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沃勒斯坦论文世界体系理论论文

沃勒斯坦论文世界体系理论论文

沃勒斯坦论文世界体系理论论文
沃勒斯坦论文世界体系理论论文

沃勒斯坦论文世界体系理论论文: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及其价值探析

摘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创立的世界体系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作为社会发展理论,它从世界体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全1面地批判,试图从经济、政治和文明三个层面来重新建构世界秩序。作为分析方法,它深刻地批判了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科学的传统范式,主张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进行长时段和大范围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范式进一步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为破解社会发展问题和重建历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价值

1974年,沃勒斯坦的著作《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世界体系理论的诞生。作为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沃勒斯坦提倡的世界体系分析范式自诞生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新马克思主义者,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全面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平等性,提倡重建较平等的社会主义世界秩序,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沃勒斯坦走向世界体系分析之路的缘起

首先,世界体系理论是对现实变革的一种反应。二战后,面临着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以帕金森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倡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试图探寻一条普遍的发展模式。这些理论的共同旨向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必须得效仿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运动不断兴起、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南北之间差距加大等问题的不断出现,传统现代化理论不能对这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现实社会的变革使现代化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出现了强烈的“反现代化”和“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潮流,其中一部分学者转向了马克思主义,试图从马克思那里寻找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密钥。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主张以历史体系为基本单位,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500年的历史进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拓展了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视域。

其次,沃勒斯坦个人的非洲经历是世界体系理论诞生的实践基础。自中学毕业以来,他就对非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注并阅读了大量甘地和尼赫鲁的相关著作。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他还跟随年鉴学派的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类学家乔治?巴兰迪尔研习非洲的殖民主义。1955年,他又亲自到非洲进

行研究和撰写关于民主主义运动兴起的相关论文。在这一过程中,他目睹了非洲殖民时期和非殖民化过程,这一段经历让他终身难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第一次去非洲是在殖民时代,我目睹了非殖民化过程及其后一连串主权国家的独立。作为一个白人,我当时受到长期生活在非洲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思想的欧洲人的猛烈攻击。作为民族主义运动的同情者,我曾与非洲解放运动年轻的勇士们同仇敌忾,共享欢乐。”[1]在对非洲发展问题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之后,他转向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当代世界问题,并于1974年提出从历史体系的视角来考察当代社会发展问题,这标志着世界体系理论的诞生。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世界体系理论重要的思想渊源。在建构世界体系理论时,沃勒斯坦继承和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整合了西方现代化理论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并借鉴了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和大范围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康德拉杰耶夫的经济周期分析方法,也吸取了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学说和世界经济的整体论思想,在借鉴和折衷诸多思想流派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他创立了世界体系理论。

二、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在意蕴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突破了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主张从世界体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进行长时段和大范围的研究,全面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性,指出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性的发展状况,唯一的选择就是改变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需要重建较平等的社会主义世界秩序。正如世界体系理论者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努力在于两个非常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任务。一个是重新书写现代历史和单一世界体系发展过程,必须解释什么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以及为什么;另一个就是探究世界体系的理论和方法,有时可能是对探究的逻辑进行详尽的阐述,来回应知识界对现代社会变化进行解释以期改变其进程的任务。”[2]

受到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影响,沃勒斯坦主张把世界体系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来考察现代世界体系500年发展的历史。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现代世界体系的扩张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发达与不发达问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必然结果。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状态,必须把社会发展问题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批判结合起来,因此,从经济、政治、文明三个层面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平等性便构成了世界

体系理论的内在意蕴。

在经济层面上,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现代世界体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后的西北欧,它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种社会体系。它的范围囊括了帝国、城邦和正在出现的民族国家。经济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它的结构是一种轴心式的社会劳动分工,在地理空间上划分为三个地带:核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当时欧洲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东欧作为边缘地区强制性地从事销售性农作物的劳动;西欧作为核心地区出现了雇佣劳动;意大利作为半边缘地区出现了分成制,三个地带之间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在于“不平等交换”。通过对资本积累和融入过程的分析,沃勒斯坦揭示了不平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运作机制。

在政治层面上,沃勒斯坦指出现代世界体系与世界帝国单一政治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多个政治体系。国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而产生的,它通过领土管辖权、社会管理权、税收权和武装力量垄断权等手段最大限度地为资本积累提供了合法性机制。国家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进行资本积累的有效载体,核心国家通过加强自身国家机器的力量将一些限制性规则强加于半边缘和边缘国家来实现本

国资本积累的目的。作为不平等世界经济体在政治上的反映,国家体系也是不平等,穷国和富国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使资本积累成为可能。

在文明层面上,沃勒斯坦认为普遍主义是反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导文化。自现代世界体系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文明普遍化和有计划文化抵制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并行的矛盾,即一个世界的趋向和独特民族国家的矛盾;一个民族趋向和民族国家内独特道德群体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以普遍主义而自居的资本主义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试图把“资本主义关系看成是一种普遍溶剂,致力于把任何事情都溶化为一种同质的商品形式,用一种单一的金钱标准加以衡量”[3]。它企图掩盖资本主义体系内的不等价交换和国家之间的压迫状态,但实质上也是为不平等服务的。

在沃勒斯坦看来,经历了500年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始终充满了压迫、剥削和不平等。虽然它借助自身的调节机制度过了多次危机,但是它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不平等性始终都不能消除。所以,要想彻底改变这种不平等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目前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处于转型时期,极有可能被新的历史体系所取代,他呼吁人们建立一种较平等的社会主义世界秩序。

三、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价值

作为历史导向的马克思主义者,沃勒斯坦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科学传统范式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从宏观的视角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他以历史体系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并倡导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对世界历史进程进行了长时段和大范围的整体性研究。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和不合理性进行了全面批判,从整体性的视角来探寻社会发展问题,这是其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也是其魅力所在。它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为探究社会发展问题和全球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首先,它为分析和解释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社会科学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的局限性,主张以历史体系为合理的分析单位,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长时段和大范围的整体性研究,并指明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性质和演变规律,把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源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与现代化理论相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从全球视野和历史渊源的角度来探寻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

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视域。

其次,它深切地关心欠发达国家的历史境遇并为历史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思路。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沃勒斯坦站在欠发达国家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性和社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会使欠发达状态长期存,并进一步加深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不平等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唯一的可能性办法就是用一种新的历史体系来取代现行的资本主义体系。即建构一个更加平等和公平的历史体系,即社会主义世界秩序。

最后,它进一步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魅力。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基础上,世界体系理论从整体性的视域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清晰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性。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经济是政治基础的影响,沃勒斯坦认为未来的世界体系将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它应该满足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和公平的历史体系的最低限度。目前现代世界体系正处于向新的世界秩序转换的混乱时期,新的历史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人类的积极创造,人类可以能通过目前的政治和道德活动来影响其结果。沃勒斯坦指出其中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

命运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2]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0:7.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改变世界的物理学(黑龙江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多选题】(2分) 人类有5000年的文明史,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A. 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 B. 以上各原因都不是 C. 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D. 因为物理学还没有发展起来 2 【多选题】(2分) 为什么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特别是19世纪电力技术革命、20世纪物理科学的百年成果以后,人类社会才发生了如此迅速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性发展? A. 因为物理学的迅速发展 B. 因为数学的迅速发展 C. 因为化学的迅速发展 D. 因为物理学成果的迅速推广

3 【单选题】(2分)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A. 电磁学和热力学 B. 牛顿力学和热力学 C. 牛顿力学和光学 D.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学 4 【单选题】(2分)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A. 牛顿力学 B. 相对论学 C. 经典电磁场理论 D. 热力学

5 【多选题】(2分)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A. 相对论 B. 热力学 C. 电磁理论 D. 量子力学 6 【多选题】(2分) 为什么说物理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A. 以上各种原因都不是 B. 因为物理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了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崛起1014cm-3 C. 因为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科学和技术甚至社会的发展 D. 因为物理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了新技术学科的崛起

7 【多选题】(2分) 物理学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学科,以下哪些学科与物理学的发展有关 A. 量子化学、拓扑量子场论、分子生物学 B. 人文科学、量子化学、拓扑量子场论 C. 分子生物学、人文科学、量子化学 D. 拓扑量子场论、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 8 【单选题】(2分)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提出了著名的什么关系式?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A. 质能 B. 动量 C. 量子 D. 动能

10物理学年论文汇总

无机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许柏涛 2010级物理学专业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类别、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LED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材料;半导体照明;发光机理。 引言 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危机不断升高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同样亮度下,LED(发光二极管)电能消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而寿命则是白炽灯的100 倍。目前我国每年用于照明的电力约2500 亿千瓦时,如果采用LED 照明,每年就可节电2200 多亿千瓦时,而这个数字是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3 倍,可见LED 的节能效果相当可观。发光材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被广泛地用在各种显示、照明和医疗等领域,如电视屏幕、电脑显示器、X射线透射仪等。目前发光材料主要是无机发光材料,从形态上分,有粉末状多晶、薄膜和单晶等。最近,有机材料在电致发光上获得了重要应用。[1] 一.L 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1.LED结构:LED的核心部分是半导体组成的芯片,芯片利用胶体固定在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整个芯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所以方正性能较好。如图1.

图1 LED结构 2. LED发光原理:半导体芯片主要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在P型半导体里面是地迁移率的空穴占主导地位,在N型半导体里面是高迁移率的电子占主导地位。这两种半导体之间的载流子浓度是不同的,可以产生相互扩散形成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正常条件下,P-N结中的内电厂起到势能垒作用,可以组织电子和空穴继续扩散而发生复合。而当在P-N结两端施加正向电压时外加电场可以降低是能类区域内的电场强度,进而破坏P-N结附近载流子的动态平衡。于是电子从N区注入到P区,空穴从P区注入到N区;这样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被注入的多数载流子发生复合,复合产生的能量就会以光子的形式散射出去。如图2. 图2 LED发光原理(半导体照明原理) 二.LED光源的特点 1.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2.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 3.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 4.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 。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在信息大爆炸中嬗变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IT的广泛应用,传播技术的进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使得信息得以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以海浪式涌入人类生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入了润滑剂。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促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当中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诸多力量作用下,科技产品迸发出现,产业结构显著调整,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最终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当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对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国别经济竞赛也日趋激烈,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方式在转型。近代欧洲帝国不断通过发展殖民地发展经济,并将其殖民地的经济转化为其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升华,大多国家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往往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即通过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产生的资源、劳力和技术的组合,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西方为中心、在西方国际大企业公司主导下的一级基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之上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也使得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已经国际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历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排名

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排名1:牛顿(经典力学、光学) 牛顿(Sir Isaac NewtonFRS,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牛顿像(21张)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之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2: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奠基人)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后因二战爆发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3:麦克斯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统计力学)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种理论遇见后来得到了充分的实验验证。他为物理学树起了一座丰碑。造福于人类的无线电技术,就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麦克斯韦大约于1855年开始研究电磁学,在潜心研究了法拉第关于电磁学方面的新理论和思想之后,坚信法拉第的新理论包含着真理。于是他抱着给法拉第的理论“提供数学方法基础”的愿望,决心把法拉第的天才思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内总学时:36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最主要源泉,物理学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人文、社会科学学生学点物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门课只有一学期,且学时数很少,合理的安排好教材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兴趣,通过学习有所收获,既学到知识,又学到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文科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录像、演示实验等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导论(2学时) §1.1世界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1.2从自然哲学到物理学 §1.3经典物理学产生的条件和建立过程 §1.4 19世纪物理学的成就和危机 §1.5 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1.6物理学的社会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 第二章航天与力学(2学时) §2.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展 §2.2宇宙速度与动量及机械能守恒 §2.3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应用 §2.4航天器的运动和角动量守恒 第三章无处不在的波(2学时) §3.1振动 §3.2声波 §3.3电磁波概述 §3.4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 §3.5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3.6无线电波、广播和电视 §3.7微波、雷达及其应用 第四章奇妙的有色世界和无色世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学时) §4.1光的量子性 §4.2量子能级间的跃迁和辐射谱 §4.3颜色从哪里来 §4.4红外线与紫外线 第五章微观世界及其探索(2学时) §5.1揭开研究微观世界序幕的三大发现

物理专业导论论文

通过对物理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对物理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在高中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对物理学的理解与体会。 物理学导论这门课程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经过了2000年,如今物理学的发展日臻完美,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物理学给世界、给全人类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去铭记。 从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到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再到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 。至此经典力学的体系似乎已经完美了。但1905年的奇迹,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波尔,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谔建立量子力学,指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使得力学朝向另一个高度发展。 从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到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再到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针发生偏转(电流的磁效应)再到伟大的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最后由麦克斯韦问鼎电磁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如石教授说的那样)像诗一样美丽! 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20世纪更是擦出了惊天大火花,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的说法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支持牛顿主张的微粒说,有人相信惠更斯的波动说,群雄争霸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诞生!它开启了物理学领域的新纪元。原子的结构也被历代争论不休,从汤姆孙的西瓜模型到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式。当经典的原子理论站不住脚的时候,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也直接催生了量子学派 物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但这决不是意味着物理学与社会无关,恰恰相反,物理学或者说纯科学的发展正是人类社会由落后走向先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石老师在课上谈到的美国第一任物理学会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说的,“……我常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

改变世界的三个实验

____改变世界的三个实验 历史把上个世纪(20世纪)看作是科学革命与发现的时代。可以说在过去100年中,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从1947年发现了《死海古卷》,到华生及克里克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再到用微电子技术制作微型计算机等,科学上的进展使二十世纪成为一个空前发达的时代。所有的发现都来的那么快,以至于我们在匆忙中乱了脚步。这些发现开启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但我们仍未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些新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如果说20世纪是发现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整合和消化这些发现的时代。许多主流科学家、教师和研究人员都已经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尽管许多理论、洞见、论述及想法对统一能量场的存在作了讨论,我们却直到近期才发展出能一劳永逸证实无量之网存在的实验。1993年到2000年间的一连串实验,证实宇宙间存在着一个基础能量场。我选择了其中三个实验,它们能清晰地说明,重新定义我们对真相的看法。我要强调的是,这些只是代表性实验,因为目前似乎天天有许多类似的结果的报告被发表。 虽然实验本身非常精采,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它背后的思想。譬如科学家设计实验想了解人类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肯定某个重大的思维转变即将发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实验证明此类关系存在之前,一般的信念是世间的万物是彼此分离的。 在下列实验发表之前,大家相信世间两个“东西”一旦完全分离,就无法影响彼此,之间也没有连结。但就在上个世纪末,一切都改变了。 实验一: 量子生物学家弗拉迪米尔·琶普宁(普普宁)(Vladimir Poponin)和他的同事彼得·卡里耶夫(格瑞尔菲)(Peter Gariaev)发表了他们在俄罗斯科学学院的研究。研究论文1995年发表于美国,他们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类的DNA能直接影响物质世界。 琶普宁(普普宁)与卡里耶夫(格瑞尔菲)设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测试DNA在光子(组成这个世界的量子材料)中的表现。首先,他们抽尽特殊试管中的空气,创造出所谓的真空环境。通常真空一词就表示容器内空无一物,不过科学家知道,就算把空气抽尽,里面还是有东西存在,也就是光子。科学家们可以运用精确制造的设备检测到光子在试管中所处的具体位置。 科学家想知道光子是四处分散,或者附着在试管壁,还是聚集在试管底部。结果如预期一样,光子以完全随机的方式散布在试管中。也就是说,光子分布在试管内部各处,这正是琶普宁及其研究小组所预期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人类DNA的样本被放进了试管中。光子在DNA存在的状态下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不再如之前所见的随机分布,而是在生命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重新排列。DNA 显然对光子造成直接影响,彷佛透过某种隐形力量将它们规则排列。这点很重要,因为在正统的物理学里并没有任何定律能解释这一效应。然而在受控制的环境中,却记录到构成人类身体的DNA,对组成世界的量子物质产生直接效应! 当DNA从试管中被移除后,又发生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科学家相信若是移除DNA,试管中的光子应该恢复到原本的随机分布状态。……然而科学家却目睹到不同的结果:光子仍然有序地排列着,彷佛DNA仍在试管中一般。琶普宁(普普宁)描述说,光出现了“惊人且违背常理”的举动。 在重新检查过仪器与结果之后,琶普宁(普普宁)和同事们必须为观察结果提出解释,也就是当DNA被移除,影响光子排列的东西是什么?DNA被实际移走后,留下了某种残留吗?或者有更神秘的现象在运作?DNA和光子虽然在实质上已经分离,不再处于同一试管中,但是否某种程度仍然互相连结,只是我们看不见? 琶普宁(普普宁)在研究结论中写到,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实验前提,即有某种新的场域结构存在。”由于这个效应与生命体直接相关,这个现象被命名为“DNA幻影效应”(DNA魅影效应)。琶普宁的新场域结构,和普朗克于50年前提出的“母体”概念(普朗克,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普朗克1944年提

论文-物理学与人类社会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概述 1 2 物理学发展与科技进步 1 2.1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 2.2 电磁理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 2.3生物技术的物理学基础 3 3 物理学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 3 3.1 物理学带来的物质财富 3 3.2精神文明的发展 4 4 物理学的学科地位及发展方向 4 4.1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的地位 4 4.2 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5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物理学与人类社会 摘要:物理学是一种古老的、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从古代物理学发展到经典物理学,再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它的每一个发展、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基础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文明 Physics and society Abstract:The physics is an ancient basic science, its developments has experienced very long phase of history, it developed from the ancient physics to the classical physics,then to the modern physic, its every development, each time the r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plays an immeasurable role. Key words:physics; basic science; develope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culture 1 概述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其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也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 2 物理学发展与科技进步 2.1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大发展,采矿业,航海业甚至战争等的规模扩大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它们都涉到动力机问题。18世纪开始的几十年间确实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又最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来一场工业革命是势在必行了。 直到1698年,英国的赛维利(Thomas Savery,1650~1715)才研制成功实用的蒸汽水泵。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Thomas Newcoman,1663~1729),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推动活塞工作的抽水机。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对蒸汽机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765年,他把蒸汽的冷凝过程安排在汽缸外进行,实现了汽缸的恒温。这是对原始蒸汽机的关键改革。蒸汽机的研制是以力学和热学为基础的。那时,对温度计、量热学(比热、潜热)、热传导及热的本质的研究等都取得了重大发展。瓦特在改革蒸汽机的过程中,就得到布莱克(J. Black,1728~1799)的理论指导。蒸汽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飞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取代了农牧业而成为产业结构中核心支柱产业。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时代[1]。 2.2 电磁理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它以电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电气技术开发和应用为基础,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同时,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科学研究领域,带动了一些新兴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 历史上第一个对电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英国的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540~1603),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得出了电磁统一的思想。不久,法国的安培(Andre Marie Ampere,1775~1836)提出了电流相互作用的安培定律,为电动力学的创立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后来,在公元1831年,法拉第将一个封闭电路中的导线通过电磁场,导线转动有电流流过电线,并且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力线思想和场的概念。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通(C. Wheatstone 1802 - 1875)制造了第一个磁电机。1865年曼彻斯特的维尔德(H. Wilde)用电磁体代替永磁体,使前一个电机产生的电流来激发后一个电机的电磁体,从而获得了较强的电流。1866年,德国

论个当代国际格局与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当代国际格局与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工商挂学院市场营销0613班黄慧敏 2006630099 摘要: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霸权,反恐,经济,小康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如伊境内连绵不断的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持续攀升的美军伤亡人数、美军虐俘丑闻、以及始终不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一条法理上站得住脚的理由,等等。美为借助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其解脱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窘境,单边主义姿态有所收敛。不过,迄今为止,美谋求霸权的势头没有因此而受到根本性遏制。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

散文精选之我心目中的物理学

我心目中的物理学 【摘要】从我接触物理学的那一天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不可自 拔的喜欢上了它。一,物理学能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二,从过去几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家正最大程度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三,物理并不仅仅是一门研究真理的自然学科,更是一门锻炼解决 问题思维的方法论学科。四,实际上物理学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了解世界,改变世界。 【关键词】喜欢;好奇心;改变;方法论;物理专业 从我接触物理学的那一天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不可自拔的喜欢 上了它,在某些人看来物理学有些枯燥,那是他们并没真正认识物 理学,那么我心目中的物理是什么样子呢?我为什么近乎狂热地喜 欢它呢?听我慢慢道来。 一、物理学能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我从小就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有好奇心的人,总是想弄明白 更多的事情,他们不在乎那么多有没有用,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够 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去去满足自己求知的欲望。一切都是 那么地有意思,他们不害怕挫折,不害怕失败,不害怕他人的嘲笑,他们只在乎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总是快乐的,总是有趣的。 我们的好奇心往往避不开,宇宙是什么?宇宙是什样子?生命 是何时起源的?外太空究竟有没有生命?诸如此类的问题。当我接 触到物理学并深一步了解它时,惊喜地发现这些正是物理学所研究 的范畴。当然它给我的惊喜还不止这些,它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 有幸一睹另外一个神秘多彩的空间,它也逐渐成为我认识这个世界 的工具。 二、从过去几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家正最大程度地改变着这 个世界 物理学从400年前的力学和天体力学到18和19世纪的电学、 磁学和统计物理,到了今天它包含了材料、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宇宙和生物学里越来越多的领域。而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们为 了应对他们所处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创造了数学上、概念上和仪器 上的新工具。物理学家曾经是,并且将继续是科学上机会的敏锐发 现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最大程度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那些年改变世界的应用型诺贝尔物理学奖,有的是开创时代的工具,有的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眼睛,让我们

物理研究性学习论文

物理学与世界进步论文 摘要:物理学是一科探究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组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中积累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领域的瑰宝。对物理的研究或学习要永远抱着一颗敬畏和永不止步的心。 关键词:物理学、牛顿、工业革命、物理思想、物理与战争、中国的物理 物理学是一科探究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组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同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强有力工具,物理学又是一种方法论和哲学观。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学科为我们造就了一个个光辉的里程碑。 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物理学先驱,大师,他们性格可能或好或坏,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们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牛顿在担任皇家学会会长期间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甚至到晚年还开始研究神学,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牛顿还是有许多用当时科学和他的学识无法解释的事,所以才开始研究神学,以得到解释,但不管怎么说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无可争议的。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分化独立,甚至形成了新的独立学科或分支学科.如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等,使人们更全面地探索、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作为现代科学基石的物理学,在科学文化和创立现代世界的技术文化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物理学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技术也仍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比如,机械、建筑科学就是经典力学原理的实际运用.今天的电力、电子工业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光学特别是激光技术使得光纤通信、互联网、激光医学等蓬勃发展,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使得人类的足迹不断地向宇宙深处延伸。 在近代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大变革中,好像没有中国的身影,特别是物理学中更是不见了以往“天朝上国”的身姿,这和中国自古传统以及和中国以人为核心的思想有关,当然最大的关系是,中国自古的教育体系有关,我们也无法去评价他的好坏,他阻碍了中国的科学发展,但不得不说,中国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也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功劳。但其实在中国物理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一直得不到壮大和正视。 在中国,早在2300年之前,有关物理的名词就出现了。与今日之含义相比较,那时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它泛指人类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文社会的规律是统一的,人文社会的法则也应该归结为天地、自然的法则;后来有人把这个观点概括为“天人合一”。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物理学与哲学是混为一体的。 中国古代的学者很关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大学》中,曾把对人的教育过程描写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第七单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题 B.核威胁消失,各大国更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美、欧、日三足鼎立形势更加明显,矛盾突出 D.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2.促使东欧产生剧变的因素是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②排斥市场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③经济发展中的“滞胀”现象④外债负担沉重,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④社会主义国家要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4.苏联解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5.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的发生主要原因是 A.东欧的剧变 B.苏联的解体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6.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仍在继续②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③旧的世界格局已终结,新的世界格局随之形成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同20世纪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变化不同的是 ①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的 ③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④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是在 A.一战后 B.“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后 C.亚洲经济发展后 D.二战后 9.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之中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建立 10.对经济全球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②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④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从___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____________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政治危机,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家改名。 12.1991年____________发生内战,国家解体,分成了五个国家。 13.1990年10月,柏林墙拆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4.____________年底苏联解体。 15.新旧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 16.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三、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列举题(共16分)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超对称理论的发现历史 摘要:超对称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在实验上却始终未能观测到任何一种已知粒子的超对称伙伴,甚至于连确凿的间接证据也没能找到。尽管如此,超对称在理论上非凡的魅力仍然使得它在理论物理中的地位节节攀升,今天几乎在物理学的所有前沿领域中都可以看到超对称概念的踪影。一个具体的理论观念,在完全没有实验支持的情况下生存了将近三十年,而且生长得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这在理论物理中是不多见的。它一旦被实验证实所将引起的轰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S. Weinberg (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者之一) 所说,那将是“纯理论洞察力的震撼性成就”。当然反过来,它若不幸被否证,其骨牌效应也将是灾难性的,整个理论物理界都将哀鸿遍野。 关键字:超对称伙伴、玻色子、费米子、大统一能标、大统一理论正文: 1、超对称破坏的起源与简介 对超对称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P. Ramond、A. Neveu、J. H. Schwarz、J. Gervais、B. Sakita 等人在弦模型(后来演化成超弦理论) 中、Y. A. Gol'fand 与E. P. Likhtman 在数学物理中分别提出了带有超对称色彩的简单模型。1974 年,J. Wess 和B. Zumino 将超对称运用到了四维时空中,这一年通常被视为是超对称诞生的年份。在超对称理论中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一种被称为超对称伙伴(Superpartner) 的粒子与之匹配,超对称伙伴的自

旋与原粒子相差1/2 (也就是说玻色子的超对称伙伴是费米子,费米子的超对称伙伴是玻色子),两者质量相同,各种耦合常数间也有着十分明确的关联。 2、超对称理论的应用 超对称的魅力源泉之一在于玻色子与费米子在物理性质上的互补,在一个超对称理论中,这种互补性可以被巧妙地用来解决高能物理中的一些极为棘手的问题,比如标准模型中著名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即为什么在电弱统一能标与大统一或Planck 能标之间存在高达十几个数量级的差别?超对称在理论上的另一个美妙的性质是普通量子场论中大量的发散结果在超对称理论中可以被超对称伙伴的贡献所消去,因而超对称理论具有十分优越的重整化性质。 关于超对称的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结果是,它虽然没有实验证据,却有一个来自大统一理论的“理论证据”。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相信在很高的能量(即大统一能标,约为1015 - 1016 GeV) 下微观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及电弱相互作用- 可以被统一在一个单一的规范群下,这样的一种理论被称为大统一理论。大统一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是强、电磁及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必须在大统一能标上彼此相等,这一点在理论上是可以加以验证的。但是验证的结果却令人沮丧,在标准模型框架内上述耦合常数在任何能量下都不彼此相等。也就是说标准模型与大统一理论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这无疑是对大统一理论的沉重打击,也是对物理

物理学史论文

问答题 1、布鲁诺于1548年1月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镇的一个贫苦家庭,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他极力倡导思想自由,宣扬无神说,哥白尼学说的革命精神强烈地感染了他,布鲁诺的激进思想使天主教会暴跳如雷、恼羞成怒,1600年2月17日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据说,当教会判他火刑,在听到判词后,布鲁诺说:“我走向火堆,但是你们比我更恐惧!”你能理解布鲁诺为什么这么说吗? 人们会因为科学真理否定了有神论,让统治着人们的教会感到害怕。他们由于害怕而烧死了布鲁诺,但他们却阻止不了人们发现真理,故他们比更会一直处于恐惧之中,并将一直持续到人们否定并推翻他们。 2、甲同学说:哥白尼比较聪明,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烧的道理。”作为一个科学家,讲究策略,保全性命,才有时间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乙同学说:我认为布鲁诺做得对,这才是科学家应有的品质。 你的观点呢? 两者都有一定道理,我个人比较认同哥白尼。科学家应有的品质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不被封建迷信和恶势力的影响而改变对科学客观负责的态度,显然两位科学家都有这种精神。不同的是,一个为了宣传真理而果断地选择牺牲,另一个用暂时的逃避来赢得机会来传播真理。但是你的牺牲并不能带来什么,只能是匹夫之勇,应当明智的选择活下来,再做努力,如果你说我是懦夫,那你以死亡来结束你未完成的事业又何尝不是一种懦弱。 3、在1923年的领奖演说中,密立根公开承认自己曾长期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观点和光电方程抱怀疑态度。他在演说中说道:“与我自己预料的相反,这项工作终于在1914年成了爱因斯坦方程在很小实验误差范围内精确有效的第一次直接实验证据,并且第一次直接从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h。”如何理解密立根精神? 密立根公开承认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本着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原则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敢于承认自己以前的错误,不是出于个人荣辱,而是对真理的肯定态度和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有的素质,正是由于他对科学认真负责的的态度,他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4、麦克斯韦对类比法的论述:“为了不用物理理论而得到物理思想,我们必须熟悉物理类比的存在。所谓物理类比,我指的是一种科学定律与另一种科学定律之间的部分相似性。它使得这两种科学可以相互说明。”但有时简单的类比也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请你列举几个用类比法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失败的: 天王星是1781年由赫希尔发现的。当时,天文学家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其轨道,总是与观测结果不符。有的人开始怀疑万有引力定律,有的人则深信不疑,却猜测天王星还受到另一颗尚未发现的巨星的引力作用。巴黎天文台的勒威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错因归纳: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掌握不准确。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 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