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5
d A C ε=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1引言 (1)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 (1)2.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 (1)2.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特点 (6)1引言电容式传感器利用了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广泛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并正逐步扩大到压力、差压、液面(料位)、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机构简单,体积小,分辨力高;2)可实非接触式测量;3)动态效应好。
电容式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很高,因此动态效应时间短,且其介质耗损小,可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可用于测量高速变化的参数;4)温度稳定性好。
它本身发热量极小;5)能在高温、辐射和强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6)电容量小,功率小,输出阻抗高,因此,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抗干扰产生不稳定现象。
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2.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电容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转换为自身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这些被测量是用于改变组成电容器的可变参数而实现其转换的。
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用最普通的平行极板电容器来说明。
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极板,当不考虑其边缘效应(两个极板边缘处的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时,其电容量为:(1)公式中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A ——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d ——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因此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就会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根据这一电容结构关系可构成变极距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和变介质型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位的电容式传感器。
是利用容器中的物料为恒定的介电常数时,极间电容正比于液位的原理而构成的,并应用电子学方法测量电容值,从而探测液面位置信息。
特点是液位测量只与电容结构有关,与物料的密度无关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圆筒形结构构成变面积型的液位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结构的探头是由这两个电极极板构成,通过气、液或料相介质的高度不同引起极间电容改变来探测物面位置的。
完整版电容式传感器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介绍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涵盖了传感器的基础知识、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和构造、电容测量电路以及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场景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熟悉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与实现;3.理解电容式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能够进行电容式传感器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电容式传感器的基础知识(4学时)-电容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电容式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和构造(6学时)-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8学时)-常见的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原理;-电阻-电容(RC)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桥式电阻-电容(RC)电路的设计和实现;-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处理和放大。
4.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6学时)-温度测量与控制;-液位检测与控制;-压力传感与控制;-人机交互与触控技术。
5.实验操作和应用案例(6学时)-实验操作:电容的测量和计算;-实验操作:电容式传感器的特性测量;-应用案例:温度测量与控制;-应用案例:液位检测与控制。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和作业:根据实验操作和应用案例,学生需提交实验报告和作业,考察其对电容式传感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课堂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展示自己对电容式传感器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3.课程项目: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项目,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控制系统,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教材参考1.《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明山,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容式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2版),姚文奇,机械工业出版社。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主要由单片机系统、555 定时器、LCD1602组成。
单片机作为控制部分,接收 555 定时器方波信号并读取其频率,将该频率转换成液位高度,显示到 LCD1602 液晶显示屏上。
在计算液位高度前,采用限幅滤波算法对所测频率进行滤波处理,减小了电容与频率转换的误差,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并且系统的成本较低。
关键词:液位传感器;555 定时器;频率测量;软件滤波引言液位准确检测一直以来是传感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控制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常进行液位测量的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随着工业自动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因直接液位测量法原始、精度低等逐渐被间接测量方法取代。
本文设计的液位传感器,在充分考虑具体工程应用背景的基础,对传统电容传感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51单片机的电容式传感器的油位检测系统,并采用限幅滤波算法,减小了电容与频率转换的误差。
一、电容液位检测的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利用被测介质液位高度的变化引起电容变化的原理,将被测液位高度的变化转化为电容值,利用555定时器产生振荡,只要检测出了555定时器的频率信号就可以得到电容值,进而检测出液位的高度H。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其电容值的计算公式如下:图1二、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的总体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图22.1多谐振荡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测量的方波信号源,其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
其可以为电容检测电路提供电压幅值为5V、频率为500KHZ的方波信号源。
图32.2单片机和显示电路选用AT89C51单片机,即满足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又符合低成本要求。
采用LCD1602作为显示屏,具有清晰度高、方案成熟、应用广泛等优点。
三、软件设计系统软件主要包括转换程序及LCD1602显示子程序、限幅滤波程序。
3.1LCD1602显示子程序图4 LCD液晶显示程序3.2主程序图5 主程序四、结论本文结合实际行业的要求,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测量系统。
电容式传感器教学设计案例引言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它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目标物体的一些特征,如接近程度、湿度、液位等。
由于其在工业自动化和电子应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容式传感器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以一个电容式传感器的教学设计案例为例,介绍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上教授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具体而言,学生应能够:1. 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2. 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电路连接;3. 进行电容式传感器的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4. 进一步拓展思维,探索电容式传感器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介绍首先,通过讲解电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来引出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
然后,详细介绍电容式传感器是如何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实现目标物体特征的检测的,如接近程度、湿度、液位等。
2. 电容式传感器的电路连接方法在此部分,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连接电容式传感器至电路中,并讲解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电路连接,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
3.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部分,提供一个具体的实验案例,如使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体的液位。
首先,讲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电容式传感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和应用。
4. 实验结果分析与展示学生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将实验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进行结果解释。
此外,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探究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5. 拓展应用探索本部分将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电容式传感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可以提供一些案例或问题,如如何使用电容式传感器检测物体的重量、如何利用电容式传感器设计接近开关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
摘要:一、引言二、液位传感器简介1.分类2.应用领域三、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原理1.结构组成2.工作原理四、测量液位的方法1.测量步骤2.参数调整与优化五、传感器性能与评估1.主要性能指标2.评估方法六、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液位测量技术在工业、农业、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因其高精度、可靠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液位测量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液位传感器简介1.分类液位传感器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雷达液位传感器、电容液位传感器等。
2.应用领域液位传感器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制药等。
三、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原理1.结构组成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主要由电容探头、信号处理单元、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
2.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位与介电常数的变化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当液位变化时,探头内的电容值也会相应改变,通过信号处理单元将电容变化转换为液位信号输出。
四、测量液位的方法1.测量步骤(1)安装电容式液位传感器;(2)连接电源和信号输出接口;(3)调整传感器参数,如灵敏度、滤波器等;(4)开始测量液位。
2.参数调整与优化(1)灵敏度调整: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进行调整;(2)滤波器优化: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截止频率,消除干扰信号。
五、传感器性能与评估1.主要性能指标(1)测量精度;(2)响应时间;(3)量程;(4)耐压性能;(5)稳定性。
2.评估方法(1)实验室测试:对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2)现场试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观察传感器的性能表现。
六、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在液位测量领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1.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极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材
料的选择与电容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电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
耐腐蚀性能,并且能够与被测液体产生较大的电容值变化。
常用的电极材
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等。
2.设计合理的电容结构:电容结构的设计对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灵敏
度和线性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平行板电容结构,即
在容器内侧壁上固定一个金属电极,并将另一个金属电极悬挂于容器内的
液面上方。
当液位变化时,悬挂电极与液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改
变了电容值。
3.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电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容值的变化,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其转换为可用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常用的信
号处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电路、相关计算电路等。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应
充分考虑灵敏度、线性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4.考虑环境因素: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防护等级、防爆性能等,以保证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校准和调试: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安装和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时可以使用标准液位和测定值进
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整。
总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电容结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
格调试,可以实现对液位的准确测量。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液体液位的传感器。
它利用液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
一、结构原理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一般由两个电极构成,一个是内部电极,置于容器内部,接触液体;另一个是外部电极,安装在容器的外壁上。
当传感器周围空间内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物质时,两个电极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电容。
传感器内部的电极通常是一个金属管,它充当着液位传感器的一个极板,又作为液体容器的内衬。
金属管的内侧与液体接触,外侧与容器的壁隔离。
液位上升时,液体中介电常数相对空气较大,电容值相应增大;液位下降时,液体中介电常数相对空气较小,电容值相应减小。
传感器的外部电极通常是一个与液位变化没有直接关联的导电材料,如金属片或金属环。
外部电极与传感器内部电极之间的电容取决于液体在两个电极之间的介电常数差异。
二、测量方法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差分模式和绝对模式。
1.差分模式差分模式是通过测量两个电容的差值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传感器的内外两个电容分别为C1和C2,液位下降时C1减小,C2增大;液位上升时C1增大,C2减小。
通过测量C1和C2的差值,可以得到液位的变化。
差分模式测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然而,差分模式需要测量两个电容值,因此需要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
2.绝对模式绝对模式是通过单独测量一个电容的值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一般选择外部电容C2进行测量。
当液位上升时,C2减小;液位下降时,C2增大。
通过测量C2的值,可以得到液位的变化。
绝对模式测量的优点是电路设计简单,信号处理也相对简单。
但是,绝对模式对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测量精度。
三、总结与应用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容测量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液位检测技术研究液位检测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液位检测技术也不断得到了改进与提升。
而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液位检测技术,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灵敏度,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一、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信号电容值变化来检测液体比重和液位信息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内部的金属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内注入液体时,电极与介电体之间的介电常数的改变会使得电容值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变化值计算出液位或液体比重信息。
二、优势与特点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液位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高精度: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测量要求。
2.高可靠性: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采用了高品质的金属和介质,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环保无污染: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无需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液位检测,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4.易于安装和维护: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安装简便,不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减少了对生产工艺的影响。
三、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液位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石化、制药、食品、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以及医疗、环保、消防等领域。
1.石化工业:在石化工业生产中,严格的液位控制要求对于生产质量和效率均有着重要意义。
而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因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已成为石化工业液位检测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2.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中,液位控制是保证药品成分与精度的基础,而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高精度、可靠性以及环保无污染的特点,为制药行业的液位检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食品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对于液体产品的加工需要进行液位检测控制。
而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因具有敏感度高、准确度高、安装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液体含量检测。
四、未来发展趋势电容式液位传感技术具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应用:未来电容式液位传感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中,如航空航天、3D打印等领域。
电容式传感器电路设计及非接触测量技术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感式传感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测量技术。
电容式传感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测量技术,它利用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容式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原理及非接触测量技术的优化。
电容式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基于电容量的测量原理。
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带电板之间的电介质隔开。
当电介质发生变化时,电容的值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我们可以间接地测量电容器所测量的物理量。
在电容式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中,有两种常见的方案。
一种是采用可变电容器,在测量物理量时调整电容的值。
另一种是采用固定电容器,通过改变电介质的特性来改变电容的值。
对于第一种方案,电容式传感器电路会将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转换为与被测量物理量相关的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或频率的改变。
其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电压变换的方式。
通过电压传感器来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更加稳定和精确。
对于第二种方案,电容式传感器电路通过改变电介质的特性来改变电容的值。
例如,采用柱状固定电容器,通过改变柱状电介质的长度或直径来改变电容的值。
这种方案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具有优势,例如在液位测量中可以采用液位高度来改变电容的值。
非接触测量技术的优化非接触测量技术在电容式传感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无需物理接触的方式来测量被测量物理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优化非接触测量技术的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来实现非接触测量。
例如,可以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来进行数据传输。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有线连接带来的布线麻烦,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其次,可以采用无源传感器的方式来实现非接触测量。
无源传感器不需要外部电源供电,而是通过采集环境中的能量来驱动传感器。
这样可以减少电池更换和维护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另外,可以采用通信协议的优化来提高非接触测量技术的性能。
一设计原理本设计采用筒式电容传感器采集液位的高度。
主要利用其两电极的覆盖面积随被测液体液位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对应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
由于从传感器得出的电压一般在0~30mv之间,太小不易测量,所以要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从放大电路出来的是模拟量,因此送入ADC0809转换成数字量,ADC0809连接于单片机,把信号送入单片机。
通过单片机控制水泵的运转。
显示电路连接于单片机用于显示水位的高度。
该显示接口用一片MC14499和单片机连接以驱动数码管。
二传感器设计.(1)传感器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系统; 它利用被测体的导电率, 通过传感器测量电路将液位高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压脉冲宽度变化, 再由单片机进行测量并转换成相应的液位高度进行显示,该系统对液位深度具有测量、显示与设定功能, 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等优点。
(2)传感器的组成图3-1-2 为传感器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它主要是由细长的不锈钢管(半径为R1 ) 、同轴绝缘导线(半径为R0 ) 以及其被测液体共同构成的金属圆柱形电容器构成。
该传感器主要利用其两电极的覆盖面积随被测液体液位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引起对应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
图3-1-2传感器原理图(3) 测量原理由图1 可知, 当可测量液位H = 0 时, 不锈钢管与同轴绝缘导线构成的金属圆柱形电容器之间存在电容C0 , 根据文献得到电容量为:(1)式中, C0 为电容量, 单位为F ; ε0 为容器内气体的等效介电常数,单位为F/ m; L 为液位最大高度; R1 为不锈钢管半径;R0 为绝缘导线半径, 单位为m。
当可测量液位)为H 时, 不锈钢管与同轴绝缘电线之间存在电容CH :(2)式中, ε为容器内气体的等效介电常数, 单位为F/ m。
因此, 当传感器内液位由零增加到H 时, 其电容的变化量ΔC 可由式(1) 和式(2) 得(3)由式可知, 参数ε0 , ε, R1 , R0 都是定值。
电容式液位计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容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掌握其测量液位的物理基础。
2. 学会分析电容式液位计的电路图,并能解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掌握影响电容式液位计测量精度的因素,能够列举并解释至少三种主要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操作电容式液位计进行液位的测量。
2. 通过实践,学会对电容式液位计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校准。
3. 能够设计简单的液位控制电路,并运用电容式液位计作为传感部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传感器在工业控制中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工程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设计。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精确测量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分析: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电路原理理解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理解电容式液位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正面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依据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容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 电容式液位计的电路分析与各部分功能。
-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包括介质特性、传感器间距、温度等。
- 传感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 电容式液位计的组装与操作流程。
- 液位测量实验,包括不同介质下的测量对比。
- 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校准方法。
-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液位控制电路。
3. 教学大纲安排:- 章节一:电容式液位计的基础知识(1课时)- 章节二:电容式液位计的电路分析与功能(1课时)- 章节三: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案(1课时)- 章节四:实践操作与实验(2课时)- 章节五:液位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2课时)4. 教材关联:- 教科书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简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设备,可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和容积。
本文将介绍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确定液位高度。
当电极部分或全部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与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容量取决于电极的尺寸、形状和电介质(液体)的介电常数。
当液位变化时,液体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改变,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液体的高度。
结构和组成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电极:用于与液体接触,并形成电容器。
2. 外壳:保护电极和其他内部组件,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 信号处理电路:将电容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4. 连接器:用于将传感器连接到测量设备或控制系统。
应用领域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工业过程控制:用于监测储罐、槽或管道中液位的变化,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液体储存和运输:用于油罐、水池、化学品储罐等场所,监测液位并控制补给或排放。
3. 食品和饮料行业:用于测量和控制液体的容量,如饮料机和咖啡机。
4.环境监测:用于监测河流、湖泊和水井中的水位,以及污水处理厂和水处理设施中的液位。
优点和局限性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 高精度:能够提供精确的液位测量结果。
- 可靠性: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
- 兼容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液体,如水、油和化学品。
然而,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影响因素:液体的介电常数、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依赖性:测量精度受到电极与液体之间的距离、表面污染和腐蚀的影响。
结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可以精确地测量液位高度和容积。
它在工业、环境监测和食品饮料行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时需要注意液体的特性以及电极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问题,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容式传感器的液位检测电子一班朱振天2011 12 23关键字:电容式传感器探测器卷尺显示仪表概述油水界面探测器具备如下功能:油水界面探测器可探测气油界面、油水界面的位置。
测量气体温度,油温度和水温度。
采用系统自校正设计方案简化生产工艺,并提高气油界面、油水界面的位置及气体温度,油温度和水温度测量精度。
数字式液面数据处理显示仪表可对系统测量精度进行校正,数据处理,显示、报讯。
利用液晶显示器显示各种校正或测量提示信息、测量数值及状态信息。
油水界面探测器包括带微处理器液面传感器、数字式液面数据处理显示仪表及绝缘卷尺组成。
图1中所示, 带微处理器液面传感器由电容传感器、电容量测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串行接口及微型开关电源(图中未示出)组成;数字式液面数据处理显示仪表由串行接口、微处理器、液晶显示屏及微型开关电源(图中未示出)等组成。
本探测器较之其他现有液位、液面测量仪表,具备以下特长:采用高性能的电容量测量及调理集成电路,提高测量精度,而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用双CPU组成测试系统,以数字形式进行传输,提高仪表的可靠性。
传感器配备微处理器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后,以数字形式进行传输。
主机的微处理器接收到数字信号,进行后处理后再显示和报讯。
在传感器中只需增加极少的硬件开支,便可附加其他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压力式液位传感器测量液体深度,以实现多参数的同时测量。
采用微型高效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提高干电池的电源利用效率。
液面传感器可以有继电器输出控制型和串行数据输出型,作为付产品。
液面传感器本设计的油水界面探测器采用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假设电容器为两平极结构,作绝缘处理后的电容器两极间浸入不同的界质中,由于电容器中的介质相对介电系数不同,电容量是不同的;而当电容器两极处在两不同介质的界面处,当液体介质的液面发生变化,也将导致电容器的电容C也发生变化。
作为界面探测器其重点是后者,即检测电容传感器在气油界面、油水界面位置变化导致电容器的电容C 变化情况。
2009年 第3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Instrum ent T echn i que and Sensor 2009 N o 3收稿日期:2008-02-19 收修改稿日期:2008-11-17两线制电容式数字液位传感器研制孙万里,刘宪林(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电容传感器在液位测量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因被测介质和测量范围的不同需要现场校准传感器。
为简化校准方法,设计了以P I C16F684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液位传感器。
该传感器采用模拟校准和数字校准2种方式。
出厂前进行模拟校准,以确定量程。
现场安装时进行数字校准,通过对2个有较大差值的不同液位的实测,对传感器的零点和放大倍数进行修正,以确保液位传感器的精度。
传感器采用AD 421构成两线制4~20mA 电流信号输出,方便与现有仪表或微机系统等配合使用。
关键词:液位传感器;传感器校准;两线制;A D421中图分类号:TH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841(2009)03-0012-03R esearch and D esi gn of Two -w ire Capacitive L i qui d -positi on SensorSUN W an -l,i L IU X i an -li n(School of E lectr ic Engineering ,Zh engzhou Un i versity ,Z hen gzhou 450001,Ch i na)Abstract :Capac itance sensor i s w i dely used in li qu i d -position m easure m ent ,and ca libra tion o f senso rs on -site is necessary i n practica l appli cation ,for the chang es of mediu m s and m easurement range .T o si m plify the ca li bration m e t hod ,this paper desi gned a d i g ita l li qui d -po siti on senso r ,it used t he P I C16F683M CU as t he core .The sensor adopted t w o m ethods in cali brati on ,ana l og m ethod and di g ita lm e t hod .A nalog ca li bra ti on w as taken to m ake sure t he rang e o fm easurement be f o re l eav i ng the factory .D ig ital ca li bra ti on was used when the sensor was to be insta lled on -s ite .The act ua lm eas ure m ents o f t w o li qui d -po siti on va l ues w ith d iffer -ences be t w een t hem ,we re taken to correc t the zero po i nt and the ti m es o f m agn ifi cation ,and the prec isi on o f the li qu i d -position senso rs was ensured .The structure of t w o -w ire output of 4mA t o 20mA electr i c current by usi ng the AD 421M CU i s conven i ent to coo rdina te w it h currentl y ex isti ng instru m ents or m icro computer syste m.K ey word s :li qu i d -position senso r ;cali brati on of senso rs ;t w o -w ire ;AD 4210 引言常见的液位测量方法有静压法、浮子法、电容法、超声波法、调制型光学法、雷达法和光纤法等[1]。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一设计原理
本设计采用筒式电容传感器采集液位的高度。
主要利用其两电极的覆盖面积随被测液体液位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对应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
由于从传感器得出的电压一般在0~30mv之间,太小不易测量,所以要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从放大电路出来的是模拟量,因此送入ADC0809转换成数字量,ADC0809连接于单片机,把信号送入单片机。
通过单片机控制水泵的运转。
显示电路连接于单片机用于显示水位的高度。
该显示接口用一片MC14499和单片机连接以驱动数码管。
二传感器设计
.(1)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系统; 它利用被测体的导电率, 通过传感器测量电路将液位高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压脉冲宽度变化, 再由单片机进行测量并转换成相应的液位高度进行显示,该系统对液位深度具有测量、显示与设定功能, 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等优点。
(2)传感器的组成
图3-1-2 为传感器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它主要是由细长的不锈钢管(半径为
R1 ) 、同轴绝缘导线(半径为R0 ) 以及其被测液体共同构成的金属圆柱形电容器构成。
该传感器主要利用其两电极的覆盖面积随被测液体液位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引起对应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
图3-1-2传感器原理图
(3) 测量原理
由图1 可知, 当可测量液位H = 0 时, 不锈钢管与同轴绝缘导线
构成的金属圆柱形电容器之间存在电容C0 , 根据文献得到电容量为:
(1)式中, C0 为电容量, 单位为F ; ε0 为容器内气体的等效介电常数,单位为F/ m; L 为液位最大高度; R1 为不锈钢管半径;R0 为绝缘导线半径, 单位为m。
当可测量液位)为H 时, 不锈钢管与同轴绝缘电线之间存在电容CH :
(2) 式中, ε为容器内气体的等效介电常数, 单位为F/ m。
因此, 当传感器内液位由零增加到H 时, 其电容的变化量ΔC 可由式(1) 和式(2) 得
(3) 由式可知, 参数ε0 , ε, R1 , R0 都是定值。
所以电容的变化量ΔC 与液位变化量H 呈近似线性关系。
因为参数ε0 , ε, R1 , R0 , L 都是定值, 由式(2) 变形可得:CH = a0 + b0 H ( a0 和b0 为常数) (4)。
可见, 传感器的电
容量值CH 的大小与电容器浸入液体的深度H 成线性关系。
由此, 只要测出电容值便能计算出水位。
三将电容转化成电信号部分
采用运算法测量电路来转化。
该电路由传感器,,和固定的标准电容,,以及运算放大器A组成,如图3-2所示。
图3-2 运算放大器测量电路原理图四电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由于从传感器得出的电压一般在0~30mv之间,太小不易测量,所以要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如图3-3所示,采用最基本的比例运算反放大电路.
图3-3 比例放大电路
要将30mV电压放大成5V,根据公式U=-(R1/R2)Uo,所以选择R1=500K,R2=3K,R4=R1//R2,,后边的是一个反相器,把第一个运放得到的电压反相成正的,其中
R3=R5=1K,R6=R3//R5。
五 A/D转换器设计
本设计采用A/D转换器ADC0809。
ADC0809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由于输出级有8位三态输出锁存器,因而0809的数据输出端可以直接与单片机的数据总线连接。
六系统框图
被测物理量:主要是指非电的物理量,在这里为水位。
传感器:将输入的物理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变换。
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所以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
放大,整形,滤波: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不适合直接去转换数字量,通常要进行放大,滤波等环节的预处理来完成。
A/D转换器:实现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常用的是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式、积分式等。
在此用到逐次逼近式。
单片机:目前的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和性能日趋完善,因此主控部分一般都采用单片机。
显示设备:在此用到8段数码管。
控制设备:控制电动机的运行或关闭。
七交流电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