALT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实验测定:取血清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分别加入丙氨酸、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和NaOH,进行显色反应。
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测定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ALT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20~100U。
2. 实验测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血清ALT活力,结果为X U/L。
3. 结果分析:根据血清ALT活力值,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实验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清酶活性测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临床意义二实验原理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COOH COOH| |COOH C=O COOH H –C–NH2| | ALT | |HC-CH3 +CH2 C=O + CH2| | | |NH2CH2NH2CH2|| |COOH COOH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谷氨酸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红棕色。
于波长505nm 处读取吸光度值,计算酶活性。
三试剂与主要器材(1)0.1mol磷酸盐缓冲液(PH7.4):将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420ml,0.1mol/L磷酸二氢钾80ml,混匀,即为PH7.4、0.1mol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保存。
(2)ALT基质液:称DL-丙氨酸1.79g,α-酮戊二酸29.2mg,加磷酸盐缓冲液(PH7.4)约50ml煮沸溶解后,待冷,用1mol/LnaOH调整PH7.4(约加0.5ml),缓冲液加到100ml,加氯仿数滴, 4℃保存。
该溶液可稳定2周。
(3)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4-二硝基苯肼19.8mg,溶于10mol/L 盐酸10ml中,完全溶解后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瓶中,室温保存,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置。
(4)2μmol/L丙酮酸标准溶液:精称纯丙酮酸钠22.0mg于100ml容量瓶内,加磷酸盐缓冲液(PH7.4)至刻度。
此液应新鲜配制,不能存放。
(5)0.4mol/LnaOH溶液:将16gNaOH溶液于蒸馏水中,加蒸馏水至1000ml,置塑料瓶内,可长期使用。
四实验方法(1)标准曲线的制作。
0 1 2 3 4丙酮酸标准液(ml) 0 0.05 0.10 0.15 0.20基质液(ml) 0.5 0.45 0.40 0.35 0.30磷酸盐缓冲液(ml) 0.1 0.1 0.1 0.1 0.1相当于酶活性单位(卡门单位) 0 28 57 97 150各管加入2,4–二硝基苯肼0﹒5 ml,混匀,37℃水浴20 min后加入0﹒4 mol/L NaOH 5﹒0 ml,混匀。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肝脏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AL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
肝脏中主要存在两种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其中,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ALT 活性升高。
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通过检测ALT催化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的丙酮酸,计算ALT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血清样本-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2,4-二硝基苯肼-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 氯化钠- 碳酸氢钠- 碘化钠- 硫代硫酸钠- 酚酞指示剂- 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容量瓶- 烧杯- 恒温水浴箱- 移液管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溶液。
- 将标准溶液加入反应体系中,在37℃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 加入2,4-二硝基苯肼,混匀。
- 加入碘化钠和硫代硫酸钠,滴加酚酞指示剂。
- 在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以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本测定:- 按照上述步骤,将血清样本加入反应体系中。
- 在37℃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 加入2,4-二硝基苯肼,混匀。
- 加入碘化钠和硫代硫酸钠,滴加酚酞指示剂。
- 在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ALT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1.0mmol/L,相关系数R²=0.998。
2. 样本测定:本实验所测得的血清ALT活性为80U/L,参考范围为0-40U/L。
血清ALT活性检测及其分析作者:柴连明来源:《商情》2014年第31期【摘要】ALT即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谷丙转氨酶,ALT是诊断肝炎尤其是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敏感性指标,也是判断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通过对入学新生进行ALT 活性检测,可以了解大学生新生HBV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入学新生 ALT活性检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要求学校每年对入学新生进行相应的健康体检,以对新生的健康状况有大致了解,并能对某些传染性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我校是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领导也非常重视学生体检工作。
根据学校的发展,结合实际,学校决定2012年入学新生的体检工作在校内开展,并成立了体检小组,由校领导直接负责。
体检工作于2012年11月10日开始,23日结束。
按照要求生物化学实验室承担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检测项目,现就ALT检测结果作以报告和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2012年入学新生1605人,其中男316人,女1289人。
年龄18~21岁之间,平均18.8岁。
按照目前国家推荐的首选方法-赖氏法(Reitman)测定,仪器为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制造),试剂全部由平凉市仁和医院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4℃保存。
采用重复实验以证实方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二、结果检测结果ALT活性最小值为2单位,最高值有2人,分别为98单位和119单位。
三、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012年入学新生 1605人中98.38%的学生ALT活性在正常值范围内。
ALT 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有26人,占1.62%。
其中,22人在60单位以下;2人高于60单位,但小于80单位;2人ALT最高,分别为98单位及119单位,说明酶活性中度增高。
一般来说,ALT 超过正常值一倍以上,临床上才认为有参考意义。
ALT即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谷丙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
ALT检测操作规程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包括肝脏、心脏、肾脏等组织中。
ALT是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量血液中ALT的活性,可以评估肝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介绍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操作规程(速率法)。
一、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1.乙醚:用于准备昏迷鼠模型;2.丙酮:用于制备丙酮胺溶液;3.氯化二乙酸:用于制备氯化二乙酰胺试剂;4.丙酮胺:用于制备丙酮胺溶液;5.磷酸氢二钾溶液:用于制备缓冲液;6.氧化丙酮胺:用于制备氧化丙酮胺试剂;7.pH7.0缓冲液:用于制备反应体系;8.4-氨基硫代洪美酸:用于停止反应;9.甲醛:用于制备甲醛溶液;10.维生素C溶液:用于制备维生素C溶液;11.肝组织磷酸化酰胺:用于制备肝组织提取液;12.酶提取液:用于提取ALT酶。
二、实验步骤1.制备ALT酶提取物:(1)取新鲜动物(小鼠)肝脏组织15g,加入磷酸缓冲液5倍的体积;(2)放入冷冻机中,-20℃下保存12h;(3)取出,加入万能匀浆器中,对肝脏组织进行研磨;(4)将研磨后的肝脏组织加入毛细管离心管中,进行离心,1800r/min 离心10 min;(5)将提取液转入新的毛细管离心管中,再次离心,3000r/min 离心10 min;(6)将上清液收集至离心管中,取出备用。
2.制备标准曲线:(1)取6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D、E、F,一个空白试管用作对照;(2)分别加入0.1ml、0.2ml、0.3ml、0.4ml、0.5ml、0.6ml的ALT 酶提取液;(3)加入pH 7.0缓冲液,使总体积为2.0ml;(4)每个试管中加入0.2ml的氧化丙酮胺试剂;(5)按顺序加入2ml、0.2ml、2ml的维生素C溶液、氧化丙酮胺试剂和ALT提取液;(6)加入4-氨基硫代洪美酸停止反应,并立即搅拌均匀;(7)用甲醛溶液处理样品;(8)分别在0.1、0.2、0.3、0.4及0.5的浓度范围内,测定样品的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