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光和颜色 练习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46.00 KB
- 文档页数:7
光和颜色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_____, 如太阳, 电灯, 萤火虫, 发光的水母等1.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内沿_____传播。
2.利用光直线传播的事例: 射击瞄准, 影子的形成, 排队, 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3.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作_______4.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在______中光速最大, 为________。
光年是一个_____单位, 等于______千米。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像, 其形成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光斑的形状跟孔的______有关,跟孔的_____无关。
6.白光是复色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单色光组成。
7.我们人眼看不见的光线有______和________。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白色物体可以反射____的光, 黑色物体则能吸收_______的光。
红色的物体反射___色光。
透明物体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只透过相同颜色的光, 吸收不同颜色的光)。
例如, 当只用一束绿光照射呈现红色的物体时, 物体便会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础练习:2.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月亮C电灯D燃烧的蜡烛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方向 B光线不能反映光的强弱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3.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 B坐井观天, 所见甚小C小孔成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各种色光4一个人沿公路步行, 在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 地面上人影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边短5.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 用手做各种姿态, 在墙上会形成手影, 当电灯保持静止, 手向墙靠拢时, 在墙上的手影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D无法确定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张刻有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的纸上, 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____的, 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4节光和颜色(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一、知识点简要1.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_____;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速度是_____,空气中次之。
光年是_____单位。
1光年=9.4608×1015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_____的折射角最大,_____最小。
所以白光是_____,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_____混合而成。
4、物体颜色:a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b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_______________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白色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物体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选择题2.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答案】C3.暗室中,一束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照射在绿色植物上,你观察到植物的颜色是()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答案】C4.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可见光谱部分,促使叶绿素形成主要依靠吸收()A.绿光和红光B.绿光和黄光C.红光和蓝光D.紫外光【答案】C5.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女演员的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黑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答案】A6.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A.超声波B.水面波C.可见光D.次声波【答案】C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B.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D.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答案】B8.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答案】D9.下列是小明学习光现象知识后搜集到的一些光现象事例,其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答案】D10.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2.4光和颜色知识点一、光源1.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也叫发光体2.对光源的理解1)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灯都是光源2)有些物体本身不能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认为这些物体是光源,如月球知识点二、光的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将会发生改变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的传播路径变弯了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a)影子的形成: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b)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如下图左)c)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如下图右)d)小孔成像:光源上部发出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光源下部发出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相对于光源倒立的像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士兵设计瞄准;站队时队列排直;木工检查木板是否平直;挖掘队利用激光准直仪挖掘隧道知识点三、光速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3×108m/s2.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可视为c=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3c(即V气>V液>V固)3.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340 m/s)大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附:声、光传播的比较现象特点传播速度光的传播在透明物质中传播在透明物质中比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小,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为c=3×108m/s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中快,在液体中比气体中快。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练习_2.4光和颜色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一定属于光源的是()A.有颜色的物体B.人眼能看到的物体C.能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D.能反射光线的物体2.关于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B.日食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日食是由于折射造成的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造成日食的原因3.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A.小孔成像B.影子C.月食D.彩虹4.如果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出现了光斑,则光斑的形状是()A.长方形 B.正方形C.圆形 D.三角形5.透过红玻璃看蓝纸反射的色光呈黑色,这是因为()A.红玻璃将蓝纸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B.蓝纸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C.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纸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D.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透过红玻璃6.射击时,人眼通过枪的准星去瞄准目标,是因为()A.通过准星看目标就可以看得更清楚B.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准星的小孔可以放大目标D.从人眼射向准星、靶心的光线是直线7.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l05千米/秒B.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l05千米/秒C.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如果比例适当会是白色的B.几种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如果比例适当会是白色的C.一张白纸,无论什么光照射,它总是白色的D.颜色是不可能混合的9.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的传播不需借助媒介D、明亮的月光是光源11.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12.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红玻璃,你在光屏上将看到的颜色是()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13.舞台上有一身着黄色上衣和绿色裙子的姑娘在跳舞,当用黄光照射时,她的上衣的颜色是(),裙子的颜色将会是()A.黄色B.黑色C.绿色D.白色14.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A.验钞机B.遥控器C.微波炉D.超声波诊断仪二、填空题15.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__的物体,在物体的__________面光__________的区域便产生影子。
科学·七下·第四节光和颜色填空&实验探究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
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
2.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条形码扫描器发出的光,白条纹将条形码扫描器发出的光,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均填“反射”或“吸收”)3.如图2022年5月9日,北京天空出现日晕景观。
(1)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
(2)这种景象说明太阳光是(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3)日晕的形成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现象4.小新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制成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传播。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影子D.烛焰的像5.如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有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同时甲涂黑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则L1L2(填“>”“<”或“=”),原因是。
6.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太阳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
(1)先后将红色、蓝色两种透明的塑料薄膜依次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会看到:红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色,说明只通过了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色,说明只通过了光。
这两个实验说明。
(2)当把黑色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会看到。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光和颜色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和光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B. 光年是长度单位C. 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 在水中声速大于光速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B. 光每秒最多能传播3×108mC. 光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3.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C. 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类眼睛看不见的光,它们也有能量辐射D. 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反射了绿光4.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森林里树枝间的光柱B. 激光测距仪C. 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D. 排队看齐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 B.C. D.6.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的是()A. 红外线消毒柜给碗筷消毒B. 响尾蛇捕食猎物C. 验钞机验钞D. 电视、空调的遥控器7.在纸上剪一个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方形孔,关于地面上产生的光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孔较大,则光斑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像B. 若孔较大,则光斑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像C. 若孔较小,则光斑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像D. 若孔较小,则光斑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像8.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已被人们所利用。
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B. 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C. 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D. 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紫外线9.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出的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应该是A. 逐渐变长B. 逐渐变短C. 先变长,再变短D. 先变短,再变长10.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B. 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C. 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D. 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11.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A. 人眼是能发光的光源B. 所有看见的物体都能发光C. 人眼和物体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D. 物体上有光线进入人眼12.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 我们在电影院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说明屏幕是光源D. 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二、填空题13.(1)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4光和颜色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冬天大地上的白雪B.烈日下的玻璃幕墙C.开启的电脑屏幕D.放投影仪时的屏幕2.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A.物体是光源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3.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4.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A.树叶的形状B.各种形状C.圆形的D.树枝形状5.太阳光通过蓝色的玻璃片,在光屏上显示的颜色是()A.白光B.蓝色C.黑色D.七色中缺蓝色6.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C.阳光下人影更清晰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7.阳光下盛开着两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C.月季花辫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8.某同学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如下图所示,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A.红、橙、蓝、绿、黄、靛、紫B.红、橙、黄、绿、靛、蓝、紫C.红、橙、黄、靛、蓝、绿、紫D.红、橙、黄、绿、蓝、靛、紫9.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10.在学习“光的传播”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 点处慢慢注入海波溶液后光线发生了弯曲;③搅拌均匀后光线又变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光和颜色练习D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学会了 (共6题;共11分)1. (2分) ________叫做光源。
对地球来说,________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考点】2. (3分)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 ________ ,它可在________ 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每秒达 ________ 米,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慢些。
【考点】3. (1分)从地面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考点】4. (2分)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________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属________ 。
【考点】5. (2分) (2020七下·温岭期末) 不同的动物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例如蝙蝠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定位(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响尾蛇通过________来感知猎物的方位(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考点】6. (1分)将蓝光照在白纸上,再透过红玻璃看这张白纸,纸的颜色是________色。
【考点】二、我理解了 (共13题;共30分)7. (2分)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C . 二维码是光源D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考点】8. (2分) (2018七下·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之间有一真空区域。
当信号源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 . 超声波B . 紫外线C . 可见光D . 无线电波【考点】9. (2分)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若发光体与孔的距离不变,而改变屏与孔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屏越远,像就越大B . 不管如何移动光屏,像总是正的C . 屏越近。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光和颜色练习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学会了 (共6题;共11分)1. (2分)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考点】2. (2分)(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_____ 来解释.(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________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考点】3. (2分) (2017七下·萧山期中) 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美国LIGO探测器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前两个巨大的黑洞猛烈撞击并融合所产生的引力波。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个百年前的伟大预言终于被证实。
引力波的发现,为人类探索宇宙开辟了新的途径.光年是天文学中________的单位,引力波________(“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4. (2分)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________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属________ 。
【考点】5. (2分) (2019七下·温州期中)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向狭缝经过三棱镜到达白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A、B间出现了彩色光带,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将灵敏温度计放在A的外侧时,其示数增大更明显,这是因为________。
【考点】6. (1分)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是通过卫星传递到世界各地的。
电视屏幕上丰富的色彩是由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
2·4光和颜色(1)1.我们把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如、、等。
2.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它可在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每秒达米,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慢些。
3.光年是指,因此它不是一个时间单位。
1光年约等于千米。
4.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是沿传播的。
光直线传播的实例:、射击瞄准、日食和月食等。
但如果物质不均匀,光线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就会发生弯折现象,如海市蜃楼。
5.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与孔的大小。
6.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
题型一光的直线传播1.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
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2.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 B C D题型二实验探究1.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一小孔的纸板。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
利用小孔成像可以制作针孔照相机。
早在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墨经》中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请你回答:(1)以上现象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2)小孔成像所得的像和手在光下所形成的影子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3)针孔照相机已经做好了,即光屏的位置和烛焰的位置固定。
照相机离烛焰越近,它成的像越。
2.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
接着,他们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1)你认为设计更合理,依据是。
(2)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填“大”或“小”)。
一、选择题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光源只能射出一条光线B.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C.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3.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立竿见影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5.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看起点发令总是先看到发令枪冒的火光和烟雾,然后才听到枪的响声,这是因为()A.在空气中传播相同的距离,光所用的时间比声音所用的时间短B.光在空气中容易传播,而声音在空气中不容易传播C.发令员发令时,发令枪是先冒烟后发声D.人的视觉比听觉灵敏些6.某人在夜晚路过一路灯下,先向路灯走近,然后走远,那么,此人的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应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7.在“小孔成像”实验中,如果使烛焰靠近小孔一些,那么,小孔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A.变小B.变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8.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一支蜡烛,在白墙和蜡烛之间放一块中间刺有方形小孔的硬纸,在白墙上的像是()A.烛焰的影子B.方形的光斑C.烛焰倒立的像D.方形的烛焰像二、填空题9.将下面的物体分类:①太阳,②点燃的火把,③霓虹灯,④电视荧屏,⑤萤火虫,⑥水母。
一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
10.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相似,所以在树林中地面的光斑是的,那是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填“有”或“无”)关。
11.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
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杆高2.5米,则杆在地面的影长是米,如果将杆向前移动2米,则杆影的长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
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填“改变”或“不变”)。
三、实验、简答题13.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14.小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
(1)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2)小华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开有尺寸大小为1厘米的菱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地面30厘米时,光斑呈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填“亮”或“暗”),到1米以上时,光斑逐渐呈形。
2·4光和颜色(2)1.白光射到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
三原色光指的是:。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
白色物体所有色光;黑色物体所有色光。
3.红外线具有效应,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4.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
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等都是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
某些动物是靠红外线来测定周围动物的准确位置而捕获猎物,如响尾蛇。
5.紫外线能杀死,常被人们用来消毒灭菌,还能使物质发光,如紫外线验钞机。
照射适量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使身体对钙的吸收,但照射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6.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太阳,在距地面20~25千米大气中,有层,它吸收了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题型一物体的颜色1.这本书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2.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题型二光的色散现象1.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
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得到的彩色光带。
把白纸放在棱镜前,可以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
(2)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2.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色散是由单色的白光分解成复色的七色光B.光的色散是由复色的白光分解成单色的七色光C.光的色散是由七种色光分解为白光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题型三实验探究1.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使物质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
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2.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
一、选择题1.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A.7种B.5种C.3种D.1种2.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红玻璃,你在光屏上将看到的颜色是()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 B C D4.我们看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A.海水里有盐分B.蔚蓝色的天空映照的结果C.太阳光是复色光的结果D.其他色光被海水吸收,蓝光被海水反射5.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色散现象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电视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的7.某路段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线、下坡拐弯等处铺设了CSS彩色防滑材料,用三维彩色图案取代了白色的减速线。
当夜晚汽车尾灯发出的红色光线照射到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路面上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分别是()A.红、黑、黑B.绿、黄、红C.红、黄、绿D.黄、绿、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若车内空调都不打开,停放在阳光下的黑色轿车内比白色轿车内温度高B.从凉爽的角度看,夏季出行最好穿黑色上衣C.绿色对绿色植物的生长最有利D.彩色电视机的荧屏显示五彩缤纷的画面,这是由于发射器发射的白光发生了色散9.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10.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二、填空题11.将下列做法和紫外线作用或特性用线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