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安全护理管理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科开放病房的管理体会引言概述:精神科开放病房是为了提供给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在管理这样的病房时,需要注意各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病房的设施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精神科开放病房的管理体会。
一、患者安全管理:1.1 严格的出入管理:为了确保病房的安全,需要对进入病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登记和身份验证。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控,确保没有人员进入病房时对患者造成伤害。
1.2 防止自残行为: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具有自残倾向,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防护设施、定期巡视等,以防止患者发生自残行为。
1.3 应急预案的制定:在精神科开放病房管理中,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自杀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医护人员的素养:2.1 专业知识的培训:精神科开放病房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神疾病知识和应对技巧。
因此,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2.2 患者沟通技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沟通需要特殊技巧,医护人员应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2.3 心理疏导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力,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三、病房环境的营造:3.1 舒适的空间布局:精神科开放病房应该有一个舒适、宽敞的空间布局,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放松的治疗环境。
3.2 合理的家具设施:病房的家具设施应该符合患者的需求,包括床、椅子、桌子等,以提供患者一个舒适的休息和活动空间。
3.3 清洁和卫生管理:精神科开放病房的清洁和卫生管理非常重要,要确保病房的卫生条件良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药物管理:4.1 药物的合理使用:精神科开放病房的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2 药物的存储和配送:药物的存储和配送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防止药物被滥用或错误使用。
如何做好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摘要】针对开放式病房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现状,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及措施,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及病人的安全管理,做好患者入院护理风险评估管理;加强精神科“四防”的预防管理;跌倒、坠床的管理及预防,家属的管理及告知制度;重视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提高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不断增强;也增强了家属的责任心及防范意识,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护患纠纷。
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226-02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
护理安全管理,也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在精神科病区,病人由于症状的支配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某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冲动、伤人、自伤、毁物等异常行为。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现将本人在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管理经验介绍如下:1.开放式病房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现状1.1 精神病人冲动暴力行为1.2 精神病人自杀自伤行为1.3 精神病人出走行为1.4 其他意外事件:如跌倒受伤,噎食等。
1.5 危险物品管理问题2.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及措施2.1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日常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以保证。
主要包括“患者住院的知情同意书”、“开放式病区患者准入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开放病区陪护制度”、“新入院患者安全告知书”、“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防范措施”、“精神病患者入院风险评估”、“外出请假制度”、“预防患者跌倒/坠床告知制度”、等。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精神科病区,病人由于症状的支配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某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冲动、伤人、自伤、毁物等异常行为。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精神病人送到医院后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呢?病人进医院后人身安全是否有保障?这是病人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加强教育.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
针对我们服务的人群的特殊性,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促使广大护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病区的管理模式,将收治病种的特殊性,以及为病人提供各项诊疗护理措施而制订出专科护理常规制度、安全管理常规制度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主要涉及入院、住院、出院的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作流程,使各项常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3 常规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建立健全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从每个班次、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着手,使得各项工作达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现象。
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熟悉病人,在护理操作中尤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 加强安全管理质量检查.并做作好归因分析,加强防范病区成立安全管理质量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护士长抓好经常性的检查、考核工作,坚持周查、月评,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将安全护理作为考核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年终作护理质量安全汇总,进行归因分析。
RCA根本原因分析法:直接原因: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防范措施未落实、观察巡视不及时、判断处理不到位、交班制度未执行、应急处理能力差、沟通交流不规范;根本原因:护理规范、职业道德、沟通技巧。
谈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的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使精神疾病患者尽早的恢复社会功能,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从2011年1月——12月入住开放病房的316名病人中,按照入选要求筛选106名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提出建立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见性护理[1];重视病人感受,倡导人文关怀是保障病人住院安全的关键。
结果通过对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患者病态症状出现率明显改善,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通过安全管理措施,杜绝了安全护理隐患,保障了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安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也养成以病人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开放式安全管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0-02改变精神科病房封闭式管理,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能够减缓精神病衰退的困惑,但由于精神病人自知力较差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外出不归或不按时返院、不能按时服药;受精神症状的影响,病人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同时,每位病人都有家属陪伴,家属携带物品复杂,也为病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创造了条件,属于高风险科室。
这些不安全隐患影响了护理质量。
我院开放病房在此方面加强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开放病房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精神病人316名,筛选的106名病人,年龄14-65岁,平均42.5岁,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50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5分,或有其中一项;②病人或家属自愿参加。
精神分裂症29人,情感障碍60人,老年性精神病12人,其他5人。
既往有外出不归史25例/次,不规则服药史52例/次,冲动毁物史有36例/次,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106名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电话随访,外出不归史仅有12例/次,不规则服药史41例/次,冲动毁物史5例/次。
开放病房管理制度范文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遵循我国精神病院实行开放管理的发展方向,为了尊重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更好地回归社会,我中心特设立精神科开放病房。
根据开放病房的特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护士长负责病房管理工作,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予以协助。
二、成立病人管理委员会,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病人管理工作。
三、病人实行开放式管理。
入住病房后,由患者家属负责对患者进行全天____小时连续不断的陪护,承担患者的全部监护职责。
在患者住院或留院观察期间,患者的主管医务人员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同意患者陪护人员带领患者离开病房,并须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来院接受必要的治疗。
四、病历应妥善管理,不得随意借出,非本病房医护人员不得擅自翻阅。
护士长、主管护师定期检查病历和记录情况。
五、病房内药厨要加锁,认真清点固定药品数,仔细交接班。
急救药品应单独存放,药品用后要随时补齐。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如有发现有沉淀变质、标签不清者,应停止使用。
六、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隔离室、备用室应随时上锁。
日常所用杂物,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并严加管理。
七、经常检查病室门窗、电源等有无损坏,如遇有损坏,立即修理。
八、定期检查各种危险品。
对新入院病人或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外出返回或亲属探视后,均应仔细检查有无危险品带入病房。
九、氧气瓶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须放到较安全的地方,注意防火、防热、防油、防震,以免发生意外。
十、病房财产、设备,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按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管理人员调出本病房时,要认真办好交接手续。
十一、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
来院参观者,应事先与病房联系妥当,否则一律谢绝。
定期召开陪护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的工作。
十二、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病房钥匙,不得外借他人,如有丢失,应立即查找,防止出现意外。
开放病房管理制度范文(2)1.目的与范围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权益,营造良好医疗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首先,对于精神病患者的观察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精神病患者可能具有自伤或他伤的倾向,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在患者自杀风险较高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观察,确保患者的安全。
其次,护理工作中的环境安全管理也要格外重视。
尤其是在精神科病房中,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内没有可能被患者利用的危险物品,同时在门窗上设置好防护措施,防止患者的意外逃离或伤害行为。
另外,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与患者的沟通也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地预防和化解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和危险情况。
最后,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安全管理培训,学习如何判断和处置危险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和危机处理。
同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巡视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上报患者的安全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能够提供综合全面的护理,同时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和危险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精神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从多个方面来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和安全管理。
首先,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是确保安全的基础。
每位精神病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病情和个人情况可能千差万别,对于每一位患者都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性,以便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安全管理。
其次,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机制是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引言概述: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为了提供给有需要的患者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然而,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强病房门禁管理1.1 安装电子门禁系统:通过安装电子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病房,有效控制人员流动,保证患者的安全。
1.2 设置严格的门禁权限:根据不同人员的职责和需求,设置不同的门禁权限,确保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特定区域,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病房。
1.3 定期检查门禁设备:定期对门禁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漏洞。
二、加强患者监控和管理2.1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病房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行为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2.2 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有效降低患者的自伤或他伤风险。
2.3 加强患者行为评估: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或异常行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患者的危险行为。
三、加强药物管理3.1 定期药物清点和核对:对病房内的药物进行定期清点和核对,确保药物的数量和种类与记录一致,避免药物被患者滥用或盗窃。
3.2 严格控制药物发放权限: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授权的医务人员才能发放药物,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3 建立药物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采购、储存、发放和废弃等环节,确保药物管理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四、加强设施安全管理4.1 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定期检查和维护病房内的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防止因设施故障导致的意外伤害。
4.2 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摔、防烫等,减少患者的意外伤害。
4.3 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在病房内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一、背景介绍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为了提供更加开放的治疗环境,促进病人之间的交流和社交。
然而,由于病人的特殊性质,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的标准格式。
二、安全管理目标1. 保护病人的人身安全,预防自残和他害行为的发生。
2. 保护病人的财产安全,防止盗窃和损坏。
3. 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4. 提供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措施1. 严格的出入管理- 所有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
- 病房内设置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 病房入口处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人员进出情况。
- 病房内设置安全门,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2. 安全设施和装备- 病房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病人可以随时呼叫医务人员。
- 安装防火设备,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
- 病房内设置安全摄像头,实时监测病人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 提供安全用具,如安全床、安全衣物等,以防止病人自残。
3. 人员培训和管理- 医务人员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了解病人的特殊需求和安全风险。
- 医务人员定期参加安全管理会议,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 病人和家属接受安全教育,了解病房的安全规定和紧急应对措施。
- 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权限。
4. 紧急事件应对- 制定紧急事件应对预案,包括火灾、病人暴力行为等。
- 定期组织紧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 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及时处置紧急事件。
- 建立与当地警察和消防部门的合作机制,提供支持和援助。
四、安全管理评估和改进1.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
2. 收集安全事件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原因和趋势。
3. 根据评估结果和分析报告,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
4.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的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
5. 建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一、引言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专门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和康复的场所。
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质,病房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标准,包括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和紧急事件处理等方面。
二、人员管理1. 人员配备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等。
根据病房的规模和患者的数量,合理安排人员,确保病房内有足够的人员提供安全的护理和监管。
2. 岗前培训所有进入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病房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流程、危机干预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只有经过培训并合格的人员才能正式上岗。
3. 值班制度病房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病房内有足够的人员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轮班,确保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环境管理1. 病房布局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布局应合理,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床位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以防止患者之间的冲突和伤害。
同时,病房内应设置监控设备,方便监管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安全设施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防摔垫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自我伤害风险,提高病房的安全性。
3. 环境卫生病房的环境卫生应得到重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四、物品管理1. 药品管理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内的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包括药品的存放、发放和记录等。
药品应放置在专门的柜子中,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2. 器械管理病房内的医疗器械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使用等。
设备应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患者物品管理患者的个人物品应妥善管理,避免遗失或混乱。
病房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存放物品的地方,并建立相应的登记记录,以确保患者物品的安全和完整。
五、紧急事件处理1. 紧急预案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应制定紧急预案,针对各种紧急情况进行预先规划和准备。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及其护理体会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需要特别的安全管理和护理。
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首先,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病人在开放式病房中可以自由走动,他们可能会有自杀、自伤、攻击他人等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例如,我们需要定期巡视病房,确保病人没有藏匿任何危险物品;我们需要对病人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如何避免危险行为;我们需要建立紧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
其次,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放式病房中,病人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我们需要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我们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我们需要为病人提供适当的活动和娱乐,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有些病人情绪不稳定,经常发脾气或攻击他人;有些病人不愿意接受治疗,甚至拒绝进食。
但是,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学会了如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
我也学会了如何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如何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之,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需要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
虽然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够做好。
关于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摘要】通过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开放式病房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建立护理工作的关键流程;自杀的评估与干预;加强陪护的管理;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感悟工作责任,加强护理安全和风险防范,强化执行力,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及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护理管理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
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2,3]。
没有安全护理,再好的护理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努力都会因安全工作不到位受影响,再好的结果也得不到上级领导和同仁的认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科治疗护理模式也将随之改变。
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的受损,恢复患者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能力。
这就要求精神科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精神科病人应与其他病人一样享有同等的人权尊重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对病人实行开放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不管是开放式管理还是封闭式管理,保证患者及环境的安全永远是精神科首要关注的问题,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法还没有建立,患者及医护人员各自所享有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国内的开放式管理大都是病房门打开了,却要求患者是由家属一对一的陪护,给家属和患者造成很大的时间和经济上的压力,因此探索开放式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我科从1993年实施开放式管理,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开放式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摸索与探讨。
1 患者的收治与床位的安排开放式病房患者的选择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及其护理体会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及其护理体会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为了提供给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一个相对自由、舒适的环境。
然而,由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病房的安全管理以及护理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分享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病房内,应设立专门的安全措施,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范围、设置门禁系统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监控和控制患者的行动,防止他们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
同时,病房内应有足够的工作人员进行巡视和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护理工作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提供温暖和关怀,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促进他们的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至关重要。
护士应该倾听患者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值班的时候,一个患者突然情绪失控,情绪激动地朝我冲过来。
这时候,我不慌不忙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试图了解他的情绪和需求。
通过倾听和理解,我发现他之所以情绪激动是因为他感到被束缚,他渴望获得自由。
于是,我耐心地与他沟通,解释了限制的必要性,并且让他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最终,患者逐渐平静下来,并对我们的关心和理解表示感谢。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独特需求和感受,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并与他们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只有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向康复。
除了安全管理和护理工作,我还发现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给予患者足够的自由和尊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科开放病房的管理体会一、引言精神科开放病房是为了提供给精神疾病患者一个安全、舒适和有利于康复的环境。
作为管理人员,我在管理精神科开放病房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管理体会,现将其分享如下。
二、病房环境的管理1. 安全措施为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例如,病房必须配备安全门、监控设备和紧急呼叫系统。
此外,对于可能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应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带等。
2. 清洁与卫生保持病房的清洁与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病房内的空气流通,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要确保床铺、浴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与整洁,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3. 设施与设备病房的设施与设备应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例如,提供舒适的床铺、衣物、洗漱用品等。
此外,还应提供娱乐设施,如电视、图书、棋牌等,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三、患者管理1. 个体化护理计划每位患者都有不同的病情和需求,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心理支持等。
同时,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2. 心理支持与康复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得到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
病房管理人员应组织心理咨询和康复活动,如群体讨论、艺术治疗、运动疗法等,帮助患者重建自信、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3. 患者安全与自杀预防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存在自杀风险,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例如,定期进行自杀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巡视、限制危险物品的使用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1. 团队建设精神科开放病房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来管理。
管理人员应重视团队建设,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信任。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2. 多学科合作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合作,如心理学、社工、康复治疗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摘要:安全管理是精神病房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病人因受幻觉,妄想等症状支配, 常可出现冲动、伤人、自杀、自伤行为,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
因病人否认有病, 拒绝治疗, 也可出现激惹与反抗,危及他人的安全。
癫痫所至精神障碍的病人, 常可出现突然的冲动性攻击行为。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精神集中, 提高警惕, 掌握病人特点, 经常巡视, 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要有预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预防意外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nk in spiritual hospital nursing.The patient by hallucinations, delusions wait for a symptom control, often can appear impulse, hurt, suicide, self-injury behavior, it is possible to endanger patient life. Because the patient denied sickness, and refused to treat, also can appear irritable and resistance, which endanger the safety of others. Epilepsy by mental disorder patients, often can appear suddenly impulsivity aggressive behavior. So the nursing staff at work, focused, alert, grasps th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often visited the to all possible unsafe factors to has the foresight, and take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ccidents.关键词: 安全; 护理; 管理Keywords: security; Nursing general; administration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1.1患者因素: 精神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意志障碍, 拒绝就医, 产生抵触行为。
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在精神科医院中,开放式病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了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和社交机会。
然而,开放式病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难题,需要医护人员加强管理和监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人员管理1.1 确保足够的护理人员在开放式病房中,患者数量较多,需要足够的护理人员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精神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1.2 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制定明确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同时,建立健全的交接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1.3 进行定期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危机干预技巧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
二、环境管理2.1 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定期对开放式病房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如监控摄像头、门锁等设备应定期检查,防止出现故障。
2.2 控制进出人员建立严格的进出管理制度,对进出病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登记,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同时,限制患者的外出次数和时间,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2.3 维护病房秩序保持病房的整洁和秩序,减少患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患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三、风险评估3.1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制定开放式病房的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危险行为和情绪波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2 加强危机干预建立健全的危机干预机制,对患者的危险行为进行预警和干预,防止事态的恶化。
同时,培训护理人员的危机干预技能,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3.3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风险评估标准和危机干预机制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四、信息管理4.1 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的信息和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和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干预。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模式初探【摘要】总结开放病房近两年精神病人安全护理管理经验,从2009年1月—12月入住开放病房的491病人中,按照入选要求筛选253名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提出建立安全护理管理制度,营照分享式护理管理方案氛围及分享式护理管理方案;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见性护理;重视病人感受,创导人文关怀是保障病人住院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开放病房风险安全管理分享式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60-0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病人及家属对住院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精神开放病房入住的病人越来越多,但由于病房环境的特殊原因,病人外出不归或不按时返院、不规则服药情况也较多;受精神症状的影响,病人容易发生自伤、伤人、毁物、吞食异物、冲动、消极、自杀等意外;同时每位病人都有家属陪伴,家属携带物品复杂,也为病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创造条件,属于高风险的科室,这些不安全隐患影响了护理质量。
我精神卫生中心开放病房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开放病房2009年1月—12月共收治精神病人491名,筛选253名病人,均符合以下条件。
(1)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大于等于50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5,或有其中一项; (2)病人或家属自愿参加。
其中精神分裂症71人,情感障碍128人,老年精神病人46人,其他8人。
既往有外出不归史23例/次,不规则服药史136例/次,自伤史58例/次,外伤史47例/次,冲动毁物史页38例/次,自杀未遂史4例/次。
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506名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后电话随访,外出不归仅有12例/次,不规则服药史4例/次,自伤史22例/次,外伤史17例/次,冲动毁物史5例/次,自杀未遂史4例/次。
2 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方法2.1 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根据病情特点及开放病房特殊的病房环境,特制定“精神病人意外防范措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精神病人入院风险评估”、“告知患者及家属的入院须知”、“请假陪床制度”等制度措施,规范安全护理的每一个环节,定期组织检查,监督评价安全措施效果,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精神科病房开放式管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精神病医院实施开放式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介绍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开放式管理病房的危险行为发生率占8.57%,其中以外走所占比例最高,达50.52%(49/97),且患者自杀成功率较高达57.14%(4/7)。
结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切实做好病房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开放式病房管理的安全。
关键词:精神科;开放式管理;安全隐患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类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
在人们以往的认知中,精神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危险性和可怕性,并认为与精神科患者在一起接触和共同生活随时都有遇害的可能性,这也导致多数人对精神科疾病患者产生偏见。
精神科疾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住院治疗,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和改进治疗方案。
本研究以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主要对象,评价开放式护理管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97例。
其中40例经回顾性分析存在安全隐患,并发生5起不良事件(主要为自伤自杀事件及冲动伤人毁物事件)。
1.2方法1.2.1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风险的原因1)患者出走精神症状是造成患者出走的主要原因,患者不承认自身的疾病,不愿意接受治疗,不配合治疗;受幻觉妄想的支配;缺乏自信、情绪抑郁、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无法适应住院环境,牵挂家人;对治疗有很大的恐惧心理;觉得住院生活单调;治疗发生药物副作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巡查不仔细、对病情评估不当等责任心不强表现。
2)患者自身导致的安全隐患。
主要包括患者精神症状、思想顾虑、自身躯体方面引起的安全隐患。
例如:有些患者因为病态思维控制的原因,出现难以消失的幻听、罪恶感、被控制感而出现的自杀和伤人等行为;还有一些患者的情绪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很可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做出伤害他人或者损坏物品等行为;还有一部分患者认为自己身心健康,不存在精神疾病,就坚决拒绝进行治疗,甚至采取一些不可取的手段寻求解脱。
谈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的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使精神疾病患者尽早的恢复社会功能,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从2011年1月——12月入住开放病房的316名病人中,按照入选要求筛选106名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提出建立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见性护理[1];重视病人感受,倡导人文关怀是保障病人住院安全的关键。
结果通过对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患者病态症状出现率明显改善,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通过安全管理措施,杜绝了安全护理隐患,保障了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安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也养成以病人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开放式安全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0-02
改变精神科病房封闭式管理,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能够减缓精神病衰退的困惑,但由于精神病人自知力较差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外出不归或不按时返院、不能按时服药;受精神症状的影响,病人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同时,每位病人都有家属陪伴,家属携带物品复杂,也为病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创造了条件,属于高风险科室。
这些不安全隐患影响了护理质量。
我院开放病房在此方面加强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开放病房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精神病人
316名,筛选的106名病人,年龄14-65岁,平均42.5岁,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50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5分,或有其中一项;②病人或家属自愿参加。
精神分裂症29人,情感障碍60人,老年性精神病12人,其他5人。
既往有外出不归史25例/次,不规则服药史52例/次,冲动毁物史有36例/次,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106名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电话随访,外出不归史仅有12例/次,不规则服药史41例/次,冲动毁物史5例/次。
2 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方法
2.1 病房的设置病房设有独立的单间病房,内部设施齐全;设有卫生间、洗漱间、衣柜、电视机等。
家庭式病房,病人住院期间有家人陪同,可以自由活动,患者能自由支配经济和购物,假日可能请假回家。
2.2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见性护理。
2.2.1 创造安全的病房环境宽敞明亮的病房,窗外设有护栏,走廊通行畅通无障碍,病房内电器均采用保护性插头;病人床单位禁止摆放玻璃及易碎物品。
2.2.2 要求护士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危险品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病房危险品,同时对家属及病人做好健康宣教。
定期检查病房的基础设施如有破损及时报修。
护士坚守岗位,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2.3 提高服药依从性,防止藏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一般为65%[2]。
因此病人应在护士的看护下服药,服药后30min内不得离开病房。
服药时严格检查,确保服药到胃;介绍抗精神病药物知识,能够达到病人自觉服药,主动配合治疗。
3 结论
精神科开放式管理让病人增加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能让病人能够对正确认识自身,对恢复社会功能,预防疾病复发,全面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干预,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保障了病人治疗期间的安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家属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任重而道远,护理人员应养成了病人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宪荣.精神病人危险行为的预见性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3,7,19-7.
[2] 薛令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服药不依从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1,14(2):141.。