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修改中)

  • 格式:ppt
  • 大小:512.00 KB
  • 文档页数:4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本部分学习的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国际贸 易的基本理论,从纯理论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 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本身的利益、国际贸易 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贸易的基本 模式等。同时还应该明了国际贸易纯理论存在 的内在矛盾与不足之处。本部分涉及的内容包 括古典经济学派的绝对优势原理、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价格的初步决定和赫克 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等。

主要分析工具
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 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般均衡

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
一、引言 1、理论范围:17世纪-20世纪上半叶 2、本章学习目的: 贸易基础 贸易所得 贸易模式 3、本章学习内容:
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原理 特例 比较优势原理 机会成本理论 再解释 4、说明 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不是唯一 原因。 比较优势原理具有动态化,随时间而改变。

2、绝对优势的分析
美 小麦W(蒲式耳/劳动小时) 6 布匹C(码/劳动小时) 4 英 1 5
⑴美国的绝对优势产品——小麦W 英国的绝对优势产品——布C 结论:两国存在贸易的基础。
∵ 6W>1W ∵5C>4C
⑵贸易的模式:英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布,进口小麦。 美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小麦,进口布。 ⑶设交换比价:6W=6C 则:
贸易基础 地理条件 技术差别 劳动生产 率 之间的差异 成本差异 价差
四、绝对优势 两国:A国、B国 两产品:X、Y 劳动生产率:Xi (i=1、2)
基本思想
两国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即一国相对另一国 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或有绝对优 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或有 绝对劣势)。 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的绝对优势 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去交换绝对劣势商品。 这样双方均能从中获利。
*多种产品模型的比较优势

模型的建立
– 假定两个国家都能生产许多种( N种)不同的产品.

相对工资和专业分工
– 贸易模式取决于本国和外国的工资比率 。 – 商品总是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

例如, 如果waLi < w*a*Li 那么在国内生产i产品将会更 便宜, 或者换种表达方式是 a*Li/aLi > w/w*.
思 考(2)

若实例中英国小麦改成 3个单位,互惠贸易能 否发生? – 此时6W/ 4C=3W/ 2C,4C/6W=2C/3W 即ax/ ay = bx / by, ay / ax =by / bx ∴两国无比较优势,也就无互惠贸易的发生。
3、比较优势下的贸易所得

(1)国际交换比价的范围 – ∵美国国内交换比价为6W=4C – ∴当6W<4C时,美拒绝贸易。 – 即当6W>4C时,美才愿意贸易。 – 同样地,英国国内交换比价为2C=1W – ∴当2C<1W时,英拒绝贸易。 – 即当12C>6W时,英才愿意贸易。 – ∴只有当4C<6W<12C时,互惠贸易才可发生。 结论:国际交换比价处于国内交换比价上下限之内 。 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对本国越不利
四、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
120 70 布 60 美国 E 120 布 50 40 B 90 110 小麦 180 0 E’ A’ B’
英国
A
0
40 60 70 小麦
假设,美国用70单位小麦与英国70单位布交换, 国际分工与贸易使得国际均衡价格介于两国贸易前的 相对价格之间,贸易使双方都获利了。 思考:大国与小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贸易所得?
– 例如:美国为了多生产一单位小麦,必须放弃2/3单
位布的生产, 则,在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2/3单位布,即1W= 2/3C 同样地,在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2单位布,即 1W= 2C

2、比较成本原理:当一国在一种商品上有较低 的机会成本时,则该国在该中商品上就具有了 比较优势(在另一种商品上有比较劣势)。
思 考(2)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 低,那么贸易就会使这个国家受到了剥削并 使福利恶化。这种说法对吗?
2.4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一、机会成本理论


二、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四、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
一、机会成本理论

1、机会成本:是指再生产一单位某商品所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数量。
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当假设,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时,
– 则 ,小麦的机会成本=小麦与布的相对价格
– 即 ,在美国:Pw /Pc= 2/3 , Pc/Pw= 3/2
在英国:Pw /Pc= 2 ,Pc/Pw= 1/2
总之,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不同是其比较优势 的反映,这为两国开展互惠贸易提供了基础。 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不同的原因是相对成本不 同(两国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同)。

2、1 重商主义
一、时间:17世纪-18世纪 二、理论内容 财富形式:金银 获取财富的途径:对外贸易 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三、政策主张 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政府干预
四、评价 1、意义: 重视贸易 为后来理论的理解提供了对照 新重商主义重抬头 2、局限性 财富形式单一 贸易观太局限 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太大
38
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
表 : 本国和外国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39
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

哪个国家生产哪种商品?
– 对一个国家来说,相对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率的产
品具有成本优势。 例如,如果 w/w* = 3, 本国将会生产苹果、香蕉、 鱼子酱,外国只会生产枣和烤饼。 两国都会从这种分工中受益
– 重商主义的政策是“以邻为壑”的政策,对任何人都没
有好处;
– 宣扬自由贸易原则。
2、斯密的经济思想和《国富论》的中心
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分工和经济增长 自由市场的效率
3、经济增长与分工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 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 结果” 分工的好处: 1、劳动者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巧因业专而日进 2、可以免除因工作转换而损失的时间 3、有利于机械的发明
1.
2. 3.
交换比率不是固定的 交换比率有一个范围(保证两国愿意交换) 具体如何确定在以后的理论中交代
评价 1、意义 财富的形式:金银等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 获取财富的途径:分工 贸易是一种双赢的游戏。 鼓励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干预 2、局限性 理论的应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适用性很小,只能 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无法解释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比较优势的含义

设:两国A和B,两种商品X和Y。
ax,bx—分别表示A,B两国在X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 ay,by—分别表示A,B两国在Y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
则:当ax> bx时,A国在 X商品上具绝对优势。
当ay<by 时,B国在 Y商品上具绝对优势。 当ax/ ay > bx / by时,A国在 X商品上具比较优势。 当ay / ax <by / bx 时,B国在 Y商品上具比较优势。
二、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120 100 80 布 60 40 20 0 美国 A
120
100 布 80 60
英国
40 20 30 60 90 120 150 180 小麦
0
A’
20 40 60 小麦
由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可知:
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边际转换率=120/180=2/3 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120/60=2
美国 分工后 分工前 生产:6W+4C 消费:6W+4C 生产:12W 消费:6W+6C ∴分工后比 分工前美国 多获得2C
生产:1W+5C 分工前
英国 分工后 消费:1W+5C ∴分工后比分 工前英国多获 5W-W=4W
生产:10C
消费:5W+5C 结论: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
•关于交换比率的说明
2.2 绝对优势理论
提出者: Adam· Smith 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 称《国富论》1776年发表) 理论背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盛行

一、斯密的经济思想 1、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 政府对贸易的垄断以及对商人利益的保护,阻碍了自由
贸易力量的发挥和经济的繁荣;
4、分工和交换

分工的好处和利益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


市场机制是决定分工模式和实现分工利益的最 有效的机制; 国际分工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的专业 化,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
自由的国际贸易是实现国际分工利益的最有效 途径。
假设前提 贸易的往来仅限于两个国家之间 贸易的对象仅限于两种商品 只使用一种要素进行生产(劳动) 贸易的初始阶段贸易双方没有设定贸易限制 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禁止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没有技术革新 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2、比较优势的分析

小麦W(蒲式耳/劳动小时) 6 布匹C(码/劳动小时) 4

1 2
分析
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小麦W 英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布C ∵ 6W/4C>1W/2C ∵2C/1W>4C/6W
结论:两国存在贸易的基础。
⑵贸易的模式 美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小麦,
英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布。 ⑶设交换比价:6W=6C

(2)贸易利益分配的决定 设交换比价为6W=6C时,则美获2C,英获1C。 当交换比价为6W=8C时,则美获4C,英获 2/3C。 而当交换比价为6W=10C时,则美获6C,英获 1/3C。
∴ 贸易利益的分配是由国际交换比价(即贸易条 件)所决定的。
当国际交换比价越接近于一国国内交换比价时, 则该国获利越小;反之,则越大。
贸易条件

Terms of Trade: –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 的比值。 –在多种贸易商品世界中,定义为:一国出口 商品价格指数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 值。用百分比表示,通常称作商品或纯易货 贸易条件(Commodity or 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
2.3 比较优势原理
一、 提出者:David· Ricardo 二、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1817年发表) 三、比较优势原理 – 1、基本思想 – 2、比较优势的分析 – 3、比较优势下的贸易所得 – 4、考虑货币的比较优势

1、基本思想
两国的贸易基于比较优势。即一国相对另一国在 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无绝对优势), 另一国则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优势(无绝对 劣势)。 那么一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自己绝对劣 势中相对小的产品(比较优势)去交换另一国绝 对优势中相对大的商品(比较优势)。 即,“两利取其重,两弊取其轻。” 这样双方均能从中获利。
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
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 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 交易的世界,是一种实物面的分析。 分析框架上,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且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 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
4、考虑货币与汇率的比较优势
美 小麦W(蒲式耳/劳动小时) 6 布匹C(码/劳动小时)

英 1 2
4
分析:
– 1、如果两国工资率相等,如何贸易?
– 2、贸易之后两国的相对工资率在什么范围? – 3、若汇率发生变化,对贸易模式有什么影响?
思 考(1)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 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 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这种说法对吗?
则:
美国
分工前
生产:6W+4C
消费:6W+4C 生产:12W ∴分工后比 分工前美国 多获得2C
分工后
消费:6W+6C
生产:1W+2C 分工前 英国 消费:1W+2C 生产:4C 消费:2W+2C ∴分工后比分 工前英国多1W
分工后
结论: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
思 考(1)

一国在一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则另一国必定 在另一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此话对吗? – 对。∵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则有ax/ ay > bx / by, 又∵ ax、 ay 、 bx 、 by均大于零, ∴必有 by / bx > ay / ax 即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