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54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讨论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图表等3. 案例素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的考核。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图片、图表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实地考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考察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牵引供电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及功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等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的道路设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类,可划分为①正线(用于运营线路,即乘客搭乘的线路)、②辅助线(用于辅助正线运营的线路,如渡线、临时停车线、折返线等)和车场线(主要在车辆段和停车库的线路,如检修线、出入库线、试车线、洗车线等)。
城市轨道交通实际上可以按车站的空间位置分为地下车站、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
按运营功能可分为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间站(或称折返站)和通勤站。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为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和岛侧混合式。
按车站施工方法分为明挖车站和暗挖车站。
按车站断面结构分为矩形车站(又可分为单层、双层、多层)、拱形车站(又可分为单拱、多跨连拱)、圆形车站(又可分为正圆、椭圆)和马蹄形车站。
1)从使用功能角度讲,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组成包括车站大厅及广场、售票大厅、运营管理场所、技术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
2)从建筑空间位置角度讲,车站一般包括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地下)和其他附属建筑物。
①车站主体作为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
车站主体根据功能可分为乘客使用空间和车站用房。
②出入口及通道是乘客进出入站厅的通道。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原则(1)一致性原则车站选址要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要求相一致,以满足远期规划的要求。
(2)适用性原则车站选址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地下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的拆迁及改造的可能性等情况;设计应能满足远期客流集散量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要满足客流高峰时所需的各种面积及楼梯通道等宽度要求及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的要求。
铁道概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铁道概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内进行大规模运输的专业交通系统,主要通过铁路的方式进行运营。
它是连接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述进行详细阐述。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种类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其中,地铁是一种主要利用地下或高架线路的高速铁路系统,通常连接城市不同区域,可以承担大量的客运任务。
轻轨则是一种介于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交通系统,通常是利用地面或高架线路,适用于中小型城市。
有轨电车则是一种利用轨道进行运营的城市交通工具,常见于城市内部线路或较为繁忙的区域。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交通效率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设有封闭的线路,无需因为道路状况等原因而产生耽搁,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交通服务。
2. 运力大:轨道交通系统通常采用列车运行,可根据客流情况进行调整,能承载大量乘客,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3. 节能环保:相比汽车等传统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能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4. 便捷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站点布局通常相对集中,乘客上下车方便,减少了中间停靠的次数和不必要的换乘,提供乘客更便捷、安全的出行方式。
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通常分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四个阶段。
1. 规划阶段: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阶段,需要对城市的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发展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站点布局等,并编制详细的规划方案。
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对轨道交通线路进行具体设计,包括线路的几何布置、车站的位置和设计、车辆的选型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图的编制,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考试整理内容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综述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按建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城轨交通分为:地下线路、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3、地铁: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4、城轨交通设备基本上分为:线路、战场、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及其他设备5、城轨交通线路: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6、城轨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辅助线: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段线、安全线7、动车分为:带有受电弓的动车、不带受电弓的动车(拖车)8、车辆: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受流装置、电气系统以及内部设备9、变电所可分为: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或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0、接触网分为:架空式接触网和接触轨式接触网11、联锁设备:信号设备,用来在车站或车辆段实现联锁关系,建立进路、控制道岔的转换和信号机的开放,以及进路的锁闭和解锁,以保证行车安全12、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包括三个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运行(ATO)、列车自动监控(ATS)13、城轨交通的闭塞可分为: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14、城轨交通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时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CCTV)、乘客信息系统(PIS)、电源及接地系统15、城轨交通的特点:服务范围限于城市内部、服务对象比较单一、运营管理简单16、城轨优点:运行准时、速达;安全;能耗低缺点:建设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17、城轨与铁路的区别:运营范围:小运行速度:低服务对象:单一18、接触网供电电压:1500V;接触轨供电电压:750V20、1863年,英国伦敦,第一条城轨交通线路建成通车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战场1、线路包括:正线和车辆段/停车场内的线路站场指车站和车辆段/停车场2、轨道由钢轨及其联接部件、扣件、轨枕、道床和路基构成3、正线及辅助线钢轨一般采用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4、轨道标准轨距:1435mm5、车站一般由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亭(地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组成6、车站按站台类型分为:岛式站台车站、侧式站台车站、混合式站台车站7、按运营功能车站分为:终点站、折返站、换乘站、中间站8、线路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夹直线9、线路纵断面:平道、坡道、竖曲线10、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困难地段可采用3.5%,联络线、出入段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11、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12、道床:碎石道床、整体道床13、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部分、连接部分、辙岔及护轨部分组成14、道岔分为:连接设备、交叉设备以及连接设备和交叉设备的组合15、城轨必备:综合维修、物资存储、技术培训16、车辆段规划总体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咽喉部分、线路部分及车库部分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车辆的分类:按牵引动力配置:动车、拖车按驱动方式:旋转电动机驱动、直线电动机驱动按车辆规格:A型车、B型车、C型车2、车体由低架、车顶、侧墙等部分组成3、按材料,车体分为:碳素钢、不锈钢、铝合金4、车门包括:客室车门、紧急疏散安全门、司机室门和司机室通道门5、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车钩、缓冲器、电路连接器和气路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