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_郭施宏
- 格式:pdf
- 大小:601.23 KB
- 文档页数: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张广海;张华勇;刘佳
【期刊名称】《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运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0-2010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通过不一致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口、经济重心均位于区域几何重心偏东方向,二者空间演变关系总体上呈现出耦合关系;人口、经济重心的偏离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在逐年减少,说明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根据不一致指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划分为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型、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相协调型和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型三类.【总页数】7页(P64-70)
【作者】张广海;张华勇;刘佳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J], 乔方毅
2.湖南省县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研究 [J], 宾津佑;唐小兵;李民;邓楚雄
3.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研究\r——以安徽省为例 [J], 温瑞霞;赵春雨;孙亚军;郑永瑞
4.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实证研究 [J], 刘晓婷
5.非洲地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 [J], 蒋大亮;任航;张凌华;陈影影;张振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了解和分析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探索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人口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
通过对山东省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年龄结构等指标的研究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影响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因素,旨在为山东省人口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建议。
【字数:223】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GIS技术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深入探讨山东省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山东省人口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了解山东省各地区人口数量、密度、分布情况,为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影响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程度,揭示人口分布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为深化人口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未来山东省人口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山东省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合理流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人口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人口分布又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
山东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总量庞大,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对该省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摘 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人地关系三大子系统为依据构建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山东省2006-2014年人口城镇化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山东省人地系统的协调性也趋于良好的方向发展。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在空间演变方面,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区、较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区、一般人口城镇化质量区、较低人口城镇化质量区和低人口城镇化质量区。
济南、青岛、东营与威海为山东省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区,烟台、淄博、临沂为山东省较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区,;德州、济宁与枣庄划分为较低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区;聊城与菏泽划分为山东省低人口城镇化质量区。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质量;人地协调性;等级分布;山东省Abstract :National Plan on New Urbanization 2014-2020 pointed out emphatically that the plan should close center arou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at will see people-oriented as an essential value and gradually settle the former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who have migrated to the citie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ub-systems of man-earth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Deeply analyzing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from 2006-2014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entropy weight method, it turned out that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wed a obvious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作者简介马红卫,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硕士。
2023年10月(第37卷第10期)Oct.,2023(Vol.37,No.10)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原云霄,渠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咸阳712100)摘要:开展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是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摸底,更是实现人口规模质量与经济转型匹配的必然要求。
文章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剖析其空间演化特征。
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应技术适宜性自西向东降低;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红利丧失,老龄化问题严重。
由此提出以青岛为中心城打造东部区域协同创新城市群、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人才红利”转变并强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速推进银色产业建设并树立积极向上老年观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人口变动;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空间演化中图分类号:F127;C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23)10-0057-11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Pop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YUAN Yunxiao,QU Mei(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Xianyang712100,China)Abstract:Conducting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of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chieve the match of population size,quality,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and uses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model to measure and analyze its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technological suitability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de⁃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low,and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urgently needs to be improved;the loss of population dividend and serious aging problem.Therefore,it is proposed to build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rban cluster in the eastern region with Qingdao as the central city,accelerate the gradient transfer of industries to promot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talent dividends"and strengthen the attractiveness of high-level talents,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lver industry,and establish a posi⁃tive and upward outlook on the elderly.Key words:population change;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coupling coordination;spatial evolution一、引言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
1964年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动态闫庆武【摘要】采用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指数、集中指数、再分布指数、人口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基于第二-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人口密度密集的区域在空间上表现为“X”型;人口再分布先后经历了先弱后强的趋势,1990年后人口分布活跃性增加;人口分布重心在东北-西南方向往返移动;人口分布总体上表现为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性在降低.【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人口分布;时空动态;山东省;人口普查【作者】闫庆武【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及其发展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对于制订区域人口政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许多学者在人口地域分布的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通过计算人口地理学中人口地域分布度量的一些指标如人口密度[2-4]、人口重心[3-6]、不均衡指数[2,3,7,8]、集中指数[3,8,9]等,或者采用偏移-分享分析方法[2,3]来分析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机制;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或核函数模型建立较优的人口密度表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相关与变异分析 [8,10,11];采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中的Moran's I、Geary C、G统计和LISA分析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12-15];采用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方法拟合人口分布,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细部特征[5,16,17]。
山东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举行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18],山东省的总人口在其中的5次普查均居全国第2位(1990年四普居第3位)。
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贡献度及协调性分析陈君;孙希华
【期刊名称】《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29)4
【摘要】针对城市化三个子系统,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物理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贡献度及其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结论如下:(1)山东省整体城市化类型属空间导向型;(2)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有显著空间差异,济南、青岛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青岛市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一枝独秀,威海市的空间城市化水平最高;(3)现阶段山东省整体城市化协调度仍处于拮抗阶段.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总页数】6页(P347-352)
【作者】陈君;孙希华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1
【相关文献】
1.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J],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
2.空间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相统一的城市化模式与持续经济增长 [J], 李英东
3.土地资源配置与人口·经济·产业·资源空间协调性分析 [J], 李其恩;刘泽华;邵子南
4.安徽省县域“人口—经济—空间—环境”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J], 杨新刚;张守文;夏永久;陈晓华
5.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J], 李正;武友德;蒋梅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曹珑誉;潘安;周棱楠;罗芳【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39)6【摘要】成渝经济圈在国家发展全局战略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经济圈44个地级县(区、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及其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成渝经济圈经济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最为显著,反映出内部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2)城市化进程中,成渝经济圈是以空间城市化为主导的经济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3)成渝经济圈内部区域差异明显.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得分由内向外递减,形成梯级分化.(4)成渝经济圈人口-经济-空间两两及三者之间城市化耦合水平较低,总体处于拮抗阶段.(5)按照协调度水平分别进行排序,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成渝经济圈内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加之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为成渝经济圈城市协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总页数】10页(P99-108)【作者】曹珑誉;潘安;周棱楠;罗芳【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1.3【相关文献】1.川渝老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研究——关于川渝革命老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双向推动的思考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系研究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及耦合协调水平研究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与多维人口结构协调性研究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结构特征及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山东省人口数量庞大,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人口迁出现象严重。
深入研究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合理的人口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和模拟方法,对山东省人口分布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各种因素,为未来的人口预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现状和趋势,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基于GIS技术的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深入探讨山东省人口现状和未来趋势。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山东省人口的空间格局特征,揭示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二是研究山东省人口密度分布的时空变化情况,探讨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和分布变化的趋势;三是探讨影响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程度和机制;四是探讨基于GIS技术的人口分布模拟方法,为未来人口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五是对山东省未来人口分布进行预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研究,旨在为山东省人口分布管理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山东省人口变化与地区发展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制定科学的人口规划、实施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于GIS技术的人口分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掌握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和规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